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6169833 上传时间:2019-03-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少年王勃教学设计教材说明: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 ,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气横溢。课文共分 5 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第二、三、四自然段讲当时在场的客人对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应,王勃却即兴写下了滕王阁序 。第五自然段点明滕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课文插图与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相得益彰,有助于学生领悟佳句,另一张照片是今天滕王阁的美丽夜景,可借此激发学生对滕王阁的向往之情。教学建议: 1、 读书指导。(1) 、可以先简介一下“滕王阁”的资料,介绍一下王勃。讲一下当时的背景。(2) 、

2、初读感知。导入新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然后播放课文配乐朗读录音。通过音乐的渲染,使学生感受当时的气氛。(3) 、精读感悟。学习第二自然段,可通过: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等词句,来体会当场写庆贺文章是件颇有难度的事,从而为理解后文王勃所表现的”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打下基础,为激起学生对王勃的敬佩之情做铺垫。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是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边吟诵边想象边体会课文所表现的壮美秋景,激发学生对美好景观的向往。主要引导学生在朗读、赏景中感悟。借助插图来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体会秋之宁静、秋之壮美、秋之深远。在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

3、谈谈对“文思如泉” 、 “笔走如飞“、 ”“拍案叫绝”这些词的理解。在一遍遍朗读、一次次体会的基础上,学生理解这些词语是水到渠成。让学生通过这些词语感受少年王勃的才华横溢、文思敏捷、才智过人。2、 积累内化(1) 、朗读背诵。(2) 、复述练习(3) 、写字指导3、实践活动。9、少年王勃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 10 个生字,认识 5 个二类字和 2 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

4、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前准备:课件、搜集滕王阁和少年王勃的资料。课前预习。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前面我们学习了朱德元帅和李广将军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少年时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读题。 2你对滕王阁了解多少? 3你对王勃有什么了解? (让学生说搜集的资料,教师补充介绍)4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写滕王阁序的? 二、初读感知。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检查预习。课件出示生字词。 (1)指名读生字词。纠正字音。(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听音、听情。进行评价。3老师这儿还有文中的一些词

5、,你会读吗?(课件出示:滕王阁序、整修一新、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 ) (1)自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把生字词和这些词带入文章中,再去读一读。 5 (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自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指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 1 自由读课文,你觉得王勃是一个怎样的人?指名说。 (学生肯定知道王勃是一个有才华的人,用一个词来概括“才华横溢”板书:才华横溢) 学生也可能会说王勃聪明,也可能其他,教师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课堂教学。2、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王勃是如何的才华出众?(1) 、课件出示

6、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讨论:少年王勃被邀请参加宴会,说明了他当时非常有,也具有一定的才气。 )指导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挂图)简介滕王阁,相机理解“整修一新” 。 (2) 、当都督请人写文章,众人表现怎样? 齐读第二自然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面对都督的要求,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这时王勃在干什么呢? A、指读第 3 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多媒体画图。 B、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美景? C(出示)1.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 2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A. 自己读读句子,意思相同吗? B. 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体

7、会到什么? C. 有感情地读第 2 句。 有感情地读第 3 自然段。 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这美景写了出来。 (4)自读第 4 自然段。 齐读诗句。 理解诗意。 (联系第 3 自然段的内容) 。 诗写得如此棒,如此美,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诗句。 他为什么能写这么好的诗句?他边走边想,想些什么? (指名说)师:是啊,他写时才会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一气呵成,做做动作来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还从哪里可以看出王勃写的诗好?请人表演都督的语言、动作。 我们也不禁为王勃的才华所折服,真是一位奇才!有感情地齐读第 4 自然段。 3教学第 5 自然段,齐读第 5 自然段。 三、小结。 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8、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是啊,王勃确实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你从那里看出王勃的才华来?再读课文,边读边画,画出具体的词句来。讨论交流:指名说。3、 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4、 在王勃才华横溢的背后,你觉得还有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了解他平时会很好学,并且善于表现自己,学生说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决不强加教师的想法)二、指导背诵三四自然段。 1 (放多媒体)读读书,看看景色,把 34 自然段背下来。 2自背,同座位互背。 3指名背,齐背。三、教学生字。 1、先自学生字,然后同桌互相记忆,看你记住了几个。2、你认为那几个字容易出错,指出来。讨论交流3易错字的字形。 “诵”:右

9、边是“甬” ,不能写成“角” 。 “读、篇” 。 “突”:下面是“犬” ,不能忘记写一点。 4指导书写。 “昌、景”:都含有“日” ,写得要扁一些,宽一些,不能写成“日” ,其他的生字学生自己说出每个字的关键笔画。 5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作业:搜集象王勃一样的才敏捷、下笔成文的人。少年王勃让学生学什么? 读完课文以后,我就在想,这一课让学生学什么呢?如果只是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气,可能不会在学生的心里留下多少印象。如果再拓展一下,可能会给学生一些记住的东西。如:少年王勃的背后,他为什么会文思敏捷,再聪明的人也要读大量的读书,也要刻苦的学习,善于积累词语和观察周围的事物。因为这篇文章在时间的衔接上不是很紧密,值得学习的就是 3、4 自然。所以可适当拓展一下。再就是王勃的善于表现。即使他有才,但不敢表现,因为当时参加宴会的都是有才之人,所以如再拓展一些,教师可适当把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