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医学影像学教案第 一 次课:循环系统 一、教材: 专升本 层次 医学影像学 (第 1 版)二、章节: 第 篇 第 三 章 第 1-2 节三、教学目的与要求(请根据教学大纲分别注明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掌握、熟悉循环系统的检查方法。X 线、CT、MRI、血管造影。X 线投照方位及正常解剖。了解 USG 放射性核素检查及心脏、大血管在其它影像解剖表现。四、教学重点与难点(请根据教学大纲分别注明重点和难点内容):重点:X 线、CT、MRI、血管造影在循环系统的检查特点。难点:各种方法灵活应用及比较后的特点(优缺点)。五、教学方法(请打“”选择):1启发式 2导入式 3PBL (以问题为基础的
2、教学法)4案例教学 5自学 6其它:六、教学手段和教具(请打“”选择)手段:1. 大课讲授 2. 分组讨论 3. 讲授+录像 4. 其它教具:1. 多媒体设备 2. 幻灯机 3. 投影仪 4. 其它(如实物、模型、挂图等)七、教学内容提纲及教学步骤(具体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循环系统成像技术方法介绍(30 分)正常影像解剖结构、特点 (60 分)八、思考题或作业了解、掌握各种影像成像方法特点、优缺点。循环系统解剖结构在各种影像方法成像显示特点、鉴别、特征。2 医学影像学教案第 二 次课:循环系统 一、教材: 专升本 层次 医学影像学 (第 1 版)二、章节: 第 篇 第 三 章 第 3 节三、教
3、学目的与要求(请根据教学大纲分别注明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掌握基本病变的 X 线表现。了解心脏大血管造影的异常表现。四、教学重点与难点(请根据教学大纲分别注明重点和难点内容):重点:掌握基本病变的 X 线表现。难点:深刻领悟肺循环的基本征象及血流动力学机制。五、教学方法(请打“”选择):1启发式 2导入式 3PBL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4案例教学 5自学 6其它:六、教学手段和教具(请打“”选择)手段:1. 大课讲授 2. 分组讨论 3. 讲授+录像 4. 其它教具:1. 多媒体设备 2. 幻灯机 3. 投影仪 4. 其它(如实物、模型、挂图等)七、教学内容提纲及教学步骤(具体时间分配
4、及内容安排)第一节课(45 分钟):讲述心脏外形异常。边缘异常。第二节课(45 分钟):讲述肺循环异常 心脏大血管血管造影征象。八、思考题或作业肺循环异常有哪些、如何鉴别肺血增多、减少。心胸比正常、异常值?如何判断各房室增大?3 医学影像学教案第 三 次课:循环系统 一、教材: 专升本 层次 医学影像学 (第 1 版)二、章节: 第 篇 第 三 章 第 4 节三、教学目的与要求(请根据教学大纲分别注明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掌握 F4 先心病病理基础、影像征象。风心病血流动力学改变、肺心病诊断要点。了解冠心病病变征象、心包炎影像征象等。四、教学重点与难点(请根据教学大纲分别注明重点和难点内容):重点:区别先心病与后心病诊断要点。难点:应用所学基本病变征象知识综合诊断独立疾病。五、教学方法(请打“”选择):1启发式 2导入式 3PBL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4案例教学 5自学 6其它:六、教学手段和教具(请打“”选择)手段:1. 大课讲授 2. 分组讨论 3. 讲授+录像 4. 其它教具:1. 多媒体设备 2. 幻灯机 3. 投影仪 4. 其它(如实物、模型、挂图等)七、教学内容提纲及教学步骤(具体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第一节课(45 分钟):讲述风心、先心病、冠心病。第二节课(45 分钟):讲述肺心至胸主动脉瘤。八、思考题或作业F4 病理基础影像特点是什么。肺心病诊断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