1、第三节 地图 第 1 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比例尺含义,记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大小。记住地图上常用图例,会在地图上辩方向。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地形类型,和坡度陡缓。2.利用当地地图学习比例尺三要素,利用地形模型学习等高线地形图。3.从多方面培养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能力。教学重点:1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内容的关系;地图上方向的判断;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难点:1经纬网地图上方向的判读2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分析和运用【教学过程】一、揭示学习目标二、复习过程(一)认真自读课本 P13P15,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文中或图上找到相关答案并圈点勾画,围绕疑难问题讨
2、论交流。1、自学导读地图的基本要素是 、 、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纬线指示 方向,经线指示 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箭头指向 方;在一般地图上,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上,按 、 方向。比例尺是指 比 缩小的程度,即:比例尺= / ;它有、 、 三种形式。地图上,用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做 ,用以说明的文字或数字叫做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在图幅相同的地图上,表示的范围越 ,表示的内容越 。2、教师点拨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比例尺=方向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地图上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地图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又如何确定呢?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
3、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如图 1.31,AB 的走向是 走向, BC 的走向是 走向。实 际 距 离图 上 距 离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如图 1.32,A 位于 B的 面,B 位于 C 的 面。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进一步可以确定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图例问:阅读地图一般需要哪几个步骤?要读懂地图,正确地使用地图,需要利用地图为我们提供哪些基本要素?概念: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常用图例:注意区别首都、省级行政中心和一般城镇、洲界、国界和未定国界,铁路和
4、公路,天然河流和运河,湖泊和水库的符号。3、学法指导:比例尺:根据比例尺公式,知道任意两个数据,可计算第三个数据;比例尺中,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方向:归纳地图上方向辨别的有关知识,便于理解记忆。如下表:一般定向法 指向标定向法 经纬网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一般指北方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适用于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适用于有指向标的地图 适于有经纬网的地图如何在经纬网图上判定方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无论经线、纬线怎样弯曲,在同一经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南或正北方向;在同一纬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东或正西方向。如:上面左图中,B 位
5、于 A 的正东面,D 位于 C 的正北面。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从北极看,所有的经线都是指向正南;从南极看,所有的经线都是指向正北。如:上面右图中,A、B、C、D 都位于南极点的正北。在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上,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在极区判定方向,一般分两步:根据极点,判断南北向;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东西向。地球自转方向无论从北极上空看还是南极上空看都是自西向东。只告诉经纬度的两个点判断方向,也是分两步:根据纬度判南北,根据经度判东西。例,甲地(30S,60W)在乙地(45S,30W)的什么方向。根据纬度 30S、45S 判断出甲应在乙北
6、面,根据 60W、30W 判断出甲应在乙的西面。合起来甲在乙的西北方向。4能力训练一、选择题1、甲地(40N,20E)位于乙地(20N,40E)的( )方向。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2、如果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那么他的前后左右均是( )。A.东 B.南 C.西 D.北3、野外考察,下列比例尺最适用的是( )。A.1:1000 B.1:10000 C.1:25000 D.1:1000004、下列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则比例尺最小的是( )。A.中国地图 B.亚洲地图 C山东地图 D.武汉地图5、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正确的是( )。A.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
7、先找指向标,然后定方向C.在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只有南北之分 D.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肯定会有东西之分6、在一幅比例尺为 1:2500000 的地图上,量得某河流的长度为 50 厘米,则这条河的长度是( )。A.1250 B.1250 千米 C.250 千米 D.750 千米7、在一张长为 62 厘米,宽为 56 厘米的纸上绘制中国政区图,要求图幅边缘各留 2 厘米。已知我国领土南北长约 5500 千米,东西宽约 5000 千米,则该图最适合的比例尺是( )。A:1:1000000 B:1:50000008、根据下列各幅地图比例尺判断,其中比例尺最大的地图是( )A、甲图的比例尺是 1:2
8、5000 B、乙图的比例尺是 1:300000C、丙图的比例尺为 1:1000000 D、丁图的比例尺是 1:1000009、在比例尺为“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000 千米”的东西半球地图上。赤道的长度应该是下列中的( )A、20 厘米 B、40 厘米 C、80 厘米 D、10 厘米10、实际距离为 1200 千米,图上距离为 20 厘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A、1:6000000 B、1:600000 C、1:12000000 D、1:1200011、在表示同一地区的四幅图中,当图幅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 )A、1:10000000 B、1:1000000 C、1:100000
9、D、1:1000012、某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1:8000000,若比例尺缩小到原比例尺的一半,缩小后的地图比例尺是( )A、1:4000000 B、1:16000000 C、地图上 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20 千米 D、1:2400000013、某幅地图的比例尺为 1:4000000,在图上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 2.5 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A、50 千米 B、100 千米 C、200 千米 D、250 千米二、读图题1、读经纬网图(如图 1.326 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点的经纬度 A 是 ,D 是 。B 点属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位于 A 点的 方向。D 点位于 B 点的
10、 方向,A、B、C、D 位于 S 的 方向。A、B、C、D 四个点中,太阳光终年能够斜射的有 ,有极昼和极夜的是 。A、B、C、D 四个点中,春分日最先见到太阳的是 ,日落时间最晚是 。2、在图 1.3-18 经纬网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点是 ;D 点在 A 点 方向。3、根据图 1.3-19 判断:A 的经纬度 。B 在 A 方向C 在 B 方向D 在 B 方向D 在 A 方向4、某考察队由 A 出发,向南行进 200 千米,再向东行进 400 千米,再向北行进 200 千米,发现又回到 A地。请判断 A 地的位置。 5、在比例尺为 1:10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 A、B 两
11、地间图上距离为 4 厘米,则 A、B 两地的实际距离为多少?6.右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_图,内容较_。7.下图中,公路的方向是 _。第二课时自学导读:(二)认真自读课本“地形图的判读”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P16P24) ,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文中或图上找到相关答案并圈点勾画,围绕疑难问题讨论交流。1、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又叫绝对高度;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如图 1.35 甲的海拔高度为 米,乙的海拔高度为 米。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在地图上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起伏大小。如图 1.35 甲乙的相对高度为 米。2、等高线与等
12、深线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 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高线上一般都标有高度,单位是米。如图 1.3-6等深线:在地图上,把 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数值大,即海拔高,地势高;数值小,即海拔低,地势低。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陡缓:(如图 1.3-7)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相等。因此,等高线密集,坡度 (陡或缓);反之,坡度 (陡或缓)。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地不同部位:a.山顶: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是中心高四周低。如图 1.3-8b.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
13、。如图 1.3-9c.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如图 1.3-10d.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如图 1.3-11e.陡崖: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常用“”符号表示。如图 1.3-12学法指导: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3、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目了然看出地面的 和海底的 。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看出地面高底起伏状况。4、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地图有多种多样,要学会根据需要准确地选择不同类别的地图。如:去公园游览,应选择 图;了解国际时事,应选择 地图等。相同类别的地图的比例尺大小若不同,表示的内容愈详略程度则不一样。这也影响到地图的选择,影
14、响到从地图上获取信息。那么,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有什么关系?选用的比例愈大则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 (大或小),反映的内容 (简单或详细);选用的比例尺愈小则表示的地区范围愈 (大或小),反映的内容愈 (简单或详细)。能力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各类型地图中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面某一线上地势起伏的是( )。A.等高线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平面示意图 D.分层设色地形图2、下列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3、有关地图的正确叙述是( )。A.地图上方总是北方 B.山地标高均为相对高度C.等高线呈闭合的地区,表示的是山地 D.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代表水体4、绘制
15、等高线地形图时,选择等高距的主要依据是( )。A.绘图纸张大小 B.地形海拔的高度C.地图比例尺的大小 D.地势高低起低和坡高陡缓5、泰山玉皇顶(1524 米)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 米)的相对高度是( )。A.10380 米 B.1532 米 C.7324 D.8380 米6、在等高距为 50 米的地形图中,5 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的相对高处可能为( )。A.180 米 B.200 米 C.220 米 D.240 米7、1m 2的墙壁上,绘制某中学规划图,采用下列比例尺比较合适的是( )。A.1:500 B.1:50000 C.1:10000 D.1:1500008、修建
16、水库计算土方工程量的依据是( )。A.分层设色地形图 B.等高线图 C.土地类型图 D.地形剖面图9、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最陡的是( )。10、下面四幅图中,城区面积最大的是( )。11、 在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上 , 由 一 对 表 示 山 谷 与 一 对 表 示 山 脊 的 等 高 线 组 成 的 地 形 部 位 是 下 列 的 ( )A、盆地 B、鞍部 C、山顶 D、陡崖1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某处等高线呈弯曲状,若曲线向高处方向凸出时,该处的地形部位应是下列的( )A、鞍部 B、山脊 C、陡崖 D、山谷1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颜色的地区表
17、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14、甲地的海拔 1500 米,乙地的海拔 500 米,甲、乙 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A、1500 米 B、500 米 C、100 米 D、1000 米15、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8.13 米,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 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A、9003.13 米 B、8693.13 米 C、8848.13 米 D、9158.13 米二、读图题1、读“等高线地形图”(如图 1317 所示)回答:若仅从地形方面考虑,请比较从 B 点爬到山顶 A 点容易还是从 C点爬到山顶 A 点容易。简述理由 。若自 A
18、 点沿直线向 B 点行进,那么行进方向是 ,自 A点到 C 点行进,则行进方向是 。若 A 点海拔 265 米,则该点高出 B 点 米。D 点的地形类型是 。据测量,A 点到 C 点的图上距离为 2.5 厘米,A 点到 B 点的图上距离为 1 厘米,那么 A 点到 B 点的实地距离比 A 点到 C 点的实地距离近多少? 2、读图 1.3-17 判定各字母代表的山地部位:A B C D E F 3、写出下面等高线地形图所代表的地形的名称:A._B._ C._ D._4、据图分析:(1)仅从地形方面考虑,从王村到赵庄的四条路线中,最容易到达的是(填数码)_。(2)赵庄在王村的_方向。(3)如下图的比例尺为 150 000,赵庄与王村图上距离为 3 厘米,那么,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_米。5、阅读下面三段话,说一说下面这三位同学分别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地图,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