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麻病人在麻醉复苏室的 观察和护理,麻醉复苏室,是患者手术后、送回病房前的一个重要中转站,主要功能是确保患者在麻醉后能顺利清醒,一般护理,1.患者入住PACU,立即给予氧气吸入. 2.连接临护仪的各条导线. 3.要注意保暖. 4.安置合适的体位. 5.将输液输血装置,各种引流管,负压装置妥善安置,保持静脉通畅.,一般护理,6.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变化.7.正确判断麻醉恢复期病人的意识状态,每10 15分钟临测记录。8.同时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或出血现象,特殊护理,苏醒延迟 多由麻醉药残余,低血压,低体温引起。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维持呼吸道通畅。对症处理及时寻找患者苏醒延迟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减少
2、患者移动,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吸氧;呕吐时要采取头低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同时及时清理呕吐物。,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措施,躁动 多由术区疼痛及各种管道刺激所致,如气管插管,导尿管、术区引流管等。通过对患者的观察,找出可能引起躁动的原因,如为痛、体位不适、尿潴留、气管导管等不良刺激,可给予调整舒适体位,诱导小便,或遵医嘱给止疼药,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措施,喉痉挛它是拔管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常见原因之一,一旦出现喉痉挛,立即给予吸氧,简易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同时静脉推注糖皮质激素,氨茶碱等. 喉头水肿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梗阻而发生低氧血症,常见于13岁的婴幼儿,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措施,呕吐,反流,误吸 是
3、麻醉中最常见的意外并发症呕吐物及胃液反流误吸进入下呼吸道可造成严重的呼吸道梗阻和窒息死亡. 术前按时注射,尤其接台手术患者杜绝提早使用术前用药,严格执行术前禁食68,术后及时检查胃管的在位及通畅情况,确保有效负压吸引,减少误吸的发生.,小儿的术后护理,小儿术后护理,1 连接监护患儿入恢复室后仍需要使用呼吸机者 接好呼吸机、呼末c02、氧饱和度、心电图及血压(设置5分钟次)等。2 整理管道将各种管道分类妥善放置,若安置有尿管的病人将其尿袋挂在床尾,便于观察。3 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合适的体位,对麻醉尚未清醒的患儿齐肩垫一薄枕,使气道开放。,小儿术后护理,4 保持负压吸引通畅将吸引器接头放在推床一侧
4、,备好合适型号的吸痰管,如有呕吐物、口鼻腔及气管内分泌物时应及时吸出,防止引起呼吸道梗阻、窒息或吸人性肺炎。5 妥善固定对尚未清醒、躁动不安、意识模糊等情况的患儿应适当用床档和约束带进行约束,防止坠床及降低气管导管、留置针、引流管等自行拔出的几率。,小儿术后护理,6 专人守护术后数小时内麻醉药、肌松药作用尚未消失,保护性反射亦未完全恢复,可能发生意外及并发症的几率高,特别在未清醒前更甚,需进行严密观察及监测。7 严密观察由于小儿氧储备能力差,拔管后应立即吸氧气,防止缺氧,密切观察患儿的神志、皮肤粘膜颜色、体温、肌力和肌张力变化。观察有无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等。,小儿术后护理,8 保持输液通畅静脉输液不仅能维持体液平衡, 而且使机体的电解质、酸碱状态尽可能保持正常,为危重及麻醉意外患儿紧急抢救做准备和提供静脉给药通路,确保药物输入体内的需要,同时注意输液速度,麻醉复苏护理总结,全面了解患者术中情况是保证复苏安全的前提 作为复苏室的护理人员,应强化床边交接班制度的落实。 交接内容基本包括麻醉方式,麻醉用药情况,镇静肌松药物最后一次的给药时间,术中特殊情况的处理,液体的出入平衡情况。 共同完成首次生命体征的监测和患者的清醒程度的评估工作。 交代其病情观察中的特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