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征求意见稿).pdf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225385 上传时间:2019-04-03 格式:PDF 页数:62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征求意见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征求意见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征求意见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征求意见稿).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征求意见稿).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UD中P Un201中 华中 华C 中 华人 民建 筑ified sta 华 人民共华 人民共和 国民 共和 国筑 工 程ndard fo 发 布和国住 房国 国家质 量国 国家 标程 信 息or buildi( 征布 房 和城乡 建量 监督检验 检标 准 息 模型 应ng infor征 求意见 稿建 设部 检 疫总 局 应 用 统mation 稿 ) 201联 合GB/T 统 一 标model a 合 发 201标 准 pplicati实施 布 o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 Unified standard for building information m

2、odel application GB/T 201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年月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 北京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 (建标20125 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的。本标准是第一部建筑信息模型方面的工程建设标准。 在编制过程中,标准编制组会同建筑信息模 型(BIM)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 BIM 发展联盟)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组织了大量的课题研究,并参考了有关国外标准,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最后经

3、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 7 章和 2 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型体系、数据互用、模型应用、企业实施指引。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标准规范处(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 30 号;邮政编码: 100013;电子邮箱:) ,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清华大学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理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同望科技股份有限

4、公司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 黄 强 程志军 张建平 金新阳 何关培 许杰峰 李云贵 黄 琨 朱 雷 刘洪舟 金 睿 楼跃清 龚 剑 伍 军 徐建中 左 江 李东彬 叶 凌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 目 次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 3 4 模型体系 4 4.1 一般规定 4 4.2 模型结构体系 4 4.3 任务信息模型 5 4.4 模型扩展 5 5 数据互用 6 5.1 一般规定 6 5.2 交付与交换 6 5.3 编码与存储 7 6 模型应用 8 6.1 一般规定 8 6

5、.2 模型数量与要求 8 6.3 模型数据 8 6.4 基本任务工作方式 8 7 企业实施指引 12 附录 A 典型信息模型的组成元素 . 13 表 A1 典型的资源数据及其信息描述 13 表 A2 典型基础模型元素及其信息描述 16 表 A3 典型专业模型元素 20 附录 B 典型 P-BIM 软件 . 28 表 B 典型 PBIM 软件 28 本标准用词说明 32 引用标准名录 33 附:条文说明 1 1 总则 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支撑工程建设信息化实施,统一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要求,提高信息应用效率和效益,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全寿命期内建筑信

6、息模型的建立、应用和管理。 1.0.3 制定建筑信息模型的相关标准,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 1.0.4 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 术语 2.0.1 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BIM) 全寿命期工程项目或其组成部分物理特征、 功能特性及管理要素的共享数字化表达。 2.0.2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 application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建筑信息模型在工程项目中的 各种应用及项目业务流程中信息管理的统称。 2.0.3 任务信息模型 task informat

7、ion model 以专业及管理分工为对象的子建筑信息模型。 2.0.4 任务信息模型应用 application of task information model 面向完成任务目标并支持任务相关方交换和共享信息、 协同工作的任务信息模型各种应用及任务流程信息管理的统称。 2.0.5 基本任务工作方式 professional task based BIM application (P-BIM) 符合我国现有的工程项目专业及管理工作流程, 以现行的专业及管理分工为基本任务, 建立满足项目全寿命期工作需要的任务信息模型应用体系来实施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工作方式。 2.0.6 基本任务工作方式应用

8、软件 P-BIM software 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融合我国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和专业及管理工作流程并按基本任务工作方式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软件。 3 3 基本规定 3.0.1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宜覆盖工程项目全寿命期。 3.0.2 工程项目全寿命期可划分为策划与规划、勘察与设计、施工与监理、运行与维护、改造与拆除五个阶段。 3.0.3 建筑信息模型宜在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的各个阶段建立、共享和应用,并应保持协调一致。 3.0.4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软件应根据信息建立、共享和应用的能力进行认证。 3.0.5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可采用多种工作方式,当无经验时,宜采用基本任务工作方式。

9、4 4 模型体系 4.1 一般规定 4.1.1 建筑信息模型应包含工程项目全寿命期 中一个或多个阶段的多个任务信息模型及相关的共性模型元素和信息,并可在项目全寿命期各个阶段、各个任务和各个相关方之间共享和应用。 4.1.2 模型通过不同途径获取的信息应具有唯一性, 采用不同方式表达的信息应具有一致性,不宜包含冗余信息。 4.1.3 用于共享的模型及其组成元素应在工程项目全寿命期内被唯一识别。 4.1.4 模型应具有可扩展性。 4.2 模型结构体系 4.2.1 模型整体结构宜分为任务信息模型以及 共性的资源数据、基础模型元素、专业模型元素四个层次。 4.2.2 资源数据应支持基础模型元素和专业模

10、型元素的信息描述, 表达模型元素的属性信息。资源数据应包括描述几何、材料、时间、参与方、度量、成本、物理、功能等信息所需的基本数据。典型的资源数据及其信息描述宜符合本标准附表 A-1 的规定。 4.2.3 基础模型元素应表达工程项目的基本信息、 任务信息模型的共性信息以及各任务信息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 基础模型元素应包括共享构件、 空间结构划分、属性集元素、共享过程元素、共享控制元素、关系元素等。典型的基础模型元素及其信息描述宜符合本标准附表 A-2 的规定。 4.2.4 专业模型元素应表达任务特有的模型元素及属性信息。 专业模型元素应包括所引用的相关基础模型元素的专业信息。 典型的专业模型元

11、素及其信息描述宜符合本标准附表 A-3 的规定。 5 4.3 任务信息模型 4.3.1 任务信息模型应包含完成任务所需的最小信息量, 并宜按照建筑信息模型整体结构的要求进行信息的组织与存储。 4.3.2 任务信息模型应具有完成任务的基本信 息,并应满足建筑工程相关法律、法规、专业标准及管理流程的规定。 4.3.3 任务信息模型宜根据任务需求和有关标准确定模型元素、 描述细度以及应包含的信息,宜按照模型整体结构组织和存储模型信息。 4.3.4 各阶段的所有任务信息模型应协调一致,并可在项目策划与规划、勘察与设计、施工与监理、运行与维护、改造与拆除等阶段之间共享。 4.3.5 任务信息模型应满足交

12、付要求。 4.4 模型扩展 4.4.1 模型结构应根据任务需要, 扩充任务信息模型或模型元素的种类及相关信息。 4.4.2 新增和扩展的任务信息模型应与其他任务信息模型协调一致。 4.4.3 模型元素的种类增加宜采用实体扩展方式; 模型元素的信息扩展宜采用属性或属性集扩展方式。 4.4.4 模型扩展不应改变原有模型结构。 6 5 数据互用 5.1 一般规定 5.1.1 任务信息模型应满足工程项目全寿命期 各个阶段各个相关方协同工作的需要,包括信息的获取、更新、修改和管理。 5.1.2 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的各个阶段和各个任务宜共享模型的共性元素。 5.1.3 模型及相关信息应记录信息所有权的状态、

13、信息的建立者与编辑者、建立和编辑的时间以及所使用的软件工具及版本等。 5.1.4 项目相关方应商定模型的 数据互用协议,明确模型互用的内容、格式等。 5.2 交付与交换 5.2.1 模型数据交付前,应进行正确性、协调性和一致性检查,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模型数据已经过审核、清理。 2 模型数据是最新版本。 3 模型数据内容和格式符合项目的数据互用协议。 5.2.2 任务相关方应根据任务需求商定数据互用的内容, 数据互用的内容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包含任务承担方接收的模型数据。 2 包含任务承担方交付的模型数据。 3 明确互用数据的详细程度,详细程度应满足完成任务所需的最小信息量要求。 5.2

14、.3 任务相关方应根据交换的模型数据商定互用格式, 数据互用格式应满足下列要求: 1 互用数据的提供方应保证格式能够被数据接受方直接读取。 2 三个及三个以上任务相关方之间的互用数据应采用相同格式。 7 3 互用数据格式转换时,宜采用成熟的转换方式和转换工具。 5.2.4 任务相关方应商定数据互用的验收条件。 5.2.5 互用数据交付接收方前, 应首先由提供方对模型数据及其生成的互用数据进行内部审核验收。 5.2.6 数据接收方在使用互用数据前,应进行确认和核对。 5.3 编码与存储 5.3.1 模型数据应进行分类和编码,并应满足数据互用的要求。 5.3.2 模型数据应根据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和管

15、理的需求存储。 5.3.3 模型数据的存储可采用通用格式,也可采用任务相关方约定的格式,但均应满足数据互用的要求。 5.3.4 模型数据的存储宜采用高效的方法和介质,并应满足数据安全的要求。 8 6 模型应用 6.1 一般规定 6.1.1 模型应用可包括单阶段多任务应用、 跨阶段多任务应用和全寿命期多任务应用。应逐步减少全寿命期任务信息模型总数。 6.1.2 数据环境应具有完善的数据存储与维护机制,保证数据安全。 6.2 模型数量与要求 6.2.1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前, 应对全寿命期各个阶段的任务信息模型种类和数量进行整体规划。 6.2.2 各个任务信息模型应能集成为逻辑上唯一的项目部分或项目

16、整体模型。 模型集成时宜满足本标准第 4.2 节中模型整体结构的要求。 6.2.3 宜设专人对任务信息模型及其业务流程进行管理和维护。 6.3 模型数据 6.3.1 任务承担方应根据完成任务需要建立任务信息模型。 6.3.2 任务信息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应利用前置任务积累的模型信息, 并交付后置任务需要的模型信息。 6.3.3 任务信息模型交付的互用信息,其数据格式应符合下列任一款的规定: 1 由相关方自行协商确定的专用标准。 2 采用开放的通用标准。 6.3.4 各任务信息模型的交付成果应及时归档。 6.3.5 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任务信息模型会审,并对其进行调整。 6.4 基本任务工作方式

17、9 6.4.1 工程项目各个阶段宜包含如下任务信息模型: 1 策划与规划阶段宜包含项目策划、项目规划设计、项目规划报建等任务信息模型。 2 勘察与设计阶段宜包含工程地质勘察、地基基础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 给水排水设计、 供暖通风与空调设计、 电气设计、 智能化设计、 幕墙设计、装饰装修设计、消防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施工图审查等任务信息模型。 涉及工程造价的任务信息模型应包含工程造价概算信息, 工程造价概算应按工程建设现行全国统一定额及地方相关定额执行。 3 施工与监理阶段宜包含地基基础施工、建筑结构施工、给水排水施工、供暖通风与空调施工、电气施工、智能化施工、幕墙施工、

18、装饰装修施工、消防设施施工、园林绿化施工、屋面施工、电梯安装、绿色施工评价、施工监理、施工验收等任务信息模型。 涉及工程造价的任务信息模型应包含工程造价预算及决算管理信息, 工程造价预算应按工程建设现行全国统一定额及地方相关定额执行。 涉及现场施工的任务信息模型应包含施工组织设计信息。 4 运行与维护阶段宜包含建筑空间管理、结构构件与装饰装修材料维护、给水排水设施运行维护、供暖通风与空调设施运行维护、电气设施运行维护、智能化设施运行维护、消防设施运行维护、环境卫生与园林绿化维护等任务信息模型。 5 改造与拆除阶段宜包含结构工程改造、机电工程改造、装饰工程改造、结构工程拆除、机电工程拆除等任务信

19、息模型。 6.4.2 本标准第 6.4.1 条所列任务信息模型可根据项目需要合并或拆分建立,拆分建立的信息模型应与原任务信息模型协调一致。 可根据项目需要增加本标准第 6.4.1 条所列任务信息模型之外的其他任务信息模型。新增的任务信息模型应与其他任务信息模型协调一致。 6.4.3 任务信息模型应由任务承担方在完成任务的工作过程中同时建立, 并应支持与本阶段其他任务的协同工作, 且应能在项目全寿命期各个阶段之间相互衔接、10 直接传递和应用。 6.4.4 各个阶段宜根据业主需要建立业主信息模型。 6.4.5 任务信息模型建立和应用前, 任务相关方应针对各任务需求商定模型的建立和协调规则,及其共

20、享和交换协议,明确模型互用的模式、范围、格式等,并应依此建立、编辑、共享、应用模型。 6.4.6 项目全寿命期各个阶段的任务信息模型应能通过协调, 组合成为逻辑上唯一的本阶段项目部分或项目整体模型。 6.4.7 同一阶段所有任务信息模型的交付互用信息应是唯一确定版本, 宜由该阶段统一交付给其他阶段项目相关方。 6.4.8 任务信息模型的建立、应用和管理应采用 P-BIM 软件,当缺乏相应任务P-BIM 软件时应选用其他替代方式。 6.4.9 P-BIM 软件应具有查验模型是否符合 任务所涉及相关工程建设标准及其强制性条文的功能。 6.4.10 勘察与设计、 施工与监理阶段的应用软件宜包含附表

21、B 所列 P-BIM 软件。附表 B 所列 P-BIM 软件可根据完成任务需要进一步拆分或集成。 6.4.11 应制定全寿命期所有任务的 P-BIM 软件工程技术与信息交换标准,标准应包含下列内容: 1 本任务工作中所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业务管理规定。 2 读入相关方任务信息模型为本任务交付的互用数据要求。 3 本任务多软件协同工作规定。 4 完成本任务应交付的最小文件及反馈信息要求。 5 本任务执行相关工程建设标准的智能检查信息要求。 6 为本阶段相关方建立任务信息模型应交付的互用数据及反馈信息要求。 7 为协调、组合成为本阶段项目部分或项目整体模型应交付的互用数据及反馈信息要求。

22、 8 为其他阶段建立任务信息模型应交付的互用数据及反馈信息要求。 6.4.12 应根据完成任务能力对 P-BIM 软件进行技术水平评价,并对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执行能力进行认证。 6.4.13 对 P-BIM 软件的技术水平评价,可根据其数据互用能力进行分级。分级11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PS-BIM 软件: 实现本任务应用软件之间数据互用且可交付本阶段其他任务应用软件需要数据的 P-BIM 软件。 2 PL-BIM 软件: 实现本阶段任务应用软件之间数据互用且可交付全寿命期其他阶段任务应用软件需要数据的 P-BIM 软件。 3 PM-BIM 软件:实现全寿命期任务应用软件 之间数据互用

23、且可交付其他项目任务应用软件需要数据的 P-BIM 软件。 12 7 企业实施指引 7.0.1 企业建筑信息模型实施应结合企业信息 化战略确立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目标。 7.0.2 企业实施建筑信息模型过程中, 宜将建筑信息模型相关软件系统与企业管理系统相结合。 7.0.3 项目相关企业应建立支持数据共享、协同工作的环境和条件,并结合项目相关方职责确定权限控制、版本控制及一致性控制机制。 7.0.4 建筑信息模型实施应满足本企业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条件的相关要求。 7.0.5 企业实施建筑信息模型应制定建筑信息模型实施策略文档,项目、阶段及任务信息模型实施策略文档应包含下列内容: 1 项目概况、工作范

24、围和进度,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深度与范围。 2 为所有建筑信息模型数据定义通用坐标系。 3 项目应采用的数据标准,以及可能未遵循标准时的变通方式。 4 完成项目将要使用的、本企业已有的 P-BIM 软件及其他软件协调,以及如何解决非 P-BIM 软件之间数据互用性的问题。 5 使用非 P-BIM 软件应遵守的国家与地方法律法规、 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6 项目的领导方和其它核心协作团队,以及各方角色和职责。 7 项目交付成果,以及要交付的格式。 8 项目任务信息模型数据各部分的责任人。 9 图纸和建筑信息模型数据的审核、确认流程。 10 建筑信息模型数据交流方式,以及数据交换的频率和形式。 11

25、 包括企业内部和整个外部团队在内的所有团队共同进行模型会审的日期。 13 附录 A 典型信息模型的组成元素 表 A-1 典型的资源数据及其信息描述 元素 典型信息 几何 表达 轴网 轴线位置,相对尺寸 实体(包括立方体、扫掠实体、放样实体等) 体积,表面积,实体类型,面、线(边) 、点(顶点)索引 面域(包括三角面片、平面、扫掠面等) 面积,面类型,线、点索引 线(包括曲线、直线、多段线等) 长度,线类型,点索引 点 坐标 笛卡尔坐标系 X轴方向, Y 轴方向, Z 轴方向 材料 材料 名称,描述,类别 混合材料 名称,描述,材料,成分比例 材料层(墙防水层、保温层) 名称,描述,材料,关联构

26、件与位置 材料面(如墙面砖、漆) 名称,描述,材料,关联表面 时间 日期 年、月、日 14 元素 典型信息 时间 时、分、秒 持续时长 事件时间信息 计划发生时间,实际发生时间,最早发生时间,最晚发生时间 资源时间信息 关联任务,关联资源,计划开始时间,计划结束时间,计划资源消耗曲线, 实际开始时间,实际结束时间,实际资源消耗曲线 任务时间信息 计划开始时间,实际开始时间,计划结束时间,实际结束时间, 最早开始时间,最晚结束时间,计划持续时长,实际持续时长 参与方 个人 名称,职务,角色,地址,所属组织 组织(公司、企业) 名称,描述,角色,地址,关联构件,相关人员 地址 位置,描述,关联个人

27、,关联组织 度量 字符变量 数字变量 国际标准单位(包括力单位、线刚度单位等) 导出单位 成本 成本项 币种,成本数值,关联构件 /属性,关联清单,计算公式 货币关系 兑换币种,汇率,时间 15 元素 典型信息 荷载 集中荷载 集中力大小,作用位置 分布荷载 分布力大小,作用区域 自重荷载 关联构件,重力加速度 16 表 A-2 典型基础模型元素及其信息描述 元素 典型信息(利用资源数据表达) 共享 构件 梁 名称,几何信息(如长、宽、高、截面) ,定位(如轴线,标高) ,材料(如材料强度、密度) ,工程量(如体积、重量) 柱 名称,几何信息(如长、宽、高、截面) ,定位(如轴线,标高) ,材

28、料(如材料强度、密度) ,工程量(如体积、重量) 板 名称,几何信息(如长、宽、厚度) ,定位(如轴线,标高) ,材料(如材料强度、密度) ,工程量(如体积、重量) 墙 名称,几何信息(如长、厚度) ,定位(轴线,标高) ,材料(如材料强度、密度、导热系数,材料层) ,工程量(如体积、重量、表面积、涂料面积) 孔口 名称,几何信息(如几何实体索引) ,定位(如轴线,标高) 管件 名称,几何信息(如三维模型) ,定位(如轴线,标高) ,类型(如 L 弯头、 T 弯头) ,材料(如材料内外涂层) ,工程量(如重量) 管道 名称,几何信息(如管径、长度、截面) ,定位(如轴线,标高) ,类型17 元

29、素 典型信息(利用资源数据表达) (如软管、管束) ,材料(如材料内外涂层) ,工程量(如重量) 临时贮存设备(如水箱) 名称,几何信息(如长、宽、高) ,定位(如轴线,标高) ,材料(如材料密度) ,工程量(如体积、重量) 管线终端(如卫浴终端) 名称,几何信息(如长、宽、高) ,定位(如轴线,标高) ,材料(如材料密度) ,工程量信息,成本 空间 结构 建筑空间 位置信息(空间位置) ,用途,关联构件 楼层 位置信息(标高) ,用途,关联构件 场地 位置信息(经纬度、标高、地址) ,用途,关联构件 属性 属性定义 名称,类型 属性集 名称,属性列表 过程 事件 名称,内容,发生时间,事件状

30、态(准时、推迟、提前) 过程 前置事件(开始条件) ,后继事件(为其开始条件) 任务 任务事件信息(开始、结束、持续时长等) ,紧前紧后关系,父 /子任务 控制 工作日历 工作起始时间,工作结束时间,重复(每天、周一到周五、本周、仅一日等) 工作计划方案 名称,关联项目,关联进度计划(销售计划、施工计划) ,关联任务 18 元素 典型信息(利用资源数据表达) 工作进度计划 名称,关联项目,关联进度计划(某施工层、施工段进度计划) ,关联任务 许可(审批、审核) 状态,描述,申请者,批准 /否决者 性能参数记录 所处生命期,机器或人工收集的数据(可以是模拟、预测、或实际数据) 成本项(如清单、定

31、额项目) 成本值,工程量,关联任务 成本计划 关联时间,关联成本项 关系 “分配 ”关联关系(可以将元素分配到参与者、控制、组、过程、产品以及资源等元素上) 关联元素索引,关联类型,关联信息 “信息 ”关联关系(可以将许可、分类、约束、文档、材料等信息附加到元素上) 关联元素索引,关联类型,关联信息 “连接 ”关联关系(可以将构件、结构荷载响应、 结构分析、 空间归属、 所在序列等信息连接到元素上)关联元素索引,关联类型,关联信息 “声明 ”关联关系(声明工作计划方案、单位等) 关联上下文,关联定义 “分解 ”关联关系(表达组合、依附、突出物、开洞等关联关系) 关联元素索引,关联类型,关联信息

32、 “定义 ”关联关系(用于定义元素的类型、定义构件的 关联元素索引,关联类型,关联信息 19 元素 典型信息(利用资源数据表达) 属性集、定义属性集模板) 20 表 A-3 典型专业模型元素 元素 典型信息 建筑 引用的基础模型元素 基础模型元素的索引信息(包括墙、梁、柱、 板、建筑空间、楼层、场地、属性定义、属性集等) 门 名称,几何信息(如长、宽、厚度) ,定位(轴线,标高) ,类型(如双扇门、扇开门、推拉门、折叠门、卷帘门) ,材料(如材料层、密度、导热系数) ,工程量(如体积、重量、表面积、涂料面积) 窗 名称,几何信息(如长、宽、厚度) ,定位(轴线,标高) ,类型(如平开窗、推拉窗

33、、百叶窗) ,材料(如材料层、密度、导热系数) ,工程量(如体积、重量、表面积、涂料面积) 台阶 名称,几何信息(如台阶长、宽、高度,突缘长度) ,定位(轴线,标高) ,材料(如材料强度、密度) ,工程量(如体积、重量、表面积) 扶手 几何信息(如长度、高度,样式) ,定位(轴线,标高) ,材料(如材料层、密度) 、关联构件 面层 几何信息(如厚度、覆盖面域) ,材料(如材料层、密度、导热系数) ,工程量(如体积、21 元素 典型信息 重量、表面积、涂料面积) ,关联构件 幕墙 几何信息(如厚度、覆盖面域) ,材料(如材料层、密度、导热系数) ,工程量(如体积、重量、表面积、涂料面积) ,关联

34、构件 结构专业 引用的基础模型元素 基础模型元素的索引信息(包括墙、梁、柱、 板、建筑空间、楼层、场地、属性定义、属性集等) 结构构件(梁、柱、墙、板) 名称,计算尺寸(如长、宽、高) ,材料力学性能(如弹性模量、泊松比、型号等)结构分析信息(如约束条件,边界条件等) 基础 名称,几何信息(如长、宽、高) ,定位(轴线,标高) ,工程量(如体积) ,计算尺寸,材料力学性能(如弹性模量、泊松比、型号等) ,结构分析信息(如约束条件,边界条件等) , 桩 名称,几何信息(如长、宽、高) 、定位(轴线,标高) 、计算尺寸,材料力学性能(如弹性模量、泊松比、型号等)结构分析信息(如约束条件,边界条件等

35、) 钢筋 编号,计算尺寸(如规格、长度、截面面积) ,材料力学性能(如钢材型号、等级) ,工程量(如根数、总长度、总重量) ,关联构件 其他加劲构件 名称,几何信息(如长、直径、面积) 、定位(轴线,标高) 、计算尺寸(如长、直径、面积) ,材料力学性能(如材料型号、等级) ,结构分析信息,工程量,关联构件 22 元素 典型信息 荷载 自重系数,加载位置,关联构件 荷载组合 预定义模型,荷载类型,加载位置,组合系数与公式,关联构件 结构响应 是否施加,关联构件,关联荷载或荷载组合,计算结果 暖通专业 引用的基础模型元素 基础模型元素的索引信息(包括墙、板、建筑空间、楼层、场地、属性定义、属性集

36、等) 空调设备 锅炉、火炉 名称,几何信息(主要指尺寸大小) ,定位(轴线,标高) ,工程量(如体积、重量) ,类型(如型号、用途、输入电压、功率) 制冷设备(如冷水 机、凉水塔、蒸发 式冷气机等) 名称,几何信息(主要指尺寸大小) ,定位(轴线,标高) ,工程量(如体积、重量) ,类型信息(如型号、输入电压、功率、制冷范围) 湿度调节器 名称,几何信息(主要指尺寸大小) ,定位(轴线,标高) ,工程量(如体积、重量) ,类型信息(如型号、调节范围) 通风设备 空气压缩机 名称,几何信息(主要指尺寸大小) ,定位(轴线,标高) ,工程量(如体积、重量) ,类型信息(如型号、用途、输入电压、功率

37、) 风扇、风机 名称,几何信息(主要指尺寸大小) ,定位(轴线,标高) ,工程量(如体积、重量) ,类型信息(如型号、用途、输入电压、功率) 集水设备 水箱 名称,几何信息(主要指尺寸大小) ,定位(轴线,标高) ,工程量(如体积、重量) ,类23 元素 典型信息 型信息(如型号、用途) 管道 风管 几何信息(如截面) ,定位(如轴线,标高) ,类型(如排风管、供风管、回风管、新风管、换风管) ,材料(如材料及内外涂层) ,工程量(如重量) 冷却水管 几何信息(如截面) ,定位(如轴线,标高) ,类型(如供水管、回水管、排水管) ,材料(如材料内外涂层) ,工程量(如重量) 管道支架与托架 几

38、何信息(如几何实体索引) ,定位(如轴线,标高) ,类型(如型钢类型、管夹类型) ,材料(如材料及内外涂层) ,工程量(如重量) ,结构分析信息(如抗拉、抗弯) 管件(连接件) 几何信息(如几何实体索引) ,定位(如轴线,标高) ,类型(如 L 弯头、 T 弯头) ,材料(如材料及内外涂层) ,工程量信息(如重量) ,结构分析信息(如抗拉、抗弯) 过滤设备 空气过滤器、通风 调节器、扩散器 名称,几何信息(主要指尺寸大小) ,定位(轴线,标高) ,工程量(如体积、重量) ,类型(如型号、调节范围) 分布控制设备 二氧化碳传感器、 一氧化碳传感器 几何信息(主要指尺寸大小) ,定位(轴线,标高)

39、 ,工程量(如体积、重量) ,类型信息(如型号、敏感度) 其他部件 减震器、隔振器、 阻尼器 几何信息(主要指尺寸大小) ,定位(轴线,标高) ,工程量(如体积、重量) ,类型信息(如型号、隔震能力) 风管消音装置 几何信息(主要指尺寸大小) ,定位(轴线,标高) ,工程量(如体积、重量) ,类型信息24 元素 典型信息 (如型号、分贝范围) 给排水专业 引用的基础模型元素 基础模型元素的索引信息(包括墙、板、建筑空间、楼层、场地、属性定义、属性集等) 管道 供水系统管道 几何信息(如截面) ,定位(如轴线,标高) ,类型(如型号) ,材料(如材料及内外涂层) ,工程量信息(如重量) 排水系统

40、管道 灰水系统管道 管道支架与托架 几何信息(如几何实体索引) ,定位(如轴线,标高) ,类型(如型钢类型、管夹类型) ,材料(如材料及内外涂层) ,工程量(如重量) ,结构分析信息(如抗拉、抗弯) 管件(连接件) 几何信息(如几何实体索引) ,定位(如轴线,标高) ,类型(如 L 弯头、 T 弯头) ,材料(如材料及内外涂层) ,工程量(如重量) ,结构分析信息(如抗拉、抗弯) 泵送设备 泵 名称,几何信息(主要指尺寸大小) ,定位(轴线,标高) ,工程量(如体积、重量) ,类型信息(如型号、用途、输入电压、功率) 控制设备 分布控制板和分布 控制传感器 几何信息(主要指尺寸大小) ,定位(轴线,标高) ,工程量(如体积、重量) ,类型信息(如型号、敏感度) 集水设备 储水装置、压力容器 几何信息(主要指尺寸大小) ,定位(轴线,标高) ,工程量(如体积、重量) ,类型(如型号、用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国内外标准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