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滨海县陆集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17 桃花源记课外翻译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626264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海县陆集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17 桃花源记课外翻译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滨海县陆集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17 桃花源记课外翻译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滨海县陆集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17 桃花源记课外翻译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桃花源记一、原文: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间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鸣犬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翻译:第二天住在了旦子冈。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大概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偶然间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给园子浇肥,女子从井里打水洗衣。园中有豆篷瓜架,还

2、有几颗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嬉戏欢笑,鸡鸣狗跳。我看着看着越来越羡慕他们,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我自恨比他们差得远呢!二、王积薪闻棋 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3)天下无敌(4) 。将游京师(5) ,宿于逆旅(6) 。既(7)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8)曰:“良宵(9)难遣,可棋(10)一局乎?”妇曰:“诺(11) 。 ”媪曰:“第几道(12)下子矣。 ”妇曰:“第几道下子矣。 ”各言数十。媪曰:“尔(13)败矣。 ”妇曰:“伏局(14) 。 ”积薪暗记,明日(15)复其势(16) ,意思(17)皆所不及(18)也。注释 (1)本文是李肇所撰唐国史补卷上中的一则。 唐国史补记唐代开元至长

3、庆问一百多年的史事三百零八件。王积薪:人名,唐朝著名围棋手。棋:指围棋。 (2)李肇(zho):唐代元和年间翰林学士,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翰林志及国史补 。 (3)谓:认为。 (4)敌:匹敌,相等。 (5)京师:京城。 (6)逆旅:旅店。逆:迎。 (7)既:已经 (8)媪(o):老妇,指下文“妇”的婆婆。妇:指儿媳。这里指店家主人是位老婆婆 (9)良宵:美好的夜晚。难:难以。 遣:打发,排遣 (10)棋:名词作动词,下棋 (11)诺(nu):表示应允的词。 (12)道:本文指围棋布子的位置,唐代围棋棋盘纵横各十九道线,双方均在横竖线交叉点布子。这里,婆媳分居两室,都是心中虚设一盘,攻战过程全凭记

4、忆。 (13)既:已经 (14)尔:你 (15)伏局:意为这一局棋认输了。 (16)明日:第二天 (17)复其势:根据记忆,将婆媳的棋势重新摆试一遍 (18)意思:用意,此指下每一步棋的用意。 (19)及:达到 (20)遣:消磨 (21)棋一局:即下盘棋。 “棋”做动词用 译文 王积薪的棋术高超,自己认为天下没有对手。打算去京城闯荡,在一家旅店借宿。熄灭蜡烛后, 听见隔壁年老的主妇招呼她的媳妇说:“夜晚难以打发,愿意下一局棋吗?”妇人说:“好的。 ”老太太说:“第几道下子了。 ”妇人说:“第几道下子了。 ”各自说了几十次。老太太说:“你输了。 ”妇人说:“我认输了。 ”王积薪暗暗记住,第二天复

5、验那盘棋的过程,发现自己的棋艺及不上这二者。三、原文 上(唐太宗)与群 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止,上哂(shn:讥笑)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逼迫)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太平) ,路不拾遗,外户(大门)不闭,商旅野宿焉。 翻译 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皇上讥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的饥饿逼迫上身,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我们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

6、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 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拾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给自己) ,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四、原文 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 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注释 1.伦:即第五伦,东汉大臣

7、,字伯鱼。 2.依违:迟疑,模棱两可。 3.便宜:指对国家有利的事。 4.悫:恭谨,诚实。 5.方: 比作。 6.贡禹:西汉大臣。以明经洁行著名。 7.然:2可是、但是。 8.蕴籍:宽和,宽容。8.辄:就。 9.选举:古代只选拔举用贤能。 10.是:这,这样。译文 伦奉公守法竭尽忠诚,说话办事没有违背法规的。诸子(有才华的人)有人常劝止他,他就呵斥他们并赶走他们,官吏陈述的书面意见有利于国家的,他都封好上报,他就像这样毫无私心。他生性诚实,缺少文采,做官时以清廉著称,当时人们把他比作西汉时贡禹(那样明经洁行的人) 。但是他缺少宽容,又不整饬自己的威严,也因此被有些人看轻。有人问第五伦说:“您有

8、私心吗?”他回答说:“老朋友中有送给我千里马的,我虽然没有接受,但每到朝廷选拔官吏时,我心里总不能忘了他,可始终也没有任用他。我哥哥的儿子常常生病,我一夜里十次去探望,回来却安安稳稳地睡下;我的儿子有了病,我虽然不去探望,但却整夜睡不着觉。像这样,难道可以说没有私心吗?”五、房玄龄奏,“阅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曰:“甲兵武备,诚不可阙;然炀帝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义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房玄龄上奏说:“我看过朝廷府库的兵械,远远超过隋朝。”太宗说:“铠甲兵械等武器装备,诚然不可缺少;然而隋炀帝兵械难道不够吗?最后还是丢掉了江山。如果你们尽心竭力,使百姓人心思定,这就是朕

9、最好的兵械。”六 、 江 天 一 , 字 文 石 , 徽 州 歙 县 人 。 小 时 候 就 死 了 父 亲 , 侍 奉 他 的 母 亲 , 和 扶 养 弟 弟 天 表 , 有 着 纯 厚 的 本性 。 他 曾 经 对 别 人 说 : “一 个 读 书 人 , 不 树 立 好 的 道 德 品 行 , 就 必 然 没 有 好 文 章 。 ”前 朝 明 末 崇 祯 年 间 ,歙 县 县 令 傅 岩 认 为 他 才 学 奇 异 , 每 次 县 里 童 生 的 岁 试 , 总 是 选 拔 他 为 第 一 名 。 但 到 三 十 六 岁 , 才 补 上 一 名生 员 。 他 家 里 很 穷 , 房 屋

10、残 破 不 堪 , 就 自 己 动 手 用 畚 箕 挑 土 筑 墙 而 住 。 屋 上 盖 的 瓦 片 不 齐 全 , 大 热 天 就 暴晒 在 酷 热 的 太 阳 中 ; 下 雨 天 , 全 身 被 雨 淋 得 象 蛇 一 样 蜷 伏 着 , 或 是 张 起 破 伞 来 遮 挡 一 下 。 家 里 的 人 一 面 埋怨 , 一 面 叹 息 , 然 而 天 一 却 捧 着 书 本 朗 读 , 和 平 常 一 样 。七 、 译 文 : 在 大 道 施 行 的 时 候 , 天 下 是 人 们 所 共 有 的 , 把 品 德 高 尚 的 人 、 能 干 的 人 选 拔 出 来 , ( 人 人 ) 讲

11、求 诚 信 , 培 养 和 睦 。 因 此 人 们 不 仅 仅 奉 养 自 己 的 父 母 , 不 仅 仅 抚 育 自 己 的 子 女 , 使 老 年 人 能 安 享 晚 年 , 使壮 年 人 能 为 社 会 效 力 , 使 孩 子 健 康 成 长 , 使 老 而 无 妻 、 老 而 无 夫 、 幼 而 无 父 、 老 而 无 子 、 残 疾 的 人 都 有 人供 养 。 男 子 有 职 务 , 女 子 有 归 宿 。 对 于 财 货 , 人 们 憎 恶 把 它 扔 在 地 上 的 现 象 , 却 不 一 定 要 自 己 私 藏 ; 人 们憎 恨 在 公 共 劳 动 中 不 出 力 的 行 为

12、 , 却 不 一 定 为 自 己 谋 私 利 。 因 此 奸 邪 之 谋 的 事 就 不 会 发 生 , 盗 窃 、 造 反 和害 人 的 事 情 不 发 生 , ( 家 家 户 户 ) 都 不 用 关 大 门 了 , 这 就 叫 做 大 同 社 会 。选 自 礼 记 礼 运 。 礼 记 , 儒 家 经 典 之 一 , 西 汉 戴 圣 对 秦 汉 以 前 各 种 礼 仪 论 著 加 以 辑 录 、 编纂 而 成 , 共 49 篇 。 礼 运 , 礼 记 篇 名 , 大 约 是 战 国 末 年 或 秦 汉 之 际 儒 家 学 者 托 名 孔 子 答 问 的 著 作 。大 道 , 指 古 代 政

13、治 上 的 最 高 理 想 。 行 : 施 行 。 2. 大 道 : 古 代 指 政 治 上 的 最 高 理 想 。 3.之行 : 施 行 。 4. 为 : 是 , 表 判 断 。 5. 选 贤 与 (j)能 把 品 德 高 尚 的 人 、 能 干 的 人 选 拔 出来 。 与 , 通 “举 ”, 推 举 , 选 举 。 6. 讲 信 修 睦 (m) 讲 求 诚 信 , 培 养 和 睦 (气 氛 )。 修 : 培 养 。7. 独 : 单 独 。 8. 亲 意 动 用 法 , 用 如 动 词 , 以 为 亲 , 抚 养 。 下 文 “子 其 子 ”中 的 第一 个 “子 ”也 是 动 词 。 9

14、. 亲 其 亲 : 第 一 个 亲 , 名 词 的 意 动 用 法 , 以 为 亲 人 ; 第 二 个 亲 , 父 母 。10. 终 : 终 老 , 终 其 天 年 。 。 11. 养 : 供 养 。 12.有 所 养 : 得 到 供 养 。 13. 矜 (gun)、 寡 、 孤 、 独 、 废 疾 者 矜 , 老 而 无 妻 的 人 。 矜 , 通 “鳏 ”。 寡 , 老 而 无 夫 的 人 。 孤 ,幼 而 无 父 的 人 。 独 , 老 而 无 子 的 人 。 废 疾 , 残 疾 人 。 14. 男 有 分 (fn) 男 子 有 职 务 。 分 , 职 分 ,指 职 业 、 职 守 。

15、15. 女 有 归 意 思 是 女 子 有 归 宿 。 归 , 指 女 子 出 嫁 。 16. 货 恶 (w)其 弃于 地 也 , 不 必 藏 于 己 意 思 是 , 对 于 财 货 , 人 们 憎 恨 把 它 扔 在 地 上 的 行 为 , 却 不 一 定 要 自 己 私 藏 。 恶( w) , 憎 恶 。 藏 : 私 藏 。 于 : 在 。 货 恶 : 宾 语 前 置 。 17. 力 恶 其 不 出 于 身 也 , 不 必 为 己 意思 是 , 人 们 憎 恨 在 公 共 劳 动 中 不 出 力 的 行 为 , 却 不 一 定 为 自 己 谋 私 利 。 力 恶 : 宾 语 前 置 。 1

16、8. 是故 : 即 “故 是 ”, 可 译 为 “因 此 ”“所 以 ”“这 样 一 来 ”。 19. 谋 闭 而 不 兴 奸 邪 之 谋 不 会 发 生 。闭 , 杜 绝 。 兴 , 发 生 。 19. 盗 窃 乱 贼 而 不 作 盗 窃 、 造 反 和 害 人 的 事 情 不 发 生 。 乱 , 指 造 反 。 贼 ,指 害 人 。 作 , 兴 起 。 21. 故 : 所 以 。 22. 外 户 泛 指 大 门 。 23. 而 是 故 谋 闭 而 不兴 : 连 词 , 表 并 列 。 24. 闭 用 门 闩 插 门 。 25. 谓 : 叫 做 。 26. 大 同 指 理 想 社会 。 同

17、, 有 和 平 的 意 思 。八、译文:我居住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但却没有世俗交往的纷扰。请问我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只要心志3高远,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在东边篱笆下采摘菊花,无意中看见了庐山。傍晚山色秀丽,鸟儿结伴而归。这里面蕴藏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明,却忘了该怎样用语言表达。名句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描写自己采菊东篱时无意偶见南山,南山静穆超然的胜景与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交感融合,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天真自然的意趣。宋代大诗人苏轼赞叹:“因采菊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东篱的凌霜黄菊,苍翠超然的南山,这些大自然高洁淳朴的美好景致与结庐人境却超凡脱俗的诗人融为一体,形成人与自然合一、物我合一的意境,在这种意境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只有超凡脱俗,舍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才有采菊的悠然;只有采菊的悠然,才会见到南山的悠然;南山的悠然,正是自己超凡脱俗的悠然。这种人与自然合一的诗情画意、哲理的意境,是“无我之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