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职业学校「土木与建筑群」课程纲要宣导手册.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6321456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学校「土木与建筑群」课程纲要宣导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职业学校「土木与建筑群」课程纲要宣导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职业学校「土木与建筑群」课程纲要宣导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职业学校「土木与建筑群」课程纲要宣导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职业学校「土木与建筑群」课程纲要宣导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職業學校土木與建築群課程綱要宣導手冊目 錄壹、修訂過程2一、修訂緣起.2二、修訂理念.2三、 修訂特色.3貮、差異說明4叄、課程綱要5一、部定課程綱要.5(一)工程材料 (Engineering Materials ) .5(二)工程力學 (Engineering Mechanics) .8(三)工程概論 (Introduction to Engineering) 12(四)製圖實習 (Drawing Practice) .15(五)測量實習 (Surveying Practice) 19(六)電腦繪圖實習 (Computer Drawing Practice) 26二、校訂參考科目表.29

2、2壹、修訂過程一、修訂緣起高級職業學校土木與建築群課程修訂作業乃緣起於 86 年 9 月 3 日教育部第 340 次部務會議中決議規劃技職體系課程,以健全技職教育體系之發展。並於 87 年 1 月由教育部召開之 我國跨世紀技職體系一貫課程專案第一次委員會議 ,開始了推動技職教育一貫課程的規劃工作。為避免技職體系課程縱向銜接和橫向整合不足而造成修習課程過度重疊、不當跳脫或不合邏輯的課程規劃現象,教育部邀集各領域專家學者,修訂高職課程及實習設備基準,於 95 學年度實施職業學校群科課程暫行綱要暨設備基準(以下簡稱暫行綱要 ),將現行 78 科整合為 15 群,強調實群虛科之規劃觀念,其部定課程發展

3、以統整學科、加強專業核心能力為主軸,並融入後期中等教育共同核心科目,以培育國人共通的基本素養。依據教育部令,暫行綱要自 95 學年度實施,執行初期,必定經過探索、執行問題及相關意見,為使群科課程綱要內容更臻完善,本計畫為因應教育部公佈之土木與建築群暫行綱要,由總綱小組、研究小組、群科中心學校( 臺南高工 )及課綱小組,蒐集及彙整各方意見,並邀請具有課程修訂豐富經驗之學者、高職教師及產業界代表,協助修訂暫行綱要,期望於未來執行之課程群科課程綱要及設備基準,能確實落實技職教育體系的實質意義,掌握並符合世界潮流的趨勢與脈動,並培養出智慧與才能兼具的技職專業優秀人才。二、修訂理念群科課程綱要的規劃與發

4、展理念主要有四個部份:(一)兼顧技職體系各層級學校課程連貫1.課程規劃逐步調整為由下而上 。2.強調技職體系縱向及橫向課程的整合。3.課程規劃兼具應用型知識與工具型知識兩種型態,並按其課程的必要性及常用性作適度調整。(二)重視學生未來發展問題1.兼顧學生未來升學與就業的發展目標。2.課程架構以群為主,增加學生專業領域及擴大基礎專業能力的學習。3.課程的規劃以先廣後專與延後分化為目標,使學生能充分適應及學習。(三)增加學校課程設計的彈性31.核心課程以群為規劃架構,部定必修科目之學分數可依各校及各科的發展特色,予以適度的彈性調整。2.校訂科目由學校自行發展學校本位課程 ,以建立學校特色。3.以學

5、校本位課程發展基礎,加強學校與產業間的合作關係。(四)培養學生繼續進修之興趣與能力,奠定終生學習及生涯發展的基礎,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升學及就業的機會及領域。三、修訂特色土木與建築群群科課程綱要核心課程修訂特色如下:(一)由下而上部定核心課程規劃由下而上 ,藉由群科中心學校協助,製作網路溝通平臺、召開工作小組會議、委員會議、訪視相關學校及問卷調查等方式,蒐集於在第一線教學教師的寶貴意見,作為群科課程綱要修訂的主要參考依據,課程的內容更能落實及接近產業界實際需求現況。(二)開放參與藉由邀集產、學界相關專業人才擔任委員、舉辦公聽會、網路公聽會及教師座談會等方式,廣納各界對課程規劃意見,並統整相關意見後

6、,適度予以修訂課程內容。(三)學校本位特色土木與建築群科歸屬包含:土木科、建築科及消防工程科,部定核心課程規劃除了以三科最大需求之共同核心課程規劃,奠定土木與建築群學子最基本之專業概念及技術外,充分尊重各科發展特色,群之各科可依實際規劃需求訂定校訂專業選修課程,展現學校本位特色。(四)理論與實務並重技職體系學生教育應以理論與實務操作為原則,土木與建築群群科課程綱要核心課程,包含三門專業科目及三門專業實習科目,期望在加強基礎專業學科之外,能結合實務操作的專業技能,達到理論與實務並重的課程規劃目標。(五)就業與升學並進課程規劃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啟發學生之學習興趣,除培養基礎專業技能及良好的職業道德

7、,並可依學生學習意願,推薦相關專業書籍,增加專業知能,使學生能具備就業或升學的能力。4貮、差異說明項目 說明 備註一、部定專業與實習科目異動情形1.工程材料擬修訂為 2 學分,各校可依發展特色規劃各科校定專業課程。2.圖學更名為製圖實習 ,修訂為 6 學分,並修訂科目屬性為專業實習 。3.測量實習擬修訂為 6 學分,課程綱要內容依據目前產、學界現況,予以適度調整授課內容。4.增加電腦繪圖實習課程,擬訂為 6 學分,以符合實際就業及升學現況。科目名稱:工程材料1.原有部定核心科目。2.學分數修訂為 2 學分。3.教學方式增加材料樣品試驗或媒體教學等方式。科目名稱:製圖實習1.由原部定核心科目圖學

8、更名為製圖實習。2.學分數修訂為 6 學分,每學期規劃 3 學分之課程,各科可依發展特色加強其授課內容。3.本課程授課內容不足部份,由各校依各科加強其專業校訂課程。4.增加土木與建築圖符號、土木與建築平面圖、土木與建築剖面圖、土木與建築立面圖單元主題。科目名稱:測量實習1.原有部定核心科目。2.學分數修訂為 6 學分,課程綱要內容依據目前產、學界現況,予以適度調整授課內容。3.於校訂課程規劃加入測量學課程,以符合考科之需求。4.主題單元 16 加註消防工程科得以用簡介方式授課 。5.刪除原單元主題水準儀校正 、 舊式游標介紹 、 羅盤儀 。科目名稱:工程概論1.原有部定核心科目。2.教學單元

9、9生態學簡介之教學內容增列生態學及生態工程簡介 。科目名稱:工程力學1.原有部定核心科目。2.刪除原單元主題 13梁之撓曲 。3.單元主題 5空間力系由原 8 節數,調整為 12 節數。4.單元主題 6桁架由原 8 節數,調整為 12 節數。5.原單元主題 14平面應力修改為單元主題 13,原 4 節數調整為 6 節數。6.配合課程節數調整,修訂第一學期課程為單元主題 1-7,第二學期為單元主題 8-13。二、部定專業與實習科目科目名稱:電腦繪圖實習1.新增科目,擬訂為 6 學分。2.第一學期前段課程單元以指令教 學及應用為主,第一學期後段和第二學期配合土木與建築製圖科目繪製平面圖、剖面圖、立

10、面圖等單元主題。3.繪圖軟體以實用普遍為主。5叄、課程綱要一、部定課程綱要(一)工程材料 (Engineering Materials )表 2-1 工程材料科目大要學分數:2(1/1)建議開課學期:第二學年第一、二學期本科目之目標,在培養學生認識各種工程材料之種類、組成、製造、性質、規格、用途、製品及試驗法。探討水泥、混凝土、石材、陶瓷製品、玻璃、瀝青材料、木材、高分子材料、金屬材料、塗料等材料之各種性質及優缺點,並瞭解工程材料在土木、建築工程之應用及其施工實例。教學方法宜兼重教師課堂講授及學生習作練習。多利用材料樣品或自製教學媒體,讓學生直接體驗並感受材料特性及質感,以期學生在實習課程應用

11、上,能掌握人性化及合理性的選擇。表 2-2 工程材料教學綱要一、科目名稱:工程材料(Engineering Materials)二、科目屬性:專業科目三、學分數:2(1/1)四、先修科目:無五、課程目標:(一)認識既有工程材料之種類、組成、製造、性質、規格、用途、製品及試驗法等。(二)瞭解工程材料之實用性,俾能因材適所,充分發揮材料特性,達成合理設計之四大要求安全、經濟、適用、美觀。(三)配合專業實習、土木或建築製圖、土木或建築施工等相關專業課程,讓理論與實務契合,達到學以致用之理想目標。(四)認識各種材料在土木、建築工程上之使用情形及實例。(五)奠定工程材料之正確觀念,培養學習興趣,啟發思考

12、創新,使學生具備升學及進修的能力。六、教材大綱: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分配節數 備註1.緒論 1.材料的分類。2.規格。3.材料之性質:3.1 物理性質。3.2 化學性質。3.3 力學性質。4.採購與驗收注意事項。2第二學年第一學期2.水泥 1.概述。2.水泥分類。3.波特蘭水泥(Portland Cement) :3.1 種類。3.2 重要化學成分及硬化。3.3 水泥性質及實驗方法。564.水泥之包裝及貯存。7表 2-2 工程材料教學綱要(續)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分配節數 備註3.混凝土 1.概述。2.骨材。3.拌合水。4.混凝土性質及試驗方法。5.混凝土摻品。6.各種混凝土。74.石材 1.

13、概述。2.石材分類。3.石材的性質及試驗方法。4.石材規格及材積計算。5.石材之維護。25.陶瓷製品 1.概述。2.黏土之分類與性質。3.普通磚。4.瓦片類。5.瓷磚。6.陶管類。26.玻璃 1.分類及化學成份。2.性質。3.製品。1第二學年第二學期7.瀝青材料 1.概述。2.瀝青之性質與實驗方法。3.規格及用途。4.焦油。48.木材 1.概述。2.木材分類及組織。3.木材性質。4.製材及乾燥法。5.木材之腐蝕及保存。6.木材品質之辨識。7.木材材積計算。8.木材加工品。9.國產材。10.輸入材。11.竹材。49.高分子材料 1.概述。2.塑膠之種類。3.塑膠之添加物。4.塑膠之一般特性。5.

14、土木及建築工程上之應用。38表 2-2 工程材料教學綱要(續)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分配節數 備註10.金屬材料 1.概述。2.鐵材。3.非鐵金屬。4.金屬防蝕法。411.塗料 1.概述。2.種類。3.油漆。4.各種塗料介紹。5.假漆。6.油性假漆。7.酒精性假漆。8.噴漆。2七、實施要點:(一)教材編選1.教材編排依據心理學之通則,誘導學生對於工程材料產生興趣,並發揮其學習潛能。2.教材之編寫應由易至難,由簡到繁,著重基礎理論與實務,以奠定日後升學及進修之基礎3.教材之編寫應儘量以日常生活為實例,啟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並隨時應用於實際日常生活,使工程材料學習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4.例題之設計應具

15、有示範性及發展性。(二)教學方法1.以教科書為主,並融入學生之生活或學習經驗,培養工程材料之基礎概念。2.隨時觀察學生對於所教內容是否具概念及信心,並隨時調整教學方法。3.採多元化教學,除了傳統教學方法外,可採用分組討論、材料樣品試驗或教學媒體等方式授課。(三)教學評量1.應逐週考核學生作業及測驗,注重平時表達思考能力,並適時做補救教學。2.定期進行學習評量,以檢測學生階段性之學習狀況。3.評量方式宜多元化,除了作業、筆試外,應配合單元目標,採用分組討論、觀察、口頭回答、實際操作、專題報告及軼事紀錄等方式。(四)教學資源1.可推薦工程材料之相關書籍,鼓勵學生閱讀,以增進專業知能。2.鼓勵學生利

16、用網路資源搜尋工程材料相關資料,培養蒐集資訊的能力。3.善用材料樣品、實物及教學媒體等教具,提升教學品質及教學成效。4.選用生活上之實例,讓學生從教學活動中學習。(五)教學相關配合事項教學除顧及主題單元學習外,應與相關專業課程配合,以避免教學內容重複與衝突。9(二)工程力學 (Engineering Mechanics)表 2-3 工程力學科目大要學分數:6(3/3)建議開課學期:第二學年第一、二學期本科目之目標,在培養學生從生活經驗的具體實例中,暸解力之意義及特性,奠定工程力學之正確觀念,並加強學習興趣,啟發思考創新,使學生具備進修的專業能力。從理化所學之古典力學出發來介紹力的特性單位,進而

17、探討:(1)力矩、力偶、平衡、摩擦、重心。(2) 空間力系:各力在 X.Y.Z 軸之分力。(3)空間共點、平行、非共點非平行合力。(4)空間共點、平行、非共點非平行平衡。(5)平面重心、慣性矩、迴轉半徑、平行軸慣性矩定理。(6)應力、應變、彈性係數。(7)剪應力、剪應變、剛性模數。(8)粱內應力、平面應力等專業知識。教學時力求將力學原理應用到實際生活層面,以培養學生能隨時觀察到力之無所不在的現象。表 2-4 工程力學教學綱要一、科目名稱:工程力學(Engineering Mechanics)二、科目屬性:專業科目三、學分數:6(3/3)四、先修科目:無五、課程目標:(一)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的具體

18、實例著手,讓學生瞭解力之意義及特性。(二)由學生的生活體驗出發,了解平衡的概念及意義。(三)奠定工程力學之正確觀念,以利銜接材料力學、結構學等相關專業學科之學習,加強學習興趣,啟發思考創新,使學生具備升學及進修的能力。六、教材大綱: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分配節數 備註1.概論 1.質點與剛體。2.力與力系。3.向量與純量。4.牛頓三大運動定律。5.力之外效應。6.力之可傳性。2第二學年第一學期2.平面共點力系 1.力之分解。2.共線力系之合成。3.共點力系之合成與分解。4.自由體圖。5.二力與三力之平衡。6.共點力系平衡之分析。43.平面平行力系 1.力矩與力矩原理。2.力偶及其特性。3.力之平

19、移。4.平行力系之合成與分解。5.平行力系平衡之分析。84.共面非共點非平行力系1.力系之合成與分解。2.力系平衡之分析。 810表 2-4 工程力學教學綱要(續)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分配節數 備註5.空間力系 1.空間單力之 X.Y.Z 之分力。2.共點力系之合成與分解。3.共點力系之平衡分析。4.平行力系之合成與分解。5.平行力系之平衡分析。6.非共點非平行力系之合成與分解。7.非共點非平行力系之平衡。126.桁架 1.概述。2.節點法。3.截面法。4.圖解法。127.摩擦力 1.摩擦之定義。2.摩擦角及靜止角。3.平面滑動摩擦。4.斜面滑動摩擦。5.滾動摩擦。88.重心、形心及慣性矩1.

20、重心。2.形心。3.組合面之形心。4.慣性矩。5.平行軸定理。6.組合形之慣性矩。7.極慣性矩。8.迴轉半徑。9.斷面模數。8第二學年第二學期9.應力與應變 1.概述。2.虎克定律。3.楊氏係數。4.應力應變圖。5.蒲松比。6.多向應力之應變相互影響。7.體積應變。8.結構之靜不定問題。1210.剪力 1.剪應力。2.剪應變與剛性模數。3.剪應力與正交應力。4.剛性模數與彈性係數之關係。5.三種彈性係數之關係。811表 2-4 工程力學教學綱要(續)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分配節數 備註11.梁之剪力與彎曲力矩1.概述。2.剪力與彎曲力矩。3.剪力圖與彎曲力矩圖。4.荷重、剪力與彎曲力矩之關係。5

21、.危險斷面。6.簡支梁受移動負載之最大剪力與彎曲力矩。1012.梁內應力 1.中立面、中立軸與彈性曲線。2.梁內彎曲應力。3.雙料梁之彎曲應力。4.梁內剪應力。5.組合梁之應力分析。813.平面應力 1.平面應力。2.主平面、主應力。3.合成應力。812表 2-4 工程力學教學綱要(續)七、實施要點:(一)教材編選1.教材編排依據心理學之通則,誘導學生對於工程力學產生興趣,並發揮其學習潛能。2.教材之編寫應由易至難,由簡到繁,著重基礎理論與實務,以奠定日後升學及進修之基礎。3.教材之編寫應儘量引用日常生活上的實例,啟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並隨時應用於實際日常生活,使工程力學學習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

22、4.例題之設計應具有示範性及發展性。(二)教學方法1.以教科書為主,並融入學生之生活或學習經驗,培養工程力學之基礎概念。2.隨時觀察學生對於所教內容是否有概念及信心,並適時調整教學方法。3.採多元化教學,除了傳統教學方法外,可採用分組討論或教學媒體等方式授課。(三)教學評量1.應逐週考核學生作業及測驗,注重平時表達及思考能力,並適時做補救教學。2.定期進行學習評量,以檢測學生階段性之學習狀況。 。3.評量方式宜多元化,除了作業、筆試外,應配合單元目標,採用分組討論、觀察、口頭回答、實際操作、專題報告及軼事紀錄等方式。(四)教學資源1.可推薦工程力學之相關書籍,鼓勵學生閱讀,以增進專業知能。2.

23、鼓勵學生利用網路資源搜尋工程力學相關資料,培養蒐集資訊的能力。3.善用材料樣品、實物及教學媒體等教具,提升教學品質及教學成效。4.選用生活上之實例,讓學生從教學活動中學習。(五)教學相關配合事項教學除顧及主題單元學習外,應與相關專業課程配合,以避免教學內容重複與衝突。13(三)工程概論 (Introduction to Engineering)表 2-5 工程概論科目大要學分數:4(2/2)建議開課學期:第一學年第一、二學期本科目之目標,在培養學生認識土木與建築工程的性質及相關課程之概略內容。課程重點包括:(1)緒論。 (2)結構工程。(3)建築工程。(4) 水利工程。(5)運輸工程。(6)環

24、境工程。(7) 基礎工程。 (8)工程營建管理等。融入學生之生活及學習經驗,以具體實例解說土木與建築工程之專有名詞,進而瞭解各種工程之性質,以增進學習興趣。透過師生間互動討論,加強學生發掘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授課時可利用圖片、模型或教學媒體等教具,以加深學生之印象和瞭解。表 2-6 工程概論教學綱要一、科目名稱:工程概論(Introduction to Engineering)二、科目屬性:專業科目三、學分數:4(2/2)四、先修科目:無五、課程目標:(一)認識土木與建築工程的性質及相關課程之概略內容。(二)熟悉相關課程的關連性及與社會環境之關係。(三)培養良好的土木與建築工程之專業人員特質

25、。六、教材大綱: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分配節數 備註1.緒論 1.土木與建築工程之意義及內容。2.中外重要土木與建築工程之史蹟。3.近代中外重要工程建設之實例。6第一學年第一學期2.結構工程 1.結構主體。2.力學。3.經濟與美觀。4.橋樑與建築結構。103.建築工程 1.基礎與樑柱。2.樓版與牆壁。3.屋頂。4.門與窗。5.防水防潮、隔熱、粉刷及裝修。6.機械及電力系統。104.水利工程 1.河川與治河。2 河道挾砂。3.斷面縮狹。4.截取彎道。5.護岸與水土保持。6.堤防。7.灌溉系統。8.壩工。101415表 2-6 工程概論教學綱要(續)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分配節數 備註5.運輸工程 1

26、.公路。2.鐵路(含高速鐵路) 。3.港灣(水運、港埠) 。4.航空站。5.隧道。8第一學年第二學期6.環境工程 1.給水工程。2.污水工程。3.水污染。4.空氣污染。5.噪音。6.震動。7.公害(含光害) 。8.固體廢棄物。9.核廢料。87.基礎工程 1.鑽探方法。2.開挖與擋土方法。3.淺基礎之種類與施工。4.深基礎之種類與施工。5.地下水之排除與地盤改良。88.營建工程管理 1.施工計畫。2.施工技術。3.施工機械。4.施工管理。89.生態學簡介 1.台灣陸地生態系簡介。2.溼地與海洋生態系簡介。3.台灣原生種動植物簡介。4.生態學及生態工程簡介。416表 2-6 工程概論教學綱要(續)

27、七、實施要點:(一)教材編選1.教材編排依據心理學之通則,誘導學生對於工程概論產生興趣,並發揮其學習潛能。2.教材之編寫應由易至難,由簡到繁,著重基礎理論與實務,以奠定日後升學及進修之基礎。3.教材之編寫應儘量引用日常生活上的實例,啟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並隨時應用於實際日常生活,使工程概論學習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4.教材內容與編排順序應與相關學科配合,避免衝突。5.各章節前後宜說明學習目標與重點,以利學生學習。(二)教學方法1.以教科書為主,並融入學生之生活或學習經驗,用具體實例解說,以增進學習興趣。2.多利用材料樣品或模型等教材,讓學生體驗並感受土木或建築構造物之特性與質感,以期學生應用在專業

28、實習課程上,能確實掌握人性化及合理性。3.採多元化教學,除了傳統教學方法外,可採用分組討論、實地參觀或撰寫專題報告等方式授課,並強調團隊合作及工程人員所需具備之正確工作態度。4.本課程部份主題單元,可配合各種教學媒體授課,以提高教學成效。5.教師宜隨時蒐集資料及更新教材,使教學內容更能順應社會時事之發展。(三)教學評量1.應逐週考核學生作業及測驗,注重平時表達及思考能力,並適時做補救教學。2.定期進行學習評量,以檢測學生階段性之學習狀況。3.評量方式宜多元化,除了作業習題、筆試外,應配合單元目標,採用分組討論、觀察、口頭回答、實際操作、專題報告及軼事紀錄等方式。(四)教學資源1.可推薦工程概論

29、之相關書籍,鼓勵學生閱讀,以增進課外專業知能。2.鼓勵學生利用網路資源搜尋工程概論相關資料,培養蒐集資訊的能力。3.善用材料樣品、實物、自製模型、教學媒體等教具,提升教學品質及教學成效。4.以學校校舍或相關營建工地為教學實例,藉以延伸教學空間。(五)教學相關配合事項教學除顧及主題單元學習外,應與相關專業課程配合,以避免教學內容重複與衝突。17(四)製圖實習 (Drawing Practice)表 2-7 製圖實習科目大要學分數:6(3/3)建議開課學期:第一學年第一、二學期本科目之目標,在培養學生認識基本製圖的內涵及 CNS 之規範,熟悉製圖的觀念及各種繪圖技巧,建構立體空間之概念,以利銜接施

30、工圖繪製之準備。主要內容包括:(1)瞭解工程圖學之意義,工程圖之種類。(2) 認識各種製圖儀器、圖紙種類與規格及正確之儀器操作、保養。(3) 線法及字法。(4) 應用幾何畫法、投影幾何原理與畫法;正投影圖、剖面圖畫法。(5)輔助視圖畫法及應用。(6) 尺寸標註原則及種類。(7)透視圖原理及透視圖法等。教學除口授外,宜配合教學媒體 3D 動態模擬輔助教學。(8)建築圖之各種符號畫法。(9)土木與建築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畫法。每主題單元教學完畢後,應即時指定作業讓學生練習,教師可親自示範,以加深學生學習概念。應要求學生達到工程圖正確、整潔、美觀之標準,奠定良好之繪圖基礎。表 2-8 製圖實習教學

31、綱要一、科目名稱:製圖實習(Drawing Practice)二、科目屬性:專業實習科目三、學分數:6(3/3)四、先修科目:無五、課程目標:(一)認識基本製圖的內涵及 CNS 之規範。(二)熟悉製圖的觀念及各種繪圖技巧。(三)建構立體空間概念,以利銜接構造物施工圖繪製之準備。(四)培養良好製圖習慣及職業道德。六、教材大綱: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分配節數 備註1.緒論 1.工程圖學之意義。2.工程圖之種類。3.圖紙規格及折摺法。4.工程圖之比例大小。5.圖框、標題欄之規格。2第一學年第一學期2.製圖儀器之使用 1.概述。2.製圖板及製圖桌椅。3.萬能製圖平行儀。4.鉛筆及使用方法。5.丁字尺、平

32、行尺及使用方法。6.三角板及使用方法。7.圓規、分規及使用方法。8.曲線板、曲線規及使用方法。9.比例尺及使用方法。10.儀器使用時應注意事項。118表 2-8 製圖實習教學綱要(續)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分配節數 備註3.線法與字法 1.基本線法。2.線條練習。3.線之種類。4.製圖線條之畫法。5.曲線之練習。6.建築圖上線條之應用。7.字法通則。8.中文字法。9.英文字母及數字寫法。10.字法書寫應注意之規格。11.筆觸及軌線之應用。12.字規之應用。34.應用幾何畫法 1.概述。2.幾何圖形之基本要素。3.直線、平行線及垂直線之畫法。4.畫圓及求圓心。5.切線與切點之畫法。6.線段、角度、

33、圓弧等分法。7.多邊形畫法。8.圖形的遷移。9.與圓弧等長之線段。10.曲線幾何之畫法。65.投影及幾何畫法 1.概述。2.投影幾何之分類及常用名詞。3.象限之規定。4.點投影。5.直線投影。6.平面投影。7.第一象限正視圖。8.第三象限正視圖。66.正投影圖 1.概述。2.正投影練習。3.側投影。4.視圖相關位置與選擇。5.線條之優先順序。6.製圖程序。7.立體圖。8.立體正投影。9.斜投影。10.徒手畫。11.寫生草圖。12.視圖在工程圖中,所傳達的角色。1219表 2-8 製圖實習教學綱要(續)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分配節數 備註7.剖面圖 1.概述。2.剖視圖之意義及種類。3.剖視圖之畫

34、法。4.剖面圖中各種慣用表示法。5.剖面圖在工程圖中之角色。128.尺度標註 1.概述。2.尺度標註內容及原則。3.其它尺度標註。4.比較主要工業國家之尺度標註。5.尺度標註及註解在工程圖上之重要性。69.輔助視圖 1.概述。2.輔助視圖之種類。3.單斜面之法線視圖。4.單斜面法線視圖之實物求法。5.複斜面之法線視圖。6.複斜面法線視圖之實物求法。7.局部視圖與局部輔視圖。610.透視圖 1.概述。2.透視投影之名詞及種類。3.透視原理。4.透視圖法。5.陰影求法。6.光源之性質。15第一學年第二學期11.土木與建築圖符號1.概述。2.土木與建築圖符號之種類。3.文字簡寫符號。4.結構符號。5

35、.鋼骨構造符號。6.配置圖符號。7.平面符號。8 立面符號。9.剖面符號。10.水電設備符號。612.土木與建築平面圖1.概述。2.土木與建築平面圖之意義及種類。3.基本土木與建築平面圖之畫法。913.立面圖 1.概述。2.土木與建築立面圖之意義及種類。3.基本土木與建築立面圖之畫法。1220表 2-8 製圖實習教學綱要(續)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分配節數 備註14.土木與建築剖面圖1.概述。2.土木與建築剖視圖之意義及種類。3.基本土木與建築剖視圖之畫法。4.樓梯剖視詳細圖之畫法。12七、實施要點:(一)教材編選1.教材編排依據心理學之通則,誘導學生產生學習興趣,並發揮其潛能。2.教材之編寫應

36、由易至難,由簡到繁,著重基礎理論與實務。3.教材之編寫應儘量以圖例解說,詳細說明繪圖步驟為佳,插圖應準確美觀,規範及資訊宜採用最新資料。4.教材之份量應配合上課節數,並顧及學生的學習狀態。5.例題設計避免呆板或過多限制,給予學生充分思考、發揮及創意的空間,並應兼顧不同程度學生之需要。(二)教學方法1.本科目為專業實習科目。2.如至工廠(場) 或其他場所實習,得分組上課。3.以教科書為主,配合上課情況增加補充教材,使學生學習完整的圖學概念。4.宜利用教學媒體做 3D 動態模擬輔助教學。5.隨時觀察學生對於授課內容是否具概念及信心,並隨時調整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困難。6.除口述教學外,教師應親自

37、示範,以加深學生學習印象,順利完成實作教學。7.特別著重學生的實習過程,從過程中指導學生操作步驟,並協助學生瞭解自己的特色,以發揮其專長。(三)教學評量1.評量應考量學生之程度差異,除作品成績外,應參考其學習態度。2.表現優秀的學生作品,宜張貼鼓勵及公開觀摩,表現不理想的學生,宜建議重畫。3.加強團隊合作及責任制度,以考核職業道德成績。4.每單元主題應有測驗紀錄,以了解學生學習成效適時做補救教學。5.評量過程應重於結果,使能力好的學生可以發展更好,能力不好的學生也會喜歡學習。(四)教學資源1.可推薦相關專業書籍,鼓勵學生閱讀,以增進課外專業知能。2.鼓勵學生利用網路資源搜尋相關資料,培養蒐集資

38、訊的能力。3.善用材料樣品、實物、模型及教學媒體等教具,提升教學品質及教學成效。4.展示優良學生作品或業界施工圖、設計圖,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五)教學相關配合事項教學除顧及單元主題學習外,應與相關專業課程配合,以避免教學內容重複與衝突。21(五)測量實習 (Surveying Practice)表 2-9 測量實習科目大要學分數:6(3/3)建議開課學期:第一學年第一、二學期本科目之目標,在培養學生認識土木建築工程上,常用之測量儀器與使用方法及作業方式。熟悉測量與土木建築之關係,瞭解各種誤差精度對工程之影響。培養選擇相關工程之測量儀器及作業之能力。課程內容重點為配合測量教學使從實習過程中體驗

39、及引證測量之原理及方法,以增進學生學習效果。熟悉測量之操作方式,表格填寫及計算。並使學生具備從事整體測量作業及測量丙級檢定術科操作之能力。表 2-10 測量實習教學綱要一、科目名稱:測量實習(Surveying Practice )二、科目屬性:專業實習科目三、學分數:6(3/3)四、先修科目:無五、課程目標:(一)認識土木與建築工程常用之測量儀器,其使用方法及作業方式。(二)熟悉測量作業與土木建築之關係,瞭解各種誤差精度對工程之影響。(三)培養選擇相關工程測量之儀器及作業之能力。(四)加強學生分工合作及職業道德觀念。六、教材大綱: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分配節數 備註1.測量概論 實習一:實習準

40、備,包括人員編組、各類儀器簡介及其維護原則與方法,並講述測量作業程序(計畫、準備、外業、內業 )。實習二:計算器與計算機之使用,包括計算器種類、模式切換、單位設定、顯示設定,計算機之試算表操作。相對應知識:1.測量之定義。2.測量之分類。3.測量基準與坐標系統。4.測量之單位。5.測量記錄與有效數字。6.偶然誤差、系統誤差、與錯誤處理。7.精度、解析度、與測量平差概述。8.測量學術之各種應用。9.計算器與計算機之使用。6第一學年第一學期22表 2-10 測量實習教學綱要(續)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分配節數 備註10.測量實習須知。10.1 編組(4-6 人一組)建立工場領班(組長)制度,相關職責

41、及人員維護編制。10.2 簡介各類儀器及其正確操作與維護重點。10.3 測量作業內容、步驟(計畫、準備、外業、內業)。10.4 養成求真、善、美之真正意義及正確之職業觀念。2.距離測量 實習三:平坦地捲尺量距及精度計算。實習四:電子測距練習及精度計算。相對應知識:1.捲尺量距及改正。1.1 距離測量概述。1.2 器材及操作準則。1.3 平坦地量距。1.4 步幅測定與步幅測距。1.5 長距離量距。1.6 傾斜地量距。1.7 量距誤差之來源與預防。1.8 量距誤差之種類與改正。1.9 量距精度與平差。2.電子測距原理及改正。2.1 電子測距原理概述。2.2 器材及操作準則。2.3 稜鏡加常數率定。

42、2.4 水平距與高差之化算。61.本單元可配合實習,區別偶然誤差與系統誤差及其傳播,以實習成果為實例,量距之距離約為 100m。2.實習四應包含稜鏡加常數率定之檢驗。3.實習三、四應採用相同基線,以為比對。4.建議步幅測定列入教材,由授課教師視情況加入實習。3.水準測量 實習五:水準儀架設及標尺讀數練習。實習六:附合水準測量、計算及平差改正。實習七:閉合水準測量、計算及平差改正。實習八:定樁法校正視準軸。相對應知識:1.高程的定義。2.高程測量概述。3.水準測量原理。4.水準測量器材。5.水準儀種類、構造及操作準則。121.配合丙級技能檢定術科試題安排實作練習。2.水準儀中應包含電子水準儀。2

43、324表 2-10 測量實習教學綱要(續)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分配節數 備註6.水準儀整置及讀數練習。7.逐差水準測量。8.水準測量精度與平差。9.閉合水準測量。10.附合水準測量。11.水準測量誤差之來源與預防。12.水準測量誤差之種類與改正。4.角度測量 實習九:經緯儀架設及讀數練習。實習十:光學求心器檢驗。實習十一:單角法水平角觀測與計算。實習十二:方向組法水平角觀測與計算。實習十三:垂直角觀測與計算。相對應知識:1.角度測量概述。2.經緯儀角度測量原理。3.角度測量器材。4.經緯儀種類、構造及操作準則。5.經緯儀整置及讀數練習。6.水平角測量。7.垂直角測量與指標差。8.角度測量誤差之

44、來源與預防。9.角度測量誤差之種類與改正。151.配合丙級技能檢定術科試題安排實作練習。2.為強化學生操作經緯儀之基本技能,建議酌量重複實習九之內容。3.經緯儀介紹中應包含全測站經緯儀。5.平面位置測量實習十四:光線法測量。實習十五:平面圖測量(一)。實習十六:平面圖測量(二)。相對應知識:1.坐標幾何概述。2.方位角、方向角、點位坐標正反算。3.平面位置測量之方法。4.平面位置測量之器材。5.平面位置測量實作。91.配合丙級技能檢定術科試題安排實作練習。2.本單元以全測站配合數值法進行實習為理想,但若受限於設備,亦可使用平板儀練習,以圖解方式教學,但是課堂上應以坐標幾何之原理解說。3.教材宜

45、配置簡易程式,如以試算表為基礎之程式,供學生使用。25表 2-10 測量實習教學綱要(續)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分配節數 備註6.平面位置測設實習十七:基本測設(一)(角度、距離、高程、點位測設)。實習十八:基本測設(二)(角度、距離、高程、點位測設)。相對應知識:1.測設概述。2.平面位置測設之方法。3.平面位置測設之器材。4.平面位置測設實作。67.控制測量 實習十九:導線測量(一) 。實習二十:導線測量(二) 。實習二十一:導線計算。實習二十二:前方交會與交弧法。相對應知識:1.控制測量概述。2.導線測量。2.1 導線之分類。2.2 導線測量之作業程序。2.3 導線點之選定與設置。2.4

46、導線邊長與角度之測量。2.5 導線測距與測角精度之配合。2.6 導線之計算。2.7 導線點之展繪。2.8 導線錯誤之檢核。3.交會定位法。4.控制網之建構與平差概論。12第一學年第二學期1.教材宜配置簡易程式,如以試算表為基礎之程式,供學生使用。2.控制網之建構與平差概論應限於邊角圖形與誤差影響等基礎觀念介紹。3.導線計算傳統上以表單方式進行教學,耗時久,且學生亦易於犯錯,建議以程式計算教學。8.間接高程測量實習二十三:三角高程測量與計算。實習二十四:視距測量與計算。相對應知識:1.三角高程測量與計算。2.視距測量與計算。3.雙高法測量。4.各種高程測量之比較。6教材宜配置簡易程式,如以試算表

47、為基礎之程式,供學生使用。26表 2-10 測量實習教學綱要(續)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分配節數 備註9.應用測量 實習二十五:地形測量(一)。實習二十六:地形測量(二)。實習二十七:地形測量(三)。實習二十八:偏角法測設單曲線。實習二十九:切線支距法測設單曲線。實習三十:定線(直線中間節點和延長線點) 。實習三十一:縱橫斷面測量及挖填方計算。實習三十二:面水準測量及土方計算。相對應知識:1.地形測量。1.1 細部點測定方法。1.2 地形點外業編碼。1.3 地形圖圖層、編碼、與圖例。1.4 地物測繪。1.5 地貌測繪。1.6 等高線定義與特性。2.路工定線。2.1 基本測設方法(角度、距離、高程

48、、點位測設)。2.2 偏角法測設單曲線。2.3 切線支距法測設單曲線。2.4 定線(直線中間節點和延長線點)。3.面積與體積計算。3.1 縱橫斷面測量及挖填方計算。3.2 面水準測量及土方計算。2410.高程測設實習三十三:室內裝修基準線及結構體工程之高程基準線測定。相對應知識:1.高程測設概述。2.水平基準線之測設。3.等高點之測設。327表 2-10 測量實習教學綱要(續)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分配節數 備註11.測量科技之發展實習三十四:GPS 作業規劃與幾何強度預估。實習三十五:網際地理資訊服務。實習三十六:地形圖與航照基本圖判讀。相對應知識:1.衛星定位測量(GPS)。2.地理資訊系統

49、(GIS)。3.遙感探測與攝影測量(RS and PS ) 。4.近代新型儀器發展與應用。 91.本單元應配合多媒體教材進行。2.GIS 部分宜配合一般科目之地理相關教學。3.GPS 之實習部分以操作規劃程式。4.網際地理資訊服務部分以介紹及練習使用政府相關機構所提供之各式圖資,安排之實習內容可以為如路線規劃、圖資下載等。5.本部分之實習使用電腦教室進行。6.隨同福衛二號衛星之發射與運作,影像之使用已為國人生活之一部分。各種規劃案,包含建築師規劃階段常需判讀地圖,建議納入航空攝影與遙感探測概念,並強化讀圖與圖籍使用之訓練。28表 2-10 測量實習教學綱要(續)七、實施要點:(一)教材編選1.教材之編排以淺顯易懂為主,文字敘述應簡明扼要,並搭配圖例解說,以啟發學生學習興趣。2.教材之份量應配合教學時數,並顧及學生能力。3.教材內容除基礎理論及操作技術外,應兼顧土木與建築工程之測量實務範例,以實用性為原則。(二)教學方法1.本科目為專業實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产品手册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