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阿Q正传(节选).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346472 上传时间:2019-04-0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5.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Q正传(节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阿Q正传(节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阿Q正传(节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阿Q正传(节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阿Q正传(节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阿Q正传(节选),郁达夫在怀鲁迅中曾经这样说过:“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这位伟大人物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阿Q正传,相信在你读完小说后,一定会对郁达夫先生的评价有更深入的体会。,1.了解背景,把握情节,理解小说主题。 2.品味小说语言,体会鲁迅先生小说的语言风格。(重点),鸦片战争之后,封建统治阶级虽然对帝国主义不断“割地赔款”,穷尽奴才相,却依然沉浸在“东方的精神文明”中,鼓吹中国文明“为全球所仰望”,对自己的臣民进行精神麻醉,使劳动人民始终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和顺民。,在这种形

2、势下,孙中山等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爆发。这次革命,推翻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但并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伟大任务。他们把有强烈革 命要求的农民拒之门外,而与封建势力相妥协,使广大农民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之下,承受着 政治、经济和精神上的奴役。,鲁迅先生以思想家的冷静和深邃 思考,以文学家的敏感和专注,观察、 分析着所经历所思考的一切,感受着 时代的脉搏,逐步认识自己所经历的 革命、所处的社会和所接触的人们的 精神状态,写成了这篇著名的中篇小 说阿Q正传。,舂米( ) 譬如( ) 抵触( ) 虫豸( ) 托庇( ) 犯讳( ) 穿凿( ) 轻蔑( ) 胆怯(

3、) 小觑( ) 晦气( ) 奚落( ),注字音,chn,p,ch,zh,b,hu,zo,mi,qi,q,hu,x,1.小说节选的是阿Q正传的第二章优胜记略和第三章续优胜记略,请认真阅读,简要分析两部分的故事情节。,【提示】,优胜记略 (第129段),自吹过去“比你阔的多啦”,讥笑未庄人“不见世面”,癞疮疤的故事,赌博被抢,续优胜记略 (第3069段),败于王胡,挨“哭丧棒”,调戏小尼姑,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2.文章开头说阿Q的姓名籍贯“渺茫”,这意味着什么?【提示】在旧中国的农村,姓氏宗族观念深入骨髓,势单力薄的小家族,往往受欺负;而望族大姓,往往就感到自豪。阿Q无姓无名,连

4、籍贯也“渺茫”,表现了阿Q的社会地位低下,无可依靠的悲惨处境。,3.第3自然段中写阿Q“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 ”表现了他怎样的特征?【提示】三个“便”字排比而下,一方面交代阿Q的身份、地位,同时也表现出阿Q的勤劳能干。4.第4自然段中说阿Q一方面以进过城而“更自负”,另一方面又“鄙薄城里人”,这表现出他什么样的矛盾心态?【提示】前者是对于未庄人而言,表现他的盲目趋时,以为进过城就非常了不起,看到了未庄人没有见过的东西;而“鄙薄城里人”则表现他盲目的自尊自大和狭隘保守。因此,阿Q以进过城而“更自负”,又“鄙薄城里人”,表现了一种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的矛盾心态。,5.请赏析下面一段文

5、字的表达效果。阿Q“先前阔”,见识高,而且“真能做”,本来几乎是一个“完人”了,但可惜他体质上还有一些缺点。因为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Q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提示】(1)这段文字运用反语、夸张等修辞手法。句中“真能做”“本来几乎是一个完人了”等是用了反语;而描写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一犯讳,“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是用了夸张手法。(2)作者用这两种修辞手法,更能表现出阿Q的“精神胜利法”,表现出他的盲目“自尊”,使小说更富有讽刺效果,深化了文章主旨。,6.“阿Q在形式

6、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句中两个“心满意足”表现的内容是否一样?请简要分析。【提示】不一样。前者是表现闲人们的无聊空虚和愚昧 麻木;而后者则是表现阿Q败中求胜的心态,也是他“精神胜利法”的重要表现。,7.“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 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这一句中“不幸”“倒”“几 乎”这几个词的意思怎样理解? 【提示】“不幸”指阿Q输钱是幸运的,赢了反而成了 不幸的起源了,可见那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倒”强调 赢钱反遭更大的创痛,“几

7、乎”表明阿Q这一次失败千真万 确,但他竟然还是用“精神胜利法”把自己挨了打, 想象成是别人挨打使自己“逃”过一“劫”。,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8.“然而阿Q虽然常优胜,却直待蒙赵太爷打他嘴巴之后,这才出了名 ”,其中“蒙”字用得非常巧妙,请简要赏析。【提示】挨打竟成蒙受恩惠?一个“蒙”字,形象地刻画出阿Q以及看客们那种以丧失人格为代价换来盲目地趋炎附势的变态心理。 9.阿Q被赵太爷打嘴巴后,为什么反觉得“赵太爷高人一等”?【提示】精神胜利法,自认挨打是一种荣耀,赵太爷越高人一等,阿Q自然越荣耀。,10.在与王胡打架时,王胡“只一拉,阿Q跄跄踉踉的跌进去,立刻又被王胡扭住了辫子,

8、要拉到墙上照例去碰头”,其中的“照例”一词有何含义?【提示】 “照例”一词说明阿Q总是处于被打的地位,他被王胡等人拉到墙上碰头远不止一次,而是一种家常便饭。,11.请体会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的妙处。不料这秃儿却拿着一支黄漆的棍子就是阿Q所谓哭丧棒大踏步走了过来。阿Q在这刹那,便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果然,拍的一声,似乎确凿打在自己头上了。,【提示】(1)用“大约”“果然”“似乎”等几个虚词,描写了阿Q耸肩缩头,等候挨打的情景,表明了阿Q的麻木不仁,也是他奴性深入骨髓的体现。这些虚词的使用使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形象,情感的表达也更加鲜明,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效果。(2)“等候”

9、一词不仅表明了阿Q的奴隶性,被动挨打不敢反抗;更表明了他主动地接受惩罚。这充分而深刻地揭露了他让人诧异的奴性人格。,12.阿Q“摩着”小尼姑的头“呆笑”,以及下面所写到 的“勋业”等词语对刻画阿Q起何作用?【提示】(1)“摩着”“呆笑”,极尽阿Q的下流相, 尽显阿Q欺软怕硬的丑态。(2)“勋业”大词小用、庄词谐用。体现阿Q对弱者、 对女性态度上的肮脏灵魂。,13.阿Q“十分得意的笑”,店里人“九分得意的笑”,这是为什么?这揭示出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提示】“九分”是作者有意生造的词语,幽默地鄙夷了“酒店里的人”。即个个有着一颗肮脏的灵魂,他们因为没有像阿Q一样亲自动手动脚调戏小尼姑,因此觉得不

10、十分过瘾,所以比阿Q少一分得意,而只有“九分得意”。这表明当时人们之间缺乏起码的同情心。,14.结合整篇小说,试分析阿Q的艺术形象。【提示】阿Q是一个愚昧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典型。这一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有鲜明的个性,包含深广的社会和历史内容,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1)质朴愚昧: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凭本能劳动和生活,如阿Q “真能做”。(2)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未庄所有居民全不在他的眼里,对赵太爷和钱太爷也不表格外崇奉;但被打败了就轻易求饶,骂自己,还打自己,用自贱的手段来消除失败的痛苦。,(3)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争强好胜到与别人比丑的地步,如与王胡比抓虱子;赵太爷打他嘴巴,他不反抗,钱太爷

11、的大儿子打他,他也不反抗。(4)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不合未庄老例的都以为是错的,但进了一回城,又鄙笑乡下人。(5)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他欺软怕硬,对比他弱的,他表现出十足的霸道;被王胡打败,又遭假洋鬼子的“哭丧棒”,便迁怒于小尼姑。,15.鲁迅先生对阿Q的情感态度一般被概括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请你结合小说中阿Q这一形象的特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提示】阿Q孤身一人,颠沛流离,没有家,寄宿在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给人家打短工,靠出卖廉价劳动力为生,在赵太爷、钱太爷及假洋鬼子之流为代表的农村反动势力的统治和勒索下,他失去了一切,甚至失去了自己的姓。对此,鲁迅先生是对其寄予深切的“

12、同情”的。,阿Q的现实处境如此悲惨,但他在精神上却“常处优胜”。在未庄,从豪绅地主到地保闲人,都把他视为无足轻重的贱物,高兴时拿他开玩笑,不高兴时就随便侮辱。阿Q对此是有怨愤和不平的,也进行过一些抗争,但总是以自己吃更多的亏结束。因此,他常常采取自我麻醉的手段,以掩盖自己在现实中的失败,过着不觉醒的忍辱苟安的生活。因此,鲁迅先生对其是寄予“愤怒”的。,16.小说节选部分多次提到“未庄的闲人”“酒店里的人”,作者对他们着墨不多,读后却感到印象深刻,绝非可有可无,你怎样看待这些人物形象?,【提示】闲人们一见阿Q头上的癞疮疤,便“玩笑”他的痛处,看到阿Q欺侮小尼姑,不但不劝阻,反而大笑起来。他们不管

13、他人的感受,只顾咀嚼他人的悲哀,甚至推波助澜,满足他们扭曲的心灵。,他们是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落后的群众,愚昧、麻木、无聊、庸俗,集中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民的劣根性;鲁迅对这类人物着墨不多,但却能与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一起共同组成作品的形象系列,丝毫不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而正是以画龙点睛之笔,对作品主题的揭示产生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这篇民族的杰作,决不是看一遍就能消化的: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 第二遍:才咂一点不是笑的成分;第三遍:鄙弃阿Q的为人; 第四遍:鄙弃化为同情;第五遍:同情化为深思的眼泪; 第六遍:阿Q还是阿Q;第七遍:阿Q向自己身上扑来,要和你“困觉”;第八遍:合而为

14、一;,第九遍:化为你的亲戚故旧;第十遍:扩大到你的左邻右舍; 十一遍:扩大到全国;十二遍:甚至扩大到洋人的国土; 十三遍:你觉得它是一面镜子;十四遍:也许是报警器; 王冶秋读书随笔,形喜实悲,作品运用夸张、反语等修辞手法,描写了阿Q以及未庄人种种可笑的行径,让人捧腹;然而,在阅读中,又总是有一股无情的力量,把我们的笑变成一种含泪的笑。这种形喜实悲的悲剧色彩,正是作品产生巨大艺术魅力的重要元素。这个可笑可悲又可怜的人在现实中吃亏了以后,便采取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以取得满足和胜利,为了“革命”而葬送了自已的性命。大家都把这归结为当时的社会制度。可身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还有人也用精神胜利法应对一些

15、事情,精神胜利法是否一无是处?它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吗?,在新一轮的中学语文教材编写改革中,有人建议把阿Q正传从现行教材中删去,有人却认为应该保留。对此,你赞成哪一种建议?请结合课文内容或艺术特色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少于两点理由,不超过100字。答:_【解析】解答本题要明确表态赞成或者反对,并且要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内容或艺术特色谈自己的看法,不少于两点理由;同时,还要做到语言简明连贯,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答案(示例):我赞成保留阿Q正传。因为它成功地塑了阿Q这个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的艺术典型,深刻地揭示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种种表现和它的严重危害性,成为了中外广大读者的一面镜子。 我不赞成继续保留阿Q正传。因为鲁迅作品的语言较为晦涩难懂,而且在阿Q正传中所刻画的阿Q及其周围的人的人际关系都非常冷漠,格调也不高,因此应该将它从现行教材中删去。,有人说,在现实生活中,人还是要有一点阿Q精神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自卑虽是与骄傲反义,但实际却与骄傲最为接近。 斯宾诺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