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16.1 从永磁体谈起(第 1 课时)学案班级_ 姓名_ 学号_【学习目标】1知道磁体有吸铁(镍、钴)性和指向性。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磁化现象。【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1.平时摆弄磁铁时观察到磁铁能吸引什么物质?2.指南针有什么作用?二、新课学习 一:认识磁体 1磁体的吸铁性 磁铁具有哪些性质?它只能吸铁吗?实验 1:将铁片、钢锯片、镍币、铜片、玻璃片等器材放在桌上,用条形磁铁分别接近(不一定靠近)它们,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磁铁能吸引的物体有_ 。 结论:磁铁能吸引_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_。2.磁体的磁极 实验 2:把较多的大头针或回形针平
2、铺在一张白纸上,分别将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平放在大头针 上,然后用手轻轻将磁体提起,并轻轻抖动。观察到什么现象?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_,它的位置在磁体的_。 磁体有两个磁极,我们分别用_两个字母来表示这两个磁极。3.磁体的指向性实验 3:用线将条形磁体悬挂起来,使它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观察它静止时的指向; 再支起小磁针,让它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观察它静止时的指向。结论:条形磁体、小磁针静止时,都是一个磁极指向 _方,另一个磁极指向 _方。 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_,或称_; 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_,或称_。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实验 4
3、:把一块条形磁体用线吊起来,用另一块条形磁体的 N 极先慢慢地接近吊起的 N 极,再慢慢接近吊起的 S 极,观察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现象:N 极和 N 极相互 ;S 极和 S 极相互 ;N 极和 S 极相互 ;结论:同名磁极互相_,异名磁极互相_。二:磁化和去磁1. 研究磁化现象: 实验 1:用条形磁体靠近或同方向摩擦铁片,观察磁化后的铁片是否具有磁性? 现象:磁化后的铁片是否能吸引大头针?结论:磁化的方法有_ 或_ 。 2. 研究去磁: 实验 2:将磁化后的铁片加热或摔打,观察它是否还具有磁性?结论:去磁的方法有_ 或 _。 【例题】有一条形铁块,上面的标记已模糊不清, (1) 请你用三种方法
4、判断它是否具有磁性; (2) 请你用多种方法判断它的磁极;课堂检测(第 1 课时)1. 当两个磁体靠近时,同名磁极互相_ ,异名磁极互相_ 。 2磁铁能够吸引 _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_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 _。 3将条形磁铁放在铁屑中,拿出后发现两端吸引铁屑较多,说明条形磁铁 _的磁性较强, 磁体上的磁性最强的部位叫_。 4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后总是一端指_,一端指_ ,这表明磁体具有_性,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_就是依据这一原理制成的。5使原来没有磁性物质到磁性的过程叫 _。 6用钢条的 A 端靠近磁针的 N 极时,发现 N 极被排斥,则 ( ) A钢条一定有磁性,且 A 端为 S 极 B钢条一定有磁性,且 A 端为 N 极 C钢条一定没有磁性 D钢条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 7关于磁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把它悬挂起来,自由转动,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北 B它的磁性是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C把它分成二段,每段都有两个磁极 D把它分成二段,每段只有一个磁极 8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一根有磁性,另一根没有磁性,不用其他工具,你如何判断哪一 根有磁性,哪一根没有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