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种谓语句的敬体与简体对照 名词谓语句 现在时 肯定:名词-名词 例:王学生。-王学生。 否定:名词 -名词 例:王学生。 -王学生。 过去时 肯定:名词-名词 例:昨日日曜日。-昨日日曜日。 否定:名 词-名词 例:昨日土曜日。 -昨日土曜日。 形容词谓语句 现在时 肯定:词干-词干 例:今日寒。-今日寒。 否定:词干-词干 例:今日寒。-今日寒。 过去时 肯定:词干-词干 例:昨日寒。 -昨日寒。 否定:词 干-词干 例:昨日寒。-昨日寒 形容动词谓语句 现在时 肯定:词干-词干 例:静。-静。 否定:词 干-词干 例:静。-静。 过去时 肯定:词干-词干 例:昨日教室静。 -昨日教室静。
2、 否定:词 干-词干 例:昨日教室静 -昨日教室静。 动词谓语句 现在时 肯定:连用形- 终止形(与原形相同) 例:王毎日 7 時家出。 -王毎日 7 時家出。 否定:连用形 -未然形 例:王新聞読。-王新聞読。 过去时 肯定:连用形-连用形 例:王昨日北京行。-王昨日北京行。 否定:连 用形-未然形 例:王昨日夜自習-王昨日夜自習体言指名词、代词 、数 词用言指动词,形容词,形容 动词体言的特点: 1.体言是没有活用(即词尾变化)的独立词。 2.体言可以后续助词(、等)构成主语,这是体言最大的特点。 3.体言可以后续助词构成连体修饰语、 连用修饰语等,还可以后续断定助 动词()等构成 谓语。
3、4.体言前面可以加连体修饰语。 用言的特点: 1.用言是有活用(即词尾变化)的独立词。 2.用言可以单独构成谓语,这是用言最大的特点。 3.用言可以通过自身的词尾变化构成连体修饰语、 连用修饰语。 4.用言前面可以加连用修饰语。动词四大类1、变动词:来(只有这一个)2、 变动词a、(实义动词)b、词干+:勉强3、一段动词 :词尾是、倒数第二个假名在段或段。起、食4、五段动词 :a、词尾是、倒数第二个假名不在段或段。始b、词尾在段(除上述情况外)。行动词七大变形一、未然形 五段动词:动词词尾变成其所在行的段字。読() 一段动词:去掉动词词尾中的。食()变动词:根据不同的需要,分 别变成、。勉強勉
4、強、勉強、勉強。变动词:变成。 来()二、连 用形 五段动词: a:动词词尾变成其所在行的段字。 又称连用形 1 読()词尾所在行:行、段字: b:在后接、时,五段动词的连用形发生音变浊化(又称连用形 2) 一段动词:去掉动词词尾中的(同未然形)。食()去掉动词词尾中的 变动词:变成。 勉強勉強。变动词:变成。来()三、终 止形动词(包括五段动词、上下一段 动词 、 变动词、变动词)的终止形就和动词原形(基本形、辞书形)一样。四、连 体形动词(包括五段动词、上下一段 动词 、 变动词、变动词)的连体形就和动词原形(基本形、辞书形)一样。 五、假定形【注意: 动词的假定形不能 单独使用,后面必
5、须接上接续助 词。 】 五段动词:动词词尾变成其所在行的段字。読()词尾所在行:行、段字: 一段动词:把动词词尾中的 变 成。 食()把动词词尾中的变成变动词:变成 。 勉強勉強变动词:变成 来()六、命令形 五段动词:动词词尾变成其所在行的段字。読()词尾所在行:行、段字: 一段动词:把动词词尾中的 变 成或。食()把动词词尾中的变成或、 变动词:变成或者 或者 勉強勉強或者。 变动词:变成。 来()来()七、推量形(不能独立使用。 后面必 须加推量(意志)助动词(五段动词 ;其他 动词)。 )五段动词:动词词尾变成其所在行的段字。 読()词尾所在行:行、段字: 一段动词:去掉动词词尾中的,
6、同未然形。 食()去掉动词词尾中的变动词:分别变成(同未然形之一)。 。 勉強勉強。变动词:变成, (同未然形)。五大态”:“可能态”、 “被动态”、 “使役 态”、 “自发态”“被役态”一、可能态 表示可能,即表示具有某种能力或某种可能性。形式:动词的未然形 /构成:五段动词:把词尾段上的假名变成其所在行段上的假名加。不 过五段动词经常发生“约音便”,于是五段 动词变成可能 态可以直接把词尾的 段的假名变成其所在行段假名加就可以了。如:书书 买买饮 饮 飞飞 持持一段动词:去掉词尾加。如:起起 食 食变动词:本来应该是的未然形加 而构成但现代日 语则是: 。如:勉强勉强 电话电话变动词:只有
7、一个词。如:来来用法:一般用这样的句型动词可能态。不强调对象,而强调动作时, 有时也可以用。如:今彼日本语小说読。私日本语手纸书。3 年间勉强、思日本语话、悔。辺书留出。这 里解释一下什么是 “约音便”:用第一个假名的辅音和第二个假名的元音结合成新的假名。如:的发音是“ka”,其辅音是“k”, 的发音是“re” ,其元音是 “e”,把“k”和“e”结合在一起,就成为“ke”即 。“约 音便”不只限于可能动词,其他形式上的“约音”,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注意:这里我来说一下可能的其他表达方式。动词连体形。 (变动词还可以用词干)例:弾。李饺子作、作。田中车运転 闻。动词连用形 /()(这个用法以后在
8、中级的时候将学到)例:得。彼女面会。 动词、 见、 闻、等都带有“能够”、 “可能”的意思。东方明珠见。隣部屋音闻。 私気持分。二、被动态 表示被动,即表示承受来自别人(或事物)的某种 动作或影响。形式:动词的未然形 /构成:五段动词:把词尾段上的假名变成其所在行段上的假名加。 (这个形式和可能态的基本形式相同,但没有“约音便”。 )如: 书书 买 买 饮 饮呼呼 持持一段动词:去掉词尾加。如:见见 食 食变动词:的未然形加 。如:勉强勉强 邪魔邪魔变动词:只有一个词。如:来来被动态有 4 种类型:1,在主动句中宾语是人或动物时:主动句:先生学生褒。 “老师表扬了学生。 ” 被动句:学生先生褒
9、。 “学生被老师表扬了。 ” 在这一类被动句中,主动句的主语变成了补语,用表示;主动句的宾语变成了主语,用表示;动词变成了被动式(未然形)。又如:主动句: 猫鱼食。 “猫把鱼吃掉了。 ” 被动句:鱼猫食。 “鱼被猫吃掉了。 ” 2,在主动句中的宾语是带有以人做定语的事物时:主动句:弟私 时计壊。 “弟弟弄坏了我的表。 ” 被动句:私弟时计壊。 “我被弟弟弄坏了表。 ”在这一类被动句中,主动句的主语变成了补语,用表示;主动句宾语的定语部分变成了主语,用表示;宾语保留;动词变成了被动式(未然形)。又如:主动句: 中、隣人私足踏。 “在公共汽车里,旁边的人踩了我的脚。 ” 被动句:中、私隣人足踏。
10、“在公共汽车里,我被旁边的人踩了脚。 ” 3,主动句的主语可以忽略,宾语是非人物时(多用于活动):主 动句:学校 8 时会 议开。 “学校从 8 时起开会。 ” 被 动句:会议 8 时(学校)开。 “会议(由学校主持)从 8 时开始。 ” 在 这一类被动句中,主动句的主语一般消失,假如一定需要,可用表示;主动句的宾语变成了主语,用 表示;动词变成了被 动式(未然形)。又如:主动句: 、何処、 谁 谚作、分。 “弄不清楚,在何时何地, 谁创造了谚语。 ” 被动句:谚、何処、谁作、分。 “弄不清楚谚语是在何 时何地,被谁创造的。 ” 三、使役态 表示让别人作某种动作的表现手法。形式:动词的未然形
11、/构成: 五段动词:把词尾段上的假名变成其所在行 段上的假名加 。如: 书书 买买 饮饮呼呼 持持一段动词: 去掉词尾加。如:寝寝 食 食变动词:的未然形加 。如:勉强勉强 练习练习变动词:只有一个词。如: 来 来用法:根据谓语动词词性的不同,将使役 态的句型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 也就是“他动词的使役态句型”和“自动词的使役态句型”。如下表所示。他动词的使役态句型:(甲)(乙) 动词的使役态注:这里的表示被使役的对象。 表示动词的作用对象。自动词的使役态句型:(甲)(乙)动词的使役态注:这里的表示被使役的 对象。妹新闻読。母弟薬饮。李先生授业中冗谈言、学生笑。両 亲怒以上。父弟买行。 (不过这
12、种句型一般用这种表达:父弟命/买行。 )四、自发态 表示某种自发的心情。形式:动词的未然形 /构成:五段动词:把词尾段上的假名变成其所在行段上的假名加。 (这个形式和可能态的基本形式相同,但没有“约音便”。 )如: 思 思 偲偲() 待待 思出思出一段动词:去掉词尾加。如:感感 案 案变动词:的未然形加 。如:勉 强勉强 邪魔 邪魔变动词:只有一个词。如: 来 来用法:动词前面的, 变成自发动词以后要变成。写真见、学生 时代思出。昨日失败悔。変思。外国息子案。 见、故郷偲。五、被役态 表示被使役者被迫或自发做某事。形式:动词的未然形 /构成:五段动词:把词尾段上的假名变成其所在行段上的假名加。
13、如: 饮饮待待 书书 买 买一段动词:去掉词尾加。如:起起 答 答变动词:变成。如:勉强勉强 感动感动变动词:只有一个词。如: 来 来用法:基本句型和被动句很相似。被役句由被使役者作主题,用 表示,使役者作补语,用 表示,谓语用动词被役 态。李昨夜友达酒沢山饮。大黄河素晴感动。警察问诘时、 详答。理髪店行待。形容词,形容 动词1、形 ,表过去式,对应的敬体为:形容动词/名词:词尾+(好 - 好)形容词:去掉词尾的 + (弱 - 弱)2、形,表否定式,对应的敬体 为:形容动词/名词:词尾+,因为的 简体为。形容词:词尾的 - + (悪 - 悪)3、过 去否定式 ,对应 的敬体为: 形容动词/名词
14、:词尾+,因为的简体为。形容词:去掉形的词尾 + (若 - 若)4、形,用于多个形容词同时进行修饰的场景形容动词/名词:直接 + (綺麗、静町)形容词:去掉词尾的 - + (高、大山)5、后面接 动词(例:成为/变成.:+)形容动词/名词:直接 + (医)形容词:去掉词尾的 - (明)6、后接名词形容动词:词干+名词;形容词:直接+名词;7、结 句词干+用于结句(语气较强,女生一般不用)。可直接结句;(注:形容词:去掉词尾 +,则形容词变名词)动词的体什么是动词的体动词所表现的动作、作用,有的可以是一个过程,即存在着 动作作用的开始、 进行和结束等阶段。动词的“体”就是记述动作、作用等处于何种
15、进行情况的一个语法概念。例如作()这个动词,它的进行情况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体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按照意义 分类,可以分 为“准备体、即将体、起始体、持续体、完成体、存续体”等。其中, “持续体、存续体、完成体”是最基本的体。动词 持续体持续体表示动作行为在某一个时间内 1 持续进行或者 2 正在进行、3 反复进行。持 续动词都有持续体、瞬间动词 在某些情况下也有持续体。小野会社働。動詞論文読。地震毎日人死。夜間大学行。动词的持续体小野会社働。 表示动作在某一时间内的持续動詞論文読。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地震毎日人死。 夜間大学行。 表示动作的反复进行,重复的 发生。先生日本行。犬死。动词的存续体存
16、续体表示动作、行为所造成的状 态、所形成的 结果还在保留着。自动词/他动词+他动词+动词的存续体1、瞬 间动词 表示状态的存续,动作行为已经发生,所造成的状态依然存在。描述一个自然的状态。 王眼鏡。小王戴着眼镜(描述状态)吉田今中国行。现在去中国了桜木枯。樱花树枯死了飯腐()。饭已经馊了这样表示状态存续的句子作定语时,动词可以由“瞬间动词”的形变成“瞬间动词”的形式。眼鏡人王。眼鏡人王。2、动词 表示过去做过的事留下的记录,人们的经历。 从动作整体的角度来看,动作在完成之后就会留下记录,成为一种经历 。这是持续动词与瞬间动词的区别 可以忽略。都可以用动词的形式。吉田中国何回行。去过中国好多次。
17、映画見。已经看过了动词的存续体接在他动词后,表示过去的动作、行为造成的结果还保留着。这种形式的存续体,叙述焦点转移到了动作的对象(宾语)上,并且说明(暗示)这种结果是人为造成的。窓開。窗户打开了。飯作。饭做好了。教授、会議知電話。已经向教授打过会议通知的电话了。如上面的例子,他动词的存续体中,叙述的焦点 转移到了动作的 对象上,常常成 为句子的主语,用来提示;当然,动作的对象也可以用来提示,构成宾语。出发点和含义上稍有差别。窓開。窗子开着。暗示某人有意所 为,但重点在描述状态。李窓開。小李已经开了窗子,重点在 动作上。窓開。窗子开着。自然的状态描述。電線切。电线断掉了電線切。电线(被)切断了電
18、線切。已经切断了电线动词的完成体完成体指的是动作、行为过程的完成、结束。完成体的构成的形式主要是“动词”小説今週中読。九時前、仕事。根据动词的意思不同,有 时可以表示 “到了某种状态”的含义。 如:雨風邪引。夜遅起、疲。动词构成的完成体,不仅有表达“完成”的意义,有些情况下还含有悔恨、 遗憾、可惜、不可挽回、无法弥补 之类的感慨含义 。酒飲、事言。新水中落。傘電車中忘。人三十歳、事故死。动词准备体表示动作是为下一步做准备而做的。准备体的构成是“动词”构成准备体的动词必须是能受意志控制的动词。日本行前日本語習。我打算去日本之前先学习日语。書類後見、置。等会要看那个文件,请把它放在那里好了。単語暗
19、記()。単語暗記()。単語暗記。动词的时日语中动词的时,指通过语法上的形式 变化来表示动作、作用、状 态发生的时间与某一个基准时间(通常时说话的时间)之间的关系。日语中,时 不是 动词特有的现象,但是动词表现的比较典型。日语的时存在着“非过去时”和“过去时”的对立。非过去时可以指现在,也可以指将来。一、非过 去时非过去时的形式包括:动词的基本形,还 包括体的补助动词 、态的助动词以及敬语助动词的基本形式。明日夏休始。雨降。弾。広島来年二十七歳。二、过 去 时过去时由“动词”构成,包括补助动词、助动词等。雨降。昨日交通事故会議運動会。地震、彼息子守。动词过去时的含义动词的过去时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
20、面去看待。其一、偏重于“时 ”的概念,即我 们 所说的“表示过去,动作在以前某个时间做了”;其二,偏重于“体 ”的概念,即我 们 所说的“表示完成,动作做完了,完成了,形成某种状态”。动词的时的含义例:A:本読。B:、本昨日読。那本书昨天看了。强调昨天做过。 (时 )、本読。那本书已经看了。强调完成。 (体)B:、昨日一日中遊、読。强调昨天没看书。 (时)、時間、読。没时间,还没看。 (体)表示授受关系的补助动词 表示授受关系的补助动词是表示授受关系的动词的另一用法,接在“动词连用形+”的后面,充当补助动词,表示人物之 间行为的往来与恩惠关系。表示授受关系的补助动词主要有:、 、 1、+/表示
21、为他人做某事的授受关系,常用形式:A B C +/A 动作的发出者 B 动作的接受者 C 动作的对象+用于地位高的人给地位低的人或 动植物做某事+用于地位低的人给地位高的人做某事例句:私息子紙飛行機作()。太郎新聞読。 (给太郎读报纸。 )動物。 (爱护动物吧。 )此例句中由于动作的接受者(即受惠者)与动作的对像(即动作的宾语)是重合的,都是“动物”,所以只使用表示宾语的“”来表示。犬散歩連行。私弟写真撮()。私友達写真撮。友達本買。私先生荷物持上。荷物持。 (动词连用形/変词干)应注意“” “”在对上司、 长辈等当面说话时为了避免给听话者造成压力一般不用。 “”多用于客观的陈述2、/表示他人
22、为自己或自己的一方做事。常见形式:A B C /A 是动作的主体(即动作的发出者,即施益者), B 是动作的受益者(我或我一方的人),C 是动作对象。兄私写真撮。 (哥哥为我拍了照片)花子私日本語歌教。 (花子教我们唱日本歌曲。 )姉買靴。弟友達写真撮。 (不合情理。因为是为我一方做事,所以 应该是与自己关系较为亲密的人,弟弟与朋友相比,自然是与弟弟的关系较近些,所以弟弟 应该是我一方的人。 )上句应为:友達弟写真撮。 (含有我和弟弟共同承担了朋友的恩惠的意思。 )“”是“ ”的敬语表达方式,在 讲自己的尊长给我或我们做什么事的时候, 应使用“”的形式。田中先生私寿司作方教。部長()駅送。先生
23、弟作文直。先生貸本。先輩、大切情報教、。 3、“/”“/”表示请求他人为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即我一方的人)做某件事情,即 汉语的“请给我们”。常见形式:A B C /其中 A 是提出请求的一方(也就是我和我这一方,即 动作的受益者),B 是接受请求的一方(施益者),C 是 A 要求 B 所做的动作、行 为的对象。私兄写真撮。 (我让哥哥给我照了相。 )花子母連行。 (花子要妈妈把她带去。 )友達田中日本語教。王貸本。“”是“”的敬语形式,表示请求对方或自己的尊长为自己做某事时使用。私先生数学教。 (请老师教我数学。 )兄先輩仕事手伝。私課長手紙間違直。妹先生辞書貸。但,在和外人讲到自己的父母
24、及其他长辈给自己做什么事时,不需要对他们表示尊敬,因为此时为了尊重听话者,已将我与家人看做一个整体,一个共同的利益集团,所以在集团内不需要非常尊敬,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集团外的听话者的尊敬。、和区别用于表示事物的真理和自然规律的“恒常条件”时,一般用和。也可以用但它表现的是个别的、具体的情况,不带有普遍和规律性。 此时不能用。(1)春(、,)、桜咲。到了春天樱 花就开。(2)二八加(、 ,)、十。二加上八就等于十。(3)木、風吹(、)、倒。那个树,风一吹就倒。(4)煙出(、 )、鳴。烟一升起,那铃就响。二、表示前项情况已 经实现的“确定条件 ”时,可以用、和,不能用。(一)前后两项是两个不同的
25、动作主体,而后项多以或 结句,表示不同的动作主体的动作的同时发生。这时表示 动作的继起,表示的是“ ”的意思。可以用和,不能用和。(1)電車止(、 、)、乗人降始。电车一停,乘 车人就开始下 车了。(2)昨夜家帰(、 、)、雨降出。昨晚回家就下起雨来了。(3)窓外見(、 、)、花子立。往窗外一看, 发现花子站在那里。(二)当前后是同一个动作主体,而后项多用结句,这是可用、和,不能用。、表示反实假想,意思是:对现在已成事实的情况,假 设当初要是不如何如何,那么现在就将是另外一种情况了。此 时多以、知、等结句,也可以直接用结句。这时,和通用,不能用和。(1)地落(、 、)、万有引力説生。如果苹果不
26、落到地上,也不会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吧?(2)勉強(、)、試験受。如果更加用功的话,就考上了。(3)私前便飛行機乗(、)、田中事故死。我如果乘坐前一班 飞机的话,就会像田中一样,因飞机失事而死的。2、表示过 去习惯 ,此 时只能用和,不能用和。(1)子供、夏(、)、必泳。小时候,一到夏天,一定游泳。(2)田舎行(、 、)、鶏買。那时到乡下去,经常能买到 鸡。3、如果前后项都是具体行 为,而又用结句时,这时所表示的是动作顺序的“”的意思, 这时、三项都不能用,只能用。(1)私音聞(、)、外出。我一听到那声音,立即就跑出去看了。(2)花子部屋入(、)、泣出。花子一进屋,哇地一声哭了起来。(3)彼本手取
27、(、)、急読始。他一拿到书,立即就 读了起来。(三)在前项使用了指示代词(、)或使用了等,而后项多是用状态、断定的句子,这时可以用和,也可以用不过用得较少,不能用。(1)李、日本語上手(、)、先生。李小姐日语这么好,可以当老师了。(2)考( 、 、)、言。我想来想去, 还是你说的对 。但当后项句子是用命令、 劝诱、愿望、决意等意志句结句时,不能用。(3)行(、 、)、一緒行。你那么想去,那一起去吧。(4)暑(、)、窓開。那么热的话,可以把窗 户打开呀。三、表示假定条件时,四者都可用,但所用场合不同。有如下几种情况:1、前 项是必然会出现的情况时,如后项是非意志句结句时,可以用、和;后项是意志句
28、结句时,可以用和不能用;以上两种情况都不能用。(1)夏(、)、海泳行。用时:每到夏天,就去海里游泳。用 时:这次到了夏天,就去海里游泳。(行是意志句,不能用)(2)晴(、 )、出発。天晴就可以出 发。2、前 项是状 态句,后项是命令、劝诱、希望等意志句时,、三者可以互换使用,不能用。(1)寒(、)、着。你如果冷,那再多穿一点。(2)暇(、 )、一緒行。你有工夫的话,我们一起去吧?3、前 项是听 话者将要 进行的动作或可能作到的事情,后项是说话人的命令、劝诱、希望等意志句时,只能用或,不能用和、更不能用。此时前后两个动作的时间关系是:后项先干,前项后干。(1)北京行(、 、)、私連。你要去北京的
29、 话,希望你带我去。(2)先生宅行(、 )、持行。你要去老师 家,请把这个带去。4、前 项是听 话人的 动作,后 项是说话 人的动作,意为“你如何,我也如何如何”, 这时、和都可以使用,意思差不多,但不能用。(1)見行(、 、)、私見行。你去看的话,那我也去看。(2)参加(、 )、私参加。你如果参加,那我也参加。5、以上几种情况多数不能用,但当后项是非意志表现时,则可以用。(1)田中来、五人。田中来了的 话,就是个人了。(2)少考、私知。再稍微想一想的话,我也许 会作出来的。(3)読思、本。如果要看书的话,书是有许 多的。6、前 项与搭配,构成唯一假定条件句 时,多用。和也可以用,但用得较少,
30、不能用。(1)体丈夫()、生。只要身体好,无论怎样都能活下去。(2)弟帰()、分。弟弟回来就知道了。(3)雨降()、前連行。只要不下雨就 带你们去。四、表示陈述条件,当后项与、困、等搭配,构成容许、禁止、希望等意思的句子时,表示陈述条件。 这时 ,可以用、和,不能用。、表示希望时多用,也可以用、,个别是可用但一般不用。(1)少雨降(、 、)。再下点雨就好了。(2)強風吹(、 )。这么大的风,要不刮就好了。(3)、便利( 、)。这一带再方便一些就好了。(用的句式可以用)2、表示禁止时,多用、也用、一般很少或不用、。(1)動( 、 、 )。不许动!(2)(、)。不要做那样 的事。、表示应该时 ,多
31、用、,很少用,不用。(1)勉強(、?、 )。你不更加用功,可不行。(2)入場券(、?、)。没有入场券可不行。、疑问句中,多用、有 时也用、但用得较少,不用、。()駅行(、 、)。车站怎么走好?(2)一緒帰(、 、)。一块回去怎么样?五、表示提示条件,有如下几种情况:(一)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在句首提出 这一话题,然后 进行说话和论述,一般用、的句式,此时不能用。、一般用表示接过对方话题,接着追 问或展开这一话题。(1)故郷(、 )、君今年帰。说起老家,听 说你今年回去了是 吗?2、一般用表示接过对方话题,触动自己的回忆或联想。(2)故郷( 、 、)、小、僕家前川泳。说起老家,小 时侯我经常在家前
32、的河里游泳来着。、一般用表示接过对方 话题,表达自己的感 叹。(3)故郷(、 )、今発展早。说起老家,现在的发展多快啊。(二)表示传闻和发言的依据,此 时 常用、;不用和。后 项多用表示传闻的、等结句。(1)天気予報(、 、)、明日雨降。据天气预报说 ,明天要下雨。(三)直接提示,、,此四项基本通用。(1)日本(、)、知。要说日本的事,我多少还知道一点。(2)小説(、)、雪国読。看小说么,先看看 雪国吧。六、表示并列,表示并列的句型“”与“ ”意思一样,两者基本可以互换使用,此时不能用和。(1)南京古都(、)、西安古都。南京是古都,西安也是古都。(2)(、 )、息子息子。老子不象老子 样儿,儿子不象儿子样儿(儿子、老子两人都不咋的)。以上六条归纳如下1、在表示恒常条件时,、都可用。2、 表示假定条件时,的句末不能出现意志或命令等主观表现。当的前项是动作动词时,后项不能有意志表现。和没有这些限制。3、后面可以是过去时,和在一般情况下,后项为现在时。4、的后项动作先干,前项动作后干,此时不能用、替换。5、前 项和后 项为 同一主体的动作继 起时,后 项为过去时,这时只能用,不能用、。但当后项为命令、 劝诱 、请求等主观 表现时,则只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