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王剑萍课 题 10.嫦娥奔月教学内容 嫦娥奔月 课时 第一课时教材解读 这是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讲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了长生不老的药升天成仙的神话故事。教学目标1、 学习生字词语。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教学重点1、 学会 5 生字词语。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3、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教学难点 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预习提纲4、 学习生字词语。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5、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6、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教学流程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板
2、块或教师活动一、独立自学21、学生听教师范读,再反复朗读,读准音,读通句。2、自学生字词。3、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5、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一、导入新课(一)、赏“月”吟诗,引入新课。投影富于色彩感的月之图。在中秋的夜晚,看着一轮圆圆的月亮从水面升起,作为一个受过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心中此时会不由冒出许多的诗句来,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比如(让生去补)在四年级,我们还学过一首苏轼在中秋之夜写的词引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师:是啊,在月圆的中秋之夜,天各一方的人们多么盼望能和自己的亲人相聚在一起
3、。这是一个多么温馨而甜蜜的时刻啊。记得小时候,一到中秋的晚上,我常常倚在奶奶的怀里看月亮,看吴刚伐桂,看玉兔捣药,听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学生齐读课题,解题:奔,奔向。“奔”是个多音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听教师范读,再反复朗读,读准音,读通句。2、自学生字词。3、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读要过关(正确地读,流利地读)(1)自学好生字新词(会读、会写、理解) ,2、自学情况交流。认读生字词。(三)理清文章脉络。1、指名开火车朗读课文,不足处及时指导练习。2、讨论课文哪些自然段的意思接近,归为一段。3、讨论交流后总结。第一段(第 1、2 自然段):讲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九
4、个太阳。3第二段(第 36 自然段):讲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苦,吃下仙药,飞到月亮上去了。第三段(第 7、8 自然段):讲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4、再让学生试着用简练的语言给三段分别列一个小标题,交流后板书: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想念嫦娥。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二、互动交流1、学生小组互读,自读、指名读、 ,运用多种方式读。2、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词语及理解文本大意。3、小组讨论:分段、归纳段意。 4、交流汇报。1、教师范读。提出预习目标要求。2、教师巡回指导。3、教师巡回指导。三、总结运用41、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等。2、学生订正。3、小组讨论4、交流汇报。1、检查学生学习生字词及朗
5、读情况。2、点拨学生掌握重点词意及理清文章脉络。3、教给学生归纳段落意思的方法,4、指导朗读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四、巩固或提高5学生独立完成 出示相关练习1、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让学生说说重点词的意思及及指导学生写容易写错的字。3.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 学 反 思6课 题 3、古诗两首教学内容 所见 课时 第二课时教材解读 这是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讲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了长生不老的药升天成仙的神话故事。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及背诵古诗。2 学会本诗中的 3 个生字。3、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4、借助语言文字,想象诗
6、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 3 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诗意。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预习提纲1、学会本诗中的 3 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及背诵古诗。3、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4、借助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教学流程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一、独立自学1、学生听教师范读,再反复朗读,读准音,读通句。2、学习本诗中的 3 个生字。3、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及理解古诗大
7、意。提问,看谁对诗句的理解更正确。4、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和作者所表达一、复习导入:1、个别、集体等多种形式背诵寻隐者不遇。2、同学们,如果说中国悠悠五千年的古文化是一串珍珠,那古诗就是其中的一颗美丽的明珠,古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最少的文字,展现出丰富的画面,让人多产生无尽的想象。今天我们用读诗句、想画面的方法来学习一首古诗所见 。3、板书所见 ,指名读,齐读课题。4、 “所见”是什么意思?想知道他看到了些什么吗?读了这首诗就会明白了。请大家自读7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内蕴美。5、背一背。古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顺,同桌互相检查读。二、初读检查:1、指名读,检查正确。2、出示生字新词:骑
8、 振 樾分析并记字形。3、你能把这首诗流利地读出来吗?指名读,范读,合作读。4、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及理解古诗大意。4、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内蕴美。5、背一背。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二、互动交流1、自学 3 个生字。2、学生小组互读,自读、指名读、 ,运用多种方式读。3、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词语及理解古诗大意。4、小组讨论: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内蕴美。5、独立背诵、互相背诵、指名背诵等。1、教师范读。提出预习目标要求。2、教师巡回指导。3、教师巡回指导。三、总结运用81、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等。2、学生订正。3、小组讨论4、学生自背、互背、指名背、齐背、运用多种方式读背。1、检查学生学习生字词及朗读情况。2、点拨学生掌握重点词意及诗意。3、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内蕴美。4、指导朗读。四、巩固或提高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9学生独立完成 出示相关练习1、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让学生说说重点词的意思及大概的诗意。3、学生根据诗意集合插图说说诗中描绘的情景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内蕴美。4.指名学生有感情的背诵课文。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