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轴轮系公开课教学反思扬中职教中心 李见山 2007.5.31一、课前备课的反思接到竞赛课的主题定轴轮系后,对该部分的教材内容进行了剖析:定轴轮系是机械基础课程中机械传动部分的重点,定轴轮系相关计算是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熟练掌握的内容。考虑到本节课的课型被确定为新课传授。既然是新课,授课内容就应该从定轴轮系传动比讲起,定轴轮系传动比既是整个定轴轮系部分分析计算的开端,也是该部分的核心内容,学生对其概念的掌握是否透彻,将影响到定轴轮系其他后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该部分内容作为新课讲授,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思路的:从定轴轮系的传动比的概念入手,然后根据传动比的概念和已学习过的齿轮副传动比公式带领学生导出定
2、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公式,并进一步对传动比公式的含义进行深刻理解;针对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中的几个问题,设计几个传动比的计算的例题的解答,希望通过对例题的解答,让学生亲自体验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中的必须注意的问题,增强对传动比公式的深刻理解,并掌握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技巧。二、对课堂教学的反思1、首先谈一谈课堂中的得:上课前两分钟播放了两类轮系(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的动画课件,不仅使学生对两类轮系有了明确的区分,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材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教材对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公式只是作了直接的介绍和注释,有点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味道,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传动比的计算公式的内涵和由来,根据轮系
3、传动比的概念设计了一个悬念:已学习过的外啮合齿轮副传动比公式 ,那么,例题 1122nzi中的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学生们进入了好奇的思考过程,很多学生提出了设144?nzi想,最终通过比较齿轮副和轮系的区别,否定了假设;经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运用外啮合齿轮副传动比公式导出了例题 1 中的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公式及定轴轮系的传动比与各级传动比的关系,而且运用公式的方法多样化;例题 2 虽和例题 1 相似,便于学生主动的思考,易于学生的知识迁移,学生很快通过对比例题 2 和例题 1 主动发现了平面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公式与轮系中外啮合次数的联系,从而得出了平面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完整公式;例题 3 和例题 4
4、 紧接着稍加变化,学生们带着浓厚的兴趣解题,从中自主地获得了惰轮等相关知识和平面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时的注意点。整堂课学生对新课内容的思考是很积极的,课堂气氛较为活跃,这得益于课堂悬念的不断涌现,而新的问题又让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自主分析并得到解决,这符合学生思维的自主探索规律。2、反思课堂中的失:通过这节课,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如课件的制作与运用还不熟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节奏;复习的内容安排不太紧凑,复习时间分配冗长,以至于后面的学生的思考显得有些仓促,课堂的完整性也受到了一定影响;这些都是我今后必须改进的地方。三、最后简要谈一下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轮系该部分内容的处理关于轮系传动比知识的传授,实际上在讲解摩擦轮、带传动时就可以开始进行轮系的概念渗透,到讲解齿轮传动内容的同时轮系的概念的理解应该已经很成熟了,也就是说轮系传动比的知识不一定非得等到轮系这一章才开始接触轮系传动比的概念与计算,否则就让学生感觉到这是很陌生的知识,对其学习产生一定的突然性心理;有了前面知识的铺垫,等到该章系统地学习轮系知识时,学生的学习心理过渡自然平稳,增强学好该部分内容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