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朴正熙政府与韩国经济现代化.pdf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296364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PDF 页数:54 大小:2.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朴正熙政府与韩国经济现代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朴正熙政府与韩国经济现代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朴正熙政府与韩国经济现代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朴正熙政府与韩国经济现代化.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朴正熙政府与韩国经济现代化.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丹类号: “UDC! 密级:学校代码: l【、焉量大季硕士学位论文朴正熙政府与韩困经济现代化拍 导教师学科专业名赫论文提交对期论文蕃辫目期答辩委员会主席盟自擐朴共舶剐救艘囤际荚系2006年5月10口jK维克研究的朴正熙政府与韩国经济现代化摘要韩国经济的起飞是东亚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原本是一个国土狭小、资源匮乏、资金短缺、工业基础及其薄弱的农业小国,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只有83美元,这种水平就是在当时的发展中国家中也是相当低位的。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韩国实行由政府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成为培养韩国经济力量的基础。从1962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连续实

2、施了五个五年计划,全力以赴地致力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在短短的二十年间实现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K,实现了经济的现代化,创造出了令世人赞叹的“汉江奇迹”,成为了新型的上业化国家。分析韩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韩国经济是在20世纪60、70年代也就是朴正熙时代奠定了日后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止是存这一时期,韩国基本上实现了经济的现代化。本文旨在介绍朴正熙政府为了发展韩国经济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包括外交上增强美韩同盟关系,缓和与R奉的关系,争取美援、日援的援助,用外交途径赢得发展经济的国际大环境;在国内大力推行各项经济政策有力地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在韩国这种政府主导型的发展经济的模式下,政

3、府的最高决策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韩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巨大而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与韩国的社会制度不同,但同属于第三世界,同属于东亚文化圈。中韩两国在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建筑风格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两国人民在文化、道德、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也有着许多共同点。韩国在短时期里创造了“汉江奇迹”,实现了工业现代化;而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致力于实现经济现代化。由于类似的历史经历与文化背景,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类似的情况。韩国发展经济的经历可以为我国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尤其是韩国的经济模式是政府强有力干预下的“混合型经济模式”,同我国现阶段推行的社会主义市

4、场经济模式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因此,研究朴正熙政府时期的外交政策和经济政策,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键词:朴正熙政府;经济现代化;权威主义;“汉江奇迹”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Ko咒a ecOnomic lake-off is an imporlant paIl of the rise of East AsiaKorea was originally asmall size,lack of resources,lack of capital,weak industrial base and agricultural small country,the20th century

5、until the early 1960s,its per capita GDP is only 83 USdollars,which is the level at thetime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quite lowHowever,beginning fiom the 1960s,Korea implementedby the governmentled export-orien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the basis for economicstrength training、From 196

6、2 the first fiveyear plan,launched five successive fiveyear plans,nocommitment to the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in the short space of 20 years to achieve asustained rapid growth,achieving economic modernization,and created the world praise thc”HanjiangRiver miracle”as a new type of industrializ

7、ed countries。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oreaneconomy modernization process,we find that the Korean economy was in the 1960s,the 1970s wasthe era of Park Chungbee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it was in thisperiod,and Korea has basically realized modernization of th

8、e economy髓is article aims to introducethe Park Chung-hee gover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orean economy has taken a series ofmeasures,including diplomatic relations and US-South Korea alliance,easing relations with Japan,for USAID,Japan aid assistance by diplomatic means to win international e

9、nvironment for economicdevelopmentVigorously pufsue economic policies at home effectively promote rapid economicgrowthtn Korea the government-domina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the hi曲estpolicy-making role is not to be neglected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 arc enornlou5 andimportant roleW

10、hile China and South Korea have d堪erent social systems,but belong to the thirdworld;belong to the East Asian eating culturesC1aina and South Korea in lifestyles,social customs,architecture style,and some other aspects have alarming similarPeople of the two countries in culture,morality,y蛆u嚣and ways

11、of thinking have also share many conmlon pointsKorea has created a”Hanjiang river mirKle”achieved industrial modernization in a shit timeSince the start of reform andopening up policy in 1978,China has committed to economic modernizationFor similar historicalexperience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in t

12、he realization of economic modernization process,oftenencounter Sml订ar situationsKorea economic development experience c粕provide valuaMe experienceand lessons of ChinasJ especially Koreas economic model is the strong intervention of the。mixedeconomy model。with Otff current stage of the socialist mar

13、ket economic model have great shnilaritiesSo there has a丑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of Park Chung-hecadministrations foreignpolicy and ecOnomicpolicyKey words:Park Chung-hee government; modernization of economy;Authoritarianism;“Ha哪iang Miracle“2引言引言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出现

14、了一股被称为“东亚奇迹”的强劲旋风,在全球经济增长长期乏力的大背景下,以韩国为首的“四小龙”迅速崛起,引起世人的瞩目。其中,最抢眼的要数韩国。因为,在“四小龙”中,韩国不仅人口最多,基础最差,发展速度最快,更重要的是,作为冷战时期两大阵营的直接对峙点之一,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把韩国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社会制度联系起来。韩国独立时是一个f分落后的农业国,而且自然资源贫乏。在这样的条件下,又爆发了朝鲜战争,更使得韩国经济干疮百孔,几近崩溃。1961年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刚刚80美元,基本上没有现代工业。就是在这样贫穷落后的基础上,韩国仅用30多年的时间,使其国民生产总值由1962年的23亿美

15、元增至1996年的4802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8l美元增加到10763美元,跻身于世界“富国俱乐部”一经济合作组织(OEcD),并且成为世界第十一大经济实体。亚洲金融危机曾经使韩国经济遭到重创,人们对韩国经验也发生过怀疑。但是,韩国仅用两年的时间就摆脱了金融危机,成为东亚地区遭受金融危机的国家中第一个摆脱危机的国家。作为亚洲“四小龙”之首,韩国在短短四十年间,在一片资源贫乏、基础落后的狭窄半岛之上逆风起飞,迅速成长为经济上的巨人,跨越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个世纪的发展进程,创造了“汉江奇迹”,引起了世人的瞩目。人们将韩国的现代化之路命名为“韩国模式”,韩国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在于它自身,政府对

16、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制定经济发展战略,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促进经济发展。一些与韩国具有相似国际条件和相同机遇的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取得与韩国同样的成功。一个国家的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最终并不取决于它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经济实力、文化水准,最重要的是它能否制订和执行正确的发展策略,并且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竞争环境;历史发展的机遇是稍纵即逝的,能否把握国际因素或利用国际条件,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真正实现现代化进程跨越的最重要契机是抓住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良机,发挥自己的后发优势,实现自己产业的更新换代;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成功实现现代化,必须有一个善于

17、利用国际条件的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发展中国家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方向,持务实灵活的态度,善于利用发达国家的一切有利因素,为我服务;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主动融入全球化的大潮中,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在开放中求发展。纵观韩国经济的发展,分为几个不同的发展时期,韩国经济发展的腾飞期,指朴正熙政府推行权威政治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朴正熙政府充分认识到了发展本国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经济的重要性,确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第一”、“出口第一”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利用冷战给韩国提供的特殊战略地位和机遇,利用发达国家的一切有利因素为发展本国经济服务,并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

18、机遇,及时进行了战略调整,为韩国经济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从而实现了经济腾飞。朴正熙政府时期,韩国政府把发展经济,摆脱贫困视为巩固新政权的基础,提出“经济发展第一”,实施出口主导战略,重建人力资本基础,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鼓励出口,扶植战略产业发展,尤为重要的是政府制订经济发展计划,加快经济开发步伐。从1962年丁F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此韩国步入了经济开发时期。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实际增长为85,超过了71的计划指标。产业结构看,1966年与1962年相比,第一产业从334下降到317,第二产业从217上升到257,第三产业从449下降到426。从196卜1971年的“二五”计划,国民生

19、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14,超过了105的指标,从产业结构来看,1971年与1965年相比,第一产业从384下降到289,第二产业从178上升到228,第三产业从418上升到483I“。此外,印年代,韩国出口量惊人,从1962年的5480万美元,1964年的1191亿美元,跃至1969年的6235亿美元,韩国经济在这一时期开始了真正的增长。从1961年到1971年,韩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7,出口年均增长达到36,出口总额从5500万美元增至12亿美元吼70年代是韩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这一时期,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面貌在“新村运动”的推动下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一时期

20、,在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下,经济增长速度一度放慢,经过调整,摆脱了滞胀局面,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70年代,韩国执行了“三五”和“四五”两个五年计划。 “三五”期间,虽然有19721973年的农产品和矿产品短缺及19731974年的石油价格上涨的冲击,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仍保持在112,第一产业比重从19r71年的289下降到1976年的248,第二产业比重从1971年的228上升到1976年的31,第三产业比重从1971年的483下降到1976年的443。工业化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四五”计划期间,韩国爆发了经济危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只达到58。197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由1

21、978年的116下降到62,当年对外贸易逆差达52亿美元。进出口增长率,批发物价上升率,通货膨胀率等经济指标均未达到“四五”计划目标。但整个70年代,韩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4倍,出口增长了166倍,出口跨上了一个新台阶,1977年出口额突破了100亿。在1972年一1978年期间,韩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达108,重化工业在出口总额中的比例从1972年的213上升到347。19年韩国的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592美元,进出口总额达到390亿美元【3】。70年代末,韩国经济在经过持续高速增长后,也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比如,出口产品受到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限2引言制,国际贸易环境严峻;重工业和化学工

22、业投资失控,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农林水产业生产下降;国际收支赤字增加,外债负担加重等等。这些都需要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纵观韩国经济几十年的发展,50年代经济从崩溃的边缘走向复苏,60年代成功的推行了外向型发展战略,70年代跻身于新兴工业国行列,80年代已发展成为国际市场上一支有竞争力的力量,90年代以后,又将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作为努力的目标。韩国向世人展示了它的巨大经济成就和快速持续的经济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从60年代到80年代,韩国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分析其经济增长的原因,政府及领袖的作用在以政府主导的官民合作体制为特点的韩国经济中是不可忽视的。尤

23、其,韩国经济是从60年代初进入经济开发时期开始崛起的,而且,韩国经济在60、70年代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初步建立了现代化的基础。韩国现代化之路奠基于1961年的“516”军事政变之后,形成于朴正熙、金斗焕到卢泰愚的权威主义时代,权威主义的发展模式推动了经济高速发展14。尤其是处于奠基时期的朴正熙政府时代,把纷繁复杂、互相严重冲突的众多追求集中到民族发展的共同目标上,并牢牢地指引、约束、控制着这些追求,使他们只能在民族发展目标的实现中得到实现或得到部分实现15J。因此,朴下熙政府在韩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巨大而重要的。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 开展经济外交促进经济发展11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际

24、大环境战后韩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始终未能摆脱国际环境的重大影响。韩国在二战后所处的基本国际环境主要是全球范围的冷战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西方之间形成了两大集团互相对峙的局面。美国为了实现其全球利益和世界霸权,对苏联进行遏制战略。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这种遏制战略的最终形成。这种遏制主要是通过军事手段来实现的,而欧洲和东北亚就是美国对苏进行遏制的两个主要场所。在东北亚,美国的遏制战略体现为美国与日本和韩国建立政治和军事同盟。美国是这个三边战略合作关系的领袖,美日同盟是基石,美韩关系则是这种战略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种冷战背景下,影响韩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国际环境主要是韩美关系和

25、韩Fl关系。韩美、韩同在政治、经济、外交各个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关系,都与这一时期的国际大背景紧密相连,尤其是,当时两大阵营的对峙,美苏冷战局面的僵持。制约战后世界格局发展的美苏关系,在60年代经历了重大变革。60年代初,两国在欧洲的争夺,导致了柏林危机的重新激化。这次危机虽然以苏联放弃最后通牒式的要求而缓解,但不久,两国在加勒比海地区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几乎把人类带到核战争的边缘。古巴导弹危机平息后,美苏双方都调整了核战略。美国以“相互确保摧毁”为战略目标,迅速建立起由陆基、海基和空基核武器所谓三个支柱构成的战略核力量。苏联则实施一项以核武器为中心的全面扩充军事力量的计划,并终于在60年代末改变

26、了美国独占核优势的局面。双方积累的核武器足以把地球毁灭若干次,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从此,世界各国的安全利益在求生存的方式上达成一致。制止超级大国的核竞赛,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要求。就在美苏各自增强核威慑的同时,两个超级大国的双边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一方面,他们继续在一系列问题上明争暗斗,竭力扩充势力范围;另一方面,又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寻求妥协与合作。双方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防止核扩散协议,以及开始进行限制战略核武器谈判,等等。这一切都表明,两个超级大国力图维持日益受到挑战的两极格局,实现美苏合作主宰世界的愿望。与此同时,双方又都利用这一暂时缓和的时机,积极在地

27、缘政治方面为下一轮的霸权争夺做好准备。美国在几十年推行露骨的对外侵略扩张政策,在不断失败的情况下,70年代初开始不得不有所收敛,推行所谓“尼克松主义”,以求改善国际处境。美国不但停止了直接侵略越南的战争,也相应地开始改善同中苏的关系,分别表示了同中苏和平4第一章开展经济外交发展经济共处的意愿。尤其对于苏联,表示以“谈判”解决双方的分歧,希望与苏建立“富有建设性”的关系。1972年5月和1974年6月,尼克松先后两次访苏,1973年6月,勃列日涅夫访美,以及他们在互访中签署双方就限制战略武器、防止核战争、双方经贸关系等问题达成的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充分体现了美苏关系的改善。正当美国长期深陷侵越战争

28、泥潭、国力丁F始相对衰落的时候,苏联却大力发展了战略核武器。到1972年美苏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达成协议时,苏联拥有的战略核武器总数已经超过美国,使美国失去了对苏联的核优势。在常规兵力和多数常规武器方面,苏联居优先地位。经济上,苏联与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苏联凭借其军事实力和经济潜力的增强,为与美国争夺全球霸权,70年代对外采取了进攻性的扩张战略。70年代上半期,苏联集中对西方发动“缓和攻势”,在改善与美国关系的同时,促进欧洲局势的“缓和”,离间西欧与美国的关系,削弱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又采用打“代理人战争”的方式,在第三世界接连发动猛烈的扩张攻势。可以说,苏联在这一时期的扩张活动达到了登峰造

29、极的地步。从70年代后半期苏联大肆向外扩张的势头和美国对此表现“软弱”、被动的情况来看,60年代末出现的美苏全球争霸,在70年代中期后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同时也表明,美苏之间搞“缓和”只是一种手段,是一种表面现象,实质还是争夺霸权。另外也可以看到,这种“缓和”,在空间上只局限于欧洲,而在亚洲和非洲,由于美苏的争夺,地区冲突却加剧了。这种“缓和”在实践上也是短暂的,安哥拉事件后,“缓和”势头开始下滑。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缓和”完全陷入了危机。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作为美国在东北亚的重要的盟友之一的韩国不可避免的选择更加依靠美国的保护,包括政治上的合作、经济上的援助、军事上的同盟等等。“美国与苏联

30、冷战中的对抗哪几也没有象在分裂的朝鲜表现得那么明显。”【6J在发展对外关系的过程中,韩美关系是韩国外交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后发展国家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资本积累。后发展国家一般都是落后的农业国,因此,资本来源主要是引进外资和商品出口。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全面启动,朴正熙政府为解决现代化所需的资金积极开展经济外交,到1970年,建交国由1960年的20多个增加到145个。1962年,商品出口国只有32个,到1968年增加到89个,其中包括亚洲29个(1962年15个)、欧洲18个(1962年11个)、美洲18个(1962年4个)、澳洲3个(1962年1个)、非洲21个(1962年1个)f”。在发展经济外

31、交的过程中,美国和日本是朴正熙政府重点合作的对象国。争取美国和日本的经济援助是朴正熙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以发展韩国的经济现代化。12韩美经济外交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二战后,随着雅尔塔体制的建立,以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形成,是国际斗争变得简单化,在当时来说有利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欧洲的稳定和世界的和平。但美、苏两国强权政治,无视弱小国家人民的利益,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操纵国际事务,使些国家的主权遭到了严重的践踏,朝鲜正是在这种体制下造成的民族分离,形成了两个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为今后的发展留下隐患,进而导致朝鲜战争的爆发。这场战争给南北双方到来的损失是惨重的。1953年,板门

32、店停战协议签署,以北纬38度线附近为非军事区,自此,朝鲜半岛一直成为冷战时期东西方之间军事对抗的热点之一。从二战后到朝鲜战争,美国一直称雄世界经济,到了60年代,苏联上升为第二经济大国,世界经济出现了与世界政治相对应的两大阵营的对峙,在斗争上表现为帝国主义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军事经济封锁,其总体目标是“遏制共产主义”,消灭社会主义国家,从而独霸全球。从战略上讲,朝鲜半岛处于亚洲社会主义的最前沿(包括中国、苏联),美国的侵朝战争就是企图在朝鲜半岛上建立反攻堡垒,以遏制亚洲的共产主义。因此,自二战后美国就将韩国纳入其世界政治、军事和经济体系之内,并给予巨额的经济援助,帮助韩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市场

33、经济道路【8J。这种市场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国家强有力的介入市场,培植财阀,在经济上剥削劳动者,在政治上又排斥劳动者。这种权威主义市场模式,在韩国的发展初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财阀经济代表国家实力,有利于塑造国家形象,增强民族自尊心,在当时生产力极低的条件下,追求经济独立和脱贫目标,确实也得到了全体国民的支持。美国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和以美国为主要的广大出口市场为韩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保证。不可否认,60年代韩国利用国内外有力的形式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为其日后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社会主义阵营解体,欧洲共同体的经济实力日趋强盛,超过了苏联,美国鉴于其自身国际收支状况的

34、恶化和无偿经济援助效益欠佳,重新考虑了其对夕政策。60年代末的“新亚洲政策”,减少了对亚洲地区的军事介入,尽管韩国政府强烈抵制,到1971年末,仍撤出约2万名驻韩美军咿J;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政府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单方面宣布对大多数轻纺工业制品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这对于以美国为第一大出口市场,以轻纺织品为主要出口产品的韩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面对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1973年10月中东战争而引发的第一次世界能源危机,韩国不得不重新考虑其长期经济发展战略,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构升级。尽管如此,长时间的韩美同盟关系还是不可分割的。韩美关系历来是以政治同盟为基础,更

35、注重加强双方的经济联系。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之一,美国对外政策最终完成了由孤立主义向全球主义的转变,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谋求建立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相结合的霸权体系。为对抗以苏联为首的国际共产主义而进行的冷战,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总目标和6第一章开展经济外交发展经济中心内容110l。在东亚地区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朝鲜半岛的对峙局面。二战后,美苏以北纬38度线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并且直接导致了两个国家的建立。韩美形成了同盟关系。自从1945年美军进驻朝鲜半岛38度线以南以后,美国对韩政策不仅直接关系到韩国政府的建立与巩固,而且影响到南北朝鲜的统一政策和朝鲜半岛的统一问题。在朝鲜战争爆发前,美国

36、一度希望在联合国“朝鲜委员会”的监督下,在南北朝鲜举行民主选举以完成统一。但是,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韩政策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就是希望朝鲜半岛维持一种“分裂但和平”(Divided butPeaccfIll)的稳定状态【llJ。为了巩固和加强美韩关系,1953年10月,美国和韩国签订了美韩共同防御条约,条约规定,为了对付共同危险和发生共同防御,美国有在韩国部署海、陆、空军的权利,以及帮助韩国发展军事力量的责任。为了扶持韩国从而维护自己的军事和安全利益,美国向韩国提供了大量军事和经济援助。美国从当时的全球战略出发,从设立“占领地区政府救济基金”开始,向韩国提供了巨额的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这项援

37、助大部分是美国的过剩农产品及其他消费品援助,其价值总额为4亿3400万美元。除了军援之外,还有大量的经济援助。从1953年至1960年美国提供的经济援助总额达21亿美元。这些经济援助大部分也是提供消费品、原料及建设器材等物质资料。韩国政府接受援助物资之后,在国内市场上以高价出售,使之转化为货币资本。这项收入在财政预算中被列入“对应资金特别会计”,成为主要财政来源。利用这笔资金开始整顿经济,稳定市场,增加投资,着手推行替代进口工业化战略112J。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韩国经济凋敝,物价飞涨。处在冷战前沿的韩国紧跟美国,依靠美军保证其安全,依靠美元恢复其经济。1953年12月,韩国与美国签订

38、了“关于重建经济和稳定财政计划的经济合作委员会协定”。韩国还分别于1953年9月和1954年3月公布了“1954年度韩国经济复兴计划书”和“韩国经济再建计划”,确定了经济复兴的方向、原则和趋势,即:消除通货膨胀,实现财政及金融平衡,规定单一汇率和对应资金应用原则。同时实行自由企业原则、自由资金原则、自由价格原则、向自由经济体制转换。对于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韩国,美国也是鼎力支持。1954年双方签订了“关于对韩经济援助计划的协定”;1955年5月又签订了“韩美剩余农产品协定”等。根据这一系列协定,美国对韩国经济进行了大量的援助。在1950年至1953年援助52亿美元的基础上,从1953年到1957

39、年又援助了129亿美元。这些援助对韩国克服经济困难,恢复和发展经济以及60年代的经济起飞创造了重要条件。据统计,从19451960年,韩国从美国和联合国“韩国复兴委员会”共得到赠予及援助额高达294亿美元。这期间,韩国的预算的3040,有时甚至一半以上是靠美国维持的Il。朴正熙政府上台以后,外交上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继续保持与美国的同盟关系,7第一章开展经济外交发展经济高。重化工业制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是韩国出现顺差的主要原因之一11。在进口贸易结构上,60年代初韩国从美国的进口额为11亿美元,美国是韩国的第一进口对象国,主要的进口商品是粮食等农产品以原料和燃料。到1967年韩国从美国进口增

40、至32亿美元,主要进口商品是非食用原材料,机械、化学制品等,进口结构发生变化。到1972年从美国进口额增至65亿美元,美国是韩国第二位进口对象国,进口结构大致和60年代相同,到70年代末,进口结构从种类上看无大的变化,但从具体商品数量上看,工业品、原材料的进口率越来越大,美国仍是韩国的第二进口对象国。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韩国同美国的贸易关系发展很快,这种发展对韩国十分有利,由60年代韩美贸易方面韩国的大量逆差,其比例是18:1,到70年代末进出口贸易达到基本平衡,反应出韩国经济与贸易的迅速发展,美国一直是韩国的第一、第二位贸易进出口对象国,是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可以说,从60年代初以后的

41、近20年时间里的经济高速发展,美国是一个很重要的外部因素【1”。韩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充分发挥韩国人这种创新、开拓、牺牲和抱团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对民族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主要甚至核心作用,同时也不断寻求外部援助,这种外部经济援助与合作主要集中在世界经济的第一经济大国美国,并且韩国的进出口市场也主要偏重于美国。美国对韩国的援助和贸易发展一直很快,可以说,如果没有美国的援助就没有韩国经济今天的发展。美国对韩国在经济上总是给予种种支持、帮助和照顾。美国不仅在韩国遇到困难时慷慨解囊向其提供大量资金,而且总是全力担保,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五洲开发银行等国际会融机构向韩国提供长期无息贷款,

42、美国对韩国经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扶持作用。韩国同美国的经济关系十分密切,“美国经济咳嗽,则韩国经济感冒”。韩国与美国经济关系并没有因地处东西半球而隔绝,两国经济关系得以长期维持一种同盟关系。美国竭力从政治上、经济上支持韩国,从军事上保护韩国,同韩国结成了十分亲密的关系。13韩日经济外交韩日关系一直是战后影响韩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韩国的外部环境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历史的原因,日本在韩国的殖民统治对韩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损害了韩国人民的感情,严重影响了战后两国关系的发展。因此,二战结束后,韩国独立建国,虽然韩日两国地理位置接近,民间交往没有间断过,罚苛焦挥薪饨还叵怠牵null于韩日两国都

43、是美国在东北亚的盟国,同时也是出于侵朝战争的战略需要,美国从1951年9月与日本签订和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系的努力冒了极大的政治风险,在国内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此举在当时的韩国可谓赞成的少,反对的多阳。日本对韩国36年的殖民统治的痛苦经历,韩国人记忆犹新,反日情绪仍然极其强烈。他们对日本一直存有深深的疑虑和仇恨,担心与日本发展关系会使韩国重蹈覆辙。包括韩国的领导人也是如此,李承晚就对日本一直怀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敌对情绪。这使得在第一共和国和第二共和国时期,尽管美国为了消除韩国和日本的分析,多次调停,但都未能取得效果。但是,朴正熙政府,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在韩日会谈问题上采取了积极的态度,试图打破会

44、谈僵局。经过再三磋商之后,到1964年初,双方在一些重要议题上意见基本趋于一致。于是,朴正熙政府在1964年2月宣布,韩国准备在1964年3月结束韩日会谈,同日本签订恢复邦交的条约和有关协定。这一宣布在韩国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应。反对者认为,解决朝鲜与日本之间的邦交正常化问题,应由统一的朝鲜政府同日本谈判。在朝鲜分裂的情况下,韩国当局不能代表全体朝鲜人民。1964年3月至6月间,韩国各地都爆发了反对签订韩日条约的示威游行。各地参加示威游行的群众达到数万。汉城的青年学生和市民还包围了国会议事堂,并袭击了汉城警察署等机构。在野党的一部分人也对朴正熙政权的让步不满,反对同日本签订条约。迫于形势,第六次

45、韩日会谈于1964年4月被迫中断。但是,朴正熙政府与日本的恢复邦交的决心没有改变,朴正熙政府认为,人们反对签订韩日关系正常化条约的前提,即认为朝鲜过于弱小,以至无法避免为日本人所征服,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只要韩国大力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建立强大的国家就可以坚持国家的独立。这就更迫切的需要日本的资金和技术,并与日本发展贸易关系。因此,朴正熙政府一方面,坚定不移地坚持“经济发展第一”的基本方针和务实立场,确定了大量引进外资的方针;另一方面,以强有力的手段冲破了来自国内的种种阻力。1963年10月11日,韩国中央情报部长金钟泌秘密访日,与日本外相大平正芳举行会谈,冲破了僵局。双方商定:日本提供无偿援

46、助3亿美元、商业贷款2亿美元、民间贷款1亿美元。但是,在领海权和渔业问题上仍无进展。这次会谈有重大突破,韩方作出了重大让步。在过去谈判中使用的“请求权”一词不具赔偿性质。这次谈判韩方放弃了追究8项请求的法律依据,而将请求转变成日方的经济援助。韩日会谈一直是以秘密方式进行的。1964年3月的会谈取得重大进展后,政府首次公开发表了会谈结果。3月6日,所有在野党结成“反对对日低姿态外交全国民斗争委员会”,在全国掀起了反对会谈运动。3月24日,汉城发生了自“419学生运动”以来规模最大的学生示威游行。游行队伍高举“立即停止屈辱会谈”的口号,要求“立即撤回卖国代表团”。次日,学生游行扩散到全国。政府不得

47、己撤回了谈判代表团。但学生运动仍在高涨。5月23日,朴正熙在一次公开演说中称:当12第一章开展经济外交发展经济展计划以及促进韩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60年代后期以来,日本超过美国,成为对韩国援助和投资最多的国家。对于韩国这样一个内部市场狭小、积累资金少的国家来说,外来投资就是发展经济的推进剂。如果没有日本的大力投资,韩国的现代化进程无疑将受到极大的挫折。韩日关系正常化也是一个实用主义的决定,因为两国在历史上结下了很深的仇恨和不信任感,要实现关系的正常化比别的国家来的更为艰难。事实上,双方对于发展和对方的关系都是十分重视的。对于日本政府来说,自50年代日本的经济取得复兴以来,要想保持高

48、速经济增长,就必须不断扩大资源供应和商品市场。而韩国因为地理位置和历史传统的原因,是日本进行经济扩张的最佳目标之一。所以,日本成立了“日韩经济协会”,并在持强硬派立场的李承晚政府下台之后,立刻派外相访问韩国。而韩国的经济增长也需要不断扩大资金和产品市场。并且,双方都在美国的领导之下,同属一个阵营,美国人乐得居中调停。因此,日韩关系正常化,既是在美国的压力下适应美国亚太战略的结果,也满足了日韩双方现实利益的需要,因此,可以说,日韩关系的改善,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实现的。韩日建交以后,按照协定,日本向韩国提供了大量政府和民间援助,在投资总额上迅速超过了美国而跃居第一。据统计,自1962一i985年

49、间,日本在韩国的投资为lO09亿美元,占韩国外来投资总额的475,位居第一。尤其1972一1976年间,日本对韩国的投资占同期投资总额的71。在对韩国的直接投资中,日本也是独占鳌头,自1962一1982年间日本在韩国的直接投资达到6749亿美元,占总额的471。可见日本在韩国经济现代化的腾飞阶段的重要作用。当时两国的建交与其说是出自双方强烈的意愿,不如说是战后美、苏冷战体制的产物。韩日两国在签订了恢复邦交的条约之后,不仅在经济上往来频繁,而且在政治、军事上也谋求加强关系。1967年,双方商定每年举行一次“韩日定期阁僚会议”,以解决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出现的问题。1969年,R本政府公开宣布,韩国的安全对于日本的安全是不可缺少的。政治和军事关系的加强促进了经济贸易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自1960年代中期以后,韩日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1969年底,朴正熙政府颁布奖励外国直接投资的新政策,日本在韩国投资的比重迅速增加,并很快超过美国,跃居韩国外资额的首位。这样,韩国政府的经济发展计划就在很大程度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