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1(2011无锡一中期末考试) 下图示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1 与 2 均有选择透过性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全都分布在 3 上C光反应是在 3 上进行的D暗反应是在 4 中进行的2(2011无锡一中期末考试) 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均有利于水果的保鲜BCO 2 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 6H12O6 分解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 ATP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升高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3在下列
2、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光反应不需要酶,暗反应需要多种酶 B光反应消耗 ATP,暗反应还原 CO2C光反应固定 CO2,暗反应还原 CO2 D光反应消耗水,暗反应消耗 ATP4在光合作用中,不需要酶参与的过程是( )ACO 2 的固定 B叶绿素吸收光能 C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DATP 的形成5(2011荆州中学高一期末考试) 下图表示研究 NaHCO3 溶液浓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整个装置放在光下,毛细管内的红色液滴会向左移动B将整个装置置于暗室,一段时间后检查红色液滴是否移动,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C当 NaHCO3 溶液浓度不变时,在 B
3、内加入少量蠕虫,对红色液滴移动不产生明显影响D为使实验更具说服力,应将伊尔藻置于蒸馏水中(不含 NaHCO3)的烧杯中6(2011荆州中学高一期末考试) 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轮藻分成 4 等份,在不同的温度下分别暗处理 1h,再光照 1h(光照强度相同 ),测其重量的变化,得到如下数据。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组别 一 二 三 四温度() 27 28 29 30暗处理后的重量变化 (mg) 1 2 3 1光照后与暗处理前的重量变化(mg) 3 3 3 1A轮藻催化呼吸作用的酶的最适温度约为 29 B第三组轮藻释放的氧气量最多C第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为 2mgD四个组中的轮藻光合作
4、用强度都大于呼吸作用强度7(2011荆州中学高一期末考试) 将叶面积相等的 A、B 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 5min 测定一次小室中的 CO2 浓度,结果如图所示。对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此实验可用于验证 A 植物比 B 植物具有更强的固定 CO2 的能力B当 CO2 浓度约为 0.8mmol/L 时,A、B 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等C30min 以后,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都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D若 A 植物在第 5min 时光照突然降低,C 5 含量将增加8一位科学工作者用含 14C 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
5、原子,其转移的途径是( )ACO 2叶绿素ATP BCO 2三碳化合物ATPCCO 2三碳化合物 葡萄糖 DCO 2叶绿素葡萄糖9当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得不到 CO2 供应时,下列物质中会迅速增多的是( )AADP B三碳化合物 C五碳化合物 D氧气10将一棵重约 0.2kg 的柳树,栽培于肥沃的土壤中,两年后连根挖出,称其干重达 11kg,增加的物质,主要来源于( )A土壤中的矿质元素 B土壤中的水分 C大气中的氧气 D大气中的 CO211(2011福建龙岩一中)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的相似点是( )A都以太阳能作为能源 B都需要环境中的物质氧化释放能量C都能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D都
6、是高等生物的代谢类型12(2011江苏卷)某种铁线莲的根茎可作中药,有重要经济价值。下表为不同遮光处理对其光合作用影响的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遮光比例(%) 叶绿素 a/b 叶绿素含量 (mg/g)净光合速率(molm2 s1植株干重(g)0 4.8 2.1 8.0 7.510 5.3 2.3 9.6 9.930 5.2 2.4 8.9 9.250 4.4 2.6 5.2 7.270 4.1 2.9 2.7 4.890 3.3 3.0 0 3.2A.适当的遮光处理,可提高其干重 B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C叶绿素 a/b 可作为其利用弱光能力的判断指标 D遮光 90%时,铁
7、线莲不进行光合作用13硝化细菌之所以被归为化能自养型生物,其根据是( )A它能将氨合成为亚硝酸和硝酸 B它能以亚硝酸和硝酸作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C它能利用化学能合成有机物 D它能把氢氧化物所释放的化学能合成 ATP,直接用于生命活动14(2010成都)在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水的分解发生在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上 B光反应和暗反应中都有许多酶参与C温度降到 0,仍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DNADP 在暗反应中起还原作用,并将能量转移到糖类分子中15关于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与异养生物有关 都将 CO2 和水合成为有机物 都属自养生物的营养方式 合成
8、有机物所利用能量相同A B C D二、非选择题16(2011无锡一中期末考试) 为证实“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须的原料” ,某同学制定了下列实验方案:(1)实验目的(略 )(2)实验材料和用具(略)(3)实验方法和步骤用玻璃罩罩住一株生长正常的盆栽绿色植物和一杯 NaOH 溶液,密封不漏气。将上述植物及装置放在暗室饥饿,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饥饿一定时间后,自暗室中取出,照光若干小时,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取一片叶,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绿素溶于酒精中。将已脱色的叶片取出,平铺在一个培养皿中,用碘碘化钾溶液,检测有无淀粉特异颜色反应出现。该实验未设置对照实验不能得出结
9、论,对照组的做法是:a装置同题干中的步骤,但玻璃罩内用同一种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一株植物代替装置中的植物,用一杯_代替_溶液;b将上述植物及装置放在暗室中饥饿,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_,暗室内装有_色安全灯;c重复题干中步骤_;预测实验结果:实验组经上述处理后叶片呈_色;对照组经上述处理后叶片呈_色。17(2011扬州中学期末考试) 光合作用之谜是经过众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才解开的,以下资料是科学家探究光合作用过程的部分实验,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1864 年,萨克斯做了一个实验:他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 24 个小时,然后,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将叶片放在隔水加热的酒精中脱色
10、,再用碘蒸汽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1)他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 24 个小时的目的是:_ 。(2)该实验的结论是:_ 。材料 2:1883 年,恩吉尔曼把一些好氧并能运动的细菌放入盛有一条丝状绿藻的溶液中并制成装片,放在没有空气和黑暗的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丝状绿藻,发现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再将棱镜产生的连续的不同波长的光投射到丝状绿藻上,发现好氧细菌主要集中在某些光区。(3)好氧细菌只向被光照射到的叶绿体部位集中,说明光合作用场所在_。好氧细菌主要集中在_光区域。(4)科学家发现的光合作用可用下列图解表示,据图回答:图中为_,为_。若突然停止光照,则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短时间内将_(填“上升” 、 “下降 ”、 “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