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政治权利和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区分权力、权利,权力:政治概念,一般指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力,总是与服从联结在一起。权力有两层含义:一是政治上的强制力,如国家权力。二是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如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权利:法律概念,自身拥有的维护利益之权,与义务相对应而存在,如公民享有劳动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一、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条件:(国籍、年龄、政治条件、能力条件),(3)地位:,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一)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A.含义: P8, B.内容:,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2、,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2)含义:,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某些国家机关领导人、城市居委会和村民居委会的权利,公民的选举权: 首先,选举权在国家层面,是指公民享有选举与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或者某些国家机关领导人的权利。其次,选举权在社会基层民主层面,包括村委会和居民委员会的选举。,思考,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这说明( ) A、我国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我国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都不能放弃 D、我国公民都有权选举国家领导人,B,一、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一
3、)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2、政治自由,(1)内容: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2)地位:,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言论: 出版: 集会: 结社:,口头、书面、网络发表,书籍 报刊 广播 电视,一定场所(临时性),组织社团(长期性),游行:示威:,标语、旗帜,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前进,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集会、游行、静坐,要是没有水的约束,那该多么自由啊!,岸边的死鱼,自由是法律的体现,法律是自由的保障。,(3)自由与法律的关系:,自由是相对的,是法律范围内的自由。不受法律约束的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公民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
4、威法行使自己的集会、游行、示威权利,这是对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限制。”这种观点( ) 认为公民应无拘无束地行使政治自由权利 认为法律和自由是统一的 主张公民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权利 割裂了政治自由和法律的关系,因而是错误的 A、 B、 C、 D、 ,D,一、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一)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3、监督权,(1)含义: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2)内容: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等,谁监督? 监督谁?,公民,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批评和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孪生兄弟,我国公民必须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一、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二)
5、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重要性: P9(根本保证;重要保证),一、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二)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2、遵守宪法和法律,全国普法日:12月4日,普法进入课堂,重要性: P9(根本行为准则),一、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二)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重要性: P9(保证、表现、职责),一、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二)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二、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一)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内涵: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表现: (1)任何公民的合法
6、权利都受到保护,(2)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反对一切特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 )A、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B、在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C、在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和适用法律方面一律平等D、立法平等和守法平等,C,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二、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二)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统一的,不可分离 法律上相对应存在 主体都是公民 权利的实现,义务的履行 相辅相成,这一原则对公民的要求(怎么做?): A.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7、既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B.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只有履行义务,才能获得相应权利。,二、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三)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1)两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必须把两者利益结合起来。,(2)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课堂小结,1、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2、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公民在行使权利和
8、履行义务时必须遵循/坚持哪些基本原则?),课堂巩固,1、在我国,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这意味着A.公民要自觉做到先履行义务再享有权利 B.权利与义务都是不能放弃的 C.每个公民在法律上都具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 D.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D,课堂巩固,2、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 A.生存权和发展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D.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B,课堂巩固,某年秋天,印有日
9、本军旗的丝巾惊现兰州,甚至成为流行的饰品。据此回答34题。 3、此事一经报道,立即引起人们的强烈谴责。这表明 A.我国人民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B.我国人民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C.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强,关心国家安全 D.我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4、这一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 A.公民不应该张扬个性,穿着要朴素大方 B.应大力抵制日本商品的进口 C.公民应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D.必须依法严惩不法经营行为,B,c,5、“你对国家的热爱更高于你对职业和薪水的追求。”这是某媒体对姚明回国参加奥运会最高的评价。姚明的行为体现了我国公民( ) A、积极履行义务,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 B、坚持
10、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一致的原则 C、坚持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对等的原则 D、把个人命运与国家荣誉紧密联系在一起,A,6、据人民日报报道,一名中国国籍的18岁女学生王渊拒绝申请美国总统奖,原因是申请该奖必须首先放弃中国国籍,她不想为了拿一个奖而放弃中国国籍。她的行为( ) A、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维护了国家荣誉和自己高尚的人格 C、维护了国家的安全 D、不符合国际主义的要求,B,7、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是因为( )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在我国,社会、集体和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自由是相对的,自由和法律是统一
11、的 公民的权利,既受法律的保护,又受法律的制约A、 B、 C、 D、 ,D,8、针对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各种途径深入我国内地窃取我国居民基因资源的情况,国家出台了有关基因保护条例,要求我国公民自觉保护这一珍贵资源。这说明( ) A、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B、公民有维护个人利益不被侵害的权利 C、公民有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 D、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义务,D,9、某公民在报名参加北京地区医师资格考试时,认为由于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封网过早导致其错过报名而耽误了考试,遂向卫生部申请行政复议却被驳回。为此,该公民将卫生部告上了法庭。这位公民行使的是 A批评和建议权 B申诉权 C求偿权 D监督权,D,10微信朋友圈类似于微博、博客与论坛的综合,用简短的文字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及时互动。微信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谣言散步的途径。公民在微信上( ) A. 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B可以扩大生活中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C有发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的自由 D有表达的自由也需承担表达的责任,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