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自然的启示说课稿咀头小学 李改萍一、说教材大自然的启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一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它们分别从多角度、多层面地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新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并从中受到启示,同时也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的默读与自学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是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的。 “打扫 ”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
2、渐渐给毁灭了。 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 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更好地指导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 为 人类服务。文章内容都很简单,教学中不应把眼光局限于此,前文应重视语言的积累,而后文应更多关注文章表达方法的运用,同时也应注意相关资料的适度拓展。根据文本特点和四年级学生的学段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目标: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 8 个生字。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
3、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3、激发阅读仿生学科普读物和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这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发。教学难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三、说教学准备学生通过网络媒体等途径搜寻有关资料。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制作本课教学课件、活动单。四、说教法学法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展开教学:21、引导学生读书自悟。概括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语和感受深刻的句子谈体会等,引导 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2、引导学生合作讨论。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自主学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引导学生领会从文中得到的启示并结合自己阅读进行拓展。学生方面主要是:画、圈、点、写、
4、读、议、展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整堂课。四、说教学流程。本次的教学设计主要分 6 大版块的内容,分别是:(1(激情导入上堂课,我们学习了蝙蝠与雷达,科学家们探究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 明了雷达。可以说,蝙蝠是人 类的 “老师”。那么今天,自然界中的事物又要给我们人类当一回老师,这回,它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请看大自然的启示。然后出示课题。(2(默读课文,自主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赶快看看课文的导语部分,划出关键词。2、学生交流后,理出本篇文章的学习任务:“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 ,命令护林工人 ,结果破坏了 ,给森林 。人类的老师通过生动的实例,
5、介绍了科学家从 、 和 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三)自主学文,合作探究,感受理解,说出受到的启发有人说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百科全书,如果你平时多多留心观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一定会获得很多知识和教益。请大家再次浏览课文,探究问题。1.认真读“打扫”森林,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呢?你获得了大自然的什么启2、科学家从蜻蜓、鲸翅膀上各得到什么启示?解决了什么问题?(四)汇报交流。派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其他组员可补充。结合一些重点句来理解。这是本课的重点,我用学习单的形式来突破。这份学习单体现的是学生的自主、合作的能力,真正做到“五自”: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
6、观点3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以合作的形式完成,是考虑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让不同层次学生有所提高。(5(总结收获,拓展延伸1、用一句话表达自己这节课的收获。可以是受到的启发,也可以是写法上的提升感悟,主要是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与学习收获。2、拓展延伸。我也知道一些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启示,发明创造的事例,我要与大家分享。让学生打开思路畅谈。这五大版块的教学设计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第二、三、四大版块是教学的重点。我想“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要想把学生培养成“语文人”,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六)作业:向同学推荐一本仿生学的读物读物的题目:作者:读物的主要内容:推荐的理由;作业是课外学习的延伸,这份作业设计考虑到本单元有一个综合实践的学习活动,目的在于督促学生去完成这个综合实践活动,同时也为下一节课的口语交际作了铺垫。六、说板书:板书简洁明了,上面是课题,下面是两篇短文的课题,侧面是两篇短文受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