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浙江省效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6348696 上传时间:2019-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效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省效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省效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江省效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江省效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宁波效实中学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请写到答卷纸上)一、基础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社稷(j) 怃然(w) 乐(yo)山乐水 斐(fi)然成章B便(pin)佞 恸(dng)哭 贫而无谄(ch n) 有教(jio) 无类C喟(ku)叹 窗牖(yu) 暴虎冯(png)河 千乘(ch ng)之国D狂狷(jun) 角隅(y) 訚訚(y n)如也 莞(wn)尔一笑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虎豹之鞟尤犬羊之鞟。B子击罄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罄乎!”C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为孝乎?D曰:“赐也亦有恶乎?”

2、 “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加强校园安全的举措,不想外来忧患方歇,但祸起萧墙,学校内部的暴力事件却频现,同学间互相斗殴,学生殴打老师,老师体罚学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B现在, “潜规则”竟然要往桌面上摆,权力“世袭”还可以如此理直气壮,竟然挂起了“稳定干部队伍”的幌子,是可忍孰不可忍。C政府严格限制房地产开发商内部认购以及预售房私下转让,但是,个别开发商仍然我行我素,暗中违规操作,这是令行禁止的。D足球是世界上最平民、最有号召力的运动,中国人民需要足球。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对于中国足球来说,只要大

3、家端正态度,遵循足球规律,该整治的继续整治,该建设的抓紧建设,中国足球依然有可能拥有灿烂明天。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旺盛的国内需求正在成为跨国巨头获取暴利的重要市场,尤其是针对中国的石油、铁矿石以及基础能源等方面表现得异常突出。B所谓“生态自觉” ,其要义固然包含了对生态的反省,但更重要的是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人的行为合理性的反省。C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D为纪念建党 90 周年, “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 7 月 1 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5下列各项理解

4、错误的一项是A 论语是记录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从记录的称呼和口气上看,是孔门弟子(包括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B孔子评价人的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孔子更看重大节大信。所以管仲因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受到了孔子的褒扬,而季氏则因要讨伐颛臾而被冠以不行德政、不能兼爱百姓的罪名而大加驳斥。C 知其不可而为之一课把隐士和孔子放在一起,并不是要否定谁或者肯定谁,其实无论是孔子还是隐士,他们都是社会的精英,他们忧国忧民的思想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做法两样。当然在这里,也可以理解为衬托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D孔子认为:礼的本质是仁

5、爱。如果人们都能够依礼行事、非礼不行,那么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提升自己的人格而成为一个“仁者”。也就是说,克己复礼是“为仁”。这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和领悟。二、现代文阅读(共 18 分)2012 学年第一学期2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周国平近来,我闲读论语这一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 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这两个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一般读书 人寒窗苦读,心中都 悬着一个目 标,

6、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成器,即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 稳定的职业。 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说他没有出息,这是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地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确实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之后自嘲说,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吧。其实,孔子对读书人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 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的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又主 张读书 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 为人”)。他一再 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 说出了他的人

7、生 观。有一回,孔子与他的几个学生子路、曾皙(名点)、冉有和公西华一起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余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 经济家和外交家,只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时节,换季的春服穿上了身,约上五六个青年人,六七个少年人,在沂水里洗一洗,在舞雩坛上吹吹 风,然后唱着歌回家。 ”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点想的一样啊!”圣人这一叹,活脱脱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为“圣叹”,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洒脱自在, 岂非胜似一切?学界大抵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于什么是“仁”,众说不一,但都不出伦理道德的范

8、围。孔子重人伦是一个事实,不过他到底是一个 聪明的人,而一个人只要足够聪明,就决不会看不透一切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所以,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这句话竟出自孔子之口,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也就不足怪了。有人把仁归结为 忠恕二字,其 实孔子决不主张 愚忠和滥恕。他总是区别对待“邦有道”和“邦无道”两种情况的。 “邦无道”时,能逃就逃,逃不了则少说话为好,会装傻更妙(“愚不可及”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其本义不是形容愚蠢透顶,而是孔子夸奖某人装傻装得高明极 顶的话,相当于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他也不像基督那样,当你的左 脸挨打时,要你把右 脸也送过 去。有人问他该不该“以德报怨”,他反

9、问:那么用什么来报德呢?然后说,应该 是用公正回报怨仇,用恩德回报恩德。孔子实在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有常识,知分寸,丝毫没有偏 执狂。 “信”是他亲自规定的“仁”的内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说:“言必信,行必果 ”,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径。要害是那两个“必”,毫无变通的余地,把这这位老先生惹火了。他 还反对遇事过分谨慎。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 ,这句话也出自论语,只是孔子并不赞成,他说再思就可以了。也许孔子还有不够洒脱的地方,我 举的只是一面。有 这一面 毕竟是令人高兴的,它使我们可以放心承认孔子是一位够格的哲学家了,因 为哲学家就是有智慧的人,而有智慧的人怎么会一点不洒脱呢? (本文略有删改)6

10、依据全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君子不器”和“ 君子不仁”的内涵。 (6 分) 7文中第五段“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 ”的含义是什么?( 2 分) 8文中列举的孔子的哪些观点能够说明“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 ”?(6 分) 9文章从“君子不仁”和“ 君子不器”两个方面来阐述 “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的,你能提供另外的理由来支持或反对作者的看法吗?(4 分) 三、 论语阅读(共 20 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

11、食,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0这些章节形象地表现了孔子 思想和 的心境。 (2 分)11 “人不堪其忧” “忧”的是 , “回也不改其乐 ”、孔子“乐亦在其中矣”“乐”的是 ,孔子“乐以忘忧”忘掉的“忧”是 。 (3 分)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 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夫子不答。南 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12从上面材料可以看出孔子主张建立一个 的社会。 (1 分)13在 论语中孔子多次称颂尧舜禹,有人说是孔子对 “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社会朴野(朴质无华)生

12、活的向往,在这一点上和老庄思想是相同的,对此你怎么认为?(3 分)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 为之不厌, 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4孔子从不轻易以仁许人,他自己也说“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但另一方面却又说“为仁由己”、 “我欲仁,斯仁至矣”,两者是否矛盾?应该怎样理解“ 我欲仁,斯仁至矣” 这句话?(5 分)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 摄乎大国之间,加

13、之以 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15 “子路率尔而对曰” ,众人对子路的“率尔而对” 都持否定态度,包括孔子,以“夫子哂之”为证。你能否从子路自身出发并结合当代的社会形势作逆向思考,为“子路率尔而对”找点正当的理由?请分点表述。 (6 分) 四、默写(共 15 分)16默写(每空 1 分)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 ! 曾子曰:“ ,以友辅仁。” 子曰:“ , 。 ,则不复也。” 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

14、: , 。 ,博我以文, ,欲罢不能。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 子曰:“乡原, 。”五、诗歌阅读(共 7 分)4小 园 霜 黎简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 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注: 寒花:菊花。17诗的第一联中“窥”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其妙处。 (3 分) 18诗的三、四两联由物及人(诗人) ,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 “人”的形象特点。 (4 分) 六、作文(共 30 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

15、是:“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这句话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说的。人生需要 “面包” ,这是生命的物质需求;但一味贪婪地追求“面包”而鄙夷“水仙花” ,人的精神就会空虚,乃至死亡。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论述类的文章。附加题(共 20 分,折半计入总分)七、阅读下列语段,完成 20-25 题。 (共 20 分) 晏子治 东阿三年, (齐)景公召而数之曰: “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 晏子对曰:“ 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景公许。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 :“甚

16、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 东阿也, 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重赋敛, 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再拜便辟。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注:上计:年终朝廷考核地方官员的治绩。2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景公召而数之曰 数:责备B子退而自察也 察:考察C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诛:责问,谴责D寡人无复与焉 与:干预2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

17、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 分)A臣请死之 B以利贫民C足食,足兵,民信之 D己欲立而立人2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 分)A吾以子为可 B寡人将加大诛于子仁以为己任 虎兕出于柙C今子治而乱 D君乃反迎而贺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23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 分)例句: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A奚为于丘之门? B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C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 D人焉廋哉? 24翻译文中划线句:(8 分)(1 )并重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 (2 )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525孔子不仅对在齐国为政的管仲充分肯定,对晏婴的评价也很高。请根据文段概括晏婴有哪些

18、值得后人学习的政治品质。 (不超过十个字) (4 分) 出题、校对:高二备课组宁波效实中学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参考答案1 D 斐(fi) 恸 (tng) 乘(shng)2 D 抱为报,罄为磬,撰为馔。3 C 令行禁止含义为“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执行认真。 ”4 B A 需求与市场搭配不当,C 主要原因与造成的结构混乱,D 其他学校领导歧义。5 B 兼爱的是墨子。6君子不器:君子读书要从兴趣出发,目的是完善自己,获得真才实学,而非谋取功名(即孔子的治学观) ;君子为人要活得悠闲自在,不必成名成家。 (即孔子的人生观)君子不仁:君子不把“仁”当作理2012 学年第一

19、学期6想人格的必备条件,应该有分寸不偏执。7要点:伦理规范是做人的道德标准,但又有灵活变通的余地。8文中列举的观点有:“忠恕 ”是“仁” ,但孔子决不主张愚忠和滥恕。 “以德报怨”是“仁” ,但孔子主张更应该用公正回报怨仇。 “信”是“仁” ,但“信”也要有度。 “思”是必需的,但不必过分谨慎,“再思”就可以了。9支持的理由:对曾点描绘的 “隐逸之乐”的赞叹,体现了孔子在仕进艰难、抱负难展的状况下的退隐愿望。孔子“恶果敢而窒者” ,窒即固执不通,孔子厌恶死板板,不懂变通的人。反对的理由:该担当的职责,孔子毫不含糊,比如周游列国,试图恢复周礼,尽管屡受嘲弄,依旧知其不可而为之。对弟子违反道义原则

20、,批判毫不留情,如:“季氏富于周公,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孔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同样对违礼或僭礼的行为,孔子也深恶痛绝之,如“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0安贫乐道 乐以忘忧11贫苦的生活 道/义/未取不义之财,所以安贫乐道 老将至/才不得用12有道/ 有德/为政以德13在 论语中孔子虽然多次称颂尧、舜、禹、稷,但他赞美的主要是他们高尚的个人品德和德政,并非“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社会朴野生活。在这一点上孔子与老庄思想是不同的,孔子反对的不是文明的进步,而是道德的退化,他希望通过恢复周礼,通过道德教化来积极地建设理想社会。优秀高尚的道德是人类的本质特征,它应该成为

21、人类的永恒精神。因此,在孔子学说保守的现象后面,包含着对人类永恒精神的追求。14不矛盾。孔子从不轻易许仁以人,那是因为实行仁德确实不容易,需要宽阔的胸襟和坚韧的意志,并且要终身行之,事实上也的确很少有人做到了仁的境界;但仁德又主要是一种内在的修养,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观态度,只要克己复礼,坚守正道,持之以恒,就一定能达到仁的境界。 “我欲仁,斯仁至矣”说的就是一个人只要主观上树立起追求仁德的理想,并付诸行动,就一定能到达仁的境界。15 子路是素怀大志才抢先答的。孔子曾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 ”。如果说他自负,那他也是有资格的。孔子倡导谦让,也不必用在课堂讨论上,否则,谁来充当出头鸟?又如

22、何形成热烈活跃的课堂气氛?孔子的这一番开场白岂不失去意义?当年毛遂如果怕被人斥为“不让” ,不敢自荐也就无法发挥他的作用,也许赵国就会早几十年被灭掉。当今的年轻人更应像子路那样大胆言志、敢于献才,不怕别人哂笑,才有机会让社会了解自己,挑选自己。 (答对 3 点给满分,答出 2 点给 3 分,答出 1 点,言之成理给 2 分)16默写(略)17 “窥 ”字运用拟人手法, (1 分)不说小园里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光,却说“山光窥短墙” ,好像那山光探头进入短墙,在窥视这小园中的景物,想一睹其真容,生动地突出了小园景物的美丽动人,富有魅力。 (分析及效果 2 分)18幽竹、寒花(菊花) ,是孤傲

23、贞美的意象;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洁、白璧无瑕的象征。 (2 分)幽竹亭亭静立,秋菊凌霜傲放,如霜新月辉映,烘托出一个品行高洁、胸怀澄明、具有高风亮节的诗人形象。(2 分)19作文(略)【附加题】20 B 21 A 22C 23C24 ( 1)加倍征收赋税,少上交给国库,用花言巧语和钱财讨好(君主身边的)近臣。(2 )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给有才能的人让路。725廉洁自律,一心为民参考译文晏子治理东阿三年,齐景公召他来并责备他说:“我认为你还可以,才让你去治理东阿;如今(谁知东阿)却被你治理得混乱不堪。你退下去自已仔细反省吧,我要对你进行大大地责罚。 ”晏子回答说:“臣子我请求改变方针和办法来

24、治理东,如果三年后还治理不好,就让我为此事而死。 ” 景公答应了他。这样,到了第二年年终朝廷考核地方官政绩(进行表彰) 时,景公迎上来祝贺晏子说:“您治理东阿很好啊!”晏子回答说:“臣子我从前治理东阿,不听从私人请托,不接受财物送礼;水泽池塘的鱼,全用来使贫苦百姓受利。在这个时候,百姓没有挨饿的,可是国君您反倒怪罪我。如今我治理东阿,听从私人请托,接受财物送礼,加倍征收赋税,少上交给国库,用花言巧语和钱财讨好(对方身边的)近臣;水泽池塘的鱼,交给权贵人家。在这时候,挨饿的百姓已超过半数了,您竟然反过来迎接我、祝贺我。我很愚蠢,不能再去治理东阿了,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给有才能的人让路。 ”晏子说罢,拜了两拜便离开。景公于是离开座位向晏子道歉说:“您再去治理东阿吧。东阿,是您的东阿,我不再干预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