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柳先生传中考题汇编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3 分)(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 (3)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3、选出;之;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4、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生活? 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5 分)5、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3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23 题。(甲)先生不
2、知何许人也,期在必醉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乙)山不在高,无案牍之劳形孔子云:何陋之有?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 分)以: 期: 劳: 之:9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0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 。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2 分)11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3 分)三、古诗文阅读与欣赏(18 分)阅读材料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无怀氏之民钦?葛天氏之民钦?阅读材料二 阅读材料三饮酒 陶渊明 过故人庄 孟浩然 结庐在人境, 故人具鸡黍,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待到重
3、阳日,还来就菊花。8、指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2 分)( )A、许 学生不知何许人也 高可二黍许 B、以 因以为号焉 以乐其志C、会 每有会意 会宾客大宴 D、而 或置酒而招之 既醉而退9、翻译下列句子。(4 分,每小题 2 分)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富贵。 10、“好读书,不求甚解“在阅读材料一中的意思是什么?今天,句意有了什么变化?(2 分)答:11、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写的自传,他“性嗜酒”,“造钦辄尽,期在必醉”,但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请问他内心在意的是什么?试结合阅读材料一阅读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2 分)答:12、阅读材料一阅读材料二
4、塑造了同一位隐士形象,请你找出阅读材料二最为生动刻画隐士形象的两句诗,并说说其动传神在哪里?(3 分)答:13、请从阅读材料三中,找出陶渊明的诗在语言上对后世诗人、诗风影响的例子,并做简要分析。(2 分)答:14、指出下面对阅读材料二阅读材料三的赏析不当的一项(2 分)( )A、两位诗人的笔下,菊花都诗人情感的载体,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B、陶渊明曾自比为“羁鸟”,“池鱼”,说自己“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如今他重归田园,喜不自胜,“欲辨已忘言”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C、“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句中“合”、“斜”两字化静为动,全句描写出景物由近及远,富有层次。D、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
5、中的“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两句与阅读材料三表明了相同的人生态度。(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19-9 题。(20 分)(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乙)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4 分)(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2)性嗜酒(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4)饮少辄醉( )20翻译下列句子。(4 分)(1)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2)环滁皆山也。21用选段中的语句回答以下问题。(4 分)(1)五柳先生传 中直接表现五柳先生性格、思想的两句话是_(2)醉翁亭记 中描述醉
6、翁亭形态及位置的句子是_22五柳先生和醉翁同是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4 分)(1)“五柳先生”饮酒 (2)“醉翁”饮酒 9上述两个选段中都有一个成语一直沿用到今天。出自五柳先生传中的成语是_,该文的作者是_;出自醉翁亭记中的成语是_ ,该文的作者是_。(4 分 )05 东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23 题。(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孔子云:何陋之有?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 分)以: 期: 劳: 之:9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0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 。乙段文
7、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 (2 分)11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 (3 分)【参考答案】1、(1)处所 (2)到,目(3) 同类,辈2、(1)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2) 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3、B、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志趣:一是读书, ;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 ;三是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 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生活:;
8、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通过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8答案: 用、把 希望、愿望 使劳累 助词,将宾语前置。评分:答对一个得 1 分,共 2 分。9答案: 喝醉以后就回家,从不顾惜留恋。 同我谈笑往来的,只有博学的人,没有浅薄的庸人。评分:每小题 2 分,共 4 分。意思对即可。10答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评分:答对一处得 1 分,共 2 分。11答案:高洁傲岸,安贫乐道。评分:共 3 分。意思对即可。二、古诗文阅读与欣赏7、(A) 8、(B)9、翻
9、译下列句子。译文:到别人家喝酒总是要一醉方休。或:到别人家里去喝酒,一来就要把酒喝光,希望一定喝醉。(“造”、“期”两词的理解必须正确,且全句通顺方可得满方,否则酌情扣分。)译文: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衷(中)于发财做官。(“戚戚”、“汲汲”两词的理解必须正确,且全句通顺方可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10、答:文中意:喜欢读书,但只求领会要旨,不咬文嚼字。今意: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入理解。(每问 1 分,意近即可。)11、答:陶渊明在意的是人民生活的安乐,社会风氯的淳相朴;在意的是心灵与大自然的契合。(2 分,答出其一点即可得满分,表达不准确酌情扣分。)12、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 分)。
10、采菊、悠然、见;“采菊”一词既展现了诗人自得其乐的生活,也体现了作者的清高自洁、不慕荣利。“悠然”、“见”则形象地表现出他悠闲自得的心境地。(2 分,能抓住其中关键的词得 1 分,分析合理 1 分)13、答:找出相关诗句 1 分;结合相关诗句分析出陶渊明诗歌具有“清新自然、带有浓厚的田园生活气息”的语言特色(或答“冲淡而醉厚”亦可)2分14、(D)(三)19 (1)处所、地方 (2)爱好,喜欢(3)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4)就 20. (1)忘却(荣辱)得失,凭这些过完自己的一生。 (2)环绕着滁州城的全都是山。 (或:滁州城四周都是山)21(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8答案: 用、把 希望、愿望 使劳累 助词,将宾语前置。评分:答对一个得 1 分,共 2 分。9答案: 喝醉以后就回家,从不顾惜留恋。 同我谈笑往来的,只有博学的人,没有浅薄的庸人。评分:每小题 2 分,共 4 分。意思对即可。10答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评分:答对一处得 1 分,共 2 分。11答案:高洁傲岸,安贫乐道。评分:共 3 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