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参编亮点与收获肖中发 1,黄宁 2中际国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21关键词:北京市 绿色建筑 设计标准 编写Key words: Beijing Green buildings Design code Compilation摘要:本文针对作者参加北京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编写竞赛并获奖方案中的八个亮点进行了阐述,八个亮点即:强调碳排放指标放于首位;强调建筑运营阶段的实际表现;注重建筑使用者行为对绿色建筑的影响;重视对有效数据的收集;绿色建筑可考虑指标单项参评;政府对绿色建筑设计或评估的强制性;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应设置实例或图示;绿色建筑设计总监管理制等。通过对如上
2、八条进行分析,得出绿色建筑的实现需要得到多方面人员的支持,并将贯穿于建筑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的全过程。Abstract: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eight highlights of competing plan written by these authors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of biding Beijing Green Buildings Design Code. These highlights are listed as follows: Emphasizing carbon emissions; Empha
3、sizing the real performance during the building operation; Focus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behaviors and green buildings; Underlining the collection of effective data; Possibility of assessing single indicator of green buildings; Mandatory implement on the green buildings design and rating by the G
4、overnment; Supplementing case studies and exemplary figures; Introduction of Director for green building design. By dissecting such highlights the authors conclude that the success of a green building needs those supports from various bodies such as the Government, designers, supervisors, managing t
5、eam, even occupants. And this process will cover its full lifecycle from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o commissioning and operation. 1肖中发,1970 年出生,男,天津市,中际国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读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绿色建筑设计、古建筑修复与保护等方向的研究。联系电话:010-87730860,Email: 。2黄宁,1971 年出生,男,河南省开封市,中际国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绿色建筑设计与评估、低碳规划与交通
6、等方向的研究。1、介绍2011 年 4-6 月,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为了贯彻“绿色北京”的精神,提出要率先在国内颁布并实施第一个地方性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为了保证这一标准的国际性和高水准,特地组织了一场相关的国际竞赛。共有 40 余个来自全球的参赛队伍报名(包括单一队伍和联合体) ,经过首轮筛选,24 家进入正式编写竞赛,由中际国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和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三家组成的联合体一举获得此次比赛的二等奖。其中,该联合体在竞赛文本中提到了保证未来绿色建筑成功与否的八个部分(以下简称“亮点” )获得了评选专家的一致认可与好评。八个亮点分别是:(1)强调碳排放指标
7、放于首位;(2)强调建筑运营阶段的实际表现;(3)注重建筑使用者行为对绿色建筑的影响;(4)重视对有效数据的收集;(5)绿色建筑可考虑指标单项参评;(6)政府对绿色建筑设计或评估的强制性;(7)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应设置实例或图示;(8)绿色建筑设计总监管理制等。以下部分将对这八个亮点一一分析总结。2、强调碳排放指标放于首位碳排放是目前全球最为关注的人类环境问题,我国政府也对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并明确承诺中国 2020 年单位 GDP 的 CO2 排放量将比 2005年下降 40-45%。当前,我国建筑业的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大约 50%,而且随着近年来农村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这个比例有可
8、能更大,因此,如何减少建筑领域的碳排放量成为刻不容缓的急需解决的难题。国际著名的绿色建筑大师Robert Vale 教授也多次强调“温室效应带来的后果是无法逆转的,一旦发生对人类的灾害将是巨大的,我们不能坐等再次发生动植物灭绝的惨剧,我们也无法移民到一个新的星球,我们唯一能做的是通过减少自身的碳排放,而建筑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部分。 ”1 绿色建筑最主要的部分应该是能耗和碳排放,国外的一些设计标准十分重视这方面的指标,例如 1998 年英国就出台了“零碳排放住宅” 、 “零能耗住宅”设计标准纲要 2。2006 年英国颁布了可持续住宅设计规范Code for Sustainable Homes ,
9、同样把碳排放指标列在所有绿色住宅设计指标的首位 3。澳大利亚国家建筑环境评估体系 NABERS 则强调在所有绿色建筑参评子项中,碳排放指标无疑是最重要的 4。包括不少获得美国 LEED 认证和英国 BREEAM 认证的建筑其在碳排放方面的表现还不如普通建筑(参见图一和图二) ,原因是可能通过在其它方面(如水资源、环境质量等)拿到了高分,而弥补在控制碳排放方面设计的不足。图一:部分获得美国 LEED 认证的建筑的能耗统计 5图二:部分获得英国 BREEAM 认证的建筑的实际碳排放统计 6相对来说,国内现有的绿色设计规范和评估体系一般只规定了单方能耗的标准,在此基础上需要收集上游数据,核算出各种能
10、源的碳排放系数,只有这样才可以将碳排放做到量化,在建筑领域实现低碳目标。2、强调建筑运营阶段的实际表现国际绿色建筑大师 Robert Vale 和 Brenda Vale 在编制澳大利亚国家建筑环境评估体系 NABERS 之初就提到了“一个真正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或评估体系一定要注重于其运营阶段的真实表现,而不是设计阶段的纸面成果” 7。 美国在 LEED 之外还设立了专门针对建筑运营能耗表现评估的体系 Energy Star。诺曼福斯特的著名作品英国伦敦市政厅大厦在设计阶段被预期为一座十分节能的建筑,然 而 实 际 耗 能 的 情 况 却 是 超 过 当 初 设 计 标 准 的 50% 8。因
11、此,我们编写的标准专门设置了“施工与运营管理”分项,旨在真正有效地控制建筑的绿色表现。3、注重建筑使用者行为对绿色建筑的影响国际著名的绿色建筑大师 Robert Vale 教授和 Brenda Vale 教授于上世纪 60年代就开始在英国剑桥大学从事绿色建筑的研究,他们一直致力于通过绿色建筑设计和技术的应用来减少建筑的碳排放,但最近几年他们的研究结果带来了惊人的发现,通过改变建筑使用者的行为而带来的碳排放减少量,是通过设计和技术手段减少量的近两倍(参见图三) 。The importance of behavioural hgPercntage rductions i ecolgical fot
12、prints through various changes(soure: Vl, R. an Dix, J, 205)34%Reduction i Total fotprint from al changes 2Reduction i Total fotprint hrough behaviourchanges35%Reduction i behaviourfotprint hrough behaviourchanges 12Reduction i Total fotprint hrough built environment changes32%Reduction i built envi
13、ronmentfotprint hrough built nvirmet chgs 83%Reduction i buildingfotprint hrough buildingchanges图三:碳足迹减量对比表设计/技术手段和行为改变 92009 年,Vales 夫妇出版了关于人类行为和碳足迹关系的专著 Time to Eat the Dog 10,该书被国际权威杂志 New Scientist 作为当年的重点书目进行全球推广。作者在书中计算了 100 多种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活动的碳足迹,主要分类涵盖建筑、交通、食品、家用品、娱乐和爱好、工作、礼仪等。为何把该书取名为“是吃狗的时候了
14、” (Time to Eat the Dog中文直译) ,是由于作者在研究后惊人地发现:饲养一条大型宠物犬一年产生的碳排放,竟然等同于一辆悍马车的年排放量。作者当然也特意解释并非让我们都去把自己的宠物狗吃掉,而是要给人类提醒,很多产生大量碳排放的行为就在我们身边,而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或视而不见。其实,中国有不少传统的低碳行为,如建筑内开窗通风、使用电风扇、根据室温调整衣服,出行方面选择公共交通和慢行模式,甚至许多娱乐方式也是很低碳的,但近些年我们盲目追求西方生活方式,用一系列高碳的模式代替了原有的低碳生活方式。目前,国内外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也多关注于新概念设计和技术手段的应用,而对于可能出现的
15、通过设计来引导建筑使用者行为的内容并不多,所以这次我们的方案强调了应重视建筑使用者的行为,例如通过设计出宜人化的步梯来鼓励更多的人使用它,从而减少对电梯的依赖性(对于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的底层部分) 。我们在编写标准中,在“施工与运营管理”一项中设置了二级目录“建筑使用者行为规范” ,并提出绿色建筑使用手册建议,旨在通过改变建筑使用者行为而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4、重视对有效数据的收集为北京市制定一个合理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前提应要了解北京既有建筑的表现指标,包括各种类型建筑单方面积的年耗电量、年水耗、垃圾排放量、室内空气质量等一系列数据。而当前已有的部分建筑设计标准在此方面有所欠缺,设计参考来自
16、于过时的标准或者估算的结果。澳大利亚的 NABERS 体系是在充分实地调研基础上制定出的评定水准,它将既有建筑的平均表现水准设定为评估的中间值,定位 2.5 分(满分 5 分) ,把参评建筑和这个平均值做比较后得出相应的评价级别,一般规定得到 4 分以上的建筑才算绿色建筑,也就是要高于平均水准 1.5 分。而且 NABERS 在参评前,要先输入地区邮编和地址,这样直接和同样自然条件地区的建筑对比,避免了因气候和自然条件不同带来的设计差异化。图四:澳大利亚国家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NABERS 对各得分级别的界定 115、绿色建筑可考虑指标单项参评当前,在国内推广绿色建筑一个重要阻碍是一次性增量成本
17、可能过大,造成开发单位的抵触。新的绿色建筑设计可以考虑针对最重要的部分优先设计和参评,例如北京地区先针对“建筑与能耗” 、 “节水与水资源”进行优化设计,其它方面可以先按照国家现有标准执行,设计后可以先在能耗和节水方面参加评标,取得绿色认证,等以后条件成熟后再去申请其它的单项评估。这样做有二个积极意义:1)因为绿色建筑肯定要增加成本,如果同时考虑绿色建筑所有指标达标投入可能会很大,因此可以分期增加增量成本。2)分期评估使每项指标均严格达标,可以杜绝一些绿色建筑因某项指标表现特别突出而掩盖其它指标可能出现的较差表现。NABERS 体系在此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尝试,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允许建筑表现各分
18、项单独参评并授予该项单项星级的体系,例如目前有 NABERS 能耗分项认证、NABERS 水资源分项认证、NABERS 垃圾处理分项认证、NABERS室内环境质量分项认证(参见图五) ,这样一个建筑可以先期参加任何一个或者以上项目的评估认证。获得单项认证后我们可以把它称作在此方面为绿色建筑,例如一个建筑获得了 NABERS 水资源分项认证后该建筑可以对外宣称“在水资源利用方面达到了绿色建筑” 。图五:NABERS 体系分项认证6、政府对绿色建筑设计或评估的强制性在欧洲许多国家,对于绿色建筑设计的能效部分要求很严格,新建筑在设计中都必须由专门的节能专家对能耗设计上进行检查核对,业主需要签订能效设
19、计保证书,在建筑完工后,专家须对其现场检查,看是否按照能耗分析图纸实际施工的,若合格将颁发能效标识,不合格将限期整改,只到合格为止,才允许建筑被使用 12。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已经在 2010 年通过立法出台政策-Commercial Building Disclosure (CBD)法规,规定从 2010 年 11 月 1 日起(试行 1 年,2011 年 11 月 1 日正式实施),澳大利亚境内所有超过 2000 平方米的商业办公建筑必须参加 NABERS 能源和碳排放评估并且达到 4 分标准(各个州标准不一样,最低需要达到 4 分),之后才可以上市租售,而且每年还要参加一次再评估(年审) 1
20、3。这一法规的颁布旨在全面减少澳大利亚建筑相关的碳排放量,以实现其在哥本哈根会议后对国际的承诺。图六:英国建筑能耗及碳排放标签 14(注:图中左侧图案说明建筑的能效水准,100 是英国既有建筑的平均值,右侧上面蓝色柱形图表示碳排放水准:浅蓝、深蓝和灰色分别代表用电、采暖和可再生能源。下面红色柱形图表示依次三年的能耗表现水平。 )7、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应该设置实例或图示部分。国外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往往针对各分项设立了实例或图示分析,图文并茂,易于理解标准内容和实施方法,例如新加坡的Green Building Design Guide 15、英国的Code for Sustainable Home
21、s针对每项给出了建筑实例。美国匹兹堡市的Development Review Design Guidelines 16 则对绿色建筑设计各分项给出了绘图图示或照片图示。我们建议未来的北京市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一定要有相应的带有图示或者实例照片的设计指导或技术指南。图七:新加坡的Green Building Design Guide8、绿色建筑设计总监管理要落实绿色建筑设计以及施工、使用的完整性,在海外一直在推行绿色建筑统一协调管理或总监制,例如美国的Sustainable Building Technical Manual 17 和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的En
22、ergy Efficiency Requirements in Building Codes, Energy Efficiency Policies for New Buildings都提到了建筑设计总监将协调业主(开发商和租赁业主) 、政府主管部门、咨询或顾问公司、建筑师和其它专业工程师、市政单位、施工单位、检测单位、各分项合同商、物业管理等之间的工作。图八:绿色建筑设计总监与各相关人员联系图9、结语中国的绿色建筑起步较晚,但中国又有着巨大的建筑市场,所以发展出严格并切实可行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是当务之急,北京市在此方面正做着有益的尝试,计划尽快出台国内第一个地方性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在该标准
23、的编写中我们应该多参考学习国外已有的经验,并结合北京的实情,制定出一套有效地指导该地区绿色建筑设计的体系,在建设领域为实现“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目标做出贡献。参考文献:1、Vale R. Footprints for a low carbon world. Presentation at BJUT, July 17, 2010.2、EST. Building a sustainable future. Energy Saving Trust, UK,1998.3、Department for Commun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 Code for Su
24、stainable Homes- A step-change in sustainable home building practice. Department for Commun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 UK, 2006.4、 参见http:/.au/, 16-06-20115、 Turner, C. and Frankel, M. Energy Performance of LEED for New Construction Buildings Final Report. New Buildings Institute, White Salmon, WA,
25、2008.6、Curwell , S., et al. Green Building Challenge in the UK. 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1999, 27(4/5).7、 Mitchell, L. Green Star and NABERS: Learning from the Australian experience with green building rating tools. Cities & Climate Change URS, 2009.8、 参 见 http:/ 18-10-20109、 Vale, R. and
26、Dixon, J. The Battle for Hearts and Minds: sustainable design and sustainable behavior. In Proceedings of Urbanism down Under 2005 Conference, Wellington, NZ, 2005.10、Vale, B. and Vale, R. Time to eat the dog: the real guide to sustainable living. Thames and Hudson, UK, 2009.11、参见 http:/.au/, 16-06-
27、201112、IEA. Energy Efficiency Requirements in Building Codes, Energy Efficiency Policies for New Buildings.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France, 2008.13、参见 http:/.au/index.php?id=7,17-06-201114、参见 http:/en.wikipedia.org/wiki/Energy_Performance_Certificate,18-06-201115、BCA. Green Building Design Guide. Building Construction Authority, Singapore, 2005.16、Development Services Department. Development Review Design Guidelines. Development Services Department, City of Pittsburg, USA, 2010. 17、Public Technology. Sustainable Building Technical Manual. Public Technology Inc. USA,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