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八:高考31题研究共和国的年轮(1949以后),(2017全国卷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解题思路,解题突破:时间就近:1992年党的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题干与题肢一致原则 题型类型:推理判断;据此可知 考查方式:唯物史观、时空观念,(2017全国卷3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
2、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解题思路,解题突破:关键时间;选项绝对化。 题型类型:变化类;推理判断。 考查方式:时空观念、历史解释,(2017全国卷31)图5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解题思路,解题突破:
3、全面原则;年轻搀扶年老、满脸笑容、文化课本 题型类型:图画史料类。 考查方式:唯物史观,图5,(2016全国卷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解题思路,解题突破:60年代中国与西方贸易逐渐增高的原因 题型类型:变化类:中西贸易从1957的17.9%到1965年的52.8% 考查方式:时空观念、历史解释,(2016全国卷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
4、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解题思路,解题突破:关键词:“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题型类型:表明类。 考查方式:唯物史观、历史解释,(2016全国卷31)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
5、副产品的统销政策,解题思路,解题突破:选项的绝对性词语;关键时间。 题型类型:程度类、变化类。从1975到1980年农业减亩增产的原因。 考查方式:唯物史观、历史解释,(2015全国卷31)图5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解题思路,解题突破:关键词“一五计划” 题型类型:推理判断类。 考查方式:历史解释,(2015全国卷31)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
6、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解题思路,解题突破:关键词:1952年、俄语热。 题型类型:反映类。 考查方式:唯物史观、历史解释,(2014全国卷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解题思路,解题突破:关键词,“一五计划” 题型类型:推理类。粮食计划供应制度计划经济增加积累、扩大投资 考查方式:历史解释,(20
7、14全国卷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解题思路,解题突破:题干与题肢一致原则 题型类型:推理判断。计划收购、国家严格控制计划经济 考查方式:历史解释,(2013课标版全国卷31)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
8、会。其主要目的是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解题思路,解题突破:关键词;新中国成立之初;恩格斯; 题型类型:程度类。 考查方式:唯物史观,(2013大纲全国卷20)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调整了工业布局 B人口急剧膨胀C国家实行城镇化战略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解题思路,解题突破:60年代三线建设。 题型类型:程度类 考查方式:历史解释,【知识梳理】,【过渡时期(19
9、49-1956)】,1.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一五”计划 (1)“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历史原因: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现实需要:我国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苏联影响: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重要地位:重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2)“一五”计划的实质既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的开始。,【知识梳理】,【过渡时期(1949-1956)】,1.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一五”计划 (3)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
10、后建成投产。 (4)“一五”计划的特点改造与建设并举(或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一体(主体:工业化)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相辅相成。,【知识梳理】,【过渡时期(1949-1956)】,2.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三大改造(1)内容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建成社会主义的需要。)手工业: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和平赎买政策。改造的经验是:第一,严格区别官
11、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对民族资本采用利用、限制与改造的政策,实行和平赎买。第二,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多种形式,坚持了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过渡的形式,第三,注意把对企业的改造与对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逐步把他们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知识梳理】,【过渡时期(1949-1956)】,2.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三大改造(2)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关系【唯物史观】(1)过渡时期总路线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路线,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2)社
12、会主义工业化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是“两翼”,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3)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知识梳理】,3.统购统销政策(1)原因:一五计划,保证工业化建设的需要;配合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严峻的粮食供需矛盾,社会经济生活受到影响。(2)过程:1953年10月1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这标志着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13、的正式出台。1953年11月开始实行油料计划收购和食油的计划供应。1954年9月实行棉布计划供应、棉花计划收购。1992年底,全国844个县(市)放开了粮食价格,粮食市场形成,统购统销才真正退出了历史舞台。,【知识梳理】,3.统购统销政策(3)内容: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 简称统购) 的政策, 统购价格及统购粮种均由中央统一规定。对城市人民和农村缺粮人民实行粮食计划供应( 简称统销) 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对私营粮食工商业进行严格管制, 并严禁私商自由经营粮食。(4)特点:从农副产品到粮棉;从农村到城市;呈现阶段性。,【知识梳理】,3.统购统销政策(5)影响: 积极影响粮食
14、统购统销的实施,维持了物价的稳定。物价的稳定意味着国家能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才能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建设的投资计划统购统销为国家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造 消极影响统购统销强化了城乡二元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的贫困与落后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不良影响统购统销催生了票证制度,带来一些消极后果,【知识梳理】,【知识梳理】,【曲折探索的二十年(19561976)】,1.成功探索:(1)中共八大。内容: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集中力
15、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知识梳理】,【曲折探索的二十年(19561976)】,1.成功探索:(2)政策调整1960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含义:调整是指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巩固已经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充实那些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及劳动生产率。关系:调整是八字方针的核心,调整的目的是巩固、充实和提高。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知识梳理】,【曲折
16、探索的二十年(19561976)】,2.探索失误(1)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2)“大跃进”:急于求成和片面追求经济建设发展的高速度。(3)人民公社化运动:建立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4)“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知识梳理】,【曲折探索的二十年(19561976)】,3.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左”倾错误(1)“左”倾错误的表现:,【知识梳理】,【曲折探索的二十年(19561976)】,3.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左”倾错误 (2)“左”倾错误出
17、现的原因: 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人们民主法制观念淡薄。急于求成心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知识梳理】,【曲折探索的二十年(19561976)】,3.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左”倾错误 (3)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经验教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结合国情不照搬外国模式。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
18、应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搞好综合平衡。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知识梳理】,【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一、历史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政治:文革结束以后,积累的社会问题急需解决。思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指导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2.内容:思想路线: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组织路线:拨乱反正;重建民主与法治,恢复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经济路线: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知识梳理】,【改革开
19、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一、历史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3.意义:(1)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思想上:由阶级斗争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上: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由强权政治转向集体领导。经济上:所有制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资源配置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外交上: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发展论。(2)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3)揭开改革开放的序幕,使中国的社会主义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知识梳理】,【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二、民主政治的完善与发
20、展1.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过程:法制逐步健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1982年全面修宪,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97年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1999全国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 2014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总目标。,【知识梳理】,【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二、民主政治的完善与发展2.过程:民主逐步完善重开“两会”;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1982年提出“十六”字方针:长、互、肝、荣)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年颁布民族 区域自治法)
21、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如村民自治:(1998年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3.意义:使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和程序化的健康发展阶段;,【知识梳理】,【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三、对内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发展生产力)1农村改革(1)方针确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2)改革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指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管理体制: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
22、村民委员会。,【知识梳理】,【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三、对内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发展生产力) (3)意义:以包产到户为主要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知识梳理】,【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三、对内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发展生产力) 2.城市改革(1)开展:1984年以后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2)内容: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
23、开。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意义:调动积极性;提高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知识梳理】,【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三、对内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发展生产力) 3.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2)过程:作出决议: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禁锢:1992年,邓小平南巡
24、谈话,指出计划市场都只是经济手段,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提出目标:1992年,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知识梳理】,【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三、对内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发展生产力) 3.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过程:确立框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完善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初步建立:21世纪初,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社会主义商品市
25、场体系基本建立。,【知识梳理】,【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三、对内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发展生产力) 3.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建设成就经济增长:年均9%的增长速度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人民生活: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4)意义: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四个转变,【知识梳理】,【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四、主动融入世界的开放之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对外开放的形成过程:(1)创办经济特区设立:我国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作
26、为经济特区。特点: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意义: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具有探索示范作用。,【知识梳理】,【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四、主动融入世界的开放之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对外开放的形成过程:(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国家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沿海开放区: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3)经济技术开放区: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4
27、)开发和开放浦东: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浦东新区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知识梳理】,【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四、主动融入世界的开放之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2.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原因(1)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通过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加快我国的发展。(2)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3)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改革目标看,只有对外开放才能跟上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28、的深入发展,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知识梳理】,【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四、主动融入世界的开放之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3.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形式(1)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2)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3)兴办经济特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特殊形式。4.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影响(1)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2)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专题一:改革开放四十年之经济体制改革,一、对经济体制改革之宏观认识:,专题
29、一:改革开放四十年之经济体制改革,二、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1.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1979年开始在农村进行了两步改革。第一步改革的重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农民与集体的关系;第二步改革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理顺农民与国家的关系。2.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进行扩大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试点开始的,已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了局部改革试验和探索;第二阶段是全面改革城市经济管理体制。,专题一:改革开放四十年之经济体制改革,三、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2.以改革旧制度最薄弱或
30、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3.允许旧体制外产生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5.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四、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专题一:改革开放四十年之经济体制改革,四、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专题一:改革开放四十年之经济体制改革,专题二:改革开放40年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一、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1.土地改革(1950-1952)内容:废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意义:调动人民积极性,恢复经济2.
31、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内容:将小农所有转化为集体所有意义:调动积极性,走向社会主义3.人民公社化内容:一大二公影响: 共产主义、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专题二:改革开放40年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二、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改革1.改革新内容:经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乡镇企业、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减免农业税。政治:废除人民公社,重建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二、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改革2.发展新方向:土地流转(1)内涵: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
32、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2)形式: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经营权,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3)背景: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城乡差距拉大,农村人口转移,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家庭联产承包制分散化经营不适应农业规模化发展。,专题二:改革开放40年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专题三:改革开放四十年之三次思想解放,(1)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1978年5月思想理论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了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对人们的思想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3、(2)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解决了困扰人们的姓资姓社的问题。(3)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会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解决了困扰人们的姓公姓私的问题。,专题四:50年代院系调整,1、原因:(1)缺乏工业建设所需的大量专门人才。(2)实行“以俄为师”、“一边倒”的外交政策。(3)收回国家教育主权的需要。(4)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不均衡。2、特点:(1)私立和教会高校退出; (2)仿照苏联模式;(3)人文社科被限制; (4)高校部分教学权利收归教育部
34、;(5)拆散民国大学体系; (6)思想改造,专题四:50年代院系调整,3、评价: 积极:(1)建立起了全新的高等教育制度,使大学和学院适应了国家建设的需要。(2)院系调整奠定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3)对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进行统一配置,使全国有限的办学条件得以充分利用,因此院系调整提高了办学效益。(4)有效地改善了高等院校集中在沿海和大城市并由此而导致的地区分布不均的局面,促进了内地的教育发展和经济文化建设。(5)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建设所急需的专门人才,对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专题四:50年代院系调整,3、评价: 消极:(1)调整使得文理分割,理工分家,综合大学
35、名存实亡,不利于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2)仿效苏联模式,批判“通才教育”,强调“专才教育”,在专业设置上一味追求专而细,使得高等学校毕业生知识面过于狭窄,不能适应新科技的发展需要。(3)院系调整之后高度集中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禁锢了学术思想的繁荣发展,限制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4)拆散了一些著名教授相对集中、办学颇有特色、在国际国内都很有影响的一流大学的部分系科和专业,削弱了综合大学的整体学术水平与科研实力,降低了我国大学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一、二战后国际格局与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外交(一)外交政策的调整:1.49年-50年代中:美苏冷战下的的中国外交外交调整:“一边倒”(意识形态)到“和
36、平共处”“求同存异”(国家利益)主要内容:三大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步入国际舞台形成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格局;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外交上孤立的政策;中国只有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才能避免在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处于孤立地位。深远影响: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先后与苏联等17国建交,从而使新中国在保卫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专题五:国际格局下的中国外交,一、二战后国际格局与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外交(一)外交政策的调整:250年代中-60年代末:国际环境恶化下的中
37、国外交外交调整:“反帝反修”、两个“拳头”出击主要内容:反对苏联和美国霸权主义、发展与亚非拉国家关系形成原因:美国利用台湾和侵越战争威胁中国,苏联对华实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我国外交环境恶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有更多国家脱离殖民枷锁而独立。历史影响:中国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20多个国家建交,大大改善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专题五:国际格局下的中国外交,一、二战后国际格局与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外交(一)外交政策的调整:37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下的中国外交外交调整:“一条线”,改善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革命外交到务实外交)主要内容: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改善与
38、建交、中日邦交正常化形成原因:美苏争霸,美国居守势;苏联陈兵中苏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历史作用: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中国同更多西方国家建交,扩大了在世界上的影响。,专题五:国际格局下的中国外交,一、二战后国际格局与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外交(一)外交政策的调整:480、90年代后: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下的中国外交 政策调整:“全方位”,不结盟政策、全方位外交主要内容:以联为中心的外交、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担负负责任大国形成原因: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缓和、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等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是国内社会主义建
39、设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的过渡时期,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历史作用:我国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赢得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专题五:国际格局下的中国外交,一、二战后国际格局与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外交(二)三次建交高潮:第一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中国实行“一边倒”对外政策,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第二次(1972年):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第三次(1992年)
40、: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外交关系;苏联和部分东欧国家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一批新国家建立。,专题五:国际格局下的中国外交,二、近代以来国际视野下的大国外交中美关系1.追随英法,染指中国(18401899)表现: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1958年天津条约原因:当时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无法与英国等资本主义强国相抗衡,因此采取了追随侵略、从中牟利的政策。 2.门户开放,独立侵华(18991927)表现:1899年“门户开放”政策。原因:当时美国已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在侵华问题上与其他国家争夺激烈。美国采取这一政策,以求在经济上率先进入中国市
41、场。,专题五:国际格局下的中国外交,二、近代以来国际视野下的大国外交中美关系3.中美合作、共同抗日(1937-1945)表现:援助中国进行抗日战争原因: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共同抵御法西斯的侵略 4.扶蒋反共,控制中国(18451949)表现:扶蒋反共。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原因: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两大阵营形成。美国从中国攫取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特权,最终形成美国独霸中国的局面,专题五:国际格局下的中国外交,二、近代以来国际视野下的大国外交中美关系5.遏制中国,全面对抗(1949-1972)表现:美国对华政策以孤立、封锁、包围和敌对 原因: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霸主,采取
42、了全球扩张政策,企图控制全世界;它对资本主义世界采取以稳定为主的政策,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它对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遏制和敌对的做法6.走向和解、中美建交(1972-1979)表现:基辛格访华、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原因:20世纪70年代在苏美争霸过程中处于劣势,侵越战争陷于泥潭,经济由“黄金时代”进入“滞胀”状态,专题五:国际格局下的中国外交,二、近代以来国际视野下的大国外交中美关系7.时而紧张、时而缓和(1979以后)表现:双方在广泛的领域开始了合作关系,但台湾问题、朝鲜问题、双边贸易仍然存在很大的摩擦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在国际舞台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3、,加上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国便开始以中国作为它的主要对手,专题五:国际格局下的中国外交,三、近代以来国际视野下的大国外交中苏关系1.同志加兄弟(1949-1960) 表现:中苏同盟互助条约、1954年赫鲁晓夫访问中国、朝鲜战争。原因:战后两大社会阵营形成,美国奉行的反共政策;中苏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一致, 影响:苏联在各方面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援助,为新中国恢复与发展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中、苏关系中也隐含着许多消极因素,为此后中苏关系的恶化埋下了祸根。,专题五:国际格局下的中国外交,三、近代以来国际视野下的大国外交中苏关系2.从分裂到对抗(19601978) 表现:1
44、956年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让中共不悦;1958年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事件;1960年召回苏联专家;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原因:两党的在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上的分歧 ;从两党关系破裂到两国关系的恶化;,专题五:国际格局下的中国外交,三、近代以来国际视野下的大国外交中苏关系3.走向“正常化”(19791991) 表现:1982年勃列日涅夫发表“塔什干讲话”;1985年苏军减少在中苏、中蒙边境的驻兵;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 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之后,中国对对外政策进行了全面调整;“三大障碍”的消除(苏联在蒙古和中苏边界部署重兵;苏联出兵干涉阿富汗;,苏联支持越南
45、侵略柬埔寨),专题五:国际格局下的中国外交,一、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内容(一)物质生活的变化1.衣:长袍马褂(传统)西装(鸦后)中山装(辛亥)列宁装(建国初)干部装(文革)时尚个性(改革开放后)服饰由拘谨呆板向没关舒适过渡;由一元服饰向多元服饰过渡。2.食:四大菜系西餐传入凭票供给菜篮子工程3.住:平房中西合璧楼房4.风俗:妇女解放:废止妇女缠足,婚姻自由。婚丧仪式:由铺张繁琐愚昧变为简约文明。社交礼仪:握手、鞠躬取代“老爷”“大人”。历法节日:近代改用阳历,增添国庆、元旦等新节日,专题六: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内容(二)交通的进步1.轮船: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首次
46、打破了列强垄断的局面。开始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2.铁路:1881年清修筑从唐胥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1888年,紫光阁铁路,宫廷专用。甲午战后,列强争夺在华铁路的修筑权到“九五”期末,铁路总里程亚洲第一,世界第四。3.公路:20C初,汽车开始在上海出现。4.航空:1909年冯如制成了我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北京-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专题六: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内容(三)通讯的进步1.有线电报:19C70S,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路,甲午战争前夕,形成了电讯网络。2.无线电
47、报:20C初,上海装置了无线电台。3.电话:20C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家电话局。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通讯网络。2000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跃居世界第二位。4.互联网:,专题六: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二、影响我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外因:鸦片战争后,西方物质文明、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涌入;内因: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思想解放: 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规律(1)起因:随着中国经济、政治、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发展。(2)过程:由被动到主动;地域之间严重的不平衡。(3)结果: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导致中西文化逐渐结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4)影响:
48、有利于封建因素消除和促进社会的发展。,专题六: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人民教育发展1.过渡时期(1949-1956)(1)内容:新中国成立,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人民政府全面接管教育;“一边倒”外交政策导致国内教育“苏联化”。(2)措施: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1954年宪法正式将新中国教有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确定下来;接管改造旧教育,创建社会主义新教育,并积极改料学制学校向工农及工农子女“开门”。(优先录取工农农女入学;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等)(3)意义: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意义义教育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保障了人民群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专题七:新中国教育、科技与社会变迁,一、人民教育发展2.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1)措施:1957年毛泽东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1957年刘少奇倡导“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在办学体制上,国家采取多种形式办学的方针;(2)意义: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意义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培养了大批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