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立中正大學會計與資訊科技學系2006 校長獎培育計畫公司治理與防弊之道【博達案財務報表分析】中華民國 九十六 年 三 月 五 月一、前言近年來隨著國內外企業舞弊醜聞不斷地發生,尤以美國為要,自 2001 年 8 月到 2002年 8 月,將近一年的期間內,上市公司弊案頻傳,企業舞弊醜聞層出不窮,如安隆及世界通訊等,不僅造成投資大眾及多家債權銀行蒙受巨額損失,更因而打擊投資者的信心,嚴重影響企業的商譽及資本市場的秩序,公司治理遂進入黑暗時代。美國企業舞弊之個案,主要是會計操縱及董事會監督出現重要的問題,茲舉如下: 安隆(Enron):安隆曾是全美第七大產業,但卻於在 2001 年第三季宣布 6
2、 億多美元的損失,並申請破產程序。安隆公司的慘敗,董事會必須承擔相當責任因為董事會允許公司透過特殊目的個體(special purpose entities, SPE)於公司經營成果及大幅舉債之事實排除於合併報表之外,藉以虛增盈餘,高估資產及股東權益,向銀行貸款浮報為營收等。其主要操縱手法如下圖所示: 世界通訊(WorldCom):在安隆案爆發後的七個半月,美國第二大長途電話公司,世界通訊,將應列為營業費用的線路成本約 38 億美元列為資本支出,掩藏其實已發生的損失。由於該公司數年來利用不適當會計方法使淨利高估,並於 2007年 7 月,以資產價值高達 1,070 億美元申請破產程序,創下美國
3、史上最大公司破產個案。 全錄(Xerox):全錄公司利用不適當的租賃會計方法虛增稅前淨利達 14 億美元。 阿戴爾菲亞(Adelphia)通訊:阿戴爾菲亞通訊公司其家族成員及前任管理人士,被控把巨額公司資金用於個人目的,且該公司隱瞞其創始人與公司及下屬企業間的財務關係,並誇大公司業績。 泰科(Tyco Corp.):美國泰科國際公司前首席執行官 Dennis Kozlowski 和 Tyco 公司原首席財務官員 Mark H. Swartz 一起被起訴,指控多達 37 項,包括通過操縱股價、盜竊、偽造檔和公司腐敗非法獲利 6 億美元。 Qwest Communication:Qwest 通訊公
4、司透過和其他通信公司相互買賣線路空閒容量的做法,虛造營業額,最後造成公司股票大跌,投資人因此損失。此外,享有 70 於年美名的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Arthur Andersen CPA Firm ),係安隆的簽證會計師,與安隆存在著利益衝突,除了扮演審計監督者之外,安隆公司亦是安達信的第二大查核客戶,而諮詢顧問乃其主要營收來源全年度審計公費 2,500 萬美元;全年度非審計公費 2,700 萬美元;安隆公司許多高階主管曾任職於安達信;其簽證會計師 David Duncan 在獲悉美國證管會著手調查安隆事件次日,下令銷毀相關查核文件。而安隆案也造成了具長年歷史的安達信倒閉及 28,000 員工失
5、業,更者,使整個資本市場受創嚴重,投資大眾對於企業財務報導體系、管理階層及會計師的信賴與公信達到崩潰。繼一連串的企業醜聞發生後,美國國會通過一項預防企業詐欺法案沙氏法(Sarbanes- Oxley Act of 2002),希望藉由要求企業董事及經理人對企業本身財務報表的真實性負更多責任,重建投資大眾對資本市場的信心,並防止弊端再度發生,除加重對股票上市公司相關人員之責任要求和成立公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The 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 PCAOB)外,亦修訂會計師獨立性準則,公司治理準則及對於違反證券交易法者加重刑事處分。公司
6、治理機制與財務品質及資訊透明化更成為近年來熱門話題,企業如何透過治理的監督機制,發揮制衡功能,以提高會計資訊及財務報表詐欺之預防及偵測,將於後續文章再做探討。二、舞弊型態及分析財務報表不實表達,可分為錯誤及舞弊兩類型。 錯誤係指非因故意而導致之財報表達不實,包括金額誤列、漏列或疏於揭露,例如:取得或處理資料時所發生之錯誤、因疏忽或誤解現況所產生錯誤之會計估計、誤用會計原則,包括衡量、認列、分類、表達或揭露 。 舞弊則指管理階層、治理單位或員工中之一人或一人以上,故意使用欺騙等方法以獲取不當或非法利益之行為。造成舞弊之因素美國會計師協會(AICPA)於 SAS No. 99 指出發生財務報表重大
7、誤述舞弊之三大條件及其風險因子,摘列如下:1. 誘因/壓力(Incentives/ Pressures) 產業景氣衰退,需求遽降導致虧損 擴充太快致營運資金不足 公司有維持獲利成長的必要,如:需募資、股票擬上市櫃或擬合併他公司等 營運集中於單一或少數之產品或客戶2. 機會(Opportunities) 管理階層由一人或少數所把持,且缺乏董事會或監察人之有效監督 公司組織結構複雜或經常更動,如:董事長、總經理、部門主管董監事更替頻繁 營運流程可造假,如:重大關係人交易、重大海外交易 持有高額自由現金流量;庫存體積小單價高 內控有重大缺失,如:不當分工、資產之實體保障不良3. 態度/行為合理化(A
8、ttitudes/Rationalizations) 管理階層太在意股價致不當護盤 保管資產之員工對公司不滿或已獲悉將遭解雇或遣散員工發生個人財務上的壓力六大典型的舞弊類型企業可能發生的舞弊行為有哪些?就美國 SAS99、FSG(Federal Sentencing Guidelines)及 PCAOB 之規範,可將舞弊分為六種典型如下:1. 提供不實的財務資訊:欺騙財務報表使用者之行為,包括偽造或竄改會計紀錄或相關文件、故意作不實之聲明或故意漏列交易、事件或其他重要資訊、故意誤用與評價、分類、表達或揭露有關之會計原則、不當的收入認列、虛增資產或低估負債來達成盈餘操縱之目的,或故意錯估未實現收
9、益,導致資產負債表之收入誇大不實。2. 濫用或侵占企業資產:諸如盜用公款、薪資舞弊及偷竊等內、外部不法行為。例如:員工向客戶收款後將款項挪為己用,並瞞報公司尚未收到客戶貸款。3. 不當的支出或舉債:係指對當地或海外政府機關或商業往來對象進行賄賂,及其他不當之支付或舉債行為。例如:對管理者或其他重要政治人物進行賄賂或給予不適當之款待,以取得特殊待遇或利益。4. 不當取得資產或收入:係指企業以有損員工或其他第三者利益之行為取得資產或收入。例如:公司以高價向特定人(如關係人或負責人)買入資產,有圖利或掏空公司資產的情況。5. 不當規避成本及費用:企業利用不當手法規避費用。例如:逃漏稅。6. 高階主管
10、或董事成員不當操縱財務:係指高階主管或董事成員利用職權不當操縱財務。常見舞弊實例企業舞弊行為將產生失真財務報表,使報表使用者受害,權益受損。A. 行為之受益者:企業;受害者:報表使用者。假帳情況: 行為目的:公司設立或增資時虛列資本額,及資本不實。誘使報表使用者誤信公司之資本實力。或虛設行號賣發票。 行為方式:公司設立或增資時,調借資金或取得虛偽之存款證明文件,向公司主管機關辦理設立或增資手續。 財務報表徵象:資產負債表資本額及資產額同時虛增或股東往來產生借方餘額。B. 行為之受益者:犯罪者個人;受害者:報表使用者。假帳情況: 行為目的:操縱股票價格以賺取證交易所得或廉價取得控制權。 行為方式
11、:公司或管理者為使公司或個人所擁有之股票能按預期較高價格出售,將財務報表竄改,以達行為目的,或蓄意地使股價作暫時性下跌,以便操縱者廉價購進以取得控制權或待高價售出,賺取交易所得。 財務報表徵象:依行為目的,故意引用不合理之會計原則或處理方法,甚或竄改報表,做影響股價因素之安排,窗飾財務報表達預計目標,誤導其他股票投資者墜入陷阱。C. 不實財務報表為舞弊行為之結果,報表因受舞弊影響而失真。假帳情況: 行為目的:藏匿不法交易行為。 行為方式:a) 漏進、漏銷、不開之發票登帳或虛列成本費用。b) 以非正常銷售之客票或關係企業對開票據,以客票型態向銀行貼現 或作為負擔保融資貸款等。 財務報表徵象:a)
12、 企業營業減少、淨利降低、費用及成本提高,逃漏營業稅及所得稅。b) 虛列應收票據及銷貨收入( 取得貨款後長持統一發票向稽徵機關辦理銷貨退回 )我國審計查核常見財報資訊透漏之企業風險警訊(一)現金(含資金貸予)1. 銀行存款受有限制,未於財務報告做適當揭露與表達。2. 不當資金貸予他人,嗣後造成呆帳。3. 定存單等不當挪用供他人質借。(二)預付款或暫付款:以預付款或暫付款之名,行挪用之實。(三)股東往來:公司資金海外投資登記個人名下及股東挪借公司資金,股東往來借方餘額,違反公司法,隱匿於其他應收款或應收帳款帳戶。(四)資金貸與及背書保證:不當或隱匿為他人背書保證或未依規定資金貸與他人,嗣後造成公
13、司損失。(五)應收款項:1. 業績衰退,製造假銷貨,產生虛偽應收帳款,長期懸掛帳上。2. 未訂有授信政策或未依授信政策處理,帳款長期未收回,嗣後轉為呆帳。3. 虛偽銷貨,虛增應收帳款(避免應收帳款收回情形異常,引起會計師對提列呆帳之疑慮,應收帳款對象常與實際付款人不同)。4. 虛偽出售應收帳款(通常在資產負債表日前出售,於資產負債表日後又買回),美化帳面。5. 海外應收帳款,轉作資本(未先確實評估應收帳款之備抵呆帳全額,致虛增長期投資金額)。6. 未有證據顯示其債權有收回之可能性,而認列備抵呆帳回升利益。7. 應收帳款擔保品是否足夠(是否設質,設質股票之公司重大經營有重大疑慮,擔保品是否重新鑑
14、價)。(六)存貨1. 調整損益窗飾財務報表,例如虛增耗料,提高成本,降低純益,少繳稅,或降低成本,提升純益與 EPS,影響股價使存貨失真。2. 存貨成長率遠大於銷貨收入、成本及應付帳款成長率。3. 應收帳款及存貨佔資產總比率甚高。(七)海外轉投資事業:1. 利用境外公司,非常規交易、利益輸送以規避稅負與外匯管制,窗飾財務報表。2. 利用背書保證方式替轉投資事業取得資金,造成掏空母公司之目的。3. 未適當評估取得長期投資之公平價值,且期末亦未適當評估跌價損失(如被投資公司有永久性跌價損失之虞,而未承認跌價損失反以備抵跌價損失入帳)。4. 層層轉投資,以利規避查核或監理。5. 未能提供客觀證據證明
15、長期投資之存在。(八)未上市上櫃之有價證券1. 透過購買海外基金掩飾真正投資目的。2. 不當預付長期投資款。3. 不當挪用供他人質借。(九)不動產1. 藉不動產交易,抬高價格,資產灌水,掏空公司資金。2. 提前過戶,延遲收款(或為作帳目的)。3. 提前付款,延遲過戶。4. 不當承接交易對象之銀行質借擔保。5. 售後買回,虛飾報表。(十)其他1. 分割獲利部門。2. 接近財務報表申報期限更換會計師,財務及會計主管更換頻繁。3. 董事長、總經理或會計主管等重要經營階層相繼離職。三、公司治理本質與機制面對如此繁多的舞弊手法及可能的舞弊風險,企業必須建立一套有效的舞弊防治機制,如下圖所示,本文將著重於
16、公司治理之介紹與探討。公司治理風險管理作業遵行行公司治理:主係董監事對於公司治理的參與及管理當局的風險管理策略風險管理:風險管理組織的設計、風險辨識與評估程序作業遵行:內部管理制度與作業程序、風險與內控的自行評估及內部稽核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是 1960 年代就出現的名詞,但直到最近十幾年來才成為較為人知的重要議題,其被視為改善經濟效率、降低舞弊發生、提昇企業競爭力的一項重要因素。Berle 而它潛在的支付義務,也可能超過帳上記載的負債金額,也就是損失範圍不只是帳列部分而已。(8) 附註揭露事項須注意 必須注意公司有無借貸他人、有沒有為人背書、以及有價證券明細、
17、鉅額關係人應收帳款明細、轉投資事業的投資損益、大陸投資資訊等,等於是為前面附註事項做更細微的補充。(9)重要查核說明 投資人一定要看這部份攸關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正常健康與否,可說是公司治理的重要關鍵。針對公司內部控制、存貨盤點、資產負債函證、公司資金借貸、重要財務比率與其他重大科目變動,都是非常重要的基本事項,會計師如果做得不夠精確,而後公司出現財務危機,依造國外經驗,會計師絕對無法抵抗投資人排山倒海的訴訟賠償要求。財務報表分析之前,一定得要詳閱財報附註的內容,才能做出接近事實的有效分析。2.七大財報風險指標:投資人在投資前可利用七大財報風險指標檢視投資標的,以確保手中持股或潛在的投資標的是否
18、安全!(1) 營業收入逐年大幅下滑或在低檔停滯不前:這代表著公司的毛利(率)或營業利益都會下降,導致影響本期淨利與現金流入。產品種類相同的公司,卻能獲得較高的毛利率代表著擁有較強的產品競爭力,股價也容易獲得較高的評等。毛利率高的公司,其產品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包括技術創新、品牌行銷能力強、或擁有產業競爭優勢。相對的,一家公司毛利率降低,可能表示外在競爭者增加、產品售價降低、毛利不斷被壓縮。這些都是不利的發展趨勢。另外,毛利率最好與營業利益率一起分析,因為毛利率的高低,是可以刻意操縱美化的,有些公司會把一些應該放置在銷貨成本的費用,放在營業費用中,導致毛利率雖高,但營業利益卻不高。因此,觀察毛利率
19、時,也要記得一併觀察營業利益率。(2) 營業外損益經常性大於本業損益:營業外收入(或費用)是指與主要營業活動無關的項目,例如 :利息收入( 或費用)、投資與股利收入、處分資產利得(或損失 )、匯兌收益(損失) 、以及處分長期投資或是存貨跌價回升利益或損失。在過去,分析師如果看到公司損益表中的主要獲利是來自業外,第一個反應常會不自禁的皺眉,會有種不務正業的感覺,因為公司並無聚焦經營,如果看到營業出現大幅虧損,更會不自主的緊張,這代表著多角化營運不彰,而且隱藏在背後數字的背後,可能是一堆複雜的爛帳。所以,為了了解公司的經營表現,我們必須從合併的財務報表中觀察。(3) 營業利益經常性小於營業淨現金流
20、量:這表示企業的營運管理不佳,流動資產與負債項目積壓過多資金,將導致公司財務狀況變差與不良資產增加。就以博達來說,86 年與 87 年損益表上營業利益都是獲利,但營業活動淨現金流量卻是負數,顯示資金正在流出。這種帳面上是本業賺錢,實際上營業活動的現金卻不斷流出的現象不太尋常,一般分析人員都匯警覺並探究原因,其中有可能就是銷貨交易當中,部分金額存有問題。(4) 經常出現年度虧損:這表示經營能力出現問題,領導者與產品一定出現狀況,企業經常虧損通常會削弱營業現金流入能力,致金融負債或股本不斷膨脹,嚴重的話將造成財務危機。(5) 應收帳款收現天數經常出現異常狀況:應收帳款收現天數的下降,往往暗示公司享
21、有較強的議價能力,例如產品供不應求,所以給於客戶比較嚴苛的付款條件,有些擁有強勢產品的公司,甚至會規定客戶必須捧著現金來提貨。同樣的,應收帳款收現天數明顯上升是一種警訊!像一些發生財務危機的公司,例如宏達科、訊碟等,在出事之前應收帳款收現天數明顯提高,這也可能代表著公司會面臨營運資金積壓,發生呆帳損失的機會也會急速攀升。(6) 存貨週轉率經常性出現異常狀況:存貨週轉率是用以衡量一個企業存貨週轉的速度,藉以了解存貨的管理績效,並可測驗其推銷商品的能力及經營績效。一般而言,公司喜愛較高的存貨週轉率,當存貨週轉率轉為 6 時,代表公司的平均存貨在當年出售了 6 次,比起存貨週轉率為 3 要好的多。但
22、過大或過小的存貨週轉率都應注意其分析原因,過多的存貨會使企業的儲存成本增加,而且容易造成呆貨壓滯資金,過少的存貨則容易造成缺貨,使企業的商譽受損。因此,企業應該追求最能獲利的存貨週轉率,而非最大的存貨週轉率。一般來說當一個企業之存貨週轉率偏低時,可能顯示下列各項事實:(a) 營業不振(b) 預期存貨短缺、物價即將上漲或高估銷貨能量而囤積存貨。(c) 存貨計價錯誤、評價方法改變或其他原因而高估存貨價值。(d) 銷售政策或銷售方法改變。(7)短期金融負債大於長期負債,且負債總額超逾股東權益:很多公司信用不佳,無法取得長期融資,會以連續性的短期借款來支應,並以 借短期新債來償還短期舊債,這種作法叫做
23、以短支長 ,這是非常危險的事。因為當公司遇到突發事件,債權人停止短期融資、緊縮銀根,公司很有可能會立即出現周轉不靈。如果負債總額又常常高於股東權益,則公司營運淨現金流入易顯困窘,可想而知對未來公司營運影響會有多大!很多地雷股或水餃股都與高金融負債有關! 3.四大財務指標避開地雷股2004 年 6 月 9 日,博達公司公佈五月份營收數字,與去年同期比較大幅成長了 91%,然而當週,博達融資融券比激增到 84%,顯示出有很多投資人急著買,不過有更多人則是丟光手中現股,還巴不得借券來放空。但這種情況維持不到一週,十五日博達便聲請重整。其實,在博達聲請重整之前,公司的財務報表就出現了某些警訊。在公司的
24、獲利能力中,毛利率這項指標,是讓幾家投信全身而退的關鍵。一般來說,全球最大砷化鎵磊晶片廠商Kopin 的毛利率約 20%,而博達公司卻聲稱他們有超過 30%的毛利率,從這比率數字來看,就知道很不合理!一家公司的獲利能力,如毛利率,最常為投資人所注意,但卻是一項落後指標,因為毛利很容易被灌水!根據國內諸多論文實證研究的結果,現金流量比率、負債比率、應收帳款週轉率、以及流動比率等四大財務比率指標,具有高度有效的財務預警能力,能幫投資人掌握地雷股發生的可能。這些比率如果最近三年出現明顯惡化,就有可能隨時引爆財務危機。四大財務指標:(1) 現金流量比率:現金流量比率也是一種償債能力的指標,為現金基礎下
25、的流動比率,係衡量營運活動現金流量用來支付短期負債的能力,這項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的財務彈性越好,對債權人的保障也愈多。一般而言,超過 40%是比較理想的情況。2003 年博達營收表現雖然有 42 億元,但稅後虧損 36 億元,現金流量比率更被拖累,從 91 年度的 43%掉到 92年度的 9%,也就是說,如果有一百元的短期流動負債,博達當時手中只有九元能支付。跟高標準的台積電三五五%比起來,的確可以在去年底就聞出這項警訊。(2) 負債比率:負債比率是衡量債權人資金占公司總資金來源的比重。負債比率愈高,自有資本的比重較低,債權人可獲得的保障愈小,股東也承受較大的財務風險。負債也能為企業創造報酬,
26、例如借五毛賺一元,這就是正面的財務槓桿效果。也就是說負債比率的高低,影響的是企業財務風險,而不是經營績效。負債比率對於債權人的債權保障尤為重要,它可以觀察企業是否出現轉機?還是危 機快速加深?報表使用者可以掃描一遍,觀察他的演變趨勢。此外還可以和同業比較,看看是不是有特別明顯的異常現象。以博達為例,這次申請重整的導火線在於可轉債的到期本利付不出來,通常最直接的觀察指標,就是負債比(負債與資產總額相除) 。檢查這項數字是否有超過五成,可以知道一家公司是否舉債過度,導致公司不堪負荷。(3) 應收帳款週轉率:應收款項包括應收帳款與應收票據等項目。應收款項週轉率是以營業收入淨額除以平均應收帳款餘額。如
27、果拿一年 365 天除以應收帳款週轉率,得到應收款項週轉天數,也稱為平均收現天數。回歸源頭,博達之所以沒有足夠的現金支應,必須以債養債,從應收帳款的週轉率快速下降,平均收現日數不斷拉長可以得知。這兩項數字早於前幾項指標,從 2002 年便開始惡化。從貨賣出去以後,應收帳款應該要趕快收回,這樣公司的週轉率才會好,不過根據每個產業的習慣和極限,電子業中有主要大客戶的代工廠商,收現日較短,正常約是四十五天到六十天;客戶較凌散的 IC 通路商,約可在九十天到一百二時天回收帳款。以此標準來看,博達在 2002 年,收現日就已經掉出安全範圍,達一百九十二天。(4) 流動比率:流動比率代表每一元的流動負債,
28、能有多少元的流動資產可以提供償還,這是衡量短期償債能力中,最基本、最常見的測試比率,又稱為清償比率。流動比率一般以二倍作為理想標準值,也就是流動資產是流動負債的兩倍,流動比率如果太低的話,意味著企業容易週轉不靈,公司必須要提高流動資產。不過,流動比率是不是愈高愈好呢?答案是否定的!流動比率如果太高,雖然對於債權人的權益更有保障,卻顯示短期資產部分擺得太多,沒有妥善配置到報酬率較高的長期投資部位,整體資產運用效率就不理想。博達最近 3 年財務資料90 年度 91 年度 92 年度財務結構 負債占資產比率(%) 48 49 56長期資金占固定資產比率(%) 251 316 226償債能力 流動比率
29、(%) 244 343 134速動比率(%) 211 285 125利息保障倍數(%) 3 1 7經營能力 應收款項週轉率(次) 3.01 1.9 1.89應收款項收現日數 121.26 192.1 193.12存貨週轉率(次) 6.97 5.31 5.3平均銷售日數 52.36 68.73 68.86固定資產週轉率(次) 1.35 1.14 0.83總資產週轉率(次) 0.44 0.33 0.23獲利能力 資產報酬率(%) 9 2 -18.12股東權益報酬率 11 2 -42營業利益占時收資本比率(%) 46 19 -53稅前純益占時收資本比率(%) 34 4 -87純益率(%) 12 2
30、-10.43每股盈餘(元) 3.68 0.45 9現金流量 現金流量比率(%) - 43 11現金流量允當比率 - 3 4伍、結語面對現今各種商業舞弊,其結果往往會導致企業承受重大損失,並嚴重影響企業聲譽。因此,企業有必要建立一套舞弊的防治機制來因應潛在的舞弊風險,而公司治理即是最直接改善企業體質的除弊利器,亦是企業發展的根基。一般而言,亞洲地區的公司治理相對較弱,其原因:第一是控制股東的道德風險大。針對第一點的說明,例如一家上市公司底下設立幾家小的子公司,母公司把承攬的業務教給底下的子公司負責,且把母公司的人才和專業技術傳到子公司,因此子公司的業績就會扶植起來。而這些子公司的股份可能就被那家
31、上市公司的控制股東百分之百擁有,而控制上市公司的董事股東可能就只擁有百分之五的股份,其餘都是大眾資金,這就產生了輸送利益的道德危險。第二董事們大多缺乏獨立性,因為董事可能都是法人代表。為解決此問題,立法院在 2005 年 12 月 20 日三讀通過證交法修正案,總統也在 2006 年 1 月 11 日公布,此次修正重點在於推動公司治理法制化、擴大證券商業務等,在公司治理方面主要為(一)引進獨立董事及審計委員會制度:明定公司除了須依章程規定設置獨立董事外,並應擇一設置審計委員會或監察人,但主管機關得視實務狀況要求公司設置獨立董事或命令設置審計委員會替代監察人,以有效提升董事會運作效能。(二)強化
32、董事獨立性及明定董事會議事規範:明定董事及監察人間應超過一定比例或人數,彼此間也不能具有一定親屬等關係,並規定公司應訂定董事會議事規範,而且另規範法人股東不得同時擔任董事及監察人,以強化監察人之獨立性。(三)強化公司財務報告編制責任:本次的修正證券交易法特別針對財務報告的簽章者之責任及所應盡之義務加強規範。修訂重點有明訂會計師之資格條件及專業進修之規定、明確財務報告簽章者及其簽證會計師之責任。(四)簡化公司辦理募資之程序,將申請核准案件納入申報生效適用範圍。第三亞洲地區公司所有權結構也比較複雜,很常發生握有控制權的家族,重視掌控權勝於保護市值,並且常走在法律邊緣,第四,眾多小股東對權益的主張不
33、積極,小股東務必要出席股東會,而且不要只是為了拿小禮物而參加,要多對股東會要討論的提案和財物報表下點功夫。以上談論了許多有關公司治理方面的資訊,良好的公司治理會產生良好的會計資訊!反之,偽造、或假造相關會計數據或資料也意味著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完善的公司治理會提高公司會計資訊的品質,並且有助於維持公司財務的健全和永續經營。會計人在公司治理扮演重要角色,所以不論是查核簽證會計師或是內部稽核和在財務報表簽章的財務會計主管及主辦會計,其任免和異動屬重大事項的訊息,必須及時在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並且在年度股東大會上提列報告案。還有,主管機關必須推動建立公開發行公司財務會計人員專業証照制度,以加強會計人
34、員專業能力和職業倫理道德!陸、參考文獻1. 王秀珍,歐進士,2006,公司治理機制架構(上)、(下),第 249 期,頁94-103、第 250 期,頁 76-83。2. 吳素環,吳琦,2006,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舞弊預防及管理機制,第242 期,頁 68-73。3. 陳貴端,2007,公司治理、會計資訊與審計功能之探討,專題演講講義。4. 丁立平,2003,公司治理、會計資訊與公司價值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5. 葉銀華、李存修、柯承恩,2002,公司治理與評等系統,台北市:商智文化6. 劉紹樑,2002,從莊子到安隆A+ 公司治理,台北市:天下雜誌。7. 吳當傑,20
35、04,公司治理理論與實務,台北市: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8.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 蔡金拋執行長。從 Enron 案談公司治理與防弊之道。民國 95 年 12 月 13 日。資料來源:www.acc.ncku.edu.tw/chinese/news/choantoe/951213.ppt9. 投資理財 操盤人教你看財務報表 劉心陽 2006 年 2 月10. 商業週刊 民國 93 年 6、7、8 月份 94 年 1 月份11. 會計研究月刊 225、226、257 期12. 財務報表分析 李元棟、林有志、王光華、蕭子誼、王瀅婷13.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http:/www.sfb.gov
36、.tw/11.asp14. Berle, A. & Means, G. C., 1932. 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 New York: MacMillan.15. Jensen, Michael C. William H. Meckling, 1976,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05-360.16. World Bank, 1999, Corporate Governance: A Framework for Implementation Overview, 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