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颅脑影像学检查.ppt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6316181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3.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颅脑影像学检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颅脑影像学检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颅脑影像学检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颅脑影像学检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颅脑影像学检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颅脑影像学检查,目 的 要 求,1、了解颅脑影像检查方法。2、掌握颅脑正常CT表现。3、掌握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的典型CT表现 。,一 检查方法:,1 颅骨平片:骨折、颅骨疾病。 2 脑血管造影:DSA脑血管病变诊断。介入放射学。 3 CT:外伤、急性脑出血。颅骨和钙化性病变。 4 MRI:多方位成像、颅底病变、MRA。,一 检查方法:,1 、颅骨平片:简单、经济。骨折、颅骨疾病。,正常头颅正侧位片,颅骨转移瘤,一 检查方法:,2 、脑血管造影:DSA颈内动脉造影椎动脉造影 脑血管病变诊断介入放射学,一 检查方法:,3 、CT: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感染炎症、先天发育异常。,一 检查

2、方法:,4 、MRI:多方位、多参数成像、 MRA。脑血管病变、肿瘤、 炎症、先天发育异常。显示颅底、后颅窝病变及颅内小病灶优于CT。,二 、颅脑CT检查,(一) 检查方法: 平扫:基线为外眦外耳孔连线。层厚10mm 层距10mm.,二 颅脑CT检查,(一) 检查方法: 增强检查:离子型造影剂:60%泛影葡胺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碘海醇等目的:提高病变显示率。鉴别诊断。,(二) 正常颅脑轴位CT表现,基线上:2cm 第四脑室。3cm 鞍上池、环池。4cm 第三脑室、四叠体池。5cm 侧脑室前角、第三脑室、大脑大静脉池、小脑上池、侧脑室三角区及后角、外侧裂池。,四脑室,2cm,鞍上池,环池,3

3、cm,三脑室,四叠体池,4cm,侧脑室前角,侧脑室三角区及后角,大脑大静脉池小脑上池,外侧裂池,三脑室,5cm,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丘 脑,豆状核:苍白球(内)、壳核(外),基底节区:尾状核、豆状核,5cm,侧脑室体部,6cm,(三) 正常颅内生理钙化,尾状核、豆状核、松果体、僵联合、大脑镰、脉络膜丛、齿状核。,尾状核钙化,豆状核钙化,大脑镰钙化,松果体钙化,齿状核钙化,脉络膜丛钙化,缰联合,三、颅脑基本病变CT表现,平扫表现:1、直接征象:(1)高密度影:血肿、脑膜瘤。(2)低密度影:梗塞灶、水肿。(3)等密度影:部份硬膜下血肿。(4)混杂密度影:胶质瘤。,左侧丘脑出血破入左侧脑室出血区

4、呈高密度灶,多发脑脓肿右额叶、右枕区见类圆形低密度灶,左颞叶脑梗塞左颞叶见扇形密度均匀减低区,左侧脑室受压变扁,等密度右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与脑灰质密度相等, 右侧脑沟消失,侧脑室变窄。,右顶叶胶质瘤并出血右顶叶不规则混杂密度灶, 周围有指套状低密度水肿,2、间接征象:,(1)病灶周围水肿:肿瘤周围、血肿周围。(2)脑池、脑室受压变形移位,中线结构向健侧移位(占位);或脑室萎缩扩大,中线结构向患侧移 位(陈旧性病变)。(3)骨质改变:A、颅骨增生、破坏:脑膜瘤。B、蝶鞍扩大:垂体瘤。C、内听道扩大:听神经瘤。,右额区脑膜瘤右侧侧脑室受压移位,额区脑膜瘤颅骨骨质破坏,额区脑膜瘤颅骨骨质增生,三

5、常见病CT表现,(一) 颅脑外伤包括:头皮软组织损伤颅骨损伤颅内组织损伤,1、急性硬膜外血肿 脑膜血管损伤所致。血肿位于硬脑膜颅板之间 CT表现:颅板下梭形高密度影,可伴有颅骨骨折。占位效应轻。,2、急性硬膜下血肿桥静脉或静脉窦损伤所致。血肿位于硬脑膜蛛网膜之间。CT表现:颅板下新月形高密度影,占位效应轻。,3、脑内血肿CT表现:脑实质内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高密度影,伴水肿和占位效应。,4、脑挫裂伤脑外伤局部脑水肿、坏死、液化和多发小出血灶。CT表现:斑片状低密度影中,有散在斑点状高密度灶。病变广泛有占位效应。,5、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CT表现:脑室内有斑片状高密度影,量多者呈高密度

6、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CT表现: 脑沟、脑裂、脑池内高密度影,量多者呈脑池铸型。,6、骨折7、颅内积气和异物,开放性脑损伤左额骨粉碎性 骨折,硬膜下 积血、积气。,(二) 脑血管疾病,1、 脑出血常见于高血压、动脉瘤、血管畸形、血液病。,脑出血,高血压为例,由于脑动脉硬化,血压升高,小动脉破裂。常发生部位为基底节、丘脑。可破入侧脑室、蛛网膜下腔。分急性期、吸收期、囊变期。,急性期(1W、血肿、水肿、占位):CT表现: 脑内密度均匀,边界清楚的高密度影。 基底节区血肿呈肾形。 可破入侧脑室和蛛网膜下腔。 水肿:2天2周1月 占位效应。,2 、脑梗死脑血管闭塞脑组织缺血坏死。常为动脉硬化引起。CT表现:24小时内 (一)。典型表现为低密度影,呈扇形、同时累及白质和皮质,与闭塞血管供应区一致。 占位效应轻。,基底节、丘脑为穿支动脉供血,产生的梗死灶较小,直徑 1015mm,称之为腔隙性脑梗死。MRI诊断脑梗死优于CT。发现病变早,病变多。,同一病人,发病8天,发病6小时,超急性脑梗死,2hr,DWI,水抑制,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医学影像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