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苏州园林教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积累掌握“轩榭、丘壑、嶙峋、镂空、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2)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3)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4)揣摩语言,体会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 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1)学生自主预习课文,搜集整理资料,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2)学生鉴赏品味,研讨探究,教师点拨引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
2、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学习难点能懂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通读课文 23 遍)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轩榭( ) 丘壑( ) 嶙峋( ) 栏杆( ) 叠嶂( )池 zho( ) zhn( )酌 lu( )空 jin( )赏 qing( )薇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工细(精巧,精致) 珠光宝气(宝石)B 轩 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重峦叠嶂(形状像屏障的山峰)C 池沼(人工修造的小池子) 因地制宜(适当)D 上品(等级,品级) 别具匠心(精巧的心思)3、根据课文,辨析词义,选择填空。(1)谁如果要
3、(鉴别 鉴赏 欣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放过。(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完好 完美 美好)的图画。(3)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 (依靠 依傍 依赖)的,实际是隔而未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加深了景致的深度。(4)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魔方砖,浅灰色和白色 (对比 对衬 对称) 。4、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1)池沼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 ,又是入画的一景。 ( )(2)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 )(3)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
4、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 )2(4)阶砌旁边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 )(5)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5、指出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1 )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 ) (2)梁和柱子以及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 )(3)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4)这就一年四季不 感到寂寞。 ( )6、语文常识。 苏州园林的作者是 ,原名 ,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夜 多收了三五斗 ,童话 等 。7、请写出中华四大名园的名称:
5、 、 、 、 。请写出苏州四大名园的名称: 、 、 、 。8、历史介绍苏州园林的文章,或从建筑学角度写,或从园林历史写,或从导游角度写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叶圣陶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表现出作者的什么情感?二、合作交流1、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之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而苏杭美景之最,还在于园林艺术之美。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处处呈现诗情画意,充满人文思想,置身其中,足以陶冶性情,自得其乐。苏州有四大名园: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和留园,都是园林中的精品极品,处处体现中 国江南宅第园林的独有特点。今天,我们学习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 ,看他笔下的苏州园林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
6、?(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和环秀山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课件展示图片:2、四人小组,交流讨论检测题。3、整体把握,研讨探究。(1)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2)课文结尾写什么?有什么特点?3(3)课文采用怎样的结构方式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的?又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4)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找出几处加以简要说明。4、揣摩词语,回答问题。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
7、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吧?)(3)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 未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加深了景致的深度。 (“隔而未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4)请从文中再找出些类似这样语言准确简明的句子并加以体会。5、审美品味,表达训练。 (二选一)(1)你从课文中领会到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2)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200 字左右。 (最好仿照苏州园林的写法)三、巩固拓展精典阅读 北京的园林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其名胜古迹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也许因为北京是金、元、明、清四朝
8、帝都的缘故,建筑师博采各地园林之长,因地制宜。使北京的园林各具特色、和谐优美。为了显示帝王的威严、高贵,北京的园林注重建筑的雄伟,注重局部的精细,注重色彩的艳丽,似乎只有这样才不失皇家的身份。故宫、颐和园等建筑金碧辉煌,布局工整、对称。左边有 一条游廊,右边也必有一4条游廊,给人一种平衡的感觉,甚至连屋内的 摆设也是如此。在各个大殿、各个宫院、大门外 面都摆两座石狮或麒麟,大门大多分左、中、右三扇。殿内的梁柱高大,房屋宽敞而略显阴暗。这样的园林建筑似乎缺乏自然之趣,但却以其雄伟、庄严的气氛使人折服。北京的园林建筑在细微之处见匠心。一段曲廊、一丛阶边的小草、一组精妙的雕刻,对烘托气氛无不起着微妙
9、的作用。例如,颐和园中的长廊,有一华里长,分成十几段,每段房梁上都有油漆彩绘,或山,或水,或人,或物,或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竟无一相同。一幅“嫦娥奔月”的彩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绘画者也许吸取了敦煌壁画里飞天图案的艺术精华,很有些“吴带当风” (宋代郭若虚评价唐代吴道子佛像画的话,意思是吴道子的 衣带迎风飘举)的味道,耐人寻味。北京园林的色彩大多是金黄或大红,色彩明丽。有时,在万绿丛中见一道飞檐,黄绿相间,相映成趣。大多数宫殿都铺着琉璃瓦。那大红色的柱梁,十分庄重。当然,也有例外,潭柘寺的大殿都是有灰色方砖铺地,墙壁灰暗,同周围的景色浑然一体。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古朴淡雅,别具风
10、采。北京周围的山和水既有北方的粗犷,又有南方的秀丽,这正是建筑园林的好地方。在依山傍水之处,建一座庙宇,半山腰修一座亭子,湖中建一座水榭。这时,可极少讲究对称,但考虑色彩对比却十分周到。山上的亭子要用大红和金黄的彩绘,水榭要灰暗些,庙宇要红墙瓦绿,显得庄严、肃穆。这只是我对北京园林粗浅的介绍,若想真正领略到其中的妙处,还是请您亲自来游览北京的园林吧。1北京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2第 4 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与苏州园林比较,完成下列问题。(1)在建筑布局上,北京园林 ,苏州园林 , 。(2)在设计、建筑的匠心上,北京园林 ,苏州园林追求 。(3)在色彩上,北京园林 ,颜色 、为主,苏州园林 ,颜色以 , 为主。4文章画线句子中的“太多”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方法提示:先把“大多”去掉,比较两句语意的区别,再结合本段最后两句进行分析)四、课后反思五、板书设计苏州园林5叶圣陶务必使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游览者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无论站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局部 主在哪个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点上, 眼前总 角落的图画美是一幅 门窗的图案美 细部 次完美的 色彩的和谐美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