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郑州市第二十中学等四校 20132014 学年上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历史试卷本 试 题 卷 分 第 卷 ( 选 择 题 ) 第 卷 ( 非 选 择 题 ) 两 部 分 , 共 100分 , 考 试 时 间 90分 钟 。 考 生 应首 先 阅 读 试 卷 上 的 文 字 信 息 , 然 后 在 答 题 卷 上 作 答 , 在 试 题 卷 上 作 答 无 效 。第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请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学术思想大放异彩,下列言论属于墨家学派的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若使天下兼相
2、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2. “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也,由名分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 ”请根据所节录文献内容判断,这段文字最有可能表达的是下列哪一派的观点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3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人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
3、法、墨、儒4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5.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A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B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C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D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62010 年 1 月 15 日下午
4、 15 时 31 分左右(北京时间)出现号称“千年最长日环食”天象奇观。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7.“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有各得之以为性(本性) ;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这段话表明程朱理学的主要作用是A、为封建伦理道德寻求理论依据,从而规范人的言行,维护封建统治B、阐述“天理”的真谛,让人们理解自然界运行规律和人际关系的法则C、寻求天地和人世间万事万物的本性,阐明“理”的本质D、宣扬客
5、观唯心主义思想 8.“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出自宋真宗赵恒)这首诗不能说明A.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B.宋朝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C.儒家经典成为学校教科书 D.皇族考取功名后承袭恩荫- 2 -9.“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本诗反映了 A. 孟子的“仁政” B 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 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10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 “格物”或“格心”
6、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11.以下关于各思想家与其的代表作的对应不正确的是A李贽焚书 B.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 藏书C.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D. 王夫之读通鉴论12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A.建立一家之法 B.法律是由人来决定的C.建立君主立宪制 D.反对君主制,实行法治1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 , “排击孔子,别立褒贬” 。这
7、里的“某人”是指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14.下列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演变表述不准确的是A春秋时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思想体系的儒学 B战国时荀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发展了孔子学说C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使其处于统治地位D宋代时朱熹集理学发展之大成,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 15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是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16.
8、 柏拉图在辩诉篇中写道:“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代价予以抵制。 ”苏格拉底的主张体现了他A.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特点 B.服从城邦和珍视自由有机结合C.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D.珍视个人的思想,敢于表现个性17. 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置你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更好的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永恒的。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畜生;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 ”这段材料A.反映的神学思想 B.认为人是无理性的C.认为人是卑贱的 D.反映的是
9、人文主义思想18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和法制19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A.智者运动 文艺复兴 B.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C.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D.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20. 德国歌德指出:“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俄国赫尔岑- 3 -则坦率的指出:“当伏尔泰还在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
10、的文明了。 ”依据上述内容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应是A.伏尔泰提倡三权分立,卢梭提倡平等自由 B.伏尔泰提倡开明专制,卢梭提倡人民主权C.伏尔泰提倡社会契约,卢梭提倡科学民主 D.伏尔泰提倡人民主权,卢梭提倡开明专制21.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搭配错误的是A彼特拉克以“人学”对抗“神学” B但丁提出三权分立学说C卢梭倡导“人民主权”说 D康德提出要自由也要自律22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其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其超越主要表现在以“理性”为核心 将斗争矛头直接对准封建专制制度抨击教会的腐朽 主张建立民主与法制的
11、社会A. B. C. D. 23.“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 ”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代表了辉煌的成就,但它们在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 ”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与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 ”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A.甲正确,乙错误 B.甲错误,乙正确 C.甲、乙都正确 D.甲乙都错误24.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化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培根所说的三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印刷术、造纸术 火药 罗盘针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古
12、典文化A B C D25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 楚辞、 汉赋 、唐诗 B. 楚辞 、唐诗、宋词 C. 宋词 、唐诗 、楚辞 D. 唐诗 、宋词、元曲 26小明是个文学爱好者,他平时收集了很多名篇佳句。下面是他收集的部分经典名句,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A B C. D27.下列有关京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京剧是中国成就最高的戏剧形式
13、B京剧的形成体现了我国戏剧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C京剧是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因此称京剧D京剧的形成、发展与满族统治者的喜好、支持密不可分28中国的汉字源远流长,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读下面图片,反映的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序列正确的是 A B C D29.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伽 利 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 4 -B牛 顿经典力学体系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C爱因斯坦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思想观点的革命D普 朗 克人类认识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30. 美国弗里得曼在世界是平的21 世纪简史一书中提出,铲平世界的唯一推土机是柏林墙的倒塌和
14、Windows 3.0 版的开启。对这种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全球化的趋势始于冷战格局的结束 B信息技术的进步加速了全球化进程C柏林墙倒塌消除了东西方之间的隔阂 DWindows 3.0 填平了南北之间的鸿沟第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题,共计 40 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 (20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朱熹生活
15、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 。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 ,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材料三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
16、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乐。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一一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中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主张及影响?(4 分)为此,汉武帝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4 分)(2)据材料二,指出朱熹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 分)提出了怎样的认识论?(2
17、分)(3)据材料三,归纳黄宗羲的主要思想?(4 分)- 5 -(4)据材料四,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响着时人及后世?(4 分)32.(20 分)阅读下列材料:在“人与社会”这一哲学命题上,西方人文主义者的探索和奉献精神,彰显了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真正价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希腊神话用神的形象体现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出古典人本主义。人类对于自然相对独立,对于自身社会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人不是社会与国家的消极附属品,而是宇宙中万物的尺度。 杨师群中西方上古宇宙观及相关文化之比较 材料二 归根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
18、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 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革命。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 (1)材料一是古希腊哪一学派对“人文主义”的诉求。 (2 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诉求的历史意义。 (2 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艺术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4 分)这些“个人主义伦理观”走向民众的主要途径是什么?(2 分)(
19、3)据材料三,指出科学与思想的关系。 (2 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些“革命原则”的主要内容。 (4 分)(4)上述材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2 分)据此,你认为在今天社会发展中,我们应该怎样彰显个人价值?(2 分) 20132014 学年上期期中四校联考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卷 (选择题 共 60 分)- 6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C B D B C C A D C B B D A B B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D D A B B B C
20、 C A C A C A B B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40 分)31.(20 分)(1)主张:大一统理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 分) 影响: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2 分) 措施:重用儒生;设置太学及地方教育系统;表彰六经。 (任 2 点 4 分) (2)核心:“存天理,灭人欲” (2 分) ; 认识论:“格物致知” (2 分) 。(3)反对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提倡“工商皆本” ( 任 2 点4 分) (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质用) 。 (2 分)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 分)32 (20 分) (1)智者学派。 (2 分)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或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 (2 分) (2)但丁神曲 ;薄伽丘十日谈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等。 (任意二点得 4 分)宗教改革。 (2 分) (3)科学促进了思想解放。 (2 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人民主权;社会契约;三权分立等。 (任意二点得 4 分) (4)从人文主义到理性主义(或从起源与到发展) (2 分) 。以人为本;追求美德;服务社会等。 (言之有理即可;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