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七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实验结果:思考与讨论:心肌兴奋后,兴奋性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其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因此,在心脏的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内,任何刺激均不能引起心肌兴奋与收缩,但在舒张早期以后,对心室给予一次阈上刺激,使心室肌在正常窦房结的冲动到达之前,因额外的刺激引起一次提前收缩,即期前收缩。期前收缩也有自己的有效不应期,如果正常的窦房结的冲动到达心室时,正好落在心室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因而不能引起心室的兴奋和收缩,需等到正常的窦房结的冲动再次到达时,心室才能产生收缩。心室在期前收缩之后出现较长的舒张时间,称为代偿间歇。若窦性心律较慢,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也可在期
2、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结束后才传到心室,在这种情况下,代偿间歇将不会出现。实验八 蟾蜍心脏起搏的观察实验结果:实验条件 静脉窦 心房 心室结扎前状态 51 51 51斯氏第一次结扎 51 50 13斯氏第二次结扎 51 0 0单位:次/每分思考与讨论:1.生理情况下,由于窦房结细胞的自律性最高,由它发出的节律性兴奋依次激动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心室内传导组织和心室肌,引起整个心脏的节律性收缩与兴奋,所以窦房结是心脏的主导起搏点,其它部位虽有起搏能力,但在正常情况下,他们不表现自身的节律性,称之为潜在起搏点。在异常情况下,如窦房结传导受阻,潜在起搏点也可起搏,形成异位起搏点。2.由表可知:1)正常生理前提下静脉窦、心房、心室三者节律相符,跳动次数不异,2)斯氏第一结扎,静脉窦以及房室结之间的传导被切断,故可察看到心房、心室虽仍有节律的跳动,但速率明显慢于静脉窦,脉窦基本保持原有节律,从而证验了静脉窦的自律性高于心房、心室。3)斯氏第二结扎,心房与心室之间的传导通路被切断,心室遏制搏动,可知心房自律性高于心室,从而说明心脏搏动的次序应该是静脉窦心房心室。3.注意:1)在实验过程中,心脏应搁在心包腔内,以保持心脏的活性,并滴加任氏液,以保持心脏新鲜。2)结扎时,在心脏的收缩期,结扎部位在房室交界(第一次)和窦房沟( 第二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