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皖北煤电朱集西煤矿 东翼 11 煤轨道大巷上部环形车场卧底、整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东翼 11 煤轨道大巷上部环形车场卧底、整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东翼 11 煤轨道大巷上部环形车场因巷道岩性较差,地压较大,底鼓严重;底鼓造成轨道阴阳、变形,严重影响到运输安全;存在安全隐患,为保证巷道行人及运输安全,经矿领导安排,由我 单位负责此段的卧底工程,为保 证施工安全,特 编制本措施指导施工。一、工程概况:1、东翼 11 煤轨道大巷上部环形车场是东翼 11 煤采区主要巷道,承担着行人、运 输、通风等诸多作用,巷道设计半圆拱直 墙断面,巷道内 铺设 38kg/m 轨道, 轨枕采用规格为:长 宽高=150020
2、0150mm 木轨枕。2、卧底、整道范围:交岔点牛鼻子处至 f8-5 点前 8.8m 段巷道共计 101.6m。3、地质概况:根据掘进期间收集的施工巷道的地质资料表明,该段岩性主要包括为泥岩.泥岩,灰色,较破碎,裂隙发育,岩 层总体为单斜构造;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主要充水水源为砂岩裂隙水。二、施工准备:1、将施工措施贯彻传达至每一位施工人员;2、风、水管路接至施工地点,拨好风、水接 头;3、备齐施工器具及材料,准备施工。三、施工工序:安全检查风镐、手镐卧底整道清理浮矸及杂物四、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1、卧底整道后,腰线至轨面 1100mm。2、按 N187方位,小断面轨道布置在巷道中心线西
3、侧,小断面轨道中心线距离巷道中心线170mm;由 N187方位转至 N97方位,大断面 轨道布置在巷道中心 线两侧,大断面 轨道中心线距离巷道中心线西侧 570mm,东侧 1230mm,偏差不大于 50mm,整道后 ,前后轨道必须畅通,坡度符合原设计要求。3、按 N187方位, f8-1 点南 侧 6.5m 处铺设一付 ZDK938/4/15 左单开道岔。4、对轨道重新进行整理,损坏的道板要及时进行更换5、整道后两股钢轨水平误差不大于5mm ;轨道接头间 隙不大于 5mm,内错及轨面高低差不大于 2mm,鱼尾板、螺丝、 垫圈等部件必须齐全紧固有效。6、轨枕落入底板不得少于基厚 1/3,机件 齐
4、全,紧固有效,轨枕不浮离,无空吊板现象,浮矸不超过轨枕上平面的 2/3。7、轨道直线段水平,以及曲线段外轨抬高后的水平,误差不得大于 5mm。8、轨道中心线的曲线半径应符合以下要求:运行速度小于或等于 1.5m/s 时,不得小于通行车辆最大固定轴距的 7 倍,运行速度 1.53.5m/s 时,不得小于通行车辆最大固定轴距的 10 倍;运行速皖北煤电朱集西煤矿 东翼 11 煤轨道大巷上部环形车场卧底、整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2度大于 3.5m/s 时,不得小于通行车辆最大固定轴距的 15 倍。但行驶机车的轨道中心曲线半径不得小于 12m。9、直线和加宽后的曲线段轨距,上偏差 为+5mm ,下偏差为-
5、2mm。10、轨距为 900,最宽不得超过 905,最窄不得小于 898。轨枕间距 700mm,最宽不得超过 750,最窄不得小于 650。11、整道后道岔应符合以下规定:(1)铺设道岔要平顺,位置误差不应大于设计规定 300mm。(2)道岔轨枕断面规格与线路轨枕相同,长度适当加大,以保证两端均距轨底外缘不少于250300mm。(3)辙岔铺设方向要正确,翼轨前部、心 轨尖部与心轨后部工作边三点要成一直线, 误差不超过1mm;心 轨、翼轨垂直磨 损不超过 7mm,各部不准有断裂及 变形。(4)曲连接轨的曲线半径误差不超过 5。连接轨与辙岔接头间隙不大于 5mm。(5)岔尖应符合设计要求。岔尖竖切
6、部分必须与基本轨侧面密贴,间隙不大于 2mm。在尖 轨顶面宽 20mm 处不高于基本轨 2mm;尖轨与连接轨的接头轨缝不大于 8mm,岔尖开程为80110mm,摆动要灵活可靠。(6)护轨的中心点要与辙岔心轨的尖端成直角,误差50mm。护轨槽宽为 28mm,即心 轨与护轨工作边间距为 572mm(872mm)误差2mm。 护轨槽深 为 3840mm,要保持清洁。(7)垫板及轨撑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准短缺和松动。(8)道岔的曲线外轨水平不得加高。调整道岔纵向或横向水平,均要以直基本轨为准。12、轨道扣件应符合以下规定:(1)鱼尾板规格必须与钢轨配套,对不同的接头,要用特制异型鱼尾板连接。(2)
7、每根木枕上只许钉四个道钉,打入道钉的位置应在轨面宽 1/3 处。(3)鱼尾板与螺栓的规格要配套,并加弹簧垫圈,不准短缺、松 动。五、安全措施:1、顶板管理安全措施(1)、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必须找净顶板,防止施工过程中浆皮掉落伤人。(2)、找顶工具采用的专用找顶工具。(3)、找顶工作安排两名有经验人员担任,一人找 顶,一人 观察顶板和退路。找顶人应站在安全地点,观 察人应站在找顶人的侧后面,找 顶前应备足材料,清理好退路。 (4)、找顶应从完好支护的地点开始,由外向里,先顶后帮,依次 进行,找顶范围内严禁其它人员进入。(5)、用长把工具找顶时,应防止岩块顺杆而下伤人。(6)、每班由当班跟班队长对
8、施工段顶板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确认安全后方可施工;施工人员必须系好帽带子,要加 强安全自保意识。2、风镐使用操作管理规定皖北煤电朱集西煤矿 东翼 11 煤轨道大巷上部环形车场卧底、整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3(1)、风带与风镐接头用专用 U 型卡连接好后,必须用双股 12#铁丝将风带头绑扎在风镐上,以防工作中风带脱节伤人。(2)、连接风带后,检查风量,吹净胶风管内的污物。(3)、检查胶管接头滤风网和风镐头部的固定钢套内是否清洁。(4)、检查风镐钎尾端和钢套是否偏斜, 间隙是否合适。(5)、先将风镐钎尾擦洗干净,然后插入 风镐内,用弹簧固定。(6)、使用风镐时,必须向下方压紧,使风镐钎顶住 钢套。
9、(7)、避免钢套与风镐钎咬合,须注意勿使风镐钎尾端发热。(8)、风镐继续使用时,要随时加油。(9)、使用风镐时,应姿势端正、用力均匀,不得强压硬拽,严禁趴在风镐上施工。3、平巷运输管理规定(1)、人力推车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采用人力推车运输时,一人一次只 许推一辆车;严禁在矿车两侧推车;同向推车的间距:在轨道坡度小于或等于 5时,不得小于 10m;坡度大于 5时,不得小于 30m;坡度大于 7时,严禁人力推车;若前 车停时,要立即发出警号通知后车。(2)、推车前,应认真巡视路线,检查轨道及道岔,清除沿途障碍物,确保线路畅通无阻;推车前,应将后 车用木楔稳住;推 车时头戴矿灯,站在 车 后,抬
10、 头注视前方,思想集中,手不得扶 车沿或车帮,也不准将头探到车上;注意防止巷道两帮或风门等物体挤伤人;在弯道推车时,用力要里带外推,以防掉道。在开始推车、停车、掉道、发现前方有人或有障碍物,从坡度较大的地方向下推车以及接近道岔、弯巷、巷道口、风门、巷道狭窄处、硐室出口时,应减速,推 车人必须提前发出警号,通知其他人员撤到安全地点。推车应匀速前进, 严禁蹬 车、放 飞车。(3)、巷道内设备安置及物料堆放要留有不小于 0.5m 的安全间隙。(4)、平巷推车过道岔时,必须先停车扳道岔, 车通 过后再停车将道岔扳回原位。(5)、严禁在机车或任何两车之间站人, 严禁扒车、跳车或坐矿车。(6)、在车场或调
11、车道停放矿车时,停放的 矿车不得压道岔,必 须过道岔 1m 以上。(7)、矿车推到位后,必须用木楔将矿车固定牢靠。(8)、不得在能自动滑行的坡道上停放车辆。确需停放时,必 须用锚链将车轮与轨道固定在一起或其它可靠的制动器将车辆稳住。(9)、在不运行矿车时,及时恢复插管阻车器,保证 正常使用。(10)、在运道过程中,严禁用肩直接扛道或用耙矸机牵引。4、其他安全技术措施(1)、施工现场工具、材料堆放整齐,并挂牌管理,且不得影响行人和行 车。(2)、施工中,要严格施工现场管理,每一 项工作都必 须有明确施工责任人和安全责任人。(3)、对不用的杂物、材料全部装至矿车内,打运升井。(4)、每班安排专人警
12、戒,施工区域前后拉警戒,当有人员或矿车通过时,必须经警戒人员同意,将人员及工具撤至安全区域,撤出警戒后方可通过。皖北煤电朱集西煤矿 东翼 11 煤轨道大巷上部环形车场卧底、整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4(5)、各员工使用工具时,必须兼顾周围施工人员,做到“ 三不伤害”。(6)、落道时将轨枕下的矸石清除后,先将道木塞至轨枕下并确保接实底,清完一根塞一根,轨枕上面铺大板方便工人推车。各班卧完底后将充填的道木撤回落道,落道后及时平整好场地,并将撤回的道木,大板摆放整 齐。(7)、大断面卧底时,矿车停放在未施工侧轨道上,并用木楔将矿车固定牢靠,施工人员严禁站在矿车两侧上矸,以防矿车 歪斜伤人。(8)、加强管理人员现场跟班,确保施工安全及质量。(9)、工程结束后,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10)、未尽事宜按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及矿有关规定执行。六、附图附图 1:卧底、整道范围平面示意图附图 2:避灾路线示意图皖北煤电朱集西煤矿 东翼 11 煤轨道大巷上部环形车场卧底、整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5附图 1:卧底、整道范围平面示意图皖北煤电朱集西煤矿 东翼 11 煤轨道大巷上部环形车场卧底、整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6附图 2:避灾路线示意图皖北煤电朱集西煤矿 东翼 11 煤轨道大巷上部环形车场卧底、整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