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的永恒之道 1 建筑的永恒之道 2 原书名 : The Timeless Way of Building 原出版社 arrangement wit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Inc. 作者 : ( 美 ) C. 亚历山大 译者 : 赵冰 建筑的永恒之道 3 永恒之道 建筑或城市只有踏上了永恒之道,才会生机勃勃。 建筑的永恒之道 4 第 1 章 永恒之道 它是一个唯有我们自己才能带秩序的过程,它不可能被求取,但只要我们顺应它,它便会自然而然地出现。 建筑的永恒之道 5 建筑的永恒之道 6 建筑的永恒之道 7 建筑的永恒之道 8 有一条永恒的建筑之道。 它存在了千百年之
2、久,至今依然如故。 以往那些人们感受到舒适自在的讳大的传统建筑、村庄、帐篷及扇宇,总是由极其接近于此道的人们建造而成的。除非遵循此道,建造那些伟大的建筑和城市 、 那些优美别致的场所 、 那些感觉到自己 、 感觉到生活气息的地方是不可能的。而又,正如你 将要看到的,此道会把手求它的任何人带向那形式上同树木、山峦以及我们的面庞一样久远的建筑。 它是一个建筑或城市的秩序径直地从其中的人、动物、植物及物品的内在本质中成长起来的过程。 它是一个允许任何个人 、 家庭和城市的生活自由自在地繁荣兴旺 , 生气勃勃,以致自然地产生借以维持这一生活的自然秩序的过程。 它如此强大和重要,以致靠了它,你可以在世界
3、上建造能与你所看到的任何地方媲美的建筑。 旦领悟了它,你就可以使你的房间充满生活气息;你就会同家人一起来设计你们的住房;设计孩子的花园;设计你工作的场所;设计你闲坐暇 想的露台。 它如此强大 , 以致靠了它 , 许多人可以共同创造一个生气勃悠闲自在的城市,一个与历史上任何城市一样美好的城市 。 无须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帮助,倘若你走上了永恒之道, 个城市将在你的手下,宛若园中的花儿一样,从容地成长起来。 而且,别无它道可以产生充满活力的建筑或城市。 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建筑之道是完全相同的。它只意味者,所有成功的建筑活动和成功的成长过程,形式上千姿百态,其核心有 个导致成功的基本不变的特征。尽管此道在
4、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场所所呈现的形式不同,但还是存在着一个对于所有这些形式来说不可 回避的、不变的核心。 看一看本章开头照片中的建筑吧。 它们是有生气的,它们只有来自全然自在的、恬静而古拙的优美。 阿海布亚,一个极小的哥特式教堂,古老的禅宗寺院,山泉旁的别墅,铺满蓝黄面砖的庭院。它们所共有的到底是什么呢 ?它们美妙、有序、和谐 是的,这些正是它们所共有的,但特别打动我们的却是,它们充满了活力。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使我们的建筑或城市象这样充满生机。 这是人的本性,是同我们渴求孩子一样的一种希望。它,非常简单地说,就是希望用我们建造的、既是我们周围环境的一部分、又是自然的一部分的某种东建筑的永恒之
5、道 9 西来创造一部分自然,来完善已由山川草石组成的世界。 我们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梦想着建造一个充满生气的世界,一个天地 。 我们中间的那些被培养成为建筑师的人在其生活的真正中心也许梦想着有那么一天,在某个地方,以某种方式,将建起一座神奇美妙、动人心弦的建筑,一个人们可以散步、梦想几世纪的场所。 每个人都以番口的形式编织着这一美梦:不管你是谁,你定会梦想着有一天为自己的家庭建起一座最美最美的房子,建个花园、喷泉、鱼池,一个光线柔和的大房间,外面花团锦簇、嫩草清香。 也许那些关注城市的人也恍您地做着整个城市的梦。 正有一条道能把建筑和城市带向这样的生活。 在所有建造活动的中心,存在着一个可限定的
6、活动顺序,因而就完全可能精确地指出,在何种情形下,这些活动会产生一个有生气的建筑,这一顺序可以弄得非常精确,以致人人皆可依此建造。 同样,也可以精确地指出一群各自独立的人使城市有生气的过程。实质上,所有集合在一起的建造过程也存在一个可限定的活动顺序,不过较为复杂罢了。因而完全可能确切指出这些过;目 何时会使局面有活力,而且同样,这些过程会弄得非常清楚明了。以致任何一组人都可以利用它们。 这条建筑之道一直存在着。 它隐藏 于非洲 , 印度和日本传统的村落建筑之中 , 它隐藏于伊斯兰的清真寺、中世纪的修道院,以及日本的庙宇那样伟大的宗教建筑之中。它隐藏于英国乡村城镇的简单的长凳、回廊和拱廊之中,隐
7、藏于挪威和奥地利中世纪的桥梁、比萨的教堂之中。 千百年来,它以不自觉的形式隐藏于所有的建造方式背后。 但只是现在,才有可能通过足够深入的分析,显示它的所有不同形式个不变的东西、来辨认这条建筑之道。 这展现了一更深过程的所有可能的建造过程的表现形式而定。 首先,我们有一种考虑环境几本组成要素,即组成一个建筑或一个城市的基本“东西”的方法。我 们在第 4 章和第 5 章将要看到,每个建筑、每个城市都是由我称作模式的一定整体组成的,而且一旦我们以建筑的模式来理解建筑,我们就有了考察它们的方法 , 这一方法产生了所有的建筑 , 一个城市的所有相似部分,同类物理结构钟的所有各部分。 第二,我们有理解产生
8、这些模式的发生过程,即建筑基本组成要素来源的方法。我们在第 10 、 11 、 12 章将要看到,这些模式总是来自某种结合过程,这些过程在它们产生的特殊模式中各不相同,但其总体结构及运演方式却总是相似建筑的永恒之道 10 的。它们基本上类似语言,而且以这些模式语言来表示的话,所有建造的不同方式,虽然在细 节上不同,在总体上却变为相似的了。 在这种分析层次上,我们可以比较许多不同的建造过程 而后,我们一旦看清了它们的不同,就有可能确定那些使建筑有生气的过程同那些使建筑无生气的过程之间的不同了。 因而也就得出,在所存那些允许我们使建筑有生气的过程的背后,总是存在一个独一无二的、共同的过程。 这个单
9、一的过程是精确的运演过程。它不仅仅是个模糊的概念,或者我们能够理解的一种过程,它足够具体,足够明确,以致它实际上在起作用。它给了我们使城市和建筑有生气的能力,就象火柴给了我们产生火焰的能力 样具体。它是一种准确 地告诉我们该如何去做才能使我们的建筑有生气的方法成规则。 尽管这一方法是精确的,但却不可机械地运用。 事实上,甚至最终在我们深入认识了这个能使建筑或城市有生气的过程时,这种认识只是把我们带回到了我们自身已被遗忘的那部分之中。 尽管过程是精确的 , 并能以准确的科学术语来限定 , 但最终它之所以有价值,并不是因为它告诉了我们不知道的东西,相反,它告诉了我们已经知道、却因看起来太幼稚、太原
10、始而不敢承认的知识。 实际上,最终的结果是,这种方法所做的只是把我们从所有的方法中解放出来。 我们越学习使用这种方法 , 我们越 发现这种方法并没有告诉我们多少我们以前所不知道的过程,而是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已经是我们一部分的我们自身的过程。 我们发现,我们已经知道了如何使建筑有生气,但我们的能力却被冻结了,我们有这种能力,却害怕运用它,我们的畏惧使我们丧失了活功能力,而用来克服这些畏惧的方法和意象同样使我们丧失了活动能力。 最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克服我们的畏惧,回到确切知道如何使建筑有生气的、我们自己的本能之中,但是我们也知道,除非我们首先经过了教我们驱除畏惧的训练,我们的能力是不易达到的。 这
11、就是何以永恒之道最终是永恒的缘故。 它 并非是个可被加到事物之上的外在的方法 。 相反它是深植于我们之中的一个过程,只需加以释放。 使建筑优美的能力已存在于我们每个人之中。 建筑的永恒之道 11 它是一个如此简单和深入的核心,以致我们同它一起诞生。 这并非比喻。确确实实是如此。你尽可能想象世界上的美与和谐 你看到过或梦到过的最美的地方。你此刻就有能力创造它。 我们所具备的这种能力在我们每个人中是如此一致和根深蒂固 , 以致一旦它被解放出来,它将允许我们通过我们个别的、独立的活动来产生一个城市,而无需任何规划,因为它正如每一个生命过程,是一个自己建立秩序的过程。 但今天 的事情却是 , 我们自己
12、已被那些以为要使房屋或城市有生气就非做不可的准则、成法、概念所图扰,我们变得害怕起自然发生的事情,而立确信我们必须在“系统”和“方法”中进行工作,因为没有它们,我们的环境将会在混乱中变得摇摇欲坠。 也许我们害怕,离开了想象和方法,混乱将挣脱出来,而且更害怕,如果我们不使用某种想象,我们自己的创造本身会混乱不堪。我们何以害怕呢?难道是因为假若我们搞乱了,人们会嘲笑我们?或许是我们很害怕,当我们希望创造艺术时,真的搞乱了,我们自己将会混乱、空洞、虚无? 这就是何以旁人容易利用我们的畏惧的缘 故。因为我们害怕自己混乱,他们就可以劝说我们,必须更有方法、更有系统。离开了方法和更进一步的方法,我们害怕白
13、己的混乱将显现出来,而这些方法只能使事情更糟。 助长这些方法的思想和恐惧乃是错误的观念。 产生死寂、呆板、虚假的场所是由于这些错误的观念给我们产生的恐惧。而且最有讽刺意义的是,我们用来使我们从畏惧中解脱出来的特殊方法,本身就是枷锁,我们的困难就来自它对我们的束缚。 事实上,我们自己看上去的混乱乃是一个丰富的摇摆、自负、垂死、跳动、歌唱、大笑、高叫、哭喊、睡眠的状态。倘若我们只让这种状态支配我们的建 造活动,我们设计的建筑,我们帮助产生的城市将是人们心目中的丛林芳草。 为自我消除这种错误的观念,为摆脱所有歪曲了我们本性的人为秩序的想象,我们必须首先学会一种告诉我们环境与我们自己的真正关系的方法,
14、而一旦这种方法运用起来 , 打破我们依靠至今的错误的观念 , 我们将准备放弃这种方法,自然地进行创造。 这就是建筑的永恒之道,学会方法,而后抛弃它。 建筑的永恒之道 12 质 为了探求永恒之道,我们首先必须认识无名特质。 建筑的永恒之道 13 第 2 章 无 名 特 质 存在着一个极为重要的特质,它是人、城市 、 建筑或荒野的生命与精神的根本 准 则。这种特 质客观明确,但却无法命名。 建筑的永恒之道 14 建筑的永恒之道 15 建筑的永恒之道 16 建筑的永恒之道 17 建筑的永恒之道 18 建筑的永恒之道 19 有人巳告诉我们,优秀的建筑与低劣的建筑,优秀的城市与低劣的城市之间没有客观的差
15、别。 其实,建筑、城市的好坏之别是一个客观的问题。它是健康与疾病之别,完整与分裂之别,自持与自毁之别。在健康、完整、有生气和自持的世界中,人们自己就是充满活力、自我创造的。而在分裂和自毁的世界中,人们无法生存,他们将不可避免地走入自我毁灭的悲惨境地。 不过易于理解,为什么人们如此坚信好将建筑之别没有单一坚实的基础。 这是因为产生这种差 别的独特的中心特质无法命名。 当我向人讲述这一特质时,我首先想到的地方就是英国乡村花园的一个角落,那里有棵桃树靠着墙生长着。 墙东西伸展,桃树平直地靠着南边生长着。阳光照在树上,也照在树后的砖上,温暖的砖又反照在桃子上。整个气氛略有困意。桃树小心地挨着墙生长着,
16、温暖着墙砖,桃子在阳光中成长,野草在泥土、砖墙和树根交会的斜角处,围着树根生长着。 这种特质是任何东西中部存在的最基本的特质。 它决不可能相同因为它总是在它出现的特殊场合形成自己的形状。 在这个地方它是平静的,在那个地方它却是激烈的;在这个人 它是时机,在那个人它却是无关紧要的;对这个住房它是明亮的,对那个住房它却是黑暗的;对这个房间它是温柔宁静的、对那个房间它却是陈旧的:在这个家庭它是对野餐的嗜好而在另外的家庭则是跳舞、或玩纸牌游戏;对于另外的一群人它则与家庭的生活截然不同。 它是摆脱了内部矛盾的一种微妙的自由。 自身同一的系统具有这种特质,分裂的系统则缺乏这种特质。 系统若忠实于自己内在之
17、力,就具有这种特质,若不忠实于自己内在之力,便不具有这一特质。 系统自身和谐时,便具有这种特质,系统自身混乱时,便缺乏这种特质。 你已经知道了这一特 质,对它的感受是动物或人都会有的最自然的感受。对它的感受如同我们自己的生存,自己的健康的感受一样自然,如同告诉我们何时某物对与错的直觉一样自然。 不过,要充分掌握它,你必须克服告诉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是同样地有生机和真实的物理学的偏见。 在物理学和化学中,没有一个系统本身会比另一个系统更同一的现念。 而且,一个系统“该是什么”自然地从“它是什么”中成长起来,全然没有意义。拿物理学家讨论的原于来说,一个简单的原子,对于它是否反映其自然决不会有任何问题。
18、原于都是忠实于其自然的它们都同样真实,它们只是存在。一个 原于不能或多或少地忠实于它本身 而且由于物理学已集中到象原于那样的建筑的永恒之道 20 简单的系统,已使我们相信:某个东西“是”什么,乃是一个同它“应是”什么完全分开的问题,科学和伦理学不可混淆。 但是,这种极端的盲目性束缚住了物理学所告诉我们的有力神奇的世界图景。 在复杂系统的世界中,井非如此。许多人不完全忠实于自己的内在天性,或者是不完全“真实 ” 。实际上,对于许多人来说,努力成为忠实于自己的人是生活的中心问题。当你遇到了忠实于自己的人,你就会立刻感到,他比旁人“更真实 ” 。因而,在复杂的人的层次上也就存在着 , “忠实于白己
19、”如“不要实于自己”的系统之间的界限。不是我们所有的人都同样忠实于我们自己内在天性的,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样真实、同样完整的。 在我们之外,被称作我们的世界的那些更大的系统中,亦是同样。世界的所有部分并不部是忠实于它们自己的,并不都是同样真实,同样完整的。在物理学的世界中,任何自然系统单是停止生存而已,而在复杂系统的世界中,却并不是那么简单。 这个内在矛盾的微妙复杂的自由正是事物得以生存的真正特质。 在生存物的世界中 , 每一系统可以或多或少地真实 , 或多或少地忠实于自身。因循那些外加应做的准则,系统就不可能更忠 实于自身。但限定一个过程,告诉你如何使系统更忠实于自己 , 依据它是什么 , 而告
20、诉你应做什么 , 这都是可能的。 这种完整 , 或这种完整的缺乏是任何事物的基本特质 。 不管它是在一首诗中,还是在一个人中,或者在一个挤满人的建筑中,或者在一片丛林中,在一个城市中,相关的每件事都导源于它。它具体化了每件事。 但这一特质却不能命名。 这一特质不能命名的事实并不意味着它含糊不清 。 它不能命名是因为它是精确的。词语不能传达,因为它比词更精确。特质本身是明确的,没有忽略任何什么,但是你选择来表达它的每个词都有含糊的边缘和扩展,从而模 糊了特质的基本意义。 现在我想用围绕此一特质的六个媒介向你表明 , 何以词语绝不可表达此一特质。 我们常用来谈论无名特质的词语是“生气 ”。 存在着
21、这样的观念:有生气与无生气事物之间的区别要比活功与不活动、生与死之间的区别更普遍,更意味深长。活的东西可以是无生气的,不活动的东西可以是有生气的。行走和谈话的人可以是有生气的也可以是无生气的。贝多芬最后的四重奏是有生气的海边的波浪是有生气的,蜡烛的火焰也是有生气的。一只虎可能会比一个人更有生气,因为它更多地和它自己的内在力量们协调。 放置得好的炉火是有生气的。 燃烧大量木料的炉火同在行的人烧的炉火截然建筑的永恒之道 21 不同。在行的人把每一根木料恰如其分地放置在木料间的空隙上他不用拨火棒拨动木料,但木料燃烧时,一个接一个地放上,每个也许只差一英寸。这样准确地放置木料使气流形成了一个通道。当气
22、流吹动时,木料上兴起了流动的黄色火苗。每块木料得到了充分的燃烧我们看到火焰剧烈、稳定地燃烧,当它最终熄灭了的时候,它便全部烧光了,随着最后火光的消失,除了炉中的灰烬,便一无所有了。 但是“生气”一词的最妙处正是其弱点所在。 火的燃烧同我们的生存是一样的,当然这是一种隐喻。我们确实知道植物和动物是有生气的,火和音乐是无生气的。如果我们非得解释为什么我们把这堆火叫做有生气的 , 那堆火叫做无生气的 , 那么我们就会不知所措 。 隐喻使我们相信,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个表达无名特质的词语但只是当我们已经理解了此一特质时,我们才能用这个词语来命名它。 我们常用来讨论这个无名特质的另一词语是“完整 ”。 事物
23、具有的内部矛盾是自由的,它就是完整的。当它本身冲突时导致了分裂它的力量,它就是不完整的。事物的内在矛盾越自由,它便越完整、越健全、越专注。 比较阵风吹过的天然湖畔生长的树木和侵蚀了的山谷 , 树木和树枝沟成了整体 阵风吹过它们便弯曲了。而此时,系统中所有的力、甚至风的强力都还保持平衡,因为它们是平衡的,它们不相冲突,也不会出现破坏。树弯曲的结构使它们能自我保持。 但址各虑一片正在发生侵蚀的严重浸泡的土地 , 没有足够的树根把土壤抓在一起,下雨时,骤雨把泥土带进溪流,形成了溪谷,泥土还是没有结合在一起,因为那儿没有足够的植物。风一吹,侵蚀更严重了,下一次水再来时,又从溪谷中流过 , 加深并拓宽了
24、谷道 。 这个系统的结构 , 其自身产生的力在其中呈现出来,结果破坏了系统,系统是自毁的,它没有能力保持自身产生的力。 树和风的系统是完整 的,谷和雨的系统是不完整的。 但是“完整”一词太封闭了。 完整暗示了闭合、自足、有限。当你把一事物称为完整时,它使你想到它是对它自己的完整,而孤立于其周围的世界。但是肺只是当它呼吸有机体外空气中的氧气时。才是完整的:一个人只有当他是人类社会一员时才是完整的。一个城市只是在和周围乡村平衡时才是完整的。 完整一词带有自足的微妙暗示,自足总是逐渐破坏无名特质的。因此 , “完整”一词绝不能完美描述这个持质。 “舒适”一词可以理解无名特质的另一方面。“舒适”一词比
25、人们通常意识到的更加意味深长。舒适的真正难解之 义远远建筑的永恒之道 22 超出它看起来所包含的简单意思,舒适的宫殿之所以舒适,足因为它们没有内部矛盾,因为没有一点儿不安定来干扰它们。 想象在冬日的下午,你自己伴着一杯茶、一本书、一个台灯和两三个靠着的枕头 。 使你自己觉的舒适 : 不要以你显示给其他人看 , 并说你如何喜欢它的方式。我的意思是 你自己真正地 喜欢它。 你把茶放到你能拿到 , 但却不可能将它撞翻的地方 。 你把灯降低 , 照到书上,但不太亮,不致于看到灯泡,你把靠垫放在你后面。小心地一个唉一个放置在你要放的地方,支撑着你的后背、你的脖子、你的胳膊。这样你希望喝茶、读书、暇想时,
26、正好被舒舒 服服地支撑着。 若处你不怕麻烦,喜欢做这一切时,你会相当专心地去做,这样它就开始有了无名特质。 不过 , “舒适”一词易于用错,而且有太多其它的意思。 也存在一些无价值和麻木的舒适。因为许多情形过于遮蔽,其中没有生活就很容易使用舒适 词。 一个很有钱的家庭,过于柔软的床,恒温的房间、遮盖起来而无需步入雨中的小路,这些是所有更乏味的“舒适 ” ,因而歪曲了舒适一词的基本含义。 “自由”一词弥补了“完整”和“舒适”所表露的缺陷。 无名特质绝不可计算,绝非完美:只有抛弃意念和意象而任意创造时,力的精妙平衡才会发生 。 想想装满水泥袋的卡车。如果袋子完全成排堆放,它可以是细心、明智、相当精
27、确的。但绝不会有无名特质,除非它有 定的白由。堆放袋子的人运袋子、扔袋子、忘记厂他们自己,热心投身于这种活动,亡我,狂热 黑夜中炉火映天的钢厂也会有这种特质,因为那儿显示了自由和狂热。 当然,这种自由也可以是非常戏剧性的一种姿态,一种形式种手法。 一个建筑,其“自由”的形式若没有根植于构成它的各种力量或材料,就有如一个人其姿势没有自己自然的根基一样。其形状是借来的、人造的、强加的、设计的。是客模仿外部的想象,并不是通过自己的内 力来产生的。 这种所谓的自由是与无名特质不可同日而语的。 帮助恢复这种平衡的是“准确”一词。 “准确”一词帮助平衡了其它象“舒适”和“自由”等词的印象。这些词暗示了无名
28、特质总有些不精确。而且确实它是散漫、流动和松弛的。但它绝非不精确。在一种情境下的许多力都是真实的力,是不能逃避的。如果不完全准确适应这些力,就没有舒适,没有自由。因为被留下的小的力将总会使系统破坏。 假定我试图在我花园中为黑鸟做个桌子。在冬天,当雪盖大地,黑鸟缺食之时,我将为它们把食物放在桌子上,于是我建个桌子,希望成群的黑鸟飞到雪中建筑的永恒之道 23 的桌 子上觅食。 但是做一个真能如此的桌子并不容易。鸟儿遵循它们自己的规律,倘若不了解它们,它们就不会来。假如桌子太低,鸟儿就不会飞下来,因为它们不愿意接近地面猛扑。如果太高,或太暴露,风就不会让鸟儿停在桌子上。如果接近于晒衣线,在风中,鸟儿
29、就会被摆动的线所惊吓。我放的许多地方,桌子实际上不能起作用。 我慢慢知道了,有成千上万的微妙的作用力在左右着鸟儿的行动。倘若我不明白这些力,桌子就不会真正有用。只要桌子的位置不准确,黑鸟成群地绕着桌子吃食的想象就只能是一厢情愿。为使桌子起作用,必须认真考虑这些力,把桌子放置在 完全准确的位置上。 当然, “准确”一词并不是恰当地描述了无名特质。 它没有自由的意思不是很恰当地描述了无名特质它太易使人联想到意思完全不同的其它那些东西。 通常,当我们说某一东西准确时,我们意指它完全适于某种抽象的意象。假如我切一个方纸板,而使其完全准确,它意味着我做出了完全正方的纸板,其各边相同,角度准确地为九十度。
30、我已完全和我的意象相适应了。 我这里使用“准确”一词的意思几乎是相反的,一个具有无名特质的东西绝不能准确地适应任何意象。所准确适应的只是其内在的作用力。但是这种准确需要形式松弛流动。 比“准确”更进一步的一个词是“无我 ”。 一个地方若无生气或是虚假的,其后总有造假的人。这个地方充满了制作者的意愿,就根本没有自己自然的余地了。 对照想一想旧椅子上雕刻的两个桃心装饰,装饰连在一起,切出简单的两个洞,这就是“无我 ”。 它们并不是依据某一平面雕刻的,而是随便刻上的,不管怎么看,都是个孔隙。它丝毫不做作,没有努力去装饰,也并不寻求表达雕刻人的个性。它自然得象是椅子本身的要求,雕刻者只是做了需要做的事
31、情。 尽管旧椅子及其雕刻可以是“无我”的,但“无我”这个词也不是相当准确的。 比如 , 无我并 不意味着制作的人把自己排除在外 。 制作人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他喜欢长椅,想在其上雕刻桃心。说不定,他是为他所喜欢的姑娘做的。 制作具有无名特质的东西,而且还让它反映你的个性,这是完全可能的。你的风度和你的爱憎都是你花园的作用力,你的花园必须反映这些作用力 , 正如它反映使树叶成长,鸟儿歌唱的其他作用力一样。但是,如果你使用“自我” 一词来表明人的特征的中心,那么使某种东西无我的想法可以说成是你想使人完全忘却他自己词义不是很确切的。 建筑的永恒之道 24 最后一个可以帮助理解无名特质的词是“永恒” 所
32、有 的事物、人和场所有了这种无名特质,就进入了永恒的王国。 有一些东两几乎确实是永恒的:它们强健,平衡,具有很强的自持力,以致不易受干扰,几乎是不灭的。而其它的东西只是刚达到此质不到一瞬,就回到了内部矛盾的最低状态。 “永恒”一词表达了这两者。他们具有此一特质的时刻就达到了永恒的真理的王国。在他们从内部矛盾解脱出来的时刻,他们就会把他们的场所置于独立于时间之外的事物的秩序之中。 我曾经看到一个日本村庄的简易鱼池,它也许就是永恒的。 一个农夫为农庄修了鱼池,池子是个简单的宽 6 英尺长 8 英尺的方形,流出一条灌溉的 水流。花丛悬在池的一端,另一端水下是 个木环,环上部距水面12 英寸。池中有八
33、个硕大的老鲤鱼,都有 18 英寸长,桔黄色、金色、紫色和黑色的,最老的鲤鱼已生活厂八年。八条鱼慢悠悠、慢悠悠地绕着木环,也常常在木环中游戈。整个世界就在水池之中。每大农夫在水池旁坐上几分钟。我在那儿只逗留了一天整个下午我一直坐在那儿。甚至现在我想到它,也要澘然泪下。这些古鱼在池中慢慢游了八年了 , 鱼 、 花 、 水和农夫是多么忠实于自己的天性啊,以致所有那些时间它一直持续着,无穷重复却总是不同。除了这简单的池子外,再没有什么能够达到这样完整和 真实的程度了。 然而,象所有其它的词一样 , “永恒”一词所混淆的比它要解释的多。 永恒暗示了一种宗教特质,这种暗示是准确的但却使池子所具有的特质看上
34、去是一种神密的东西,其实,它并不神密。它首先是普通的。它之所以永恒就在于它的平常。这一点“永恒”一词是不能表达的。 把无名特质想象为一点 , 我们试的每个词作为一个椭圆 。 每个椭圆包括这点,但每个椭圆也包括许多远离此点的其它的意义。 因为每个词总是象这样的一个椭圆,所以每个词对于作为点的特质来说,总是太空泛,太不明确,范围太大。没有一个词可以表达无名特质,因为特质 太特殊,词太广泛了。但是,它是存在于任何人、任何东西之中的最重要的特质。 它不单是形式和颜色的美,这些无须自然就可以做出。它不只是满足目的, 目的无须自然也可以达到 。 它不只是来自观念的美妙的音乐或宁静的清真寺的精神特质,这些无须自然也可以做出。 无名特质包容了这些更简单、更美妙的特质。但它也还是如此的普通,不知怎的,它竟使我们想起了我们生活的匆匆流逝。 这是一个略带惆怅的特质。建筑的永恒之道 25 第 3 章 生 机 勃 勃 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追寻这种特质是任何一个人的主要追求是任何一个人的经历的关键 所在,它是对我们最有生气那些时刻和情境的追求。 建筑的永恒之道 26 建筑的永恒之道 27 建筑的永恒之道 28 建筑的永恒之道 29 建筑的永恒之道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