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237005 上传时间:2019-04-03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教案进 学 解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的现实意义。3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4理解文义,并积累出自文中的成语。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的现实意义。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教学方法:自学与讨论一、文章简析本文写于元和八年(813)。旧唐书韩愈传:“(愈)复为国子博士,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嘲。执政览其文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

2、”“进”,即长进、进步。“学”,包括“业”与“行”。“业”指学业、事业,“行”指德行、品第。“解”,辩解,论析。“进学解”,意谓对增进业、行问题的辨析。作者指出增进业、行的方法在于“勤”与“思”,目的是“业精”“行成”。作者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故名“进学解”。作者反复强调学子要埋头进德修业,不必考虑有司的明不明、公不公以及自己今后的遇不遇,从而曲折地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不得意的牢骚,也暗寓着对当时执政者不以才德取人,用人不公不明的讽刺。二、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一)第一部分(第 1 段):写先生训示。1、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行成

3、于思 毁于随 治具毕张 占小善率以录 庸 扬 有司2、翻译句子行成于思毁于随盖有幸而获选,熟云多而不扬3、分析课文作者先提出一个观点:“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对学子提出“业精”“行成”的“进学”标准。这是韩愈对于“学”的问题长期体察、思考所形成的真知灼见,以此勉励弟子进学,希望世人进学。接着称颂政治清明,“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有司选拔任用公正,选取贤能而去不肖,“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对英才的教化得法,“爬罗剔抉,刮垢磨光”。指出人才可以尽展其能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所以只怕自己不成才,而不怕有司不明、不公,勉励诸生 “进学“。但细究一下作者言“

4、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注意“有幸”二字,有幸获选被任用的人,当在少数,无幸入围者则占多数,作者不谈无幸的一面,而让下段学生所言自己的遭遇证之。从而使得本段的结旬中“患”与“无患”所揭示的尖锐对比,实际上已经暗伏了与字面相反的意思。因此,“幸”字是理解本段真意的一个关键字。第二部分(第 2 段):虚拟学生诘难。1、 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有年 披 记事者 要 玄 捐兀兀 苴 罅 绍2、 翻译句子焚膏油以继晷补苴罅漏3、分析课文。学生针对先生的训示,进行有力的反驳,分两层完全推倒先生的说法。第一层从“先生欺余哉”至“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学生赞颂先生业精、行成。注意“可谓”所领的几个总提句

5、,分说四个不同的方面。“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言勤于所业。1、是博学,广泛阅读,“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细大不捐”;2、在博学的基础上,还精益求精,“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抓住重点掌握关键,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学有所专的目的;3、还持之以恒,“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言劳于卫道。“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言文章之著。此前三者论“业精”。“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言“行成”。第二层从“然而公不见信于人”至段末。指出先生“无幸”被重用,遭遇可悲。公务上得不到别人的信任,私交上得不到朋友的帮助,仕途坎坷,进退无由,甚

6、至落得对家庭都不能保证妻儿无饥无寒的悲惨境地。这种局面是怎么造成的?显然不是因为先生和许多无幸获选者学业不精、德行不成。虽未直斥有司之不明、不公,但已隐含此意。作业:完成第二教材 的习题一、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的现实意义。3理解文义,并积累出自文中的成语。4、总结全文。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的现实意义。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的现实意义。2.学习本文反话正说

7、,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教学方法:自学与讨论教学过程:课文分析:第三部分(第 3 段至第 5 段):写先生自责。1、 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工匠只工 登明选公 辙环天下 绝类离伦 不要其中 从徒分之宜 常徒 陈编 2、翻译句子。登明选公杂进巧拙3、分析课文:作者先以匠人冈材而选用木料、医师“俱收并蓄”各类贵贱药材,引出宰相用人是“登明选公惟器是适”,即量才录用。接着作者极力褒扬孟子、荀子在儒家思想发展中的巨大贡献,并极力渲染他们不遇于世的悲惨结局:“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说明这两位古贤“业精”“行成”,已达圣人地步尚且未能“有幸”。继而言自己才

8、学远不如二儒,却沾恩泽,“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表面上是为古人抱不平,似在为有司开脱,实际上是以孟、苟自况,以儒家的卫道者自居,宣扬自己远继儒家道统的功绩,并抒发自己不见信于有司的愤郁不平之情。但因为表面上是在述说古人之事,兼及与自己的对比,所以既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又取得了委婉含蓄的效果。这与屈原所言“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异曲同工,只不过一直接抒怀,一托事寄慨而已。4 总结全文:文章幽默中见深刻,含蓄中显丰赡。讽刺和批判是这篇文章的基调。本文用问答对话的形式写别人嘲讽自己失意,自己就进行解释,借以发泄牢骚。针锋相对的解释,表面心平气和,字里行间却充满了郁勃的感情,也反映了对社会

9、的批评。作者“投闲置散,乃分之宜”的引咎自责,不过是反话正说。古文观止评日:“以怨怼无聊之词托之人,自咎自责之词托之己,言之者无罪,闻之者知愧-巧于避忌,最为得体。”如文章一开头就写先生对学生的教诲:“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峻良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都是反话正说,别有寄托感慨,讽刺用人制度的不合理,宣传任人唯贤的主张,写得十分巧妙。反语的运用,使讽刺不仅寓巧于朴,诙谐幽默,而且形神毕肖,冷峻犀利。本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语,是凝聚着作者治学、修德的经验结晶;从“沉浸酞郁”到“同工异曲”一段,生动表现出他对前人文学艺术特点兼收

10、并蓄的态度。韩愈作为散文家,也很推重汉代扬雄的辞赋。本文的写作即有所借鉴于扬雄的解嘲解难等篇,辞采丰富音节铿锵,对偶工切,虽属赋体,然而气势奔放,语言流畅,摆脱了汉赋、骈文中常有的艰涩呆板,堆砌辞藻等缺点。林纾所谓“浓淡疏密相问,错而成文,骨力仍是散文”,故应说是韩愈特创的散文赋,为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的前驱。文中有许多创造性的语句,如“纂言者必钩其玄“焚膏油以继晷回狂澜于既倒”“年丰而妻啼饥”等到后代压缩为成语,“贪多务得-一-细大不捐含英咀华”“佶屈聱牙”“同工异曲”“跋前踬后”“动辄得咎”等直接引用为成语。“惟陈言之务去”,吸取古语,熔铸新词,于本篇尤显。三、课文讨论与检测:1.

11、反复诵读文章,体会“国子先生”和“诸生”对话时不同的情绪,说说你对作者内心思想感情的理解。第一段“先生训示”和第三段“先牛答问”,多为挥洒自如的散句,语调不疾不徐,舒缓轻快,先生的情绪都显得比较平和而内敛。第二段“生徒驳诘”学生多为骈偶句,语调短促,节奏紧迫,情绪强烈。透过这样的对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对自己不受重用、反遭贬抑的不满,对当权者不以才德取人、用人不公的愤懑。2第二段中,“诸生”是从哪几方 l 卣对“国子先生”给予高度评价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从治学之勤恳、对于儒学的功绩、文章的境界、为人的成功等四个方面对先生进行高度评价。这样写是为了表现作者大材小用的处境,含蓄但是却有力地指

12、斥有司之不明。3文中有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关于“进学”的主要观点。摘出这个句子,并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虽不是全文的中心观点,但对我们读书治学却非常有启发价值;作者强调了“思”的重要,更是极为可贵。朋党论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2、理解作者对朋党的独到见解以及这一观点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3、学习文章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的论证方法。4、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对朋党的独到见解以及这一观点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2、学习文章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文章语言

13、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教学方法:讨论与自学教学过程:一、背景介绍:本文是欧阳修于庆历四年(1044)写给仁宗皇帝的一封奏章。当时,革新派范仲淹、杜衍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以夏竦、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被弹劾罢职后,不甘心其政治上的失败,广造舆论,竭力攻击、诽谤范仲淹等引用朋党。其陷害忠贤的险恶用心,深为欧阳修所洞察。在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中,欧阳修一针见血地指出:“欲广陷良善,不过指为朋党”,“去一善人,而众善人尚在”,“唯指以为党则可一时尽逐”。为驳斥保守派的攻击,辨朋党之诬,欧阳修写了这篇朋党论。二、分析课文:全文五个段落。1、第一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观点。讨论:

14、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先从社会发展的事实落笔,“朋党之说,自古有之”,证明朋党的存在有其历史的依据,并为下文征引历史事实打下伏笔,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那么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作者用“同道”“同利”鲜明地概括出两者的不同,使自己的观点十分鲜明。2、第二段进一步论述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的区别。讨论:君子和小人的朋党有什么样的区别?1)、君子是真朋,小人是伪朋。从本质上说明小人无朋。这一点远远超出了一般的朋党之说。这一段是在前一段基础上的深入剖析。由于小人之朋是从利出发的,所以只能是暂时的,只能是假的;而君子之朋出于对道的共同追求,所以必然能“终

15、始如一”,所以是真的。2)欧阳修指出了道和利,是区分两者的关键所在。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小人是以利,相互勾结,相互利用,利益相同则相结为党,见“利”则相互反目,“利尽则分道扬镳;而君子是以“道”相互联结,同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道永远不变,则君子之党永远同心。讨论:什么样的朋党才对国家有积极的作用?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结论。3、第三段广泛列举史实,证明用君子之真朋则国兴,用小人之伪朋则国亡。讨论:朋党从什么时间就有的?真的朋党和小人的朋党对国家有什么样的意义?在论证的过程中用了什么手法?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文章先列举尧时退小人之朋而用君子之朋天下大治

16、的例子,然后列举舜用君子之朋而天下也大治的例子,这些是正面举例;接着列举纣因无朋而亡国、周武王因得君子之朋而国兴的事例,这是正反对举;最后再举东汉桓、灵时的党锢之祸,和晚唐昭宣帝时朱全忠杀害名士的事实,这是引用反面事实。作者或正,或反,或正反对比,反复论证,论证极为有力。4、 第四段在大量引用事实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迫害君子之朋则国亡,信用君子之朋则国兴的道理。先紧接上文对纣、汉献帝、唐昭宗等反面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皆“乱亡其国”的结论;然后再对舜被称为圣人和周能够兴国的原因进行分析,说明善于用君子之朋的重要。5、最后一段收束全文,点明主旨。三、 本文是一篇富有战斗性的政论,历来享有盛名,为人称道

17、。它充分体现了欧阳修政论的风格和特点。其中有两个特点特别鲜明:(一)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全文自始至终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艺术手法,逐层深入地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开头第一句作者就针锋相对、单刀直入地指出:“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既切中时弊,又为全文奠定了对比论证的基调。下文紧紧围绕着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区别步步展开: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小人无朋”是因其“所好者禄利,所贪者财货”;“君子有朋是由于君子“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小人以利害相交,必然见利忘义,利尽残害。即使暂引以为朋,也是“伪朋”,而君子重“道义”

18、,讲“忠信”,惜“名节”,才能“终始如一”,才是“真朋”。其中,“君子”与“小人”、“同道为朋”与“同利为朋”、“小人无朋”与“君子有朋”、小人之“伪朋”与君子之“真朋”,互相映照,相反相成。在前一部分从事理上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第三段起,作者引证史实,层层对比,进一步深入论证。作者列举了从上古尧、舜之时直至唐之晚年各个朝代盛衰的大量历史事实,紧扣国家兴亡治乱与朋党的密切关系,进行了反复的对比。事与理的结合,对比手法的反复运用,起到了化深奥为浅显,令人不得不信服的艺术效果。(二)转折句和排比句的交相运用,行文既纡徐有致,又富有气势。面对保守派的诽谤,欧阳修的心情是十分激愤的。字里行间,我们

19、可以感受到一个富有忧患意识的政治家刚正不阿的战斗精神。同时,从其从容不迫、纡徐有致的说理中,我们又可以看到欧阳修沉着冷静的大将风度。表现在其语言的运用、句式的选择上。在对比论证中,作者多处运用了转折句式。一系列转折句式的运用,不仅突出了对比的效果,而且使论述的笔调趋于舒缓,使文章既明白晓畅,又委婉而耐人寻味。这正是作者所推崇的所谓“责之愈切,则其言愈缓”的风格。同时,此文还多处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增加了文章政论的气势。如第四段,连用五个“莫如”。转折句和排比句的交相运用,使句式长短相问,错落有致,行文时徐时疾,张弛有度,充分展现了欧阳修政论的艺术风格。四、拓展与讨论:1先翻译下列句子,然后说说哪

20、一句是文章的主要观点。(1)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2)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3)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名二子说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2、理解作者给两个儿子命名的深意,以及本文的写作目的。3、鉴赏文章引物托喻,字少蕴深的写作特点。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2、理解作者给两个儿子命名的深意,以及本文的写作目的。教学难点:、鉴赏文章引物托喻,字少蕴深的写作特点教学方法:讲解 讨论教学过程:一、介绍文章的写作的背景:庆历六年(1046),苏洵赴京应制举。尽管他才学可为“帝王师”,结果还是落榜

21、了。他对科举、对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身上。次年返乡,写了这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时苏轼11 岁,苏辙 8 岁。苏洵对两个孩子寄予很大希望,他又对他们的生活道路充满忧虑。名二子说正是通过阐释为二子命名的深意,表达他对爱子的劝诫与勉励的。二、分析课文:1、第一段,“轼”名说。“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车子的各部件,轮子、辐条、车盖、轸木(车厢底部四面的横木),就像各有职分,不可或缺,只有车前的轼木没有实际用处。轼是车前的横木,乘车人可将手俯按在上面,有装饰车子的作用。所以,“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行文几度曲折而后揭出正题:“轼乎,吾惧汝之不外

22、饰也”。苏轼呀,我担心的是你不注意外表的掩饰啊。苏轼性格豪放,锋芒毕露,从不知掩饰自己的观点。自幼父亲就看清了这一特点,劝诫他多加外饰以免遭祸。这正是为他取名“轼”的初心。2、第二段,“辙”名说。“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天下之车无不循辙而行,但论到车的功用却没有辙的份。“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辙无论功之福,也不遭仆毙之祸。“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知免”,是说苏辙的性格会免于灾祸。一说“免”同“勉”,勉力、尽力的意思。善处于祸福之间,又能勉力向前,这正是为他取名“辙”的深意。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不露,并能尽力王事,后位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

23、。3、补充介绍:苏洵写名二子说十年后,送二子入京应试,过成都辞别张方平,张出了六道题考兄弟二人,自己则于壁问密窥。两人得题后,即各自思考。辙有疑问,指以问轼,轼举笔倒敲几案,意为“管子注”。又指第二题,苏轼把第二题勾了,因为并无出处,开始答卷。考完后,张方平对苏洵说:“二子皆天才,长者明敏尤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4、拓展思考:苏轼兄弟处于北宋新旧党争、矛盾激烈的时代,而两人立身之术不同。苏轼性格“不外饰”,论事激烈,不为世容,几次入朝,又几次“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宋史苏轼传)而外任,还差点被杀。苏辙遇事能自持论,不依附重臣,所以能自立而免祸。宋史苏辙传说:“或谓轼稍自韬戢,虽不

24、获柄用,亦当免祸。虽然,假令轼以是而易其所为,尚得为轼哉?”“韬戢”就是“外饰”。确实,那种不可掩抑的英迈之气,正是苏轼之为苏轼的特点。苏辙传论苏辙“寡言鲜欲”“君子不党”,这正是他能处于“祸福之间”“齿爵皆优于其兄”的原因。知子莫如父,苏洵早已预见到了这一切。三、课堂讨论与归纳:1试摹拟作者的口气说说“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辙乎,吾知免矣”这两句话的意思,然后谈谈作者对两个儿子不同的希望。“轼啊,我担心你不注意外表的修饰啊!”“辙啊,我料知你能免除灾殃了!”劝诫苏轼多加外饰以免遭祸;劝诫苏辙善处于祸福之间,又能勉力向前。2杨慎说作者“深知二子”,从这篇短文你能看出作者两个儿子各有什么样的

25、性格特点?苏轼性格豪放,锋芒毕露,从不知掩饰自己的观点;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不露。留侯论教学设计设计指导思想文言文教学最难的地方在于对“言”和“文”的处理。无疑,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言” ,但在如何重视“言”上,各人的理解很不一样。很多人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梳理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现象上,以为这样才是重视“言” 。自然,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现象需要我们把它们明确地“分离”出来,但除了这种“分离” ,我们能否搞一点整体性的把握,搞一点信息筛选?事实上,信息筛选、整体把握,是驾着飞机在文本上作低空盘旋,是对“言”的充分尊重和照顾。本着这一思想,我在梳理本文(苏教版选修课本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第四课)字词

26、的基础上,首先让学生跟文本对话,通过推理与想象,了解张良成功原因的两种不同的观点,进而比较不同的文本,让“言”反复出现在学生的学习视野。有了这种对“言”的充分重视,现代文教学的一些方法自然就能合理地使用起来,就能做到“言” 、 “文”结合。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立意的创造性和新颖性,学习苏轼的治学精神。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主次分明的写作特色。3、培养学生辨证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在学习本文立意新颖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2、难点:比较不同的文本、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通过提问,解决文中字词在课前充分预习的前提下,让学生自由提问、共同解决字词

27、问题,同时教者也可以在自由提问的基础上,适当加以补充。提问与补充,估计更多地要涉及以下一些内容,教者最好能心中有数。1、实词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见:通“现” ,表现,显露)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折:使受摧折,使动用法)郑伯肉袒牵羊以逆(逆:迎接)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下:居于之下,谦逊地对待,名词活用为动词)臣妾于吴者(臣妾:称臣称妾,或充当奴隶)忍小忿而就大谋(就:成就,完成)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惊:使受惊。怒:使发怒。都是使动用法)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王:立王,称王,名词活用为动词)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全:成全)2、虚词匹夫见辱(见:被)卒然相遇于草野

28、之间(卒:通“猝” ,突然)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安:怎么)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方:正)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特:只)句践之困于会稽(之:连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乃:竟)3、一词多义)过:必有过人之节(超过,超越)/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错)怪:其事甚怪(奇怪)/油然而不怪者(以为怪异,意动用法)其:非子房其谁全之?(语气副词,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 )/此其所以为子房欤(语气副词,表示揣测,相当于“大概” )所以:所以微见其意者(用以的方式)/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的原因)二、熟悉文本,感知不同观点留侯

29、论是一篇史论,属于议论文。本文集中论述了张良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能忍” , “忍”字贯穿全篇。但作者的立论,是建立在驳论的前提和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对于张良成功的原因,在作者之前已经有流行的看法得益于圯上老人所授的奇书太公兵法 。按照目前流行的说法,在文本之中存在着一场围绕张良成功原因的对话苏轼与前人的对话。在补充留侯世家的记载之前,应该让学生首先接触文本,跟文本对话,通过推理与想象,了解张良成功原因的两种不同的观点。讨论:本文蕴含着关于张良成功原因的不同观点,你能根据文中有关语句来谈谈吗?明确:作者认为张良成功在于他能“忍” ,而前人认为张良成功在于他读得到了一本神奇的书。,三、比较

30、阅读,了解治学精神在前面比较不同观点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了解苏轼文章立意的新颖性,可以通过投影,把留侯世家里的相关文字提供给学生。引用如下: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曰: “诺。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曰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

31、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 ”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下黄石即我矣。 ”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 ”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讨论:留侯世家和留侯论二文,除了对于张良成功原因的说法不同之外,还有哪些不同点?明确:圯上老人为谁?前者认为是鬼物,是谷城山下的黄石,他能预见到张

32、良“后十年兴” ;而后者认为是秦之世出而试之的隐君子。老人来到圯上的用意是什么?前者认为是为了授书,这样张良“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后来“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 ;而后者认为是为了“深折”少年张良,教他“能忍” 。归纳:刚才讨论出来的两个不同点,加上前面观点的不同点,这三个不同点在苏轼的文章里都有体现。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本文是一篇史论,实际上也是一篇读书笔记。作者认真读书,却并不迷信前人的看法,他善于思考,敢于怀疑,一翻旧案,自抒新见,这样治学精神和思维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四、梳理材料,归纳对比特点提问:刚才发生在张良身上的这件事,根据课本第 2 段开头的一句话

33、,我们可以用最简洁的字眼来概括它,这就是“受” ,即受兵书。那么,除此之外,本文还写了张良的几件事?你能用文中现成的词语加以概括吗?明确:一件事是“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这“一击”用课本的注释来说,就是指“张良曾与力士用铁锤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遂”一事,这样可用“击秦帝”三字来概括。还有一件事是“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时“子房教之” ,这可用“教高祖”三字来概括。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本文共写了有关张良的这样三件事:击秦帝、受兵书、教高祖。提问:这三件事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明确:都围绕“忍”字,分别是不忍、能忍、用忍。它们分别是从反面、正面、正面来论证“忍”的,通过正反对比,观

34、点显得鲜明、有说服力。提问:本文还提到了哪些人物?明确:还提到伊尹、太公,荆轲、聂政,郑伯、勾践,项羽、刘邦。提问:他们又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的?明确:伊尹、太公是从正面,荆轲、聂政是从反面,郑伯、勾践是从正面,项羽是从反面,刘邦既是从正面又是从反面(因为刘邦有能“忍”之时,也有不能“忍”之时,而需张良教之) 。由此可知,本文在论证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正反对比。五、解读题目,学习史论写法提问:本文题目是否可以换成“忍论”或“论忍”?明确:不能,因为本文属于史论,是由史书上有关张良的荒谬说法引发思考的,而作者所引用的主要也是张良的事例。 “留侯论”这一题目表明了本文论述的主要对象。

35、这说明,史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写作时应该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提问:如果以“忍论”或“论忍”为题,最好怎么处理张良的事例?明确:对张良的理性分析少一点,对前人关于张良奇遇的荒谬说法不提或尽量少提,对张良的三件事进行集中论述。六、适当迁移,进行思维训练三槐居语文论坛!1、苏轼的观点,是针对前人对张良成功的荒谬说法而树立的,自有其合理之处,可是一旦离开了这种针对性,去泛泛而谈“忍小忿而就大谋” ,无疑在事理上是有漏洞的,因为当忍则忍,不当忍则不能忍。讨论:是不是一切情况下都要“忍”?明确:假如是敌我之间,假如是邪恶与正义之间的交战,假如问题已涉及到人格、国格、民族尊严,假

36、如一位国家一级飞行员已然倒在歹徒的刀下,假如一位同胞姐妹正在光天化日之下遭禽兽蹂躏,假如某位恶霸已然仗势凌法、为霸一方,假如敌寇的铁蹄已然踏上母亲的国土假如这个时候,你还是一味地隐忍,一味地退让,那可就无异于犯罪了。真若如此,天理何在?正义何在?因此,当忍之时自当谦忍退让;不当忍时,自当拍案而起,挺身而出!这就是“忍”之辩证法。2、 留侯论为苏轼著名的翻案文章,内容创新是其特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有一些“想当然”的共识,但我们不见得同意的事情?比如植物会“向光”生长,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植物“怕光” ,故两边生长速率不一,造成植物有不同的生长情况。又如“沉默是金” 、 “谦受益、满招损”是否为

37、必然的结论?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不满的思想感情。2学习文章的结构安排以及运用曲笔来表达思想的写作方法。3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不满的思想感情。2学习文章的结构安排以及运用曲笔来表达思想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教学方法:讨论与自学教学过程:一、作者介绍柳宗元,字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他出生于安史之乱平定后的第二十个年头。这个时期属中唐。生于安史之乱后唐帝国已经是一蹶不振,除了社会经济因长年动乱已大伤元气外,中唐时期仅就直接威胁上层统治的政治问题而言,突出的有两个:一是藩镇割据,二是

38、宦官擅权。他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改革集团,锐意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重获起用回长安,因为刘禹锡的一首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又被贬谪,改任柳州刺史,最终客死柳州。二、导入有许多的作家在写文章的时候,都喜欢用不寻常的写法来取得不寻常的效果。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奇怪的文章,它就是那种给人不一样感觉的文章看标题,可知王参元家里不幸失火,而柳宗元不仅不慰问反而恭贺他?也许有同学会觉得很奇怪甚至不解,觉得他做人不厚道,不过我们不要让感情影响了我们的正确认知,一起研读这篇文章三、课文研讨1、朗读第一段,思考问题:获悉王参元失火消息后,作者的心理活动是什

39、么?作者的心理活动:骇 疑 喜2、自读第二段.根据骇、疑、喜三个字,找到关键句,划分层次。齐读第一层。作者惊骇的原因是什么?明确:突然而至,滫瀡不给。 骇是听到不幸消息的自然反应。齐读第二层 提问: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为焉,乃始厄困震悸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这几句话体现出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文章在思想上与之对应?有没有寓言说明这个哲理?有没有实例证明这个观点?明确:孟子二章,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这样就把造就人才

40、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塞翁失马太史公自序作者为什么用了一个疑?明确: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有了怀疑,才有下文的立意之奇,可见杰出的文学家首先必须是思想者。柳宗元命运多舛,这也是一切思想者共同的命运,诗江雪,藏头诗,千万孤独。但是时间总能证明思想者的价值。我们后人总能隔着时间的河流与先贤对话,他们永远活在历史、现在与未来。齐读第三层 提问:作者大喜而贺的原因是什么,喜从何来?他的观点能成立吗?明确:天火涤荡,显白不污。天火涤荡掉什么?财产、嫌疑。究竟是什么显白不污?才能。天火可以黔其庐,赭其垣,但是天火不能黔其才,赭其志。柳宗元祝贺的其实并不是王参元家失火,而是祝贺王参元可以因失火

41、而得以施展才华,他的贺就是吊,是对王参元的宽慰和祝福,观点能够成立。王参元能否因此而得以发挥自己的才能?你认为他的命运会因此改变吗?当时社会的积弊丛生。小人当道、积毁销骨,连柳宗元这样得耿介之人甚至做了监察御史之后说话也无济于事;贪赃枉法,贿赂公行,猜忌横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廉名之士不敢称善可见舆论环境不正常,廉名之士不敢行公道之事,不能振拔于流俗,更是可悲可叹;君主不贤明,社会黑暗。官场口诀:一笔好字,二等才情,三斤酒量,四季衣服,五子围棋,六出昆曲,七字歪诗,八套清曲,九品头衔,十分和气。柳宗元不可能意识到这是制度的问题,他以为妨碍王参元施展才能的只是嫌疑。如今一把天火终于烧去所有

42、的嫌疑,柳宗元怎能不为之而大喜,怎能不为此而恭贺王参元?最后一段作者进一步阐述自己吊以贺的理由。朗读最后一段,作者是怎样勉励王参元的?明确:勉励王参元做一个安贫乐道的人。答司马谏议书 教学目的: 1、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的词语的运用 2、学习教学设计文章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的结构。 教学重难点: 1、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的词语的运用。 【教学步骤】 一、生字识记 聒(gu):声音嘈杂,使人厌烦。如:聒耳。 壬(rn):(1)天干的第九位。 (2)姓。 恤(x): (1)顾虑,忧虑。如:不恤人言。 (2)怜悯。如:体恤。 (3)救济。如:抚恤。 胥(x): (1)胥吏(

43、小官吏) 。 (2)互相。 (3) 书齐、皆。如:万事胥备。 度(du): 难测;估计。如:揣度。另读(d): (1)计量长短。如:度量衡。 (2)程度。如:极度。 (3)章程;行为准则。如:法度。 (4)人的气质或姿态。如:风度。 (5)计划,主张。 (6)过(指时间) 。如:虚度光阴。 膏(go): (1)脂肪;油。如:膏火。 (2)很稠的糊状物。如:牙膏。 (3)肥沃。如:膏腴。本文取此义。 晤(w):见面。如:会晤。 二、词语识记 某:作者在信稿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 蒙教:承蒙赐教。 窃:谦词,私下,代“我” 。 操:持。 术: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强聒:强作解说。聒,喧扰,嘈杂,这

44、里指多话。 略:简略。 上报:回信。 重念:又想到。 视遇:对待。 厚:优厚。 反复:书信反来。 卤莽:粗疏草率,冒失无礼。 见恕:原谅我。 名实:名义和实际。 人主:皇帝。 侵官:增设新官,侵犯原有官吏的职权。 生事:生事扰民。 征利:搜刮钱财,与民争利。 拒谏: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举:推行。 辟:排除,驳斥。 壬人:奸人,佞人。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 固:本来。 习于苟且:习惯于得过且过。 恤:考虑。 汹汹:波涛声。这里指反对新法的吵闹之声。 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胥,互相。 非特:不只是。特,只是。 度(d):计划,主张。 度(du):考虑。 膏泽:给以好处。 不事事:不做

45、任何事情。 敢知:敢于领教。知,领教,接受。 由:机缘,机会。 不任:不胜。 区区:情意诚挚。 向往之至:仰慕到了极点。 三、古文今译 (原文)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

46、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译文)我的陈述:昨天承蒙来信赐教。我私下认为与您交好已经很久了,可是议论事情每每意见不合,是因为所持的见解有很大的不同的缘故。虽然想强作解说,可想到终究一定不会得到谅解,所以想约略写此回信,不再一件一桩地替自

47、己辩解。又想到承蒙您很看重我,在书信往来中不应草率。所以现在详细说明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或许会原谅我。原来读书人要争的,主要是名义和实际是不是相符的问题。名义和实际得到澄清,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搞明白了。现在您所拿来指教我的,认为是侵犯职权、生事扰民、搜刮钱财、拒绝进谏,致使天下人怨恨咒骂。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旨意,在朝廷上讨论法令制度,进行修订,把它交给主管官员去执行,算不得是侵犯职权;推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令来兴利除弊,算不上是滋生事端;替国家理财,算不上是搜刮钱财;驳斥谬论,批驳奸佞,不是什么拒绝进谏。至于怨恨咒骂这么多,这本来是我预先知道会这样。 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不是一天两天了。

48、大小官员大多把不关心考虑国家大事、附和世俗、讨好众人当作上策。皇上想改变这种情况,而我不估量政敌的多少,想出力协助皇上对抗他们,那么他们怎么会不声势汹汹?当年盘庚迁都,怨恨的是老百姓,不只是朝廷里的官员罢了。盘庚不因为人们怨恨的缘故,就改变他的计划。考虑得合情合理之后才行动,这样就看不出有什么后悔的。如果你责备我在职的时间很久,不能帮助皇上有大的作为,来使老百姓得到幸福,那么我承认自己的罪过;如果说现在应当不做任何事情,只是墨守以前的陈规旧法罢了, (这)就不是我所敢于领教的了。 没有机会(和您)见面, (我对您)不由得从内心仰慕到了极点。 四、重难点句子和段落诠释 1. 第 2 段作何理解? 作者在该段以犀利的笔锋逐一驳斥司马光对自己的指责。开头先提出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理, “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为下文的“正名”提供推理前提。接着对强加给自己的罪名一一反驳,连用“不为”四个不容置疑的判断句,显示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 2. 第 3 段作何理解? 该段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指出当前现状,并强调皇上要改变此情况,而自己不顾众人反对,要“助上以抗之” ,然后用一句反问句,增加结论的不容置疑性。第二层用盘庚迁都的事实,来论明自己推行新法的正确性,增强说服力。第三层由两个假设句构成,内容上退中有进,前句的退,使后句的驳斥更显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