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世界古代精神文明 复习巩固学案编写:刘春生 审核:杜学茹 审批:一、学习目标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二、学习内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三、阅读专题复习本专题知识结构图,弄清各知识点间的关系后,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图。 (学生用 3 分钟时间阅读结构图后,独立完成知识建构)四、问题导学(学生用 5 分钟时间自我查检之后,教师抽查)1、请说出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并做出评价。2、请回答苏格拉底的主张,并指出其意义。2五、达标训练(用 10 分钟时间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找出分歧点)1、 (2010 年高考浙江文综 12 题)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
2、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2. (2011北京文综20)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3. “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政府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利益,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提出这一观点的是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百科全书4古希腊诗人西摩
3、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 ”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的是(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梭伦 D彼特拉克5康德说:“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 ”此语反映的思想源于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 C董仲舒 D薄伽丘6.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有这么一句经典的名言“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 “人是
4、会说话的工具 ” B “存天理,灭人欲”C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信奉圣经,献身上帝”7 斐多篇说, “凡是不曾研究过哲学的人以及在逝世时并不是全然纯洁无瑕的人,没有一个是可以与众神同在的;只有爱知识的人才能够”。文中的“人”是指A梭伦 B伯利克里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8有人说:“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 。下列说法最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A “人文主义” , “民贵君轻” B “因信称义” “天人感应”3C.“人文主义” , “存天理,灭人欲” D “因信称义” , “致良知”9苏格拉底率先“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 。这主要是指他( )A首先对客观的自然界进
5、行哲学思考10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智者学派C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D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引向理性道路10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者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孟子 荀子 孔子 苏格拉底A B C D11.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 6 世纪至公元前 3 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Axial Age) ,“人类意识”首次觉醒,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在此之前人类对自然世界缺乏了解 B东西方都开始了对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C中国用大一统方式推进了思想的发展 D苏格拉底特别强调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12. 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随本
6、性驱动行事。这主要表明智者学派A没有法制观念 B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C忽视道德建设 D处事灵活且实事求是13.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经历了曲折历程,而我们之所以称古代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实行了民主制度 B.古希腊涌现出众多的哲学大师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 D.希腊出现了智者学派 14. 阅读下列材料(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弄懂材料主旨后,用 5 分钟时间小组合作完成)材料一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
7、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苏格拉底4材料二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格拉底演讲的背景。 (4 分)(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苏格拉底和王阳明思想的异同点。 (6 分)15.人文思想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弄懂材料主旨后,5 分钟小组合作完成)材料一 苏格拉底说:“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知识即美德就将是对的。”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材料二 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
8、,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 簿伽丘十日谈材料三 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康德(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和孟子观点的异同。(4 分)(2)材料二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将人文思想发展到怎样的新高度?(5 分)(3)综上所述,你认为人文思想的根本内涵是什么?(2 分)5世界古代精神文明 复习巩固课 参考答案1D 2B 3A 4B 5B 6C 7C 8C 9D 10D 11B 12C 13C15.【答案】(1)相同点:都强调人的道德修养,不同点:苏格拉底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孟子强调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9、。(2 分)(2)观点:人生而平等。(1 分)积极意义:批判了封建等级观念,促进了人性的解放和思想自由。(2 分)新高度:从对人性的尊重发展到对理性的推崇。(2 分)(3)内涵: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2 分)【点拨】第 1 问,根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和孟子观点的异同,苏格拉底的观点是:知识即美德,孟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大意是:关爱 别 人 的 人 , 别 人 也 会 关 爱 他 ; 尊 敬 别 人 的 人 , 别 人 也 会 尊 敬 他 。 两 位思 想 家 都 强 调 人 的 道 德 修 养 。 不 同 的 是 苏格拉底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孟子强调协调人际关
10、系的重要性。第 2 问材料二是十日谈中一位叫绮思梦达的郡主冲破门第观念,与仆人恋爱,其父进行阻挠,材料是绮思梦达驳斥父亲的话。根据文艺复兴的有关知识点,材料反映了作者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的人文主义思想(参考答案似乎有错误)。这一观点当时的积极意义是:批判了封建等级观念,促进了人性的解放和思想自由。材料三康德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启蒙运动对人文思想的发展,根据所学主要有:从对人性的尊重发展到对理性的推崇。第 3 问综合材料结合所学,人文思想的根本内涵是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14.【答案】6(1)背景: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城邦制度。 (4 分
11、)(2)相同点:都强调人的道德修养,教导人们求“善” 。 (2 分)不同点: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道德行为以知识为基础。(2 分)王阳明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 ,天理就在人心中。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 分)【点拨】(1)此题考查的是对苏格拉底所处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的背景的理解。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概括为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城邦制度。(2)此题考查的是对苏格拉底和王阳明思想的异同点比较的理解。根据材料一、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从相同点:都强调人的道德修养,教导人们求“善” 。不同点: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道德行为以知识为基础;王阳明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 ,天理就在人心中。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