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龙井小学科学第 6册课堂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6335511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井小学科学第 6册课堂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龙井小学科学第 6册课堂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龙井小学科学第 6册课堂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龙井小学科学第 6册课堂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龙井小学科学第 6册课堂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龙井小学科学第 6 册课堂教学设计上课教师:刘大凤 上课时间:2013 春季 月 日 第 课时教学内容 水结冰了教学目标当环境温度低于 0,水的温度下降到 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重 难 点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水为什么会结成冰教学准备 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 1 只、冰块 1 杯、试管 1 支、8 毫升纯净水(或自来水)、水温计 1 支。教 学 过 程一、冰的观察1、师:同学们一定见过冰吧,能说一说冰是什么样子的吗?2、师:每个小组桌上放着冰,这是老师昨天把水在冰箱的冷冻槽中,今天取出来的一些冰,今天我们就来观

2、察一下冰是怎么样的和水为什么结成冰了。板书:水结冰了3、师:接下来我们就来认真的观察冰,及时把冰的特点记录在P48 的维恩图中,同时要注意手小心被冰冻坏。4、学生观察后汇报交流。(预设:冰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比较硬、很光滑、温度低、易融化、冰块会浮在水上面、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等。)5、水是我们上学期所探究过的,它的特点肯定还记得,我们把水和冰做一个比较,及时把结果记录在维恩图中。6、学生比较后汇报。(预设:水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等;水和冰的共同点:都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7、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维恩图,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

3、同点都展现在这里,水是液体,那么冰呢?(学生发表意见,并请他们阐述原因。)通过争论得出结论:(1)冰是固体,因为冰具有固体的特点。(2)水结成冰以后,形态发生了改变,从液体变成固体。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1、师:我们知道了把冰放在冰箱冷冻槽内里水会结冰,但水到底是在什么温度的时候会结冰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2、指导学生阅读书 P49,然后请学生讲讲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做?(预设:(1)在细而短的试管里加入大约 8 毫升左右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2)拿一只塑料杯(在外面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试管里的水温的变化。(3)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

4、盐(加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4)如果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3、师:清楚怎么做了吗?请组长来领器材,同时主意轻声交流,仔细观察。学生实验,教师巡视。4、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师:现在你能回答水在什么温度时会结冰了吗?是什么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预设:水在 0时会结冰。温度的变化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5、师:能解释冰箱里的水为什么会结冰了吗?(预设:冰箱中的低温使水向周围放热,温度降低,降到 0时,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结成了固态的冰。)三、拓展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水(液态) 冰(固态)2、现在知道为什么冬天有

5、时候河里会结冰了吗?回家也自己去做一块冰。课后记审核签字 意 见龙井小学科学第 6 册课堂教学设计上课教师:刘大凤 上课时间:2013 春季 月 日 第 课时教学内容 冰融化了教学目标知道当环境温度高于 0,冰的温度升至 0时开始融化;直至完全融化成水。理解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冰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重 难 点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冰融化成水的实验设计教学准备 烧杯、冰、温度计、记录表等教 学 过 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探究后得出了液态的水在 0以下就会凝固成冰。那么,固态的冰能够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想不想探究一下?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冰

6、融化了齐读课题。冬天,山上、树上结有厚厚的冰,现在这些冰不在了。是什么原因?那么,冰怎样才变成水呢?(融化)二、探究新知1、观察冰的融化(1)教师取出冰块。猜想:冰块会有什么变化?(2)预测。冰在融化时温度是选样变化的?(3)做一做。明确任务:A、用温度计测量室内的温度。记下室内温度。B、测量出冰块的温度。(在测量时,要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充分接触冰块。)(让冰块自行融化,每隔一分钟测量一次冰块的温度,填在书上表内。)(4)说一说。A、实验步骤。让冰在没有任何干忧的情况下融化;把一支温度计插入碎冰中,另一支温度计紧靠容器外壁。每隔一分钟记录温度一次;发现冰块融化时记下冰块的温度。冰块完全融化时记下

7、温度计的度数。B、你知不知道,冰在什么情况下融化成水?(0 摄氏度左右)(5)猜一猜。冰全部融化成水后,水的温度还会发生选样变化?你还发现了什么?2、加快冰的融化问题:通过上面的实验,是什么使冰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温度)你有什么办法让冰融化得快一些吗?试一试。交流汇报。学生说方法。小结: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放在太阳底下晒;用手把冰块焐热等三、课堂小结:1、当环境温度高于 0,冰的温度升至 0时开始融化;2、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 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3、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冰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四、作业设计:填一填:冰的温度升至( )时开始融化成水。冰在

8、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加快冰的融化的方法有:( )、( )、( )等。五、课外实验:取同样大小的冰块进行“加快冰的融化”实验,比较哪种方法能使冰融化最快?六、板书设计:冰融化了 融化冰(固体)水(液体)吸收热量课后记审核签字 意 见龙井小学科学第 6 册课堂教学设计上课教师:刘大凤 上课时间:2013 春季 月 日 第 课时教学内容 冰融化了教学目标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多新的解释。重 难 点 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教学

9、准备 小组:3 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其中一杯装清水、一杯装冰块)教 学 过 程一、水珠是从冰化成的水吗?1.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发现在玻璃杯和塑料袋的外壁都出现了水珠。(出示一个装好冰的玻璃杯,再现上节课的情景。)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板书:水珠从哪里来?2.学生预测,解释只要符合逻辑,鼓励越多越好。(预设:可能是从被子里渗出来的;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满出来的;有可能是加冰的时候,冰块碰到了杯沿化成水流下来了;)3.师:我们的生活中见到过类似的现象吗?你能根据生活经验对这些解释分析一下吗?师生共同分析所有提到的这些合理的解释。(预设:不可能是从杯壁渗出来的,因为玻璃杯是不渗水的;冰融化

10、时杯子中的水还没有满,不可能满出来;加冰的时候一般都是小心的加入杯内的。)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二、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1.师:通过我们刚才的讨论和分析,觉得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水。那么,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你能设计实验证明一下吗?2.学生讨论后形成共识:做一组对比实验:(出示:三只同样的玻璃杯,其中一只杯里加满自来水,一只杯里什么也不加,另一只上加冰,静静地放在桌上。隔几分钟观察两个玻璃杯外壁有没有出现水珠。)3.学生观察。师:有什么发现吗?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呢?(预设:这两只玻璃杯的外壁上都没有形

11、成小水珠。加满自来水的玻璃杯外壁没有出现小水珠,说明玻璃杯壁不渗水;空玻璃杯的外壁没有出现小水珠;而装满冰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说明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是有关系的。)4.师:那么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猜测(预设:水蒸气遇冷形成;可能涉及水蒸气、凝结、水汽等,这时也可以提问:空气中有水蒸气吗?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水蒸气能变成水吗?是什么使水蒸气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等等)5.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课后去查找一下资料,看看能否证明你自己的猜测,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课后记审核签字 意 见龙井小学科学第 6 册课堂教学设计上课教师:刘大凤 上课时间:2013 春季

12、 月 日 第 课时教学内容 冰融化了教学目标 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2、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重 难 点 理解水和水蒸气是如何互相转化的这个物质变化过程。教学准备每组准备浅碟子一只,半杯清水,记号笔一支;不锈钢长柄汤勺 2 只,大的透明玻璃杯 1 只,小透明玻璃杯 1只。教 学 过 程一、导入1.桌子有点脏,老师用湿抹布擦一下。桌子很快干了,桌子上的水哪去了?2.学生预测.(可能被桌子吸收了。可能被风吹干了,可能被太阳晒干了。)2、水到哪去了?1.下雨后,地面上会有些水洼(积水)。天晴了,水洼里的水会很快干了。水洼里的水到哪里去了?2.学生预测。(可能沉到泥土里,

13、可能被太阳晒可能被风吹干。)3.师:所有的水都渗到泥土里了吗?我们一起做个试验验证一下吧.4.出示实验方法:(1)往前碟子里倒入少许水,用笔做好记录。(2)把装水的碟子放在阳光下。(3)过一段时间,观察碟子里水量的变化。5.学生实验,师巡视指导。6.交流汇报实验结果。(预设:水没有了,水减少了。)7.师:水既没有流出去,也没渗入碟中,它是以哪种方式减少的?8.课件出示水变成了水蒸气。9.师引导得出结论:水变成水蒸汽的过程,我们叫做蒸发。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10.师:回到第一个问题,桌子上的水哪去了?水洼里的水怎样干的?将我们的想法画下来。11.学生汇报画面内容,师生补充.3、加

14、热能加快水蒸发吗?1.师:水在什么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2.生猜测。(预设:温度越高,水蒸发的越快。空气越干燥水蒸发的越快。有风吹,水蒸发的越快。)3.水蒸发的快慢与周围的温度有关吗?给水加热能否加快水蒸发?我们一起试验验证一下吧。4.出示实验方法要求:(取两支不同的不锈钢长柄汤勺,都加入2/3 勺水。把其中一只勺,用书本垫起勺柄,使勺柄呈水平摆放.另一只则放在那蜡烛上加热。观察勺中水的变化,那只勺里的水蒸发得快?)5.学生实验,师巡视指导。6.生交流汇报实验结果。师相机板书:加热能加快水蒸发。4、水蒸气会重新变成水吗?1.师激趣提问:水会蒸发成水蒸气跑入空中。河流和大海中的水一直在蒸发,因而空

15、气中充满了看不见的水蒸气。大海河流里的水会不会越来越少?水蒸气会变成水吗?2.生预测.(地球上的水会越来越少。水还会变成雨水落下来.)3.实验验证,出示实验方法要求:(在桌面上放一只小杯子,里面加入一些热水。用一只大的玻璃杯,杯口朝下罩住盛水的小玻璃杯)4.生分组实验,师巡视指导。5.生交流汇报实验结果。(预设:大玻璃杯底有水珠、有水珠往下流.)6.师总结板书:从水里蒸发出来的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就会冷却下来,变成人们看得见的水滴。空气中的小水珠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5、拓展延伸1.水蒸气在生活中的应用:(预设:海水制盐、暖气供暖)图片出示:利用烘干机烘干手,晾衣服。2.列举生活

16、中的凝结现象:图片出示雾云的形成。【板书设计】水和水蒸气水变成水蒸汽的过程,我们叫做蒸发。 遇热 (蒸发)水 水蒸气(凝结)遇冷空气中的小水珠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课后记审核签字 意 见龙井小学科学第 6 册课堂教学设计上课教师:刘大凤 上课时间:2013 春季 月 日 第 课时教学内容 水的三态变化教学目标 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重 难 点 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变。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教学准备 记录表,玻璃杯 1 只,冰块 1 杯,食盐教 学 过 程一、水的各种形态1、在将近一个星期的学习以

17、来,我们一直在学习水,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师生交流)刚才的交流中提到水在自然界中有多种状态,大家一起先来看几张图片和一些视频。(课件展示)2、刚才的图片是水在自然界存在的几种形式。你能根据生活经验说说你所知道的云、雾、雨、露、霜、雪、冰吗,可以小组讨论一下,试着把 P57 的表格填好。3、学生讨论交流。 (基本答案如下:)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水的形态 变化的过程 变化的条件霜 水蒸气(气体) 冰晶(固体)温度降到 0以下雪 水蒸气(气体) 冰晶(固体) 温度降到 0以下冰 水(液体) 冰晶(固体) 温度降到 0以下露 水蒸气(气体) 水(液体) 温度降到 0以上云 水蒸气(气体) 水(液体) 温度降到 0以上雾 水蒸气(气体) 水(液体) 温度降到 0以上二、水的三态循环1、我们刚才通过的讨论和前面几课的实验和观察,发现了液态的水能凝固成固态的冰,固态的冰会融化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会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又会凝结成液态的水。师:你能用图来表示上面三者之间的转化吗?(学生画)热量的变化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2、师:我们学了这么多之后,现在你能解释为什么海洋中的总不会溢出,河流中的水一直流不完吗?请同学们结合 P58 的图,讨论一下。3、交流。三、课堂小结1、学了这章,你有什么收获呢?2、阅读资料库,增长知识。课后记审核签字 意 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