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方法与经验交流学习方法与经验交流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学习经验。 对于我拙劣的方法介绍,希望同学们能批评指正,取长补短,也但愿能给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一开始,我想总的和同学们讨论三点问题 ,也是从三个方面提醒一下大家。一、上课要专心致志,一定不能荒废课堂。也许有一个现象在同学之间比较常见,就是在上一门课的时候,底下放着其他的书籍。原因是对这门课不感兴趣。但我觉得这样会影响你上课的效率。我们一定要跟着老师的步伐走,这样又省时又省力。课堂上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听课效率。应尽量作好记录和重点的批注,尤其是老师讲的经典例题。当然不是每节课都是
2、你的强项,都是你喜欢的科目,关键在于你怎么想。我在遇到自己不太感兴趣的课时,会勤动笔,和老师做好交流互动,这个时候自己的积极性也许就被调动起来了。二、怎样调整自己的思想低潮期。每个人学习,复习的时候到一定的时期都会有倦怠感,甚至会很泄气。我在复习的一年中,思想低落期很多,好好调整,精神会很快振作起来的。失落时可以暂时放下书本,打打篮球,写写日记,外出走走,多和朋友交流,多和父母交流,慢慢地就会好起来。估计这个过程不会超过 57 天。如果超过了,或者长时间的处于思想低潮的话,我建议你可以找老师谈谈。三、挑选选资料书。我觉得资料书可以买,但是要尽量少,能不买就不买,要精炼而有实效的那种。每门课至多
3、一本就行,适合自己,多方法少习题的最佳。然后要抓住资料细看细读,研究透,要能从中总结出方法和技巧。接下来我从各科的实际出发,给大家提供一点琐碎的建议。语文首先,要多看一些书,这是每个人都有的体会。通过看一些文学名著,或是报刊杂志,可以培养语感,还能学到不少文学常识,以及一些新鲜有趣的观点。现在的语文考试,阅读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不仅有文言文阅读,还有科技文、现代文阅读。要想在课堂上把所有这些能力统统培养起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只能靠课外的努力。然后再看看高考原题里的阅读,分析一下人家提供的答案,总结一下提炼答案的规律和答案的写法。一般来说,阅读题的答案最好从原文里面摘抄压缩,不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4、否则即使意思正确得分也不会很高。 此外,有空时多翻翻字典也是一种好办法。例如,做成语题时,就翻翻现代汉语词典或成语词典 ,把自己以前意思得不准确的成语记在一个小本子上,考前再看一看,印象就比较深。有时听到一个和自己平时发音不一样的词,就记下来,查查字典,看是别人发得对还是你发得对,这样做印象特别深。查词典时间,不要局限在要查的那个词上,最好能把前后的词都看一下,既能通过比较加深印象,又能同时学到不少新词。这个工作最好能每天都做,每天记几个,积少成多。另外作文的话,主要是平时多看看好的材料,优秀的杂志也可以多看看,比如读者 、 当代青年等,可以积累许多素材。好的范文也可以经常读读,尤其是符合自己
5、写作风格的文章要多学习学习,作文时借鉴一下会增色不少。语文的功夫都在平时的积累上,除了个别“感觉”突然变得特别好的之外,平时是怎样的水平,高考就会考得怎样。与其抱着侥幸的心理等待着“奇迹”出现,还不如踏踏实实地把功夫练到家。考前语文基本上是没什么好复习的,但也不是完全放弃,你可以在复习的间隙看看文学常识,成语总结,古诗词背诵,或者做一两份模拟试卷,保持对题型的熟悉程度也就足够了。最重要的还是信心问题,千万不要因为平时语文成绩不稳定就对自己失去信心,放下一切的包袱,你一定会在高考考场上有一个新的突破。 数学归纳总结要明细做一道题,不仅要会这一道题,还要会这一类题这样,我们做一道题的收获就会比仅会
6、这一道题的收获要大得多,成绩自然也就会提高如:例如,有几道题,看上去似乎毫不相干,但它们其实是一类题它们的解题思路都是一样的。那么就应该把它们归为一类,总结解题的方法。查漏补缺心上记一名数学老师要教几十名学生,不可能针对具体的某个人,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己给自己查漏补缺,在平时考试中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后,不懂的要及时问,并多做一些这方面的题,及时补上漏洞。只有对自己的优缺点十分清楚,才能有针对地、有效率地去补学。具体的方法是:1建立一个错题本这条方法是很重要的,各科老师都反复强调有了它才能去归纳总结错题,才能去查漏补缺。但是,不是只要是错题就都摘到错题本上,错题本上的题一定是有一定代表性的题,这
7、样不仅会节省时间还丝毫不会影响到效果 。而且要检查出错的地方,总结教训。2由题到点,不漏不丢“由题到点,不漏不丢”的意思是说“要由一道错题而总结自己掌握不牢的知识点,并要注意总结一些综合题的知识点时一定要全面这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我们才能认识到自己究竟什么知识掌握得不牢,而不是仅仅知道这一道题我不会,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查漏补缺”.需要说明的是,知识点是很多的,我着重强调的是最基本的小点,比如概念,定义,公式,等等,必须记得很牢固很牢固,这样基础题目才不会失分。所以经常翻看数学课本也是很必要的,要不断的加强基础知识点的记忆。积攒问题是大忌数学学习的大忌数学知识是紧密连接的,一个环节不懂,后面的就都
8、不懂所以积攒问题的后果到最后是不堪设想的,谁都没法帮你补所以有问题就要大胆去问,没有人会笑话你不怕不懂,就怕不懂还不问。最后,我谈一下在答数学时的策略。我的数学是属于比较弱的那种,所以每次考试都很注意方法。一次,我看到一个考取了北大的学生的经验介绍,她说她的数学也很弱。因此她很看重基础,基本的知识点记得很牢。考试时她把基本题认真做完,难度较大的题基本不看。这样只要把所有简单题做好,确保准确率,得分也会很好的。每门试题中简单题基本题的分数很高,只要做好做对,得分就很可观。所以考试不在于你做了多少题和能做多么难的题,而在于你在做过的基本题简单题上减少了多少失误和获得了多少分数。高考中,最后两道题稍
9、难,我各做了第一问,确保能拿到少一半分后把精力主要放在了前面的基础题上。我认真做了两遍,避免失误。但是下来后还是发现错了一道选择题,感到很遗憾。不过总体不错,达到了一百三。因此,这种答题的方法我觉得很值得推荐给基础薄弱的学生。英语首先是单词的积累。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如果你不知道一种东西用英语怎么说,你是很难让别人明白你的意思。我的经验是多翻翻英汉词典,比如高考必备。不光用到不明白的单词是翻,有时间的话能背背词典也是很有帮助。如果觉得这种方法比较枯燥无味,那么可以选一些英文的小说或者科普读物来看。这样单词拼写就有把握了。除了单词,再就是语法。对于我们来说,中学,只要学英语课本里的语法
10、已经是足够用的了,关键是真正熟练掌握。我们用英语造句的时候,经常会想是不是词序、时态搞错了。但我们用汉语的时候就根本不会有这种情况,好像不经过脑子话就从嘴里出来了,而且不出错。这里的区别就在于我们对于汉语实在是太熟悉了,经过了无数个条件反射的训练,想出错都已经是很难了。所以可以看看语法书,最好能前前后后融会贯通地读,自成系统和体系。这在资料书后面一般都有介绍,不必买专门的书。语法掌握好,单选题基本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平时要对各种知识点牢牢掌握。我们的资料书一般都编排得很好,对知识点总结的很详细。课上课下要多看多记。阅读理解也是英语的一大难点。我解决这块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挑选了一本专门突破阅读理解
11、的资料书按照上面介绍的方法,认真做了两周的理解题,总结了许多技巧,有了很大提高。我觉得做阅读理解,先看问题,再大概浏览文章,找出相关信息句段,可以提高速度节省时间,而且准确率也挺高。改错题是类型题,平时多做多看例题,做惯了很顺手。而最后就是作文了。作文一般有个“八句话或十句话原则” ,所以只要写 8 句或 10 句也就符合字数要求了。关键是每句尽量变换句型,各句话之间用连词或副词连接起来,行文流畅就可以了,得分不会很低。综合我是文科学生,因此只能对文宗提供一点笼统的建议。文宗背记的东西很多,如果记不住书本上的知识点,那答题几乎就无从谈起。因为答案要符合课本上的知识点,不是凭空发挥。于是记书好本
12、知识格外重要。主要有条例有系统有体系,政史地是不难记忆的。政治可以兼看资料和课本,资料有体系有条例,看课本可以保证不漏点。历史我觉得主要得靠课本,资料越多只会越乱。反复读课本知识会自成系统,而且也不会遗漏知识点。而地理我觉得资料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要选一本全而精的资料书。 基础知识手册这本资料书对基础知识就编写得很全面很系统,我推荐给大家。然后谈一下答题格式。文宗答题一定要注意条理性。改卷老师是踩点给分,所以大家也要一个点一个点的作答,用数字标好顺序。当然了,语文题也最好用这种方式作答。再加之字体工整书写整齐的话,会给自己的卷面增色不少。因此也建议同学们平时多练练字体,给自己得分创造条件。时间有限,我就跟大家交流到这。粗略的经验之谈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借鉴之处。祝愿学弟学妹们在自己的高考中都能取得优异成绩,实现自己的理想!谢谢大家!刘旭峰20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