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古代文学一.doc

上传人:gsy285395 文档编号:6317432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0055) 中国古代文学一复习大纲第一编 先秦文学第一章 先秦文学总论一、知识要点1、原始歌谣识记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出自吴越春秋 。识记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出自礼记郊特牲 。2、书面文学萌芽时期代表作品识记殷商甲骨卜辞、 易经卦、爻辞和商周彝器铭文,是书面文学萌芽时期代表作品。3、先秦文学作品的主要样式。诗歌和散文是先秦文学作品的主要样式。4、了解先秦文学的传统特征第二章 神话一、知识要点1、识记神话的定义和类型。2、掌握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特色。3、说明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规律:历史化、寓言化和宗教化。4、识记保存神话较多的古籍主要有:山

2、海经 、 庄子 、 楚辞 、 淮南子 、 列子等。5、识记教材中主要神话的出处:后羿射日(淮南子本经训 ) 、女娲补天(淮南子览冥训 ) 、鲧禹治水(山海经海内经 ) 、精卫填海山海经北山经 、夸父逐日山海经大荒北经第三章 诗经一、知识要点1、识记诗经的篇数、产生的年代、地区、流传及注本等。2、 诗经的分类及风、雅、颂的含义(包括分类标准、各类的篇数) 。3、掌握诗经的主要内容。4、识记在诗经大雅里,集中保存了五首古老的民族史诗:生民 、 公刘 、 绵 、皇矣和大明 。5、了解“变风” 、 “变雅”的含义。二、重点和难点1、 诗经的艺术成就。2、掌握“诗六义”的含义,及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的

3、艺术效果。3、 诗经结构和语言上的特点:24、精读作品氓 ,掌握以下要点:(1)识记氓选自诗经卫风 ,属弃妇诗,叙事诗。(2) 氓的思想内容:反映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3)分析氓的比兴手法及其喻意。(4)简析氓诗中的弃妇形象。5、精读作品君子于役 ,掌握以下要点:(1)识记君子于役选自诗经王风 ,是一首思妇诗,写一位农家妇女对久役在外、不知归期的丈夫的深切怀念。(2)说明通篇运用赋的表现手法。6、精读作品蒹葭 ,掌握以下要点:(1)识记选自诗经秦风 ,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2)背诵该作品。(3)分析该诗在结构上特点及艺术效果。7、精读作品七月掌握以下要点:(1)识

4、记选自诗经豳风 ,是农事诗中的杰出作品。(2)是一首饱含奴隶血泪的诗歌,也是现存我国农业生产情况最古老详细的文字记录。第四章 史家之文一、知识要点1、识记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 尚书以记言为主。2、识记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3、识记“春秋三传”:左传与公羊传 谷粱传 。4、了解“春秋笔法” (或“一字见义” 、 “一字褒贬” )的含义。5、识记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全书 21 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以记言为主。6、 国语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儒家重民、尚礼、崇德的思想。7、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赡完整的编

5、年史。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 。8、 左传的思想倾向:民本思想。9、 战国策是一部“亦史亦文”的著作,其文学性相当高,在历史散文的发展上达到了新的高峰。10、 战国策初无定名,曾有国策 、 国事 、 短长 、 事语 、 长书 、 脩书等名称。经西汉刘向整理汇编,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 国顺序,分列为 33 篇,并根据书中内容,定名为战国策 。因是分国编排的,所以它属于国别体之史。311、 战国策有很多寓言故事,如“画蛇添足” 、 “鹬蚌相争” 、 “狐假虎威” 、 “骥服盐车” 、“南辕北辙”等。二、重点和难点1、 左传的艺术成就。2、 战国

6、策的艺术成就。3、比较左传与战国策中说辞的特点。4、分析晋楚城濮之战描写战争的特点:(1)本篇描写战争不是孤立地描写战争过程,而是把战争与双方的政治、外交活动结合起来写,从而展示战事发展的因果关系和战争胜负的原因。(2)作者还借人物主口表达了一些发人深省的军事思想,如“有德不可敌” “少长有礼,其可用也”等。(3)具体描写战争过程时,能以简练的笔墨逼真地传达出战场上的气氛,清楚地交待交战的过程。5、分析晋楚城濮之战中晋文公、先轸和子玉的形象:晋文公谨慎稳重,谋虑周全,善于听取部下意见,知人善任;先轸极有见识,懂外交、懂策略,能正确运用战略战术;子玉意气用事、刚愎自用、态度傲慢、狂妄轻放。他口出

7、狂言,目中无人的神态与晋文公、先轸等的小心谨慎,谋划再三,思虑周全恰好形成鲜明的对比。6、识记邵公谏厉王弭谤选自国语 。邵公的谏词运用了比喻手法。如“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概括地揭示统治者对待人民言论的两种不同态度。7、精读作品冯谖客孟尝君 ,掌握以下要点:(1)成语“狡兔三窟”出自冯谖之口。 “三窟”指:A 孟尝君市义于薛得到封地薛城人民的拥护。B 复位于齐获贤才名声。C 立宗庙于薛使齐王不能等闲视之。(2)分析冯谖的性格:冯谖是战国时期形形色色策士中的一个典型。他愿为知己者效力,有其卓识,深谋远虑,审时度势,利用诸侯间的错综关系为孟尝君巩固其在齐国的地位。(3)分析本文的叙事特点:采

8、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层层推进,不断变化。孟尝君及其左右的言行对冯谖形象的衬托作用:文章通过孟尝君左右之人对冯谖“笑之” “恶之” ,孟尝君对冯谖“市义”之举“不悦”等的描写来反衬冯谖的奇异性格和不凡见识。第五章 诸子之文一、知识要点1、先秦诸子散文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概述各个阶段代表性作品的文体特点。先秦诸子散文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初期为论语 、 老子等语录体散文;第二阶段由语录体向对话体论辩文的过渡和形成,代表作品为质朴严谨的墨子 、雄辩犀利的孟子和恣肆激诡的庄子 。第三阶段,为荀子和韩非子的专题论文,标志着我国论说文的成熟。42、简述先秦诸子散文繁荣的原因。3、了解诸子百家出现于战国时代,

9、包括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等众多的学派。纵横家的战国策 ,儒家的论语 、 孟子 、荀子 ,墨家的墨子 、道家的老子 、 庄子 ,法家的韩非子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4、了解论语是一部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大约在战国初年始编辑成书。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和“礼” 。5、了解儒家学派和墨家学派在当时并称为“显学” 。 墨子的中心思想是兼爱、非攻。墨子显露出由语录体向成熟的论说文过渡的痕迹。墨家还提出以“三表”做为立言的标准。6、了解在先秦诸子散文中, 庄子的文学成就最高。 庄子共 33 篇,包括内篇 7 篇、外篇 1

10、5 篇、杂篇 11 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出于庄子后学。7、了解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晚年和弟子万章等人编撰了孟子一书,全书包括梁惠王 、 公孙丑 、 滕文公 、 离娄 、 万章 、 告子 、 尽心等 7 篇。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前提下,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础的。孟子还提出了“知人论世”和“以意逆智”的文艺见解。8、 荀子一书,又名孙卿子 、 孙卿新书 ,由西汉刘向编定成书,今存 32 篇。荀子主张:法后王;性恶论;“制天命而用之”和“人定胜天” 。荀子是孟子之后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9、荀子是以“赋”名篇的第一人,今存礼 、 知 、 云 、 蚕 、 箴五

11、篇。 成相篇用的是当时通俗的说唱文学形式,为“后世弹词之祖” ,开说唱文学之先河。10、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55 篇。政治主张:法、术、势并用;反对复古、主张革新的社会历史观。提出“世异则事异” , “事异则备变”的观点。11、 韩非子中有 300 多则寓言故事,居先秦各家著作之首。韩非的寓言有:“自相矛盾”(难一 ) 、 “滥竽充数” (内储说上 ) 、 “守株待兔” (五蠹 ) 、 “郑人买履” 、 “画鬼最易” 、 “买椟还珠” (外储说上 )等。12、 吕氏春秋以道家黄老学派的观点为主流。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进行说理,如“刻舟求剑” 、 “掩耳盗铃” 、 “齐人攫金”等

12、故事。二、重点和难点1、说明论语一书的艺术特色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有哪些反映。文章善于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及记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记录人物语言,能逼真地表现出入物的身份和个性。叙述不多,但用词准确精练。如用“率尔而对”表现子路直率豪爽的个性,用“夫子哂之”表现孔子听了子路发言后的神态,用“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记叙曾皙发言之前的一连串动作,表现其从容潇洒的气度,都十分传神,显示出遣词5造句之妙。2、分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及其四位弟子的个性。孔子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于路鲁莽,不够谦虚;冉有、公西华随机应变,谦虚谨慎;曾皙恭敬、淡泊。3、掌握庄子散文的艺术

13、成就。4、 逍遥游的含义即主旨。不受任何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遨游于天地之间,即蔑视一切功名利禄,追求一种不受任何时空限制而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 “大鹏”远飞高举,必须凭借风力“有何持”达不到逍遥的境界。只有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获得道遥游。5、 逍遥游中著名的寓言故事:鲲鹏变化。藐姑射山上的神人。不龟手之药。6、掌握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7、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中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8、孟子“仁政”主张的主要内容及其进步性和局限性:(1)内容:富民:一定的产业,注意养殖。教民:学校教育,孝悌之义。(2)民本思想,同情百姓。战国时期,分裂走向统一,战争不可避免

14、。(3)仁政主张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不切实际;仁政主张脱离现实,无法实现。9、分析齐桓晋文之事章中孟子善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论辩技巧。10、分析荀子劝学篇中的重要譬喻及喻义。(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比喻学习之重要,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素质。(2)“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说明学习很重要,可以“防邪僻而近中正”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弓,功在不舍” ,比喻学习积累过程的重要性。(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比喻学习要持之以恒。11、荀子劝学篇的语言特色。在语言运

15、用上,长短句并用,对偶排比句并行,匀称而又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节奏美。第六章“楚辞”与屈原一、知识要点1、掌握楚辞的概念。2、屈原的作品共 23 篇,包括离骚 、 九歌 (11 篇) 、 九章 (9 篇) 、 天问 、 招魂 。3、识记屈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4、理解“离骚”二字含义:司马迁认为:“离骚者,犹离忧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6,班固释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 (离骚赞序 ) ,王逸释为:离别的忧愁, “离,别也;骚,愁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离骚。5

16、、 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再创作而成的抒情诗,依旧保留了歌、舞、乐三者结合的特点。共 11 篇,其中东皇太一祭至尊之天神, 东君祭日神, 云中君祭云神, 湘君 、 湘夫人皆祭湘水之神, 大司命祭主寿命之神, 少司命祭主子嗣之神, 河伯祭河神, 山鬼祭山神, 国殇祭阵亡将士之魂,属于人鬼, 礼魂为祭祀结束后的送神曲。6、 九章是一组叙述屈原身世和遭遇的抒情诗,包括惜诵 、 涉江 、 哀郢 、 抽思 、怀沙 、 思美人 、 惜往日 、 桔颂 、 悲回风 ,九篇作品。其中, 桔颂作得最早。7、了解天问和招魂简况。 天问是楚辞中一首奇特的诗歌,全诗纯以问句组成。8、识记九辩是宋玉的代

17、表作, 九辩被历代文人视为“悲秋之祖”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离骚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2、比较九歌与九章的主要内容和艺术风格。3、 湘夫人选自屈原根据民间祭神乐歌改编而成的组诗九歌 ,写湘君对湘夫人的期盼与思念。4 “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描写秋天景色的千古名句。5、比较离骚与诗经在形式、语言上的特点。6、了解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二编 秦汉文学第一章 秦汉文学总论一、知识要点1、西汉文学中成就最高的是散文;汉代散文中成就最高的是史传散文。2、赋是汉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文体。第二章 秦统一后的文学一、知识要点1、识记秦文学的基本特征:“秦世不文” (文心雕龙诠赋 ) 。鲁迅

18、:“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汉文学史纲要 ) 。2、秦流传下来的文字主要有刻石之文和诏令奏议之文。3、李斯代表作谏逐客书 。4、分析谏逐客书的论证方法:7正反对比、利害并举的论证方法:重于正面评说,略于反面推论,点到即止,一正一反,对比强烈,是非清楚。如第一段列举四代君主任用客卿富田强兵的事实。然后用“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田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十分醒目,发人深思。第三章 汉代论说散文与史传散文一、知识要点1、识记贾谊的政论散文主要有治安策 (又名陈政事疏) 、 过秦论 、 论积贮疏 、 谏立淮南诸子疏等。2、晁错的政论散文主要有守边劝农疏 、 论贵

19、粟疏 、 言兵事疏 、 论削藩疏 。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有贾谊的治安策 、 过秦论和晁错的贤良文学对策 、 言兵事疏 、 守边劝农疏 。3、董仲舒春秋繁露与天人三策 (又名贤良对策三篇)为汉代今文经学的奠基之作。4、刘向与其子刘歆共同完成的七略 ,是我国第一部目录著作。刘向谏营昌陵疏反对成帝大营昌陵,是一篇极富教益的文章。5、桓宽盐铁论是根据汉昭帝时的一次“盐铁会议”的记录整理而成。6、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是汉代第一篇反“今学” 、复“古学”的文章。7、王充、王符与仲长统并称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王充论衡 ;王符潜夫论 ;仲长统昌言 。8、 淮南子是汉代皇室贵族淮南王刘安招致门客编写,共 21

20、 篇,十几万字,是西汉的一部大著述。原称淮南鸿烈 。9、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一封书信。作者自述了遭受宫刑的前因后果以及为著作史记而不得不含垢忍辱,苟且偷生的痛苦心情。提出了“发愤著书”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的论点。12、了解史记的名称。史记本是史书的专称,司马迁自称其书为太史公书 ,汉世习称之,有的称太史公记 ,或太史公百三篇 , 史记之称,始见于东汉末,自此才成为专称。13、识记史记的起迄年代和体例。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全书由 12 本纪、10 表、8 书、30世家、70 列传组成,计 130 篇,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代约 3

21、000 年的历史,全书共 52 万 6 千多字。14、 “史记三家注”: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和张守节史记正义 。15、 史记的创作目的: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表述史记的创作目的是“究天人之8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6、 、班固说史记 “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鲁迅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7、 汉书先后由四个人共同写成:班彪、班固、班昭、马续,包括 12 篇纪,8 篇表,10 篇志,70 篇传,共 100 篇,记事上起高祖元年(前 206 年) ,下至王莽地皇四年(23 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18、 项羽本纪中的成语:披坚执锐、破釜沉舟、

22、从壁上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沐猴而冠、四面楚歌、霸王别姬、无颜见江东父老。19、典故“鸿燕传书”出自汉书苏武传 。20、 史记 “互见法”的含义。二、重点和难点1、比较贾谊、晁错文章风格的异同。2、论述史记的艺术成就。 (史记的文学性)3、说明史记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4、说明史记的抒情性主要表现何在?5、分析项羽本纪中项羽的性格。本篇成功地刻画出一位叱咤风云的悲剧英雄形象,突出地表现出项羽憨猛刚直但缺乏谋略的性格特征。观看秦始皇渡江时项羽所说的 “彼可取而代也”即已表露出其雄心壮志;钜鹿之战则充分展现了他的勇往直前、无所顾虑而又刚猛善战、所向无敌。然而其性格

23、中亦有粗疏寡谋的一面,鸿门宴上项羽憨直豪爽、轻信了刘邦的一番表白,并不顾范增的几次提醒,轻易地放走了敌手,导致日后乌江自刎的悲剧。另外,作者在极写项羽豪霸之气的同时,也未忽略人物亦有矛盾和痛苦的内心世界,垓下之战写出在陷入重围的紧迫情况下,项羽夜饮不眠、慷慨悲歌,但仍坚持理想,至死犹战的悲壮场面。文章展示了人物性格的多个侧面,塑造出一个血肉丰满的悲剧英雄形象。6、分析“霸王别姬”的情节对丰满项羽形象、增强文章悲剧气氛的作用:“霸王别姬”是项羽垓下被围时的一段描写,这一情节着力描绘了项羽在面临失败时,英雄末路的悲壮场面,人物的形象在此气氛中得到了饱含同情的刻画,揭示出其英雄之本色。 “霸王别姬”

24、一段从“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开始写起,面临几十万大军的包围,他解释为“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这是他自负性格的表现,是着染英雄主义色彩的悲歌;而当他在说“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时,这种无奈已完全是对命运的悲叹了。在这里,项羽所唱的是英雄的悲歌,文中所呈现的是穷途末路时英雄的自负与自怜,刻画出不同于叱咤风云,而是另一种境况下的悲剧色彩的英雄形象。同是,这是慨叹英雄的悲歌,夜饮不眠所暗含的复杂心绪,悲歌中所蕴含的绝望、无奈,无不构成了一种悲壮的意味,至别姬悲歌时形成情感的高潮,为后文的项羽突围以及乌9江自刎作了气氛上的铺垫。总而言之, “霸王别姬”这一情节,在特殊的情境中刻画了作为英

25、雄的项羽,并且成功地渲染出悲壮的氛围来表现人物的悲剧色彩。7、 怎样理解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第四章 汉代赋体文学一、知识要点1、了解汉赋的主要特点、分类和三个阶段代表性赋的主要特征;赋的一般特点是:内容侧重于叙事,多用陈述性、叙事性和描绘手法,形式上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不能入乐歌唱,只适宜于朗读。汉赋分为骚体赋、散体赋(汉大赋) 、和抒情小赋三类。2、识记骚体赋有贾谊吊屈原赋 、董仲舒士不遇赋 、司马迁悲士不遇赋 。3、识记枚乘七发是散体大赋的奠基之作。其主客问答的形式和七段的章式,已成为一种定势、模仿之作不断出现,乃有“七体” 。如傅毅七激 、张衡七辩 、崔骃七夜 、马融七

26、广 、曹植七启等。4、司马相如子虚赋 、 上林赋奠定了铺张扬厉的大赋体制,确立了一个“劝百讽一”的赋颂传统。司马相如还有大人赋 、 哀二世赋 。散文有谕巴蜀檄 、 难蜀父老等。5、识记扬雄四赋:甘泉赋 、 河东赋 、 羽猎赋和长扬赋 。6、识记班固两都赋 ;张衡二京赋 。7、张衡归田赋是现存东汉第一篇完整的抒情小赋。8、赵壹刺世嫉邪赋是一篇愤世嫉俗的抒情小赋。二、重点和难点1、以司马相如子虚赋为例,说明汉大赋的基本特色。2、分析归田赋中景物描写的作用。3、汉代抒情小赋的主要特色有哪些?第五章 汉代乐府民歌与文人诗歌一、知识要点1、了解乐府的含义。2、乐府诗歌分类和保存。识记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是

27、采收乐府诗最完备的诗歌总集。该书将乐府诗分为 12类。其中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和鼓吹曲辞之中。3、 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中的双壁。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最早见于陈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 。题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题下小序说,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104、 汉书艺文志称乐府诗:“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5、班固咏史 ,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有案可查的文人五言诗。特点是“质木无文” (诗品序 ) 。6、 古诗十九首 ,最早见于萧统编的文选 。因为作者姓名失传,时代不能确定,故文选的编者题为“古诗” 。7、 古诗十九首是汉末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它标志

28、着文人五言诗趋向成熟。8、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评价古诗十九首:“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锺嵘诗品评价“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二、重点和难点1、汉乐府民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2、 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3、分析陌上桑中的罗敷形象。本诗成功地塑造了秦罗敷这样一个美丽而又坚贞、机智、勇敢的采桑女形象。罗敷天生丽质,光彩照人,使无数行人为之驻足。而她又忠于自己的丈夫,珍惜他们之间的爱情,面对太守的诱骗,她敢于义正词严地予以拒绝,正告太守不要心存妄想。面对威势显赫而又厚颜无耻的太守,罗敷敢于斗争,也善于斗争,她不仅以怒斥表明自

29、己的态度,而后英雄巧妙夸说自己丈夫才貌出众、气度不凡,以此压倒了太守的嚣张气势。罗敷勤劳、坚贞、勇敢、机智,形象丰满,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4、理解陌上桑中罗敷夸夫的主要艺术作用。罗敷的夸耀目的在于吓退心怀叵测的太守,因而整个叙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斗争艺术,充分地表现了罗敷的聪明机智、善于周旋,女主人公的形象显得更为亲切完美。罗敷与使君的斗争以“夸夫”这一戏剧性的场面结束,又为全诗增加了几分诙谐的色彩。5、分析陌上桑中刻画罗敷形象的方法。此诗描写罗敷美貌,并没有具体刻画其容颜,而是通过夸饰其服饰和用具之美以及观看者的反应,来侧面描写其美貌。这是民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30、这种写法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也给诗歌增添了几分喜剧气氛。6、分析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的结构特点。采用“双线推进”的情节结构方式。一条线索由刘兰芝、焦仲卿夫妇之间的关系组成。另一条线索由刘、焦夫妇同焦母刘兄之间的关系组成,并在全诗中占主导地位。7、理解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思想意义。通过刘兰芝、焦仲卿两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了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寄托了青年男女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118、分析“兰芝辞别”与“太守迎亲”两段采用铺陈手法的作用。兰芝辞别和太守迎亲两处,作者却用浓笔重彩着意铺陈。这两处都是男女主人公命运转折的重要关头,作者着力铺写,

31、渲染气氛,对表现人物心情,烘托悲剧主题,起了重要作用。9、精读作品迢迢牵牛星 ,掌握以下要点:(1) 、本诗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本篇借织女思牛郎的神话故事,写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天上的熠熠双星及其爱情传说,的确最易触动幽闺彻夜难眠的思妇的离愁别恨。此诗表面字字在叙写织牛的天上愁思,实际却句句在抒发思妇的地上离恨,闪现出浪漫的绚丽色彩。(2) 、诗中六字叠字对描写物态、表达情思所起的作用诗中在开头四句和最后两句都运用了叠字词。迢迢遥远的样子;皎皎明亮的样子;纤纤纤细柔长的样子;札札织机声;盈盈水清澈的样子。表达感情色彩的叠字是“脉脉” 。这些叠字描写物态,表达情思都十分贴切生动。而且首尾的叠字互相

32、呼应,形成全诗和谐回荡的节奏,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3) 、背诵默写作品。10、精读作品行行重行行 ,掌握以下要点:(1) 、理解本诗表现思妇怀念远行丈夫的缠绵情感。(2)分析诗中的比兴句和艺术效果。“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此二句本义为北地的马虽南向却依恋北风,南方的鸟虽北飞却筑巢于南向的枝。诗中运用比兴手法,托物寓意,言鸟兽尚且留恋故乡,不敢忘本,暗示物尚有情,何况于人,从而委婉含蓄地表达了“生别离”的思妇对远行在外的游子的深切相思之情。“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意思是:浮云能遮住太阳,浓密的情感也可能被蒙蔽,游子在他乡也可能别有所恋,表明思妇对游子的忧虑担心。(3) 、背诵默写作

33、品。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总论一、知识要点1、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样式及其发展概况2、理解“文学自觉”的含义。文学自觉,就是把文学当作与经学、史学、哲学相并列而不是从属的一门艺术,充分发挥文学的独特审美功能,抒情言志。 “文学自觉”的三个主要标志是: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二、文学各种体裁的划分。三是重视文学的审美特性。123、魏晋南北朝文学大体可分为建安、正始、永嘉文学,两晋文学,南北朝文学等几个阶段。4、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出现了曹丕典论论文 、陆机文赋 、刘勰文心雕龙 、钟嵘诗品等论著以及萧统文选 、徐陵玉台新咏等文学总集。5、 文心雕龙总术:“今

34、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把文章区分为有韵之文和无韵之笔。 第二章 建安文学一、知识要点1、掌握建安文学的基本特征:清峻、通侻(或通脱) 、骋词(或壮大)和华靡(或华丽) “建安风骨”的含义。2、识记建安时代的代表诗人是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瑒、刘桢)和女诗人蔡琰。3、曹操的诗,今存 20 余首,全是用乐府旧题写时事。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 “借古乐写时事,始于曹公”(沈德潜古诗源)。明人钟惺古诗归说曹操的诗是:“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4、曹操散文风格:“清峻” 、 “通脱” 。鲁迅称曹操是“改造文

35、章的祖师” 。5、曹丕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6、曹丕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题论文。7、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 诗品称之为“建安之杰” ,钟嵘称他的诗“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诗品 ) 。8、 白马篇与赠白马彪 ,分别是曹植前、后期诗歌的代表作。曹植的辞赋都是抒情小赋, 洛神赋是其赋中的名篇。9、王粲在“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刘勰称他为“七子之冠冕” 。 (文心雕龙才略) ;诗以七哀诗最为有名。他的登楼赋 ,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抒情小赋。10、刘桢的主要有两类:一是赠答诗,二是游乐诗。 赠从弟3 首是他的代表作。曹丕称赞“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

36、时人” 。11、蔡琰,字文姬。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现存诗作仅三篇:五言悲愤诗 、骚体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 ,都是自传性的作品。12、陈琳、阮瑀在章表书记方面的成就比其诗歌创作要高。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和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 。13、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于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14、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出于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二、重点和难点1、建安文学繁荣的原因是什么?13(1) 、汉末社会动乱,儒学衰微,其它各种思想如玄学、佛、道、刑名开始风行。许多士大夫轻视礼教,崇尚通脱,思想活跃。 (2) 、动荡的社会现实刺激了文人

37、创作欲望,并为文人创作提供了素材。 (3) 、曹氏父子皆爱好、提倡和奖励文学创作,四处招揽文士,文士的地位提高。 (4) 、开始了对文学自身规律的探索,对文学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新的评价。初步走向“文学的自觉时代” 。 (5) 、以往的文学创作为此提供了基础。2、曹操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曹操的诗,今存 20 余首,全是用乐府旧题写时事。这些诗有四言,也有五言,而以四言诗的成就为高。内容:(1) 、反映汉末社会动乱和民生多艰;如蒿里行 、 苦寒行 、薤露行 、 却东西门行 。 (2) 、表理政治理想,抒发雄心壮志。这类诗歌悲歌慷慨,具有浓厚的抒情气氛, 短歌行是其中的代表。 (3) 、抒写年命

38、之悲和幻想长生的游仙诗。这类诗有秋胡行 、 陌上桑驾虹霓等。艺术成就: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繁盛局面,他“用乐府古题自作诗” ,使建安诗人风起仿效。并且,对后人产生深远影响,如杜甫的新题乐府、白居易的新乐府等;曹操诗质朴本色,抒情浓郁,气势雄伟,悲歌慷慨,有一种悲凉沉雄的独特风格。特别能表现宏大气魄、高远志向、坚定信心、卓越毅力,能激发读者积极向上的奋进精神。3、精读作品短歌行 ,掌握以下要点:(1) 、理解诗歌的情感内容。这是一篇用于宴会的歌辞。全篇由两个相互联系的主题组成:一是感叹时光 易逝,人生短暂;一是渴慕贤才,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实现统一天下的雄心。正因为感到时光易逝,人生短

39、暂,所以才有时不我待的焦虑,大业未成的忧虑,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建功立业的决心。诗人追求不朽的事业,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感,而且是为了使自己有限的生命获得崇高的价值。(2)分析比兴手法的运用及其喻义。比兴手法,如“朝露”喻人生苦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喻贤臣找到了明君,“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以月明星稀之夜鸟鹊的南飞,喻指贤者奔走四方;以绕树而飞、择木而栖喻指贤者择主而从。“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喻自己的博大胸怀。运用比兴手法,形象生动,含蓄深沉。4、精读作品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掌握以下要点:(1) 、识记本诗为拟乐府体,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歌。(2) 、情感内容:

40、本诗为思妇主题,写妇人秋夜思念客居远方的丈夫。(3) 、景物描写在引发、烘托人物情感活动中的作用:这是一首代言体的诗,以一年轻女子的口吻,抒写对远游未归的丈夫的思念,情致凄婉动人。诗从深秋季节典型的物候写起,逐渐打开思妇的心扉,深切的思念之情一发而不可收:孤寂落寞之感,思念丈夫的无限愁绪,化作她悬想中的游子思归.而萧索悲凉的景物和寂寞凄清的氛围,烘托引发了思妇的思念之情,再加以燕雁知时令而南归,此情此景的触动,更加深了思妇的深切怀念之情.最后,文章又回到了斗转星移,月色冷清的深秋月夜,以诘问牛郎织女作结,进一步表现自己由此而产生的委曲和不平之情,14同时也隐有一种夫妇相会的憧憬和期望。这样诗作

41、在秋风萧瑟、草木凋零,燕雁辞归,明月照床,几个典型景物中巧妙含蓄地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相思别离的无限怨恨。5、精读作品曹植白马篇,掌握以下要点:(1)、本诗是乐府诗,是曹植前期诗歌的代表作。(2)、游侠形象及与曹植的关系:此诗塑造了一个武艺高超,勇于为国献身的青年英雄形象。诗中的侠儿形象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3)、塑造形象的艺术特点。此诗主要用铺叙写法,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勇于为国献身的青年英雄形象。此诗艺术构思完整,层次清楚,铺叙深入,既有外在形象的描绘,又有内在心理的刻画,成功地塑造了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6、精读作品赠白马王彪(并序) ,掌握以下要点:(1)主题:抒写与白马王的离别之悲,及对自

42、身受朝廷猜忌、压迫的怨愤。抒发了作者对曹丕迫害同胞兄弟的满腔悲愤之情,痛斥了监国使者一类奸佞小人离间他们兄弟关系的丑恶行径;诗中也有对曹彰含冤而死的沉痛悲哀,有对自己处境岌岌可危、心情惴惴不安的真情突露,也有对白马王曹彪的深情宽慰和劝勉。(2)、第三章比兴句及其喻意:第三章连用几个比喻“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来抒发对“谗巧令亲疏”的愤恨之情。(3)分析本诗结构特点。本诗各章之间以顶针手法蝉联、使各章首尾相连、全诗绵连一体的结构方式。从第二章起采用顶针的手法连接诗章,也就是上一章的末尾几字为下一章的开头,并成为下一章内容和感情的核心。顶针的手法使得章与章之间衔接紧密、结构

43、条理而富有变化。7、精读作品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掌握以下要点:(1)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出自本诗。(2)主题:通过沿途所见所闻,描写了战乱造成的惨象,勾勒出一幅惊心动魄的战乱图。表达了诗人渴望结束动乱,出现太平盛世,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第三章 正始文学一、知识要点1、识记“竹林七贤” ,即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而以阮籍、嵇康为代表。2、阮籍诗歌代表作:咏怀诗82 首,是阮籍生平诗作的总题,它们真实地表现了诗15人一生的复杂感情。阮籍的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的先河。散文大人先生传 ,是一篇反对礼教,表现狂放形态和叛逆精神的赋体传文。3、钟嵘评阮诗说

44、:“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颇多感慨之词,厥旨渊放,归趣难求” 。 (诗品上)4、嵇康长于四言诗, 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是其代表作。散文与山巨源绝交书 ,写得直率自然,锋芒毕露,嬉笑怒骂,挥洒自如。无所承袭,瓷肆奔放,文笔深刻、犀利,且充满感情色彩。二、重点和难点1、 咏怀诗第一首(夜中不能寐)的主旨。写夜深人静时的孤独和苦闷心情。通过所见所闻,如“明月” 、 “清风” 、 “孤鸿” 、“翔鸟”等景物描写,渲染了深夜凄凉的气氛,衬托了诗人孤苦、忧伤的心情。2、阮籍咏怀诗的主要内容。3、阮籍诗的艺术特色。一是善于运用比兴、象征、暗示的手法表达内心的感情,形成了曲折隐晦的艺术风格。这主要是由于当

45、时政治环境险恶和他的思想性格软弱决定的。二是用五言的形式抒情有较高的成就,开拓了一条文人创作政治抒情诗的道路。4、嵇康诗的特色。首先,嵇康在他的诗中创造了一个诗化了的人生理想境界。如赠兄秀才入军嵇康第一个把庄子诗化了,使他的诗具有一种清过的境界。其次,嵇康的部分诗歌中还有一种峻切之语。另外,嵇康还能脱开诗经 ,在四言诗中另辟蹊径。 诗经的古朴写实之风,在嵇康诗中不见了,而出之为清远之意境,隽秀之语言,别具一格。第四章 两晋文学一、知识要点1、了解“太康诗风”和“玄言诗”的特征。2、 “太康诗风”如刘勰所说“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 (文心雕龙明诗 ) 。基本特征是“繁缛” 。3、西晋太康、元康

46、时期,文坛上出现了更多的作家,有“三张” (张载、张协、张亢) 、“二陆” (陆机、陆云) 、 “两潘” (潘岳、潘尼) 、 “一左” (左思)之称。另有傅玄、张华、刘琨、郭璞等人。最具代表的诗人是陆机、潘岳与左思。郭璞的诗多为借游仙以示对现实的不满。4、陆机的文学成就赋胜于诗。其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的名篇。5、潘岳,字安仁。诗歌被誉来“烂若舒锦” 。他的悼亡诗三首,获得极高评价,以至“悼亡”一词,从此专用为“悼妻”之用。6、左思,字太冲,构思十年,成三都赋 ,一时洛阳纸贵。左思是西晋诗坛第一人,16代表为咏史八首。7、钟嵘评左思咏史说:“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谕之致” 。 (诗品上)8、

47、刘勰:“左思奇才,业深覃思,尽锐于三都 ,拔萃于咏史 ”。 (文心雕龙才略 )9、东晋的玄言诗人有孙绰、许询、桓温、庾亮、支遁等,而以孙、许为代表。二、重点和难点1、掌握左思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征。2、 “左思风力”的含义。3、 郁郁涧底松 (精读)的主旨。诗篇揭露了门阀制度下庸才盘据高位,英俊屈居下属的不合理现象,为古今受抑者鸣不平。抒写对西晋门阀制度压抑、埋没人才的愤慨不平。4、 郁郁涧底松 (精读)的对比、象征手法的作用:此诗的前四句写出了自然界的对比:茂盛的松树和柔弱下垂的山上苗的对比,山上苗的高和涧底松的底对比,这种反常的现象只是由于它们所处地势的不同,而这正是不合理社会现象的象征。统治者用人以门第而不以才干为标准是造成“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现象的原因。这样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增加了形象性,而且使作者抒发感情更加深广普遍。第五章 晋宋山水田园文学一、知识要点1、了解晋宋山水田园文学兴起的原因。山水诗之所以在南朝兴起,是因为江南农业生产较发达,社会经济较繁荣,而且到处山清水秀;士族文人南移后,广建园林别墅,登山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琴棋书画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