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组织学经典复习习题.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6180088 上传时间:2019-03-31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4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学经典复习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组织学经典复习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组织学经典复习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组织学经典复习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组织学经典复习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章 组织学绪论一、单选题(在下列 4 个备选答案中选择 1 个正确答案)1PAS 反应可检测细胞内的( ) 。A糖类 B脂类 C酶类 D核酸2最常用组织切片是( ) 。A冰冻切片 B石蜡切片 C火棉胶切片 D超薄切片 二、多选题(在下列 5 个备选答案中选择 25 个正确答案)3. 四大基本组织包括 ( )。 A. 结缔组织 B. 肌组织 C. 上皮组织D. 淋巴组织 E. 神经组织 4HE 染色所用的染料是( ) 。A甲苯胺兰 B苏木精 C美兰 D伊红 E品红三、填空题5组织学是研究机体的 及 的学科。6电镜的分辨率为 ,在电镜下所见的结构称 。7在电镜图像中,被重金属染色的部位图像

2、暗,称为 ;反之称为 。 四、名词解释8HE 染色 9孚尔根反应 10免疫细胞化学题 解一、1A 2B二、3ABCE 4BD三、5微细结构 相关功能602nm 超微结构7 电子密度高 电子密度低四、8 用苏木精(H)和伊红(E)染色的方法称 HE染色,苏木精是碱性染料,将细胞核及核糖体等嗜碱性物质染成紫蓝色。伊红是酸性染料,将胞质和细胞外间质等嗜酸性物质染成红色。9显示 DNA 的传统方法。切片先经稀盐酸处理,使 DNA 水解,暴露出脱氧核糖核酸中的醛基,醛基与 Schiff 试剂作用,使细胞核内的 DNA 呈紫红色。10根据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检测组织细胞中肽类和蛋白质的技术。第 2

3、 章 上皮组织一 、单选题(在下列 4 个备选答案中选择 1 个正确答案)1上皮组织的特点不包括( ) 。A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稍 B有血管C具有保护功能 D细胞多、基质少2内皮和间皮是都是 ( )。A单层扁平上皮 B变移上皮C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 D单层柱状上皮3人体最耐摩擦的上皮是 ( )。A变移上皮 B单层扁平上皮C复层扁平上皮 D单层柱状上皮4微绒毛的中轴含有 ( )。A线粒体 B微管 C微丝 D高尔基复合体5纤毛的中轴含有 ( )。A微丝 B微管 C线粒体 D溶酶体6上皮细胞侧面的细胞连接不包括 ( )。A桥粒 B缝隙连接 C紧密连接 D半桥粒7上皮细胞基底面没有 ( )。A基膜 B微绒

4、毛 C质膜内褶 D半桥粒8最牢固的细胞连接是( ) 。A紧密连接 B中间连接 C缝隙连接 D桥粒9最严密的细胞连接是( ) 。A紧密连接 B中间连接 C缝隙连接 D桥粒10能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的细胞连接是( ) 。A紧密连接 B中间连接 C缝隙连接 D桥粒二、多选题(在下列 5 个备选答案中选择 25 个正确答案)11被覆上皮的分类和命名原则是 ( )。A上皮的厚度 B上皮的功能 C细胞排列的层次 D表层细胞的形态 E上皮的分布部位12. 单层扁平上皮包括( ) 。 A. 间皮 B. 表皮 C. 内皮 D. 真皮 E. 肺泡型上皮 13. 上皮细胞的游离面的结构包括( ) 。A.细胞衣 B

5、. 质膜内褶 C. 微绒毛 D. 纤毛 E. 桥粒14密集的微绒毛形成光镜下可见的( ) 。A.基底纵纹 B.刷状缘 C.纹状缘 D.闭锁小带 E.半透膜15腺细胞的类型包括( ) 。A蛋白质分泌细胞 B糖蛋白分泌细胞 C类固醇分泌细胞D肽分泌细胞 E脂质分泌细胞三、 填空题16. 上皮组织可分为 和 两大类,另外还有三种特殊的上皮: 、 和 。17上皮组织的主要特点是细胞 ,细胞间质 ,无 ,有 ,有丰富的 分布。18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 、 、 和 共 4 种细胞组成。19上皮组织具有极性是指 的两端在 和 上具有明显的差异。20根据腺细胞分泌物的排出方式,可将外分泌腺分为 、 和。四、名

6、词解释21. 内皮 22. 间皮 23. 微绒毛 24. 纤毛 25. 连接复合体 27.基膜五、简答题27简述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的结构和功能。28. 简述微绒毛和纤毛的结构的异同点。六、论述题29试述被覆上皮的分类和分布。题 解一、单选题1D 2A 3C 4C 5B 6D 7B 8D 9A 10C二、多选题11CD 12ACE 13ACD 14BC 15ABCD三、 填空题16被覆上皮 腺上皮 生殖上皮 感觉上皮细胞 肌上皮细胞17密集 少 无血管 有极性 神经末梢 18柱状纤毛细胞 杯状细胞 梭形细胞 锥形细胞19上皮细胞 结构 功能20局浆分泌腺 顶浆分泌腺 全浆分泌腺四、名词解释21分

7、布于心血管、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22分布于体腔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23细胞游离面的细短的指状突起,表面是细胞膜,中轴为细胞质,其内含有微丝。功能是扩大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24细胞游离面的较粗较长的指状突起,表面是细胞膜,中轴为细胞质,其内含有92+2 微管。功能是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能力。25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连接方式相伴存在,称连接复合体。26是一层均质状、嗜酸性薄膜,在光镜下不易鉴别。电镜下由透明板、基板和网板构成。功能: 半透膜,起连接、支持、固定及物质交换的功能。五、简答题27由柱状纤毛细胞、杯状细胞、梭形细胞和锥形细胞组成,所有的细胞都位于基膜上,但由于细胞高矮不一

8、致,因此看上去是复层,实际上是单层。主要分布于呼吸道,纤毛的摆动有利分泌物和异物的排出。28都是细胞游离面伸出的指状突起,表面是细胞膜,中轴为细胞质。不同之处微绒毛细而短,中轴内含有微丝;纤毛较粗、较长,中轴内含有 92+2 微管。微绒毛的功能是扩大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纤毛的功能是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能力。六、论述题29 单层扁平上皮又称单层鳞状上皮:内皮分布于心血管、淋巴管腔面;间皮分布于体腔表面;其他的单层扁平上皮分布于肾小囊壁层和肺泡等。单层立方上皮分布于肾小管等单层柱状上皮分布于胃、肠及生殖道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于呼吸道复层扁平上皮又称复层鳞状上皮,角化的复层扁平上

9、皮分布于皮肤;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分布于口腔和食管等处。复层柱状细胞分布于睑结膜。变移上皮分布于泌尿道。第 3 章 固有结缔组织一、单选题(在下列 4 个备选答案中选择 1 个正确答案)1 关于胶原纤维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新鲜时肉眼观呈白色 B具有嗜银性 C电镜下观察有横纹 D具有韧性好、抗拉力强的特性2巨噬细胞来源于( ) 。A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 C脂肪细胞 D网状细胞 3浆细胞的胞质嗜碱性是由于其胞质内有丰富的( ) 。A线粒体 B高尔基复合体 C溶酶体 D粗面内质网4浆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吞噬作用 B抗过敏作用 C形成纤维和基质 D分泌抗体 5启动肥大细胞释放白三烯

10、和脱颗粒的抗体是( ) 。AIgA BIgD CIgE DIgG 6能破坏基质分子筛结构的物质是( ) 。A碱性磷酸酶 B透明质酸酶 C过氧化物酶 D胶原蛋白酶 7下列具有异染性的细胞是( ) 。A巨噬细胞 B浆细胞 C脂肪细胞 D肥大细胞8静止的成纤维细胞称( ) 。A纤维细胞 B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C巨核细胞 D干细胞 9肥大细胞的颗粒内不含有( ) 。A组织胺 B白三烯 C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D肝素 10固有结缔组织不包括( ) 。A疏松结缔组织 B致密结缔组织 C脂肪组织 D血液 二、多选题(在下列 5 个备选答案中选择 25 个正确答案)11 网状纤维( ) 。A新鲜时肉眼观呈黄色

11、 BHE 染色不能辨别 C具有嗜银性 D电镜下观察有横纹 E具有韧性好、抗拉力强的特性12巨噬细胞的功能是( ) 。 A吞噬作用 B抗原呈递作用 C形成纤维和基质D分泌作用 E储存糖原13 下列与免疫反应有关的细胞是( ) 。A巨噬细胞 B脂肪细胞 C浆细胞 D成纤维细胞 E肥大细胞14 间充质干细胞能分化为( ) 。A成纤维细胞 B成骨细胞 C软骨细胞 D脂肪细胞 E肝细胞15糖胺多糖包括( ) 。A 透明质酸 B硫酸软骨素 C硫酸角质素D白三烯 E肝素三、填空题16结缔组织来源于胚胎时期的 。17结缔组织由 和 构成。18疏松结缔组织中含有三种纤维: 、 和 。19除成纤维细胞能产生胶原纤

12、维外, 、 、 、 和 等细胞也能产生胶原纤维。20组织液是从毛细血管 渗入基质而形成,而后通过毛细血管或 再回吸收入血液。21肥大细胞的颗粒具有三种特性: 、 和 。22脂肪组织有两种类型: 和 。四、名词解释23间充质 24结构性糖蛋白 25分子筛 26致密结缔组织 27网状组织五、简答题28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试以肥大细胞脱颗粒为例,论述单核细胞、巨噬细胞、B 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之间的功能关系。29白色脂肪组织与棕色脂肪组织有何不同?六、论述题30详述疏松结缔组织中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题 解一、 单选题1B 2B 3D 4D 5C 6B 7D 8A 9B 10D 二、 多选

13、题11BCD 12ABD 13ACE 14ABCDE 16ABCE三、 填空题16间充质、17细胞 细胞间质18胶原纤维 弹性纤维 网状纤维19脂细肪胞 软骨细胞 成骨细胞 网状细胞 平滑肌细胞20动脉端 静脉端 毛细淋巴管21水溶性 嗜碱性 异染性22白色脂肪组织 棕色脂肪组织四、名词解释23间充质是胚胎时期填充在外胚层和内胚层之间的散在的中胚层组织,由间充质细胞及液体状的基质组成,无纤维成分。间充质细胞呈星形,有许多胞质突起;胞质弱嗜碱性;核较大,卵圆形,核仁明显;相邻细胞的突起彼此连接成网。间充质细胞的分化程度低,不但能分化为多种结缔组织细胞,还能分化为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24基质中的

14、结构性糖蛋白主要包括纤维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腱蛋白和软骨粘连蛋白等,它们除了参与基质分子筛的构成外,还通过其连接和介导作用影响细胞的附着和移动,并参与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25透明质酸是一种线状的长链大分子,由其构成蛋白多糖聚合体的主干,其它糖胺多糖则与核心蛋白相连,构成蛋白多糖亚单位,通过连接蛋白与透明质酸结合在一起。由此构成的蛋白多糖聚合体曲折盘绕,形成多微孔的筛状结构,称为分子筛。该分子筛只允许小于其微孔的物质通过,对大于其微孔的颗粒状物质如细菌等则具有屏障作用。蛋白多糖聚合体上还结合着许多亲水基团,能结合大量水分子,形成细胞外“储水库” 。26致密结缔组织是一种以纤维成分为主的固有结

15、缔组织,可区分为不规则的和规则的两种。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的特点是纤维较粗大,纵横交织,排列紧密,纤维间间隙很小,细胞成分较少。主要分布于皮肤的真皮、硬脑膜、巩膜及一些器官的被膜等处,具有很强的抗拉力的作用。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分为两种,一种以胶原纤维为主,构成肌腱和腱膜;另一种以弹性纤维为主形成韧带或弹性膜。27网状组织由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构成。网状细胞呈星状多突起,相邻细胞的突起互相连接成网;胞核较大,圆形或卵圆形,着色浅,核仁明显。由网状细胞产生的网状纤维,沿网状细胞的胞体和突起分布,也交织成网。网状组织在体内不单独存在,而是参与构成造血组织和淋巴组织,为血细胞的发生和淋巴细胞的发育提供适宜

16、的微环境,并在其中起调节作用。五、简答题28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先决条件是抗原的再次进入机体。当过敏原(抗原)首次进入机体时,巨噬细胞即对其进行吞噬和处理,并将抗原信息呈递给 B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接受抗原信息的刺激后,转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 IgE。肥大细胞膜上有 IgE 受体,能与 IgE 结合。 IgE 与肥大细胞膜上的 IgE 受体结合后,机体即处于致敏状态。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过敏原便可与肥大细胞膜上的 IgE 结合(抗原抗体结合) ,启动肥大细胞释放白三烯和颗粒内容物(脱颗粒) ,引起过敏反应。巨噬细胞由单核细胞转化而来。29白色脂肪组织的脂肪细胞大多只含一个大脂滴,

17、故又称单泡脂肪细胞。其功能是体内的“能量储存库” ,为机体活动提供化学能,并对脏器起支持和保护作用。棕色脂肪细胞胞质中含有多个脂滴,又称为多泡脂肪细胞,其主要功能是为机体提供热能。六、论述题30 成纤维细胞胞体较大,扁平,有长突起;胞质着色浅,呈弱嗜碱性;核较大,卵圆形,可见核仁。电镜下,可见成纤维细胞的胞质内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丰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成纤维细胞的功能是形成纤维和基质。巨噬细胞由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分化而来。细胞形态不规则,有一些短而钝的突起,胞质嗜酸性,内含空泡或颗粒状物质;核较小,染色深。电镜下,可见细胞表面有许多皱褶及伪足样突起,胞质内含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丰富的溶酶体,微丝

18、和微管,以及一些吞噬的异物颗粒。巨噬细胞有以下功能:吞噬作用、抗原呈递作用和分泌生物活性物质。浆细胞由 B 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转化而来。细胞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嗜碱性,核周胞质着色浅,形成一淡染区;核偏向细胞的一侧,异染色质呈块状聚集在核膜内侧,核仁明显,整个核呈车轮状。电镜下,可见浆细胞的胞质内有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浆细胞能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反应。肥大细胞起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胞体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内充满粗大的水溶性、嗜碱性和异染性颗粒。电镜下,肥大细胞表面有微绒毛及颗粒状隆起,胞质内颗粒呈旋涡状。肥大细胞的胞质内含有白三烯,颗粒内含有组织胺、肝素和

19、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CF-A)等物质。肥大细胞能引起机体的过敏反应。脂肪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内含有脂滴。在 HE 染色的标本中,脂滴被溶解,细胞呈空泡状,胞核和少量胞质被挤向细胞的一侧,细胞呈“宝石戒指状” 。脂肪细胞能合成和储存脂肪,参与机体的能量代谢。在成体的结缔组织内还保留有一些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它们保持着间充质细胞的分化潜能,在炎症和创伤修复时可增殖和分化为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等。第 4 章 软骨和骨一、单选题(在下列 4 个备选答案中选择 1 个正确答案)1透明软骨基质内含有( ) 。A胶原纤维 B弹性纤维 C胶原原纤维 D微原纤维2破骨细胞来源于(

20、) 。A骨祖细胞 B骨细胞 C基质细胞 D单核细胞3成骨细胞来源于( ) 。A骨祖细胞 B骨细胞 C基质细胞 D间质细胞4相邻骨细胞的突起之间可形成( ) 。A紧密连接 B中间连接 C缝隙连接 D桥粒二、多选题(在下列 5 个备选答案中选择 25 个正确答案)5骨祖细胞能分化为( ) 。A成骨细胞 B骨细胞 C成软骨细胞 D破骨细胞6骨组织的细胞包括( ) 。A成骨细胞 B骨细胞 C骨祖细胞 D破骨细胞 E基质细胞三、填空题7. 根据软骨基质中纤维的不同,软骨可分为 、 和 三种。8软骨的两种生长方式是 和 。9. 长骨干的骨板排列方式有 、 、和 三种。骨组织的细胞包括 、 、 和 。10骨

21、发生的两个过程是 和 。11骨发生的两种方式是 和 。12处于在生长期的长骨,从骨骺端到骨干的骨髓腔,骺板依次可分为四个区: 、 、 和 。四、名词解释13同源细胞群 14骨板 15骨单位 16类骨质五、简答题17简述软骨内成骨的过程。第 4 章 软骨和骨一、单选题1C 2D 3A 4C二、多选题5AC 6ABCD三、填空题7透明软骨 纤维软骨 弹性软骨 8附加性生长 间质性生长 9环骨板、骨单位和间骨板 10骨组织的形成 骨组织的吸收11膜内成骨 软骨内成骨12 软骨储备区 软骨增生区 软骨钙化区 成骨区四、名词解释13由 1 个软骨细胞分裂而来的 28 个软骨细胞聚集在一起,称同源细胞群。

22、14胶原纤维平行排列,基质将它们粘合在一起,其上有钙盐沉着,形成板层状结构,称骨板。同一层骨板内的纤维平行,相邻骨板的纤维 互相垂直。骨板上或骨板间有骨陷窝和骨小管,其内分别有骨细胞及其突起。15又称 Haversian system,由中央管及围绕其呈同心圆排列的哈弗斯骨板构成。中央管与穿通管相通,穿通管内的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进入中央管。16未钙化的骨基质称类骨质,有大量胶原纤维和少量基质构成。五、简答题17(1)软骨雏形形成;(2)软骨周骨化;(3)软骨内骨化;软骨退化与初级骨化中心形成;骨髓腔形成与骨的增长;次级骨化中心出现及骨骺形成;骨干骨密质形成及改建。第 5 章 血液、淋巴和血细

23、胞的发生一、单选题(在下列 4 个备选答案中选择 1 个正确答案)1无核无细胞器的细胞是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粒细胞 D单核细胞2血小板( ) 。A无核无细胞器 B无核有细胞器 C有核无细胞器 D有核有细胞器3网织红细胞内的细胞器是( ) 。A核糖体 B线粒体 C高尔基复合体 D中心体4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 ) 。A1 天 B7 天 C30 天 D120 天5红细胞胞浆内主要含有( ) 。A蛋白多糖 B糖蛋白 C血红蛋白 D脂蛋白6成人血中白细胞的正常值为( ) 。A410 91010 9 /L B410 91010 9/ml C410 91010 9/mm D410 91010 9

24、/cm7与肥大细胞结构和功能相似的血细胞是( )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8血液中功能相拮抗的两种细胞是( ) 。A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C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二、多选题(在下列 5 个备选答案中选择 25 个正确答案)9血小板的功能是( ) 。A吞噬作用 B止血作用 C凝血作用 D内皮修复作用 E抗过敏作用10单核细胞( ) 。 A. 血液中体积最大的白细胞 B. 核分 2 叶C. 胞质内含嗜天青颗粒 D.出血管后转化为巨噬细胞 E. 出血管后转化为浆细胞 三、填空题11. 血液的有形成份包括 、 和

25、三种。12. 红细胞的形状为 ,成熟红细胞无 ,胞质中充满 。13. 白细胞可分为 、 、 、 和 。14. 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分别占白细胞总数的 、 、 , 和 。四、名词解释15网织红细胞 16粒细胞 17红骨髓 18造血干细胞五、简答题19简述血小板的结构和功能。六、论述题20详述白细胞的种类、结构和功能。题 解一、单选题1B 2B 3A 4D 5C 6A 7C 8A二、多选题9BCD 10ACD三、填空题11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12双凹圆盘状 核 血红蛋白13中性粒细胞 酸性粒细胞 碱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1450%70% 05% 3%

26、0%1% 20%30% 3%8%四、名词解释15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浆内有少量核糖体。在血流中经过大约 1 天,完全成熟,核糖体消失。在成人,占红细胞总数的 0.5-1.5%,可作为判断骨髓造血功能的一种指标。16一类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酸性粒细胞和碱性粒细胞。17分布于成人的扁骨、不规则骨和长骨骺端的松质骨,由造血组织和血窦构成。造血组织由网状组织、造血细胞、不同发育阶段的各种血细胞、巨噬细胞、脂肪细胞和间充质细胞等组成。是各种血细胞发生的场所。18又称多能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的能力,能形成各种血细胞。五、简答题19在瑞氏染色的血涂片上,血小板常三五成群存在,直径只有

27、 24um,呈圆形、椭圆或不规则的形状,周边胞浆呈淡蓝色称透明区,中央含有紫蓝色的颗粒,称颗粒区。颗粒区内有特殊颗粒、致密颗粒和溶酶体等。电镜下,血小板呈双凸圆盘状 ,无核,有细胞器。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具有形成血栓、堵塞创口及释放与凝血有关的各种因子等功能。六、论述题20 中性粒细胞 细胞圆形,直径 1012um ,核分 25 叶,胞浆染色浅,含内大小不等、分布均匀的细小颗粒。颗粒分为两种:嗜天青颗粒是一种溶酶体,含酸性磷酸酶、髓过氧化物酶及其它酸性水解酶。特殊颗粒内含溶菌酶和吞噬素(防御素)等。功能吞噬作用,以吞噬细菌为主。嗜酸性粒细胞 细胞圆形,直径 1015um,核一般分为2 叶

28、,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分布均匀的嗜酸性颗粒。嗜酸性颗粒也是一种溶酶体,其内除含有多种溶酶体酶外,还含有组胺酶、芳基硫酸脂酶和阳离子蛋白。功能是抗过敏、抗寄生虫。 嗜碱粒细胞圆形,直径 1012um,核着色浅,常分叶不清,或呈“S”形,胞浆含有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紫黑色嗜碱性颗粒,常盖于核上。嗜碱性颗粒易溶于水,内含与肥大细胞相同的物质。功能与肥大细胞相似,参加过敏反应。 单核细胞圆形,直径1420um,核呈肾形、马蹄铁形或不规则形,胞质丰富,内含细小的嗜天青颗粒(溶酶体) 。功能:在血液内具有吞噬作用,出血管转化为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胞圆形,分为大、中和小三型,直径分别为 68um 、92um、1

29、320um 。淋巴细胞核大,染色质致密;胞 质少,嗜碱性,可见嗜天青颗粒。功能是参加免疫反应。第 6 章 肌组织一、单选题(在下列 4 个备选答案中选择 1 个正确答案)1对骨骼肌的描述,错误的 1 项是( )。A长圆柱状 B单核 C横纹明显 D含大量肌原纤维2骨骼肌呈现横纹是由于( ) 。A每条肌原纤维上有明、暗相间的带 B肌细胞膜上有明、暗相间的带 C粗肌丝上有明、暗相间的带 D细肌丝上有明、暗相间的带3骨骼肌的横小管位于( ) 。AA-I 交界处 BZ 线 CH 带 DM 线4心肌的二联体位于( ) 。AA-I 交界处 BZ 线 CH 带 DM 线5肌纤维内储存钙的结构是( ) 。A线粒

30、体 B高尔基复合体 C溶酶体 D肌浆网6组成粗肌丝的蛋白质是( ) 。A肌动蛋白 B肌钙蛋白 C肌球蛋白 D原肌球蛋白7肌纤维能收缩是由于( ) 。A肌丝滑动 B肌丝有弹性 C肌原纤维滑动 D肌原纤维有弹性8骨骼肌纤维的肌膜向内凹陷形成( ) 。A肌浆网 B微管 C横小管 D终池二、多选题(在下列 5 个备选答案中选择 25 个正确答案)9心肌纤维( ) 。A短圆柱状 B单核 C有分支 D肌浆网发达 E有内分泌功能 10平滑肌纤维( ) 。A长梭形 B无横纹 C无肌丝 D单核 E肌浆网稀疏11心肌闰盘处有( ) 。A紧密连接 B中间连接 C缝隙连接 D桥粒 E半桥粒12组成细肌丝的蛋白质是(

31、) 。A肌动蛋白 B肌钙蛋白 C肌球蛋白 D原肌球蛋白 E肌红蛋白三、填空题13根据其存在部位、结构和功能不同,可将肌组织分为三类: 、和 。14肌细胞又称为 。肌细胞膜称 ,细胞质称 ,细胞内的滑面内质网称 。15肌节的 A 带由 构成,I 带只由 构成,I 带中的 Z 线是 附着的位点。16肌球蛋白分子头部朝向粗肌丝的两端并露出表面,形成 ,它是一种 酶,能与 结合。17横小管两侧的肌浆网呈环行的扁囊,称为 ,它具有 的功能。18平滑肌纤维表面的肌膜向下凹陷形成许多 ,相当于横纹肌的。19平滑肌的密斑位于 ,主要是 的附着点。密体位于 ,它是 的共同附着点。四、名词解释20肌原纤维 21肌

32、节 22肌丝 23三联体 24横小管 25肌浆网 26闰盘 27肌丝单位五、简答题28横纹肌收缩的机制是什么?简述其过程。29平滑肌的收缩与横纹肌有何不同?六、论述题30详述骨骼肌和心肌结构的异同点。题 解一、单选题1.B 2.A 3.A 4.B 5.D 6.C 7.A 8.C二、多选题9. ABCE 10.ABDE 11.BCD 12. ABD三、填空题13骨骼肌 心肌 平滑肌14肌纤维 肌膜 肌浆 肌浆网15粗、细肌丝共同 细肌丝 粗肌丝16横桥 ATP ATP17终池 储存钙18小凹 横小管19肌膜的内面 细肌丝 细胞质内 细肌丝和中间丝四、名词解释20肌原纤维呈细丝状,直径 12m,沿

33、肌纤维长轴平行排列,每条肌原纤维上都有明暗相间的带,明带和暗带有规律的排列构成肌节,肌原纤维就是由许多肌节连续排列构成的。电镜下,肌原纤维由上千条粗、细两种肌丝有规律地平行排列组成。21两条相邻 Z 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每个肌节都由 12I 带A 带12I 带所组成。肌节长约 22.5m,它是骨骼肌收缩的基本结构单位。22 粗肌丝长梭形,两端的表面形成横桥,位于肌节的 A 带。粗肌丝由肌球蛋白组成。细肌丝细丝状,它的一端固定在 Z 线上,另一端插入粗肌丝之间,止于 H 带外侧。细肌丝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原蛋白三种蛋白质分子组成。23每条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共同组成三联体,位于骨

34、骼肌的 A 带与 I 带交界处。在横小管的肌膜和终池的肌浆网膜之间形成三联体连接,可将兴奋从肌膜传到肌浆网膜。肌浆网的膜上有丰富的钙泵,有调节肌浆中 Ca2浓度的作用。24横小管由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同一水平的横小管在细胞内分支吻合,环绕在每条肌原纤维周围。在骨骼肌,横小管位于 A 带与 I 带交界处;在心肌,横小管位于 Z 线。横小管可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到每个肌节。25肌浆网是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纵行包绕在每条肌原纤维周围,故又称纵小管。位于横小管两侧的肌浆网呈环行的扁囊,称终池。肌浆网的膜上有丰富的钙泵,有调节肌浆中 Ca2浓度的作用。26心肌纤维的连接处称闰盘,闰

35、盘位于 Z 线水平,由相邻两个肌纤维的分支处伸出许多短突相互嵌合而成,常呈阶梯状,在连接的横位部分,有中间连接和桥粒,起牢固的连接作用;在连接的纵位部分,有缝隙连接,便于细胞间化学信息的交流和电冲动的传导。27平滑肌内若干条粗肌丝和细肌丝聚集形成肌丝单位,又称收缩单位。肌丝单位在肌纤维内倾斜排列,相邻的两排横桥摆动的方向相反,使平滑肌纤维收缩时呈螺旋形扭曲,增粗并缩短。五、简答题 28目前认为,骨骼肌收缩的机制是肌丝滑动原理。其过程大致如下:运动神经末梢将神经冲动传递给肌膜;肌膜的兴奋经横小管迅速传向终池和肌浆网; 肌浆网膜上的钙泵活动,将大量钙转运到肌浆内,使肌浆内钙浓度迅速升高;钙与肌原蛋

36、白的 TnC结合后,发生构型改变,进而使原肌球蛋白位置也随之变化;原来被掩盖的肌动蛋白位点暴露,迅即与肌球蛋白头接触;肌球蛋白分子头上的 ATP 酶被激活,分解 ATP 并释放能量;肌球蛋白的头及杆发生屈曲转动,将肌动蛋白拉向 M 线,细肌丝向 A 带内滑入;由于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向 M 线滑动,结果是 I 带变窄,A 带长度不变,但 H 带因细肌丝的插入可消失,肌节缩短,肌纤维收缩;收缩完毕,肌浆内钙被泵入肌浆网内,肌浆内钙浓度降低,肌原蛋白恢复原来构型,原肌球蛋白恢复原位又掩盖肌动蛋白位点,肌球蛋白头与肌动蛋白脱离接触,肌则处于松驰状态。29平滑肌的收缩也是通过肌丝滑动来实现的。由于肌丝单

37、位在肌纤维内倾斜排列,相邻的两排横桥摆动的方向相反,肌纤维收缩时呈螺旋形扭曲,增粗并缩短。六、论述题30 相同点:都有横纹、肌节、肌丝、横小管、纵小管和终池等。不同点:骨骼肌纤维长圆柱形,横纹明显,肌浆内含许多与细胞长轴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一条肌纤维内含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细胞核,呈扁椭圆形,位于肌浆的周边即肌膜下方。纵小管和称终池发达。每条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共同组成三联体,位于 A-I 交界处。心肌短圆柱状,多数有分支,相互连接成网状。心肌纤维的连接处称闰盘,闰盘位于Z 线水平,由相邻两个肌纤维的分支处伸出许多短突相互嵌合而成,常呈阶梯状,在连接的横位部分,有中间连接和桥粒,在连接的纵位部分

38、,有缝隙连接。心肌纤维的核呈卵圆形,单个,位居中央,有的细胞含有双核。心肌纤维也有横纹,但不如骨骼肌纤维的明显。横小管较粗,位于 Z 线水平;肌浆网比较稀疏,纵小管不甚发达,终池较小也较少,多见横小管与一侧的终池紧贴形成二联体,位于 Z 线处。心房肌纤维还有内分泌功能,可分泌心房利钠尿多肽。第 7 章 神经组织一 、单选题1神经元胞体是细胞的营养中心,这是因为胞质中富含( )A微管 B微丝 C尼氏体 D高尔基复合体2神经元尼氏体分布在( )A胞体和轴突内 B胞体和树突内C树突和轴突内 D胞体内3化学性突触内与神经冲动传递直接相关的结构是( )A微丝 B线粒体 C微管 D突触小泡4尼氏体相当于电

39、镜下的( )A溶酶体 B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 C线粒体 D高尔基复合体5有吞噬功能的神经胶质细胞是( )A小胶质细胞 B少突胶质细胞C室管膜细胞 D星形胶质细胞6有髓神经纤维的神经膜是( )A施万细胞胞膜和基膜 B神经内膜C神经束膜 D神经元胞膜和基膜7在轴突运输中起重要作用的结构是( )A微丝 B微管 C滑面内质网 D粗面内质网8最常见的突触方式是( )A轴-体突触和轴-树突触 B轴-树突触和轴- 轴突触C轴-体突触和轴-轴突触 D轴-体突触和树- 树突触9肌梭的主要功能是( )A感受肌腱的张力 B引发肌纤维的收缩C感受骨骼肌的压觉 D感受肌纤维的伸缩变化10触觉小体的主要功能是( )A感

40、受痛觉 B感受压觉 C感受触觉 D感受温度觉11关于环层小体以下哪项正确A分布于皮肤真皮乳头内 B参与产生压觉和振动觉C圆形,与触觉小体大小相似 D有髓神经纤维穿行于中央12触觉小体分布于( )A皮肤真皮乳头内 B皮肤真皮内 C表皮内 D结缔组织内13有髓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式是A在轴膜上连续进行 B在髓鞘内跳跃进行 C由一个郎飞结跳到相邻的郎飞结D由一个髓鞘切迹跳到相邻的髓鞘切迹14中枢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成细胞是A少突胶质细胞 B. 施万细胞 C小胶质细胞 D卫星细胞二、多选题15. 突触是指( ) A. 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接触点B. 神经元与肌细胞之间的接触点C神经元与腺细

41、胞之间的接触点 D.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之间的接触点 16. 关于神经元的描述哪些正确( ) A. 神经元的突起长短不一 B.神经元胞体均位于脑和脊髓内C. 部分神经元具有内分泌功能D. 神经元胞体大小差异大 17神经元胞体在光镜下辨认的依据是 A. 胞质内有神经原纤维 B. 胞核大而圆,异染色质少,核仁明显C. 胞质内有尼氏体 D. 胞体较大18. 化学性突触由下列哪些结构组成 A.突触前部 B.突触间隙 C. 中间连接 D. 突触后部 三. 填空题19. 神经组织由 和 组成。20. 神经元包括 和 两部分。21. 神经元的突起分 和 两种。22. 神经元按突起的多少分 、 和 三种。2

42、3. 神经纤维分 和 两种。24. 感觉神经末梢可分为 、 、 和 四种。25. 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胶质细胞分 、 、 和 四种。四. 名词解释26.尼氏体 27.神经原纤维 28.突触 五.简答题29.何谓运动终板?试简述其结构特点及功能。30.试述有髓神经纤维与无髓神经纤维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功能的关系。题 解1.C 2.B 3.D 4.B 5.A 6.A 7.B 8.A 9.D 10.C 11.B 12.A 13.C 14.A 15.ABC 16.ACD 17.BCD 18.ABD 19.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 20.胞体、突起 21.树突、轴突 22.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 23

43、.有髓神经纤维、无髓神经纤维 24.游离神经末梢、触觉小体、环层小体、肌梭 25.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26. 尼氏体: 是神经元胞细胞内的特征性结构,光镜下 HE 染色标本中为颗粒状嗜碱性物质。电镜下,尼氏体由发达的粗面内质网核游离核糖体聚集而成,是神经元合成蛋白质的部位。27神经原纤维:亦为神经元胞细胞内的特征性结构,光镜下镀银染色切片中呈棕黑色细丝,交错排列成网。电镜下,神经原纤维由神经丝和微管聚合而成。神经原纤维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并参与物质运输。28突触:是神经元传递信息第中要结构,它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通过它的传递作用实现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通讯。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