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庆实验中学 2014届高三得分训练(二)文综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 I卷(选择题)和第 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卷 1至 8页,第II卷 9至 16页,共 300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第 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 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第 I卷(选择题
2、共 140分)24 “吾国当西汉时,学术之中心,在于学校。魏晋以后,则学校有名无实,教育之权,遂全移于私家之手。 ”这一现象反映出A儒学至尊的地位被取代 B私学兴起与思想界的繁荣C专制集权制度遭到削弱 D造纸术改进推动文化传播25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列对他们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A从自然现象探寻世界本原 B力图理性地认识人和世界C理念世界才是真实永恒的 D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26威廉布莱克斯通(1723-1780 年)在其英国法释义中阐述当时英国立法系统时说:“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宪法赋予国王
3、否决权力而非决定权君主毫无权力胡作非为,而只是防止胡作非为。当既定法律提出时,君主不得自始就擅作变动,但可以同意或反对两院提出和赞同的变动。 ”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作者主张严格限制王权 B英王和议会关系“均衡”C国王可以批准议会法案 D当时英王已“统而不治27据近代天津城市史记载:“1902 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代工商企业。 ”上述现象最能说明A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 B晚清城市经济功能得到加强C洋务运动深入发展 D城市管理体制趋向近代化2818771882 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
4、书清政府请求新疆建省。他指出:“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 ,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 。由此可见,左宗棠认为A西北稳定,为新疆建省提供有利条件 B新疆对于京师战略地位举足轻重C新疆应该与蒙古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D新疆建省令分裂势力无隙可乘29辛亥革命 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30
5、1936 年 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农业部制订的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 。该法案通过给予农场主一定的土地撂荒补贴,限制土地播种面积,减少粮食生产。对这一措施的实2质认识正确的是A将保护环境与限制农业生产结合 B减耕限产以便保障农民的利益C提高美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D国家干预经济以缓解经济危机 31 史记田齐世家云:“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之士复盛。 ”这说明当时“士阶层”的主要作用是A宣传了本学派政治主张 B扩大了本学派的社会影响C改变了社会的统治基础 D提升了诸侯国实力和影响32经济学家卡尔波拉尼认为:
6、“20 世纪前半期造成社会危机的根源在于市场自由化与全球化的构想。这种构想通过一条能有效分割经济活动与社会关系的无情的市场逻辑,使商业利益逐渐控制了社会。自由市场原则摧毁了彼此负责的社会关系最终使市场变成了强权国家的附属物。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自由市场原则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根源 B经济全球化削弱了民族主义意识C经济全球化破坏了人类的公共价值观 D市场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33起义后彼得格勒军事委员会发布的关于临时政府被推翻的通告说“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 。后来有调查说当晚共伤亡 6人。赫鲁晓夫在苏共 20大坦言:“当时只死了一个人” ,米高扬则说:”事实上,十月革命几乎是和平完成的。 ”
7、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包围农村战略的胜利 B临时政府失去社会的支持C两个政权并存有利于革命 D列宁准确判断了俄国形势34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把晚清的历史变化理解为“庞大中央帝国在西方文明不断强大的冲击下被迫做出的笨拙的、充满惰性的回应,从而使中国在十九世纪的经历成了一出完全的悲剧,成了一次确是巨大的、史无前例的崩溃和衰落的过程” 。费正清之所以得出上述结论,其价值取向是A内外因辩证观点 B西方中心观点C文化全球化观点 D文化多元化观点35有学者指出,培根(15611626 年)所确立的实验观察和归纳推理法、牛顿(16431727年)提出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不但奠
8、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和理论框架,而且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上述历史现象A促进地圆学说在欧洲普遍传播 B导致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C成为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来源 D产生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流派第 II卷(非选择题 共 160分)40 (25 分)规范应用史学方法,是历史学科的特性决定的,也是防止历史学习和研究中出现武断、附会和诈伪的有效武器。方法一:提取史料信息西安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唐朝时称长安,长安城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3(1)唐代长安城面貌一定程度上在反映了唐朝文明的特点,请选择恰当的图文材料论述唐朝文明的特点。 (12 分)方法二:辨析正谬与真伪谋求日本国民之安全,同享万邦共荣之乐
9、,这乃是皇祖皇宗之遗范,也是朕所眷眷不忘者。此前日本帝国之所以向英美两国宣战,实亦为谋求日本的政治经济自立和东亚地区的安定,至如侵害别国主权,侵犯别国领土,固非朕的意愿。然而交战已历四年,虽然陆海军将士勇敢善战,政府和官员励精图治,一亿国民克已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再加上敌方最近使用残酷的炸弹(原子弹) ,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此朕所以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日本天皇裕仁终战诏书 (1945 年 8月 15日)注:“联合公告”即中美英三国联合发布的波茨坦公告 ,该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2)阅读
10、材料,指出终战诏书中违背历史事实的表述。 (10 分)任选其中一条予以批驳。 (3 分)441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边疆呈现出动态性和多元性,以欧洲最为典型。图 16 1950年欧洲部分国家疆域图 图 17 2013年欧盟疆域图比较图 16和图 17,提取有关欧洲疆域变化的信息(至少 2项) ,并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请考生在第 46、47、48 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5 (15 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张居正( 15251582年)于明神宗万历年
11、间,连续 10年担任内阁首辅,期间他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整顿。尤其在内政方面,他上疏请行,提出著名的考成法,方针是“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 。 在他的奏书中有如下两条:其一,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并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作底册,另一本送六科,最后一本呈内阁。其二,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每完成一件须登出一件,反之必须如实申报,否则以违罪处罚;六科亦可根据账簿登记,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后内阁同样亦依账簿登记,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 上述做法改变了过去三年考察一次地方
12、官、六年考察一次京官的规定,把考察官吏与限时办结事务相结合,并依事务办理情况追究责任人。摘编自张居正传(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考成法”的主要特点。 (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考成法”的主要作用及对今天廉政建设的启示。 (9 分) 546 (15 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霍布斯将国家比喻为保障社会统治的实施和人们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人工机器。霍布斯提出“自然状态”学说,他把自然状态解说为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的“自然权利”的运用,势必使得自然状态成为一种“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的“战争”的状态,这极其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于是霍布
13、斯又提出,统治者(“元首” )不属于订契约的一方,因此其行动自由,不受任何约束,享有绝对权力,臣民对之则要绝对服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有任何反抗的表示。摘编自霍布斯的利维坦的第二部分论国家 材料二 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与独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于这种状态之外,使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唯一办法,是同其它人协议联合组成为一个共同体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洛克政府论 (1689 年)
14、(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霍布斯的主要观点并简要评价。 (7 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洛克对霍布斯的社会契约学说有何修正和发展。为防止人民不“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 ,洛克又提出了哪些政治原则。 (8 分)47 (15 分)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为了保障马来半岛作战的侧背安全,切断援蒋路线,加大对印度和中国的压力,日军对缅作战。1942 年 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 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 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中国战
15、争史材料二 斯大林格勒之战,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 “红色凡尔登”之名已传遍于世界。这个比拟并不适当。今天的斯大林格勒之战,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凡尔登来,有性质的不同。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原因和影响。 (9 分)(2)依据材料二,比较斯大林格勒战役与凡尔登战役的异同。 (6 分)48 (15 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马丁路德金生平活动大事年表:1929年,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1954年,就任南部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牧师。1
16、955年,为反对黑人必须给白人让座的规定,领导蒙哥马利市黑人抵制乘坐公共汽车长达一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该市在交通工具上的种族隔离非法。 1957年,当选为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主席,成为南方反对种族歧视运动的领导人。61960年,在多地领导以“入坐”等方式反对餐馆、图书馆、电影院实行种族隔离的抗议活动,被捕入狱。1963年,在种族歧视最严重的伯明翰进行抗议活动。1963年,领导来自全国各地的 20余万人参加的“为工作和自由向华盛顿进军”的大游行。不久,国会通过有利于黑人的民权法案,其中包括“保证一切人平等地进入公共设施”等内容。 1965年,在赛尔马领导争取黑人公平选举权的和平游行。1966年,领
17、导反对芝加哥学校种族隔离的活动。1968年,遇刺身亡。摘编自 CS金自由之梦(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变化。 (9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马丁路德金在黑人民权运动中的作用。 (6 分)历史得分训练二答案2435CBBDB ADDCB BC 40 (25 分)(1)每个观点及论据各 2分观点一:皇权至上。例: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区域位于城市中央的北端,基本形成了各市坊围绕皇宫的布局。观点二:以儒治国例:最高学府国子监以儒学为主,为选拔官员创造了人才条件。例:建立孔庙,开创了普建孔庙的风尚。例:皇宫、市坊等布局,遵循了儒家所倡导的等级分明、严格有序的礼乐
18、原则。7观点三:兼容并蓄例:西市里有大量的外商开办的店铺,体现了对外来商业文化的包容。例:各种宗教的场所在城中并存,体现了对各种宗教的包容。(2)违背历史事实的表述:(答出 5点即可得 10分)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日本的安全和政治经济自立。 (2 分)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东亚地区的安定和“共荣” 。 (2 分)日本并不想侵犯别国的领土和主权。 (2 分)只提“交战四年”无视侵略中国的事实和中国人民的抗战。 (2 分)只提原子弹造成日本的伤亡,回避日本对别国的侵略暴行。 (2 分)对日本国民宣称“终战” ,拒不承认侵略战争失败而投降的事实。 (2 分)批驳(史实准确,说理充分,观点正确即可得 2分)
19、41.信息一:欧洲国家传统边界弱化(或由硬边疆演变为软边疆) 。 (2 分)说明: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 (2 分)在坚持国家主权平等的基础上,让渡部分国家主权,但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的利益。 (2 分)信息二:苏、东剧变和解体。 (2 分)说明:欧洲国家数目发生变化;(2 分)社会主义阵营的“边疆”不复存在;资本主义的“边疆”扩大。 (2 分)信息三: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欧盟东扩。 (2 分)说明:欧洲区域集团化发展,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2 分)俄罗斯的利益空间被挤压,俄罗斯与欧盟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2 分) (准确答出任意 2点“信息”及其说明得 12分,总分不超过 12分)45 (15 分
20、)(1)特点:考核内容明确;赏罚分明;考核体系健全,互相监督;考核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性强;考核结果实用权威。(答出其中 3点即可;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 6分)(2)作用: 提高行政效率;廉洁官吏队伍;维护政治清明;(3 分)启示:1、注重考核,以提高效率、保证工作实效。 2、要注重上下级间的相互监督,完善督察、监察制度。 (或提倡司法与监察独立于政治之外)3、要注重对己有制度的推陈出新4、加强考核既是对官员负责也是对政府负责。 (答出其中 3点即可;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 6分)46 (15 分)(1)观点及评价:国家保障社会统治的实施和人们生命安全;强调人的
21、“自然权利” 。 (4 分)有其合理性,但“元首”排斥于契约范围以外,是为了维护专制制度,有其局限性。 (3 分)(2)发展: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人民与统治者是平等的,如果统治者危害人民的利益,人民有权推翻他。 (4 分)政治原则:分权;法治。 (4 分)47.(1)原因:英国请求中国出兵;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保障中国与国际通道畅通的需要。 (5 分)影响:支援了太平洋战场反法西斯斗争;粉碎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意图,提高了中国的国8际地位。 (4 分)(2)同:两次战役都具有转折性意义。 (2 分)异:性质不同,凡尔登战役是帝国主义非正义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反法西斯正义战役;(2 分)地位不同,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2 分)48 (15 分)(1)规模不断扩大,由地方发展到全国;程度不断加深,由争取社会权利上升到争取政治权利;方式也有调整,由消极抵制到组织游行进行抗议。 (9 分)(2)组织者和领导者;提出明确的目标;采取了非暴力直接行动的斗争方式,比较可行;运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6 分。答出 3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