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龙”游天下赏析卧虎藏龙内容摘要 : 此次论文主要针对电影文化研究其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播产生的影响。本论文选取卧虎藏龙这经典影片,从中研究电影中我国传统文化的表现思想及其传播影响,还有在国外人眼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代大侠李慕白有退出江湖之意,托付红颜知己俞秀莲将自己的青冥剑带到京城,作为礼物送给贝勒爷收藏。这把有四百年历史的古剑伤人无数,李慕白希望如此重大决断能够表明他离开江湖恩怨的决心。谁知当天夜里宝剑就被人盗走,俞秀莲上前阻拦与盗剑人交手,但最后盗剑人在同伙的救助下逃走。有人看见一个蒙面人消失在九门提督玉大人府内,俞秀莲也认为玉大人关键词: 传统文化思想 中西方文化 李安电影 传播 影响 研
2、究价值与意义: 电影文化作为新时代一种文化传播方式,也颇送大家欢迎。大家在享受电影的魅力和视觉冲击时,也能够了解一定的电影文化背景及其历史。国外文化和本国文化有着一定的区别,在电影中也能够反映出来。当电影在全球播放时,也将本国的文化历史也一起传播。因此,研究电影及其当中的文化思想有助于更好的将文化在世界传播。前言 卧虎藏龙中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戏中有丹青书画,有飞檐走壁,从茶道到书法,从儒家到庄禅毫发不爽,十八般兵器。通过李慕白的形象展现了“内道外儒” 的东方精神。而且 卧虎藏龙又是中西方文化冲击和融合的体现代表。“龙”代表中国,龙的传人就是中国人,本论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影片为华语片,在世界
3、传播。因此也取了一个“龙游天下”的题目。2001 年从小就有个武侠梦的李安指导了首部武侠作品卧虎藏龙 ,影片在奥斯卡上获得 10 个提名,最终获得四项,成为当晚的大赢家。 卧虎藏龙也是第 37 届台湾金马奖影展的大赢家,共捧走 6 个奖项。包括:最佳剧情片、最佳音效、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最佳视觉特效、最佳动作指导及最佳剪辑。该片是华语电影的首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也是迄今为止(2013 年)唯一一部。卧虎藏龙在 2000 年的所有华语电影中应该是最突出的,不仅吸引了整个华人世界的眼球,而且在世界影坛上再次掀起了一阵中国古典武侠的飓风。这部根据王度庐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可以说是将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结合得
4、相当完美。导演李安一改其所擅长的情感伦理片风格,从另一个更为现代的全新的角度将中国古典美学传统和情感理念诠释到一个新的高度。该片主要讲述的是一代大侠李慕白有退出江湖之意,托付红颜知己俞秀莲将自己的青冥剑带到京城,作为礼物送给贝勒爷收藏。这把有四百年历史的古剑伤人无数,李慕白希望如此重大决断能够表明他离开江湖恩怨的决心。谁知当天夜里宝剑就被人盗走,俞秀莲上前阻拦与盗剑人交手,但最后盗剑人在同伙的救助下逃走。此后风波不断,李慕白、俞秀莲、玉娇龙、罗小虎等人的情感纠葛。电影中无不透露着中国传统文化。首先事件发生的时间是古代中国。拍摄道具都是用古色古香的八仙桌,椅子等等。再其次,大到京城的一个航拍镜头
5、到传统四合院,再到小巷的追逐,小到一个雕花的椅子,竹林中的小亭子。硬件设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保守,循规蹈矩等思想文化特点。在塑造和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时,影片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两种不同的爱情观念形成对比,也同时采用中西方文化观念形成对比。为什么会有中西方文化对比?这里不得不说李安的电影构思。这也跟他的生活经历有关。李安 1954 年 10 月 23 日生于台湾屏东县潮州镇,祖上做过国民党时期的县长。李安自幼生长在书香门第,父亲是一所中学的校长,治家甚有古风、教子极为严格,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逢年过节在家里还要行跪拜礼。李安就是在这样有浓厚中国氛围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家庭带给他的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
6、浸染,父权家庭的中国典型模式也为他日后的作品提供了生活基础甚至是原始素材。1978 年此前数学考过零分,高考两次落榜的李安从“国立艺专” 戏剧电影系毕业之后,执意要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攻读戏剧系,遭遇了当中学校长的父亲强烈反对。父亲给李安算了一下成才比率:要和5 万个人争夺 200 个角色,何况还有语言国籍等障碍,前途实在渺茫。尽管如此,24 岁的李安还是决然登上飞机远赴美国,开始他的职业生涯。在美国生活过的李安也受美国文化影响,他拍的电影有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体现。毫不夸张地说,他架起了东西方文化的沟通桥梁。作为一个自小在传统中国家庭里长大的人,他除了拍出推手 、 喜宴 、 饮食男女及正大红大紫的
7、卧虎藏龙等华语片以外,也拍出了理智与情感等英语片,同时还拍摄了一些纯粹的商业片诸如冰风暴 、 与魔鬼共骑 、 绿巨人 。例如在卧虎藏龙这部戏里,李安用一条剧情明线和一条剧情暗线交替发展的手法来完成自己的导演语汇,提出自己对东西方文化乃至整个人类的未来的看法。在这部电影里,张子怡饰演的玉娇龙是明线,是西方文化的代表符号,象征着欲望的无限扩张,象征着人要开放自由无限制的实现自己的欲望追求这个思想。另一方面,周润发饰演的李慕白和杨子琼饰演的俞秀莲是暗线,是东方文化的代表符号,象征着人对欲望的隐忍,象征着东方人含蓄内敛的生活思考。在影片中,性格鲜明的玉娇龙从不掩饰自己的欲望,为了追逐自己的欲望,她从对
8、青冥剑这一“物”的占有欲望发展到对李慕白这个“人”的占有和征服的欲望,进而扩大到对自己所在生活的彻底颠覆。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自己高兴盗剑、帮助碧眼狐狸、跟马贼头子私奔做爱、出走逃婚、大闹江湖、打伤关心自己的俞秀莲她全然不顾自己的行为会对亲人和家族以及关心自己的李慕白、俞秀莲等人带来多少伤害,只图他自己痛快就行。用我们中国人的眼光来看,狼心狗肺自私自利;但是西方人特别美国人看她就非常顺眼,脱了张子怡东方人的外壳,这个角色整个就是一个美国牛仔的内核。而发哥演得李慕白,典型的就是一个爱情保守者。他的拜把子兄弟为他挡刀死了,他后来爱上了自己兄弟的未婚妻俞秀莲。但李慕白偏偏扭扭捏捏了十几年,一大堆中
9、国传统道义礼教挡着他,他们俩之间的爱情是隐忍的爱。玉娇龙就不一样,她是轰轰烈烈的爱,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在许多人眼光看来,这是值得感叹的。我们中国人很容易理解这种含蓄的东方式表达感情的方式,可是西方人美国人就怎么也看不懂,不知道李慕白为什么不会像玉娇龙似的追求自己的爱。剖析每个人形象。李慕白是传统的儒家代表,他做事都讲求礼仪。 身穿衣着都体现传统的中国人造型,保守,封闭。言语也都表现传统中国人的言行一致,止乎礼等等。发哥演的可能比较潇洒,随意的风格,但在那个时代,像这种侠士都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在对自己兄弟的妻子上,追后死了才表白,出于朋友的道义,伦理道德等。在对玉娇龙的态度上,李慕白采用以德报
10、怨,这也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儒道思想。俞秀莲也是中国传统的女性。虽然心里对李慕白有爱意,也不该大声说出来。就应该守寡,恪守自己的本分,传统的中国封建思想。这也体现了儒道中的三钢五常,不能违背伦理道德等。玉娇龙这个形象在古代也许也有。有些古代女子会追求自己的爱情,但多在少数。这个形象主要是为了衬托传统中国文化,进行对比的形象。在西方看来这才是“正常的人” 。主要是西方的文化背景与中国不同。电影结局还是有些让人有些伤心的。俩条爱情主线的人物都是悲剧。其实结局有些让人感到西方的悲剧美,其中也透露出中国那种相爱却隐忍的爱的悲剧。卧虎藏龙从其传播意义上来看,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融入影片中,融入各个人物形象中,通过人物形象,情节等来表现传统的儒道思想。在世界电影文化传播中,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播。电影这一媒介起着重要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