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赤壁赋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理水乳交融的特点;(2)理解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特点。教学重难点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3.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课时安排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解题,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史实;2.正音,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读出气势、情感),体会舒缓顿挫,初步感知课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1、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古人,了解一段史实,学习一种文体,感受一种胸襟和气度。这篇文章就是赤壁赋 。2、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 、 。字 ,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2、)人。苏轼 与父 弟 ,合称“ 三苏”。关于“赋”(见课件)三、如何学习本篇课文(抓诵读,清思路,重感悟,多积累)朗读,疏通文意1、壬戌( ) 10、酾酒( )2、桂棹( ) 11、横槊( )3、余音袅袅( ) 12、渔樵( )4、幽壑( ) 13、扁舟( ) 5、嫠妇( ) 14、匏尊( ) 6、愀然( ) 15、蜉蝣( )7、山川相缪( ) 16、无尽藏( )8、舳舻千里( ) 17、狼籍( )9、旌旗( ) 18、枕藉( ) 整体感知: 全文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一 (1) 月下泛舟 -二 (2-3) 吊古伤今 -三 (4-5) 阐述哲理 -2四、解析课文1.找出描写赤
3、壁之景的句子,哪些词句最能直接传达这种泛舟秋江的心情?五,归结第一段文言基础知识:1歌窈窕之章 - 2 举酒属客 -通 - 指-3、七月既望 古义:- 今义:-4 纵一苇之所如 古义- 今义-5 凭虚御风 古义- 今义-6 七月既望 - 望美人兮天一方- 8、句式: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 )凌万顷之茫然。 ( )游于赤壁之下。 ( )9 修辞: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第二课时赏析第二段疏通文字:句式与词- 1.渺渺兮予怀( 主谓倒装句)2.客有吹洞箫者( )3.舞 幽壑之潜蛟, 泣 孤舟之嫠妇。 ( )师:那么这第二段在文章中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乐- 歌 ; 箫声- 悲-
4、怨、慕、泣、诉 -悲(一)赏析第三段1.把课文下面对于重点词汇的注释写到课文中去,自己尝试翻译,不会解释的字词标注出来。重点字词1、 愀然 - 2 正 襟危坐 -3 旌旗 蔽空 - 4 酾酒 临江 -1.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 )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5.而今安在哉(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7.侣鱼虾而友麋鹿( 意动用法 )8.哀吾生之须臾( 为动用法 )2.找出这一段中,客的悲哀有哪几个方面的内容?通过什么手法来写?(二)探讨客为什么而悲?“悲”在哪里呢?3明确:古今对比 英雄不在之悲乐 歌 箫声
5、 悲 短暂与永恒对比 人生短暂之悲理想与现实对比 壮志难酬之悲第三课时研读第四段 (一)同桌疏通文字,理清文意。1、而又 何羡 乎 -2 盖将 自其变者 盖 ; 将-3、不知东方之既白 -(二)思考:1.这一段中写了哪些事物?2.苏轼说了什么道理?试着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明确:这一段中写到的事物、阐述的道理如下:变 不变水 月 人(我) 结论:水、月、人都是既有变的一面也有不变的一面的。- 明确:提示从“而又何羡乎”一词入手,针对上文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而阐发论述的。明确: 从变的角度 : 从不变的角: 师结: 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6、。(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问题 5:除了这个“变与不变”的道理以外,还有没有别的道理?取 不取- -问题 7: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讨论明确: 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表现了作者平静超然的心态和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还是积极的。(三)写法鉴赏1 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2骈散结合,善于取譬的语言特点4(四)课堂巩固练习1.一词多义如 A、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 B、纵一苇之所如。 ( ) 2.词类活用之 A、哀吾生之须臾。 ( )B、惟江上之清风。 ( )C、耳得之而为声。 ( )乎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 )C、相与枕藉乎舟中。 ( )D、月出于东山之上。( )3、翻译( 1) 纵 一 苇 之 所 如 , 凌 万 顷 之 茫 然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4 下 列句子各是哪种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而今安在哉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4、凌万顷之茫然5、是造物之无尽藏也。6、渺渺兮予怀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