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一节 认识地球课 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的真实形状,了解地球的大小2、能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并掌握南北半球、高、中、地纬的划分标准3、理解经纬网并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4、培养学生观察、演示、动手制作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地轴、两极、经线、纬线、赤道等概念,理解经、纬度及南北半球及东西半球的划分。教学难点如何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教学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们遥望星空,看到太阳和月亮是什么形状?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又是什么形状呢?一、地球的形状学生预习,回答地球的形状展示地球卫星图片
2、,理解地球的形状(过渡)在古代,由于受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结合板图讲述盖天说和“混天说”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渡)直到 1522 年 9 月,西班牙航海家麦哲伦环球一周的航行,才从实践上证明了地球的确是一个球体利用地球仪展示麦哲伦航行的路径,以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设问: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设问:地球是个规则的球体吗?(学生阅读材料,回答)(过渡)地球很大,究竟有多大呢?二、地球的大小学生阅读 P16 图 2-5,用图中的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教师利用“中国的面积” “珠峰的高度”说明地球之大。(过渡)要掌握巨大的地球的详细情况很难,于是
3、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三、地球仪(活动)学生四人一组,找出地球仪上的南北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学生上台指出教师演示地球自转,指出地轴的含义,而后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学生从南北两极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第 2 课时复习前一节的内容(过渡)在地球仪上,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圈和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他们就是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一) 经线和纬线学生观察地球仪,阅读 P16 最后一段文字和 P18 最后一段文字,完成表格练习纬线 经线概念形状指示方向长度教师利用经纬网,引导学生理解经纬线的特点设问:在地球仪上,纬线有多少条?经线有多少条?(过渡)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
4、和经线,人们分别将它们各自规定了一定的度数,这就是经度和纬度展示表格,学生阅读 P17-18 文字,讨论交流纬度 经度度数范围0 度经纬线划分经纬度划分半球划分结合地球仪理解经纬度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尤其突出在地球仪上如何判断东西半球。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P18 活动 1、2、3,理解如何在经纬网图上判断南北纬、东西经,而后出题检测。四、经纬网(创设情境)如果一艘轮船在海上遇难,你作为该船的船长,你会如何向救援船队报告船所在的位置(学生讨论回答)(过渡)要确定该船的位置,就需要学到和经纬网有关的知识。如何利用经 纬网来确定地球表面如何一点的位置呢?举例说明:假设你要向老师报告你在教室里的位置,你会怎样报告?由此引人经纬网的学习。展示经纬网图,提问:引导学生观察图 2-12、2-13、2-14、2-15,了解经纬网图的几种变换过程展示平直经纬网图,回答:讨论完成 P21 活动的 1、2(小结巩固)学生小结,教师点拨板书设计第一节 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二、 地球有多大1、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2、平均半径:6371 千米3、赤道周长:4 万千米三、 地球仪1、认识地球仪2、经线和纬线(见表格)3、经度和和纬度四、 经纬网(见图)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