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鹏翔教授诊治老年病经验.pdf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234501 上传时间:2019-04-0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3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鹏翔教授诊治老年病经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鹏翔教授诊治老年病经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鹏翔教授诊治老年病经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鹏翔教授诊治老年病经验李金梁薛霁曹毅荣(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长春130012)医学传薪i;揣关键词老年病 中医病机中医药疗法心理疗法中图分类号R1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397X(2008)12-0021-02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病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对老年病的研究与探高鹏翔教授 索是医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高鹏翔教授师承家学渊源有自精研经典,通汇中西,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对老年病的治疗颇有造诣。笔者有幸随师临诊,获益匪浅。现将其治疗心法介绍如下:1对老年人体质的认识高鹏翔教授认为:老年人的体质既不同于d,JL纯阴纯阳之体,又不同于成年人脏腑

2、功能旺盛气血充实,而是脏腑功能减退、气血亏虚或瘀滞所致持续性阴阳失调的易患病体质。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ekek,则齿发去。”是从人体生理变化的角度阐述肾精及脏腑功能由盛到衰的变化过程。高师在治疗老年病时很注意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从“天人合一”的角度看处在不同地域的老年人体质有很大的差别:北方人,久居内地,冬长夏短。饮食偏温腻热量有余,阴津不足,使阳气内敛,易形成“寒包火”素有积热的体质;南方人,地处热带。夏长冬短湿气过剩且饮食偏清淡,多见阳气外越易形成内有虚寒的体质。因此高师在诊治老年病时

3、十分注重“三因制宦”的原则详审老年人的常居地及出生地后选方用药。红或瘀斑,多见于乳腺腺病、纤维腺病及硬化性腺病。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当以活血散结为主同时配合疏肝理气法,予桂枝茯苓丸合逍遥萎贝散加减。痰盛者多脾运失常。土壅则木郁影响肝之疏泄功能故调肝理脾显得尤为重要。3体会外证医案汇编指出:“治乳症,不出一气字定之矣。痰气凝结,为癖、为核、为痞。若治乳从一气字著笔,无论虚实新久,温凉攻补,各方之中夹理气疏络之品,使乳络疏通。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自然壅者易通,郁者易达,结者易散。坚者易软。”而气机的通达疏调与否,全赖肝木的调达。当代名医顾伯华就明确提出“治癖先治肝,气调癖自消”。可见治疗乳腺增生病

4、分期调理肝气分别轻重尤为重要。古今医者论治乳癖,或日肝郁脾虚,强调疏肝补脾:或El肝郁肾虚,主张疏肝补肾;或日冲任失调,施以调理冲任。虽也提及治肝大多以肾为先天,以脾为后天补肾补脾者多见,却未充分认识到肝之重要作用。当今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加大尤其白领女性情志因素致病者占大多数,疏肝理气之法用之每每取效。笔者侍诊许师体会到。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藏血主疏泄,疏肝理气应防其刚燥破气。损其阴体碍其藏血。故当佐以滋润养血之品。养肝则应防其滋腻碍气阻其开发疏泄之阳用必加以理气疏导之品。气为诸郁之首。活血祛瘀、化痰散结必以理气之品为先导之方。肝木肾水乙癸同源,肝阴赖肾阴滋养,肝阳赖肾阳相助,而益

5、肾阴、温肾阳之品亦赖肝气疏导方能达于病所。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疏肝理气是调肝,而调理冲任、活血祛瘀、化痰散结亦是调肝因为只有肝脏功能正常,方能疏泄各种精气血等物质各归其所。因而。治疗乳腺增生病之调肝法不是普通意义的理气疏肝而是以维护肝之体用调整肝之疏泄,恢复肝脏功能为目的。从此着手,证虽多变而治不失其机枢。第一作者:马朝群(1964一),男,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级博士研究生。电子邮箱:mcq_1 964sinacorn收稿日期:2008一0710编辑:傅如海弘善中压药三塑!璺竺竺堂苎!塑团万方数据。医学传薪2对老年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病机十九条,其中以火热立论的有十条之

6、多。充分说明了六淫之火热邪气对各类疾病的影响。由于热(火)邪炽盛,炼液成痰血瘀气滞影响血运的畅通,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且老年人津亏血虚阴虚火旺故常见热扰心神及焦虑诸症致使神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的病理状态。高师认为老年病的主要致病【大l素还有七情、宿食以及病理产物痰、湿、瘀血等,其致病因素又成为“内生五邪”的诱冈。内生五邪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亏损不足外还有复感六淫之邪或七情所致故以虚、瘀夹杂为主要特征。“内生五邪”包括了风气内动、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高师认为。五邪分别和五行、五脏相对应风气内动对应木(肝)、寒从中生对应水(。肾)、湿浊内生对应土(脾)、津伤化燥对应金(

7、肺)、火热内生对应火(心)。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五行相互转化、制约及平衡的关系因此在考虑老年病的病因时内生五邪不可忽视。“毒”也是高师临床非常重视的病理产物与致病因素。如肌酐、尿素氮、尿胆原、酮体等本是体内新陈代谢的正常产物需及时排出体外可是由于老年人内环境改变,脏器功能衰退。使之稽留体内,从而形成毒邪致病。“毒”邪破坏人体的阴阳平衡消伐正气,外邪则乘虚而入,内外合邪致病情加重,故高师在临床经常运用排毒祛邪法治疗老年病。3对老年病治疗方法的选择由于老年人体质的特殊性决定了治疗的特殊性。要求临床辨证一定要精准。立法得当。虽然养老奉亲书告诫:老弱之人,若汗之则阳气泄,吐之则胃气逆。泻之则元气脱。但高师

8、不拘泥古训大胆探索创新,敢于将汗、吐、泻等峻猛之法用于老年病,且中病即止。他还告诫“形气有余,病气有佘当泻不当补;形气不足,病气不足,当补不当泻”要注意“形气”与“病气”的相对性辨别“有余”与“不足”要有的放矢不要一味攻伐或滋补同时认为“老人肠胃薄不能消纳”故老年病治疗后期还需配合食疗以增强胃气巩固后天之本。高师尝以“一通、二清、三和”法配合食疗,调治老年胃肠病,老年胃肠病主要指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临床以胃痛、腹胀、呃逆、反酸、纳呆、嘈杂等为主要症状。 根据“六腑以通为顺”原则“一通”主要以家传“大黄泻心汤”为基本方随症化裁:胃痛较蕈者加延胡索、枳实;有水饮

9、停滞者加大腹皮、水红子:有寒积征象者加炮姜、砂f:;胃热反酸者加黄连、龙胆草;呃逆较重者加枳壳、莱菔子:腹满、完谷不化者加焦三仙。高师通常运用此方35剂中病即止,一般不连续用。之后根据老年人胃津情况或选用清法或选用和法,屡屡奏效。“二清”主要以竹叶石膏汤清热除烦、益胃生津,并加木香以助降逆行滞之力。“三和”就是和胃健脾,理气养阴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与胃相表里,胃肠疾病日久不愈必累及脾。故以养胃汤化裁以和胃健脾、行气止痛、养阴清热。同时配合山药209、莲子159、芡实109、苡仁209加小米509,煮成稀粥,长期服用。可以增进脾胃运化之力。4心理治疗对老年病的影响高师认为老年患者大多伴有孤独、寂寞

10、、失落等不良情绪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因此子女能常回家看看是对老年人最好的心理治疗。如清朝石天基在长寿秘诀中提出6个常存:“常存安静心、常存正觉心、常存欢喜心、常存良善心、常存和悦心、常存安乐心”。老年人当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或劳动如散步、五禽戏、太极拳、太极剑等,做到悦神爽志即心地坦然、心情舒畅,保持乐观、开朗、进取、向上的性格。高师常和老年患者讲:“对别人多付出一点,不要求同报,睡觉安宁,心地坦然;遇事糊涂一些只有心理健康、才能身体健康。”高师的这些观点,对老年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作者:李金粱(1979一),男,医师,硕士研究生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电子

11、邮箱:bappylill999163corn收稿日期:20080218编辑:傅如海i一敬告作者一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快稿件处理速度,便于审稿和查询,自2008年9月1日起,本刊只接受在线投稿一种投稿方式,不再接受电子邮件投稿,敬请广大作者配合。具体投稿方法为:登录本刊在线投稿系统wwwjstemcn,左侧“作者用户登录区”,点击“作者注册”,填写作者信息后即可进行投稿(再次投稿时无需再注册)。作者亦可用注册时的用户名、密码随时登录系统查询稿件审核情况。江苏中医药编辑部E冒型!竺璺苎竺堂苎!塑江荔中医药万方数据高鹏翔教授诊治老年病经验作者: 李金梁, 薛霁, 曹毅荣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12、,吉林,长春,130012刊名: 江苏中医药英文刊名: 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年,卷(期): 2008,40(12)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1. 侯丕华.吴玉为.HOU Pi-hua.WU Yu-wei 活血化瘀在老年病治疗中的运用期刊论文-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5)2. 蔡晶.Cai Jing 杜建教授诊治老年病经验撷萃期刊论文-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4)3. 王长松 当代老年病病证特点及对策期刊论文-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2)4. 王文成 通阳法在老年病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浙江中医杂志2006,41(7)5. 胡雷桔 高辉远治疗老年病的经验期刊论文-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16(6)6. 李旺.张淑萍 岳美中治疗老年病经验浅谈读岳美中中医学文集有感期刊论文-江苏中医药2006,27(8)7. 刘芳 罗铨老师治疗老年病的经验期刊论文-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5)8. 雷爱红 试论中医调理脾胃在老年病中的运用期刊论文-陕西中医2004,25(1)9. 孔文清.程洪顺 武永钦老年病验案四则期刊论文-山东中医杂志2001,20(9)10. 邱幸凡 “脏虚络痹“理论探讨期刊论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5)本文链接: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