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谈对民族教育的一点看法姓名:杨旭国单位: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改合小学【摘要】如何进行民族教育?民族教育作为一项特殊的教育活动它到底是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发展呢? 回答这两个问题是每一个身处民族地区的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与荣誉。只有了解民族地区存在的问题、民族地区教育存在的问题,才有可能产生对民族地区教育的种种看法。【关键字】 民族 教育 问题 看法【正文】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对社会群体进行的有组织的社会文化活动,其中对各民族来讲,教育和受教育权利是平等的。但因为各民族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的不同,教育起点、教育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教育要达到的具体标准也都有所不同。在这种特殊背景下,如何进行民族教育?
2、民族教育作为一项特殊的教育活动它到底是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发展呢?既需要理性的理论思考,又要正确面对参差不齐的发展现实。斯大林说:“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独特个性是民族生生不息的土壤,对于民族地区的教育者而言,首当其冲的就是根据民族特点发扬光大民族特色;其次才是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有意识地传授民族文化教育内容、培养受教育者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并使这种情感与精神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一种稳定的品质。总之,搞好民族教育,使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扶持下,民族教育事业取得的显著成绩继
3、续发扬光大是每一个身处民族地区的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与荣誉。下面结合我所在的布朗族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对于民族教育问题有以下几点看法与同仁们探讨:一、民族地区存在的问题。民族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思想武器。但就目前而言,我所在的布朗族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水平却不尽如人意,我们先不说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当就布朗族民族地区整体情况而言就存在着很多的问题:1、人口素质较低。受教育水平低必然导致人口素质偏低。我所在的布朗族民族地区,就在校学生情况而言:80%左右的受教育水平达到初中水平,8% 的受教育水平达左右达到高中(中专)水平,2% 左右的受教育水平达达到大学水平
4、,10%左右的受教育水平达仅到小学水平。就成人情况而言:60%左右的受教育水平达仅达到小学水平,20% 左右的受教育水平达达到初中水平,10%左右的受教育水平达达到高中(中专)水平,还有 10%左右是文盲。布朗族民族地区的人口素质偏低的情况,严重影响着本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摆在布朗族民族地区面前最残酷的现实问题。2、民族文化散失。独特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与其他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志,在布朗族民族地区由于没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所有东西仅靠口头相传、习惯记忆,导致布朗族民族地区的有些文化在慢慢消失。最明显的就是很多年轻人已经慢慢的被汉语同化,能说出一口流利的汉语,却很难说出一句顺口的民族话。还
5、有,民族建筑风格丢失,民族家居消亡,民族手艺成为部分人的绝活,民族生活方式大部分完全改变。3、外界文化好坏皆收,民族精神变质。好的东西能为我所用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在布朗族民族地区外界的不良文化也吸收了不少。自私自利、好逸恶劳、偷偷摸摸、趋利避害布朗族民族本身固有的团结、互助、质朴、憨厚、勤劳的品质正在面临被替代的危机。二、民族地区教育存在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除汉族以外,还有 55个少数民族。布朗族就是其中的一个少数民族。我所在的地区由于布朗族人民与汉族杂居在一起,教师大多是汉族教师,导致布朗族地区的民族教育不再是民族教育,而成了汉族教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使用的是普通话教
6、学,缺少民族语言教学。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首先是教师的问题。教师不会讲所在地区的民族语言是民族地区的大问题。其次,在民族地区,民族教材是进行民族教育最好的老师,但布朗族民族地区,没有语言文字,民族教材就成为民族地区的高贵奢侈品,可望而不可及。最后就是在民族地区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只顾对学生进行课程知识学习,没有对学生进行民族思想教育。三、对民族教育的一点看法。当前,民族性教育在教育理论上尤其是在教育实践中倍受冷落的现状是有目共睹的。当中国教育界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进行全面教育教学改革并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时,我们再回过头来认真反思一下存在于教育界种种不令人满意的现实:忽视
7、人文教育,教育内容与过程功利化的事例俯拾皆是过分重视祖国语言与文字的知识性,而忽视其意与情的传达,祖国历史与文化的富与美被简单分解成考生笔下的问答题等等;功利化的教育追求确实培养了一些没有精神、缺乏情感的“机器人”和“空心人”,以功利为最高追求的一些受教育者缺乏崇高的信仰、价值观念空虚,给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可以说,不重视民族教育是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症结所在,教育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问题负主要责任。民族地区的教育管理者应该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1、 学习民族教育地区同样有汉族地区学生学习各类书籍,对于民族地区的教师除了要教好这些知识外,还要不断向其他民族地区的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民族教育方
8、法,为我所用,将本民族的教育推向前进。尤其更应该向有民族文字地区的教师学习。学习他们记载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民族文字的编排方式,字型类别,字体意义等内容,来创造自己所在民族的文字。作为没有民族文字地区的管理者,应该成立专门的民族文字工作小组,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民族文字的创造工作。最终将自己创造的民族文字服务于自身的民族教学。留下民族文化的根,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对于民族地区的学生除了要学好汉语科学知识外,回到家还要向长辈学习,学习民族口头语言,学习民族文化。然后带到学校来与其他同学交流,教给老师本民族语言,服务于教师的民族文字创造工作。2、传承与保留。民族教育应该传承与保留具有丰富
9、的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满足民族社会和民族个体的需要,担负培养民族社会成员等功能。收集民族文化中有价值的内容编制汉语书籍,在学校中进行教学。将民族文化的精神与精髓由校园向社会传播,发扬光大民族文化。保留下先组留下给民族地区人民的崇高的精神财富。让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再增光彩。3、 创新与应用“中西结合,西学中用”、“古今结合,古为今用”。在学习与传承之间如何取舍给我们指出了明显的方向。但在汉语文化与民族文化之间,我们坚持“汉民结合,民汉互用”的双赢理念。将从汉语中学到的知识与民族文化中的某些东西结合在一起使用,创出新的文化,以使民族文化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满足民族文化的变化需求,捍卫本民族文化在中
10、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应有作用。4、回归民族教育不仅担负着将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使命,而且还应承担起把民族文化回归于本民族的责任。为的是让民族文化同世界文化一起成长、进步,不断提高民族的人口素质,改变民族地区落后的面貌。作为民族学校教育者就应该给民族学生一个温暖的家,提高他们的受教育水平。将民族地区的受教育水平的提升由学校向社会推进。学习-传承与保留-创新与应用的过程,最终都要回归到我们的民族教育上来。为的是要让民族教育在教育教学中能有一席之地。别让民族文化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溜走。回归到民族文化应有的价值轨道上来。莫使腐朽文化腐蚀了民族文化的根基。民族教育是世界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也是教育
11、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每一位教师、每一位教育管理者对民族教育的付出都是对教育现代化最大的贡献。我深信民族教育的明天有现代化做翅膀将会飞得更远、更高。【作者简介】朱有瑾 男 布朗族 1968 年 2 月出生 现有学历教育管理学本科。2000 年 4 月担任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木老元民族中学校长,在担任校长期间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曾多次在相关期刊上发表过教育教学管理的经验成果。2004 年 9 月担任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木老元民族中心学校校长,主持全乡的教育教学工作至今。在这期间木老元布朗族民族乡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质的变化,人口素质、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多次获上级领导的表彰奖励。【参考文献】1、关于对我国民族教育评价改革的几点思考 张布和 2010-10-282、关于民族性教育的现实思考 作者不祥 2010-4-243、国家对民族教育实行哪些特殊政策? 作者不详 日期不详4、 民族教育学研究对象和体系浅见 李红杰 北方民族 199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