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荷叶伞教学设计赵媛媛教学内容:省编教材语文第二册第 15课教学内容: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下雨了,荷叶姐姐为谁遮雨” ,理解“雨停了,荷叶姐姐为何高兴” 。3. 正确认读本课十五个生字,会写其中的九个生字。结合阅读过程完成课后练习。教具准备:实物投影片,表演头饰。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1.(出示一幅池塘图)提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这是哪?美不美?2.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这个美丽的池塘边,看看那里发生的故事。板书:15、荷叶伞。二、新授:1. 认读课文(1)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认识很多字了,都能自己读故事了。请同学们在汉语
2、拼音的帮助下认真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有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2) 指名读课文,喜欢读哪就读哪。(3) 出示带图片的句子学生认读。a.下雨了,一片片荷叶像一把把翠绿的荷叶伞站在池塘里。b.一条小鱼游过来,躲在她的伞下。c.一群蜻蜓飞过来,d.一只青蛙跳过来,e.雨停了,阳光照在荷叶姐姐的伞上,亮闪闪的,漂亮极了。(4)出示词语学生认读。翠绿 蜻蜓 青蛙 却是 眨眼亮光 一条 躲雨 停车 荷花明亮 阳光 一群 淋雨 可笑(5)利用识字游戏巩固记忆生字。荷 条 躲 群 淋 停 阳 亮教海探航光 蜻 蜓 蛙 却 砸 眨2.课间休息:欣赏动画片宝莲灯片断。3.理解课文:(1)提问:荷叶姐姐
3、是怎样对待朋友的,朋友们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请你带着自己的想象再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把它演出来。(2)学生准备分小组排练。(3)指名表演。(4)在表演的过程中随机提问:小伙伴们,下雨的时候有荷叶姐姐为你挡雨,你们心里什么感觉?雨停了,荷叶姐姐你笑得这么开心,为什么?(5)提问:你喜欢荷叶姐姐吗?说说你的想法。(6)指导朗读:请带着对荷叶姐姐的喜爱之情再读读课文。三、 扩展阅读:伞荷叶是小金鱼的伞,蘑菇是小白兔的伞,花瓣是小蜜蜂的伞,我搂着妈妈的脖子,妈妈,你是我的伞!提问:读了这首儿儿歌你知道了什么?为什么说“妈妈,你是我的伞!”?第二课时一、 复习1. 利用生字卡片认读生字。2. 认读
4、后组词。二、教学生字:1.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或说说这个字的组成。2. 指导书写,教师板书。3. 每教学一个字后,学生在习字册上,描一描、写一写,同桌互相评议。设计意图我上的这节课是省编二册教材第四单元第 15 课荷叶伞 。本篇课文虽篇幅短小,但充满情趣,蕴含丰富的情感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看到美、体会美、接受美的教育。根据本篇课文的特点,以及我对课文的理解,本节课安排了识字、理解课文、扩展阅读等几个部分。我主要想说一说识字与情境表演两个环节。首先是识字环节。根据本教材识字量大的特点,配合我校正在进行的“语境识字”的实验,在低年级阶段以学生在为其创设的语言环境中时识记为重点。因此
5、在本节课的认字阶段,先让学生借助拼音熟读全文,然后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词等逐步缩小语境范围,最终达到记住生字的目的。在整个识字的过程中,为防止学生因背过课文而不再注意生字的认读,我就在这一环节中采取了配插图读、开火车读、猜字游戏等多种形式,以达到吸引学生真正记住生字的目的。在整个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对生字掌握得也较为熟练。其次是组织角色表演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再现与创作中体验。本篇课文在内容上学生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却有丰富的情感内容,要学生自己去体会。因此设计这一环节主要为到以下几个目的。一、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之后,请几位同学戴上头饰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这种角色的转换会产生新异
6、感,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使学生的角色意识的驱动下,全部地投入,全面地活动起来,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 ,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 。二、学生们模拟课文中的情境,以此想象地复现课文中的情景。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脑子去想,达到主客观一致。这时学生的表演和词语之间就会建立相应的联系,使词语与想象沟通起来,即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学生的形象表演,达到知情统一。三、同时学生的这种体验活动能为学生准确地把握在一定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特定含义提供帮助,理解语言文字的“弦外之音” “言外之意” “不言之语”帮助学生体会出课文的中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发展思维,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