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INGDINGSHAN UNIVERSITY毕业论文题 目: 新乡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分析 院 (系 ): 政法学院 专业年级: 行政管理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内 容 摘 要据新乡市统计局的土地调查数据,及参考众研究学者的文章,在加强三农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深层阐述农村土地流转的内涵,追溯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法律的演进历史,综合全面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动因,及河南省新乡市土地流转的基本状况,新乡市农村土地流转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多方位、多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方法。在文章中,着重论述了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其中主要问题有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政策不健全
2、、土地流转的监督和管理体制不到位、关于土地流转的相关服务体系还不尽完善,农民及基层干部固有的顽疾仍然存在,公正合理的城乡公民社会保障体系未能建立起来等,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主要有加强土地流转相关立法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相关政策、完善土地流转的监督机制和管理体制、努力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和中介服务组织系统、努力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和中介服务组织系统、切实处理好农民问题并督促基层干部积极行动、加快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总之,希望此篇文章的论述能为做好新乡市今后的土地流转工作有所帮助。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动因;现状;问题;建议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
3、he agriculture-countryside-farmer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 according to the work report of Xinxiang statistic bureau and checking through a lot of documents and materials of other authers, I elaborate connotation of coundtryside land circuiation and history development of interre
4、lated laws and legislation , synthetically analyzes the coundtryside land circuiation reasons、 basic present situation and discusses the problems around in the land circulation in xinxiang city ,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 In the thesis , it puts emphasis on the present
5、situations、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wherein the problems , it mainly contains the short in laws and policies, the lack in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land circul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service system, and it has many problems among farmers and the grass-roots leaders, and the Fair and reason
6、abl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has not been able to set up, and so on, to these problems, the thesis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overcome the corresponding problems. In last, I hope this thesis chould be worthy if this thesis could contribute to the work of land circulation in Xin
7、xiang city in future.Key word : coundtryside land circuiation ;necessity ;present situations problems ; countermeasures目录一、农村土地流转的内涵1二、新乡市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法律依据2(一)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之土地性质变革及确定期2(二)1978 年改革开放到 1987 年之允许转包的初始期.2(三)1988 年至今是开始注重依法加以完善和规范期.3三、关于新乡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分析3(一) 新乡市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乃时势所趋3(二) 是乡村经济发展改进的内在要求4(三
8、) 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外在趋使5(四) 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是解决其他三农问题有力措施5四、新乡市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5(一)农村土地流转数量逐步增加6(二)土地流转的方式趋向多样但以转包和出租为主7(三)土地流转的逐步呈规模化、计划性7(四)土地流转基层政府的组织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8(五)土地流转中擅改土地用途等乱象依然存在8(六)流转期限以中长期为主且对象开始呈以经营大户为主8五、新乡市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9(一)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政策不健全9(二)土地流转的监督和管理体制不到位.10(三)关于土地流转的相关服务体系还不尽完善.10(四)农民及基层干部蕴藏的问题较多.11(五)
9、公正合理的城乡公民社会保障体系未能建立起来.12六、全面促进新乡市农村土地良好流转的建议.13(一)加强土地流转相关立法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相关政策.13(二)完善土地流转的监督机制和管理体制.14(三)努力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和中介服务组织系统.14(四)切实处理好农民问题并督促基层干部依法办事.15(五)加快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16(六)综合统筹城乡用地结构以促进社会全面健康发展.16参考文献18致 谢.19新乡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分析 1农村土地问题伴随着中国革命、改革及建设历程的始终。依靠土地改革让我们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土地所有制两度变
10、革形成了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土地流转的推进标志着改革开放和此后几十年间的发展。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而耕地资源少的国家,也即人地矛盾突出 ,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大多农村劳动力未得到利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开放创新步伐的加快,社会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及城市化发展迅猛,而此时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则显得日显突出起来,且一定程度地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农村土地流转改革的呼唤加剧。一、农村土地流转的内涵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在农村由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其营权转让给企业、其他农户或其他组织的行为。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且不
11、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进以实现规模效益。农村土地流转其实是一种通俗及省略的说法,全称应该准确地称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其实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而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又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中的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就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诞生一样,农村土地流转也是农业主人农民自己的智慧创造。在农村改革的几十年来,农民通过土地承包,至今我省 95%甚至更多的农户承包到了土地,绝大多数耕地实行了家庭承包经营。但
1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开始出现一些新情况。尤其在一些人口多而耕地少的地方,人地矛盾也更是日渐突出,那些愿意经营且很需要大量土地的农户和工商企业急需投入土地来扩大经营规模,于此时,一些地方的农民便自发地开始通过以互换、转包、转让等方式小心翼翼地进行一些土地流转。实践证明,农村土地的流转既极大的缓和了人地矛盾,使部分农新乡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分析 2民从土地上解放转移出来,更是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是提高农业集约规模效益的一个大好办法。二、新乡市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法律依据我国现在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农村土地制度的几次重大改革而逐渐形成的。在这
13、个过程中,本人认为主要分这三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建国后至 1978 年改革开放前“土地性质转变” ;1978 年改革开放至1987 年“允许转包” ;1988 年至今“流转不断完善” 。(一)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之土地性质变革及确定期这是一段极具鲜明时代特色的历史,但对于今日而言,其已成过去时,在此便简单说明一下。在这个阶段又分两个显著不同的时期即土地改革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在这两个阶段先后进行了农民土地私有制并最终走向农村土地公有制的变革,这些变革在一定时期确实起到一定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体制却呈现出阻碍的态势,此时,便促生了体制改革。(二)1978 年改革
14、开放到 1987 年之允许转包的初始期这一时期从大体看来属于初始过渡时期。这其中又包含着两个相对独立的时期:1978- 1984 年是中国农村土地家庭责任制改革的第一个历史阶段, 这一阶段的改革主题是围绕着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足部恢复和拓展农业生产责任制,直至建立起相应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制度。这期间,中央和地方都进行了一些积极尝试。1982 年, 中共中央第一次发布了关于三农问题的 “一号文件” , 高度评价了农村改革中取得的巨大成果, 并充分肯定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对农民发展多种方式经营予以了大理支持和鼓励,但同时还明确表示:社员向集体承包的土地, 不得买卖、 出租、 转让或荒废
15、, 否则集体有权收回承包地; 社员如果无力经营承包地, 或者转为经营非农产业时, 新乡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分析 3应当将承包地归还集体。19841987 年是流转的开始, “允许转包” 阶段,但是可以看出, 这一阶段主要还是以党中央通过决议的形式, 来实现农地政策由禁止转包到 “允许转包” 的历史性转变的,且这一时期的法律并未做出相应的规定。而且政策法令上,规定的都相当模糊、迷乱。1984 年,中共中央的 “一号文件” 依然规定承包地不准买卖或出租, 但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松动迹象, 文件中也较明确规定了“社员在承包期内, 因无力耕种或转营他业而要求不包或少包土地的, 可以将土地交由集体统一
16、安排, 也可以由社员自找对象协商转包” 。(三)1988 年至今是开始注重依法加以完善和规范期1988 年 4 月,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终于完成了对 1982 年 宪法 的首次修改,此修正案规定: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 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 此处它明了的区分了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并且进行了灵活处理规定:在土地所有权方面依然毫不动摇地坚持土地公有制,保留了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占或买卖土地的规定; 但是在土地使用权方面却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废除了有关土地流通的禁令, 并明确新增了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的条款, 这就为土地
17、流转奠定了宪法基础。这一宪法修正案为土地流转从理论走进实践奠定了法律依据。随后的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次会议对 土地管理法 也进行了首次修改, 这次的修改明确废除了 “禁止出租土地” 等规定。1998年 8 月,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再次修订了 土地管理法 ,并在总则中直接提出了 “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 并且还增加了规范转让行为与惩治非法转让行径的一系列详细规定。2001 年 12 月, 中共中央颁发了 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 。2002 年 8 月,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九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专门的 农村土地承包法 。2005 年 1 月,农业部特定发布了 农村
18、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 。2007 年 3 月,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酝酿多年后审议通过了 物权法 ,该法首次将农地承包经营权确定为物权, 极大解决了法律上的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性质模糊不清的情况。之后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在着重加强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规定。新乡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分析 4三、关于新乡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分析(一)新乡市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乃时势所趋自改革开放以来,新乡市紧密跟随党中央和中央政府的政策法令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农村土地改革的相关事宜,深刻体现着新中国时代发展痕迹,尤其是进入 21 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我国农业领域也发生着深刻地变革,政府不得不密切关注国际
19、形势调整土地政策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广大的农村土地流转改革试探成为农业突破性发展的关键。而新乡市作为华北平原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地,在这方面一直处于先列。农村土地承包法自 2003 年实行后,我市农村土地流转便有开始了法律上的依据,新乡的长垣县及封丘县等地区的土地流转迅速展开,形成村户之间短期临时性的自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2004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允许“土地使用权流转” ,又促进了新乡市各县等地区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各式有效途径,如新乡的辉县裴寨村将村民手中分散的土地集合到一起,开发休闲农业和万亩红提葡萄园等高效农业,又如新乡市长垣县建成集体性的宏力集团进行规模化经营
20、,有的地区农民将土地租出去,由涉农大企业进行开发等。基于国家政策法律与本地区的发展和探索实况,新乡市先后于2008 年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制定了河南省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 ,新乡各地区也纷纷根据意见制定本地区的相关细则。2013 年,新乡市财政局首次针对农土地流转领域出台了相应财政扶持政策,尝试将本地区的大的农村合作社及涉农龙头企业的组织作为对象进行数十万的支持。新乡市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的探索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中国中原地区土地流转改进状况等重大意义。(二)是乡村经济发展改进的内在要求新乡市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新乡市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完善农村发展方式的
21、要求。新乡要发展并有效解决好三农问题,就要调整农村新乡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分析 5及农业产业结构,这将必定面临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利用问题。而农村土地利用的首要突出问题便是要解决土地的规模化经营要求与目前农村土地利用的分散化零碎化的现状问题。新乡市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内在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新乡市的人均耕地面积约在 1.1 亩左右,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程度和城镇化程度增高,人多地少的人地矛盾更加明显,乡镇二、三产业的发展此时也急需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传统的土地上转入非农产业,为能更好地解决农村土地流转及产权方面的问题,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意义重大,要求迫切。(三)是产
22、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外在趋使第一、新乡市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一个外在因素是农业相对收益低。自农产品购销体制发生变化以来,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不断提高,与其他产品价值的“剪刀差” 1曾一度缩小。然而,近些年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后,农业生资料价格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农产品的增长幅度,农业生产及其效益面临着严峻考验。第二、新乡市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还是新乡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大要求。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指导下,新乡市新型社区的建设改变了原来农民在农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格局,改变了农民世世代代的生活习惯,将农民集中的安排在基础设施好、清洁漂亮的社区的公寓楼中,楼边视情况有的安排有专门的养殖区域等,这样会节约下农村
23、数万的土地,这些土地便可以发展规模化农业、集中于涉农龙头大企业,并还可以通过政府规划进行产业集群发展二、三产业区,因而,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将极大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四)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是解决其他三农问题有力措施三农即指的是农村、农业和农民;三农问题则主指我国大陆的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以及产生的社会问题。 “三农”问题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对三新乡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分析 6农问题意义非凡,农村土地流转不仅会促成诸如上述所说的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高收益农业等,它还将能更好解决农村愈演愈烈的耕
24、地抛荒问题;进一步保持和改进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发展稳定;促进农业副业化、农村空心化;促进农民分流及民工化等问题的解决,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环节。四、新乡市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近年来,新乡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流转的开展工作,并根据国家政策精神和地方实际情形做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高标准粮田和现代化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等一系列围绕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政府工作内容,并列入了全市农村改革试验区的优先改革内容。市政府为此先后印发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及新乡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等,各地区也先后制定了关于本地区
25、推进土地流转的意见或实施细则,并做出了一些列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了新乡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一)农村土地流转数量逐步增加据新乡市统计局统计的数据,新乡市共辖 12 个县(市) 、区、及 121 个乡镇和办事处,3533 个行政村,至 2013 年底,乡村人口约 425.3 万人,农村劳动力 266.4 万人,其中非农业从业人员 157.1 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 56.7%。全市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农户现约有 109.9 万户,承包土地面积约达 540 万亩。截至 2014 年上半年,新乡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已达到 211.7 万亩,土地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比即土地流转率达 39.2%,超过全
26、国平均水平28.8%(至 2014 年底)13.2 个百分点、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34.8% 6.2 个百分点,在数量规模上实现了较大进展。新乡市农村土地流转不仅在面积上领先全国且近年来在流转增加速度上也极快,农村土地流转率从 20102014 年依次是21.5%、32.4.0%、45.8%、76.1%、88.2%,四年间土地流转面积增加了近 67%3。新乡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分析 7新乡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截止到 2014 年上半年)排序 县(市) 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亩) 流转面积(亩) 土地流转率%1 凤泉区 74347 41181 55.42 延津县 673359 361300 5
27、3.73 长垣县 781586 402202 51.54 封丘县 870245 345080 39.75 牧野区 55470 20985 37.86 辉县市 769155 284020 36.97 卫辉市 486447 163095 33.58 红旗区 41552 13300 32.09 卫滨区 30945 9850 31.810 新乡县 408248 128000 31.411 原阳县 796326 249012 31.312 获嘉县 409293 99396 24.3合计 新乡市 5396 万 2117 万 39.2合计 河南省 9750 万 3393 万 34.8合计 全中国 13.2
28、亿 3.8 亿 28.8注:以上数据来源于新乡市统计局新乡市农村土流转情况研究报告(二)土地流转的方式趋向多样但以转包和出租为主自进入 21 世纪,新乡市各地区都在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情的土地流转形式。在最新的调查中,我市全境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已约达 211.7 万亩,其中转包 91.7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 43.3%;出租约 76.1 万亩,占 35.9%;转让 4.7 万亩,占 2.2%;互换 19.5 万亩,占 9.2%;入股 1.2 万亩,占 0.6%;另外还有土地托管等其他形式的流转 18.5 万亩,占 8.7%3。(三)土地流转的逐步呈规模化、计划性新乡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分析 8
29、自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各地便开始发生有个别部分农户间的土地流转,但那些的土地变动都是小规模、临时性、无计划性的流转,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政府不断进行的土地政策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转移,种粮大户、养殖大户、农村合作社等开始大量出现,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变大,并在当地企业组织或自治组织的引领下呈现出计划性、规划性的新特点。随着土地流转的不断深入,我市地区开始出现一批以整块大面积土地进行流转的新型经营主体。如在原阳县,原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所进行的土地流转面积达 4100 亩,原阳县民生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春阳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面积也分别达 1600 亩及 1
30、000 余亩之多。在其他地区,如新乡县大召营镇李唐马等村则进行了整村流转村等较为大胆的探索及践行。在长垣县,则有意识地大力支持和鼓励实力强大的涉农大企业来投资兴办上规模的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以及种植加工项目等,很好的实现了规模高效的经济效益;卫辉市城郊焦庄社区则组织农户以入股的形式成立生产经营合作社,建设绿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新乡县苗庄也以股份形式利用集体土地及集体筹资等方式,开发门面房等。(四)土地流转基层政府的组织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近些年来,在农村土地承包法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规定下,新乡市委、市政府紧随之做出一系列相关规定,各县(市、区)等地区也均结合当地实情出台了相
31、应服务措施。新乡市努力认清发展形势大力扶持相关有竞争力龙头企业,领导新型农村合作设及经济组织建设,致力培育一批产权明晰、权责明确、自负亏盈的市场竞争主体,组织探索创新合作模式,并出台相应系列的财政政策来扶持,足部加强对农民的组织,提高相应市场主体风险抵抗能力。基层地方上,如新乡县于 2009 年在县农业局、翟坡镇等筹划和安装了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系统软件,并进行了试运行,创建了新乡地区首家先进的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等。且据调查四成以上农户流转土地是由乡镇联络、村组统一组织,可见,基层组新乡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分析 9织在推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五)土地流转中擅改土
32、地用途等乱象依然存在新乡市在近些年来,每年都会收到近三四百的有关土地承包的信访案件,涉及农村土地流转的占到一半,进入诉讼仲裁的接近四或五分之一。在土地流转乱象中有的钻法律政策的空子,表面进行农事建设,而过段时间便转变就安设性质。有的更甚,不顾法律的明确规定与相关部门的整改告诫,在通知及警告后依然我行我素,进行违法建设。此外,在农村土地上,土地滥占、不规范流转事象也是屡见不鲜。农民不依法律法规及村规村约的规定,恣意开荒辟地,增加自己的土地利益等,土地流转缺乏规范的合同规制,缺乏应该特别留意的法律法规强制性注意事项的强调告知等等事实,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土地的种种乱想现状。(六)流转期限以中长
33、期为主且对象开始呈以经营大户为主从农村土地流转的期限看,在 70 个被新乡统计局抽取调查的流转农户中:5 年以下流转期限的有 21 户,510 年期限的有 26 户,10 年以上的有 23 户。五年以上的分别占 37.1%和 32.9%,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农户的土地流转期限都在 5 年以上,其中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农户耕地流转时间在 10 年以上,这明显地说明土地流转时间在中长期的为大部分农户的情况。截至 2014 年上半年,我市全境的土地流转中流入农户的面积约达 130.1 万亩,流入合作社面积 38.0 万亩,流入企业面积 34.5 万亩,流入其他主体面积9.1 万亩。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看出,
34、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占 62.6%占主体,而在此现象外,还发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以及专业大户等以一定规模化经营的主体也作为受让方参与流转,且流入此方面的土地面积在逐步增加。在另一组调查中发现:28.6%农户的土地流转给了种粮大户,25.7%户土地流转给了农民专业合作社, ;8.6%户流入家族式农场,17.1%户流进较大的公司或企业,20%户流转到一般农户。土地经营大户共计约接纳了 80%的农户土地的流转,说明土地经营大户开始逐渐成为推进土地流转的主力军。新乡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分析 10五、新乡市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新乡市是率先在全国开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探索尝试的地区之一,可
35、借鉴的经验少,人、财、物方面的投入也尽了最大的力气,过程中收获有很多可圈可点的成功范例,当然在情况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条件下,土地流转工作也不免出现些问题,根据工作中的情况总结,新乡地区乃至全国呈现出以下几大问题,亟待解决:(一)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政策不健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乃是社会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然而现行的法律并没有对现行的一些行为作出合理规定。我国目前的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及农村土地承包法等并没有给集体予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也未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等转让问题放宽法律约束。且现行的宪法、民法及相关土地管理法对农村集体土地权利的行使的约束性规制依然强劲,而对农村集体
36、土地所有制的权利保护却没有严格的法律规定,以致在农村征用、补偿等方面大量的违法违规问题顽劣存在。国家法律与地方法规建构的不健全,相关职能、责任规定的模糊不明确,还致土地流转中多头管理或无人管理现象突出,以致有利的时候挤着要分享,出事时无人管,相互推脱等,如不及时健全完善,那么相应土地纠纷的信访、上访事件,及法律案件只会与日俱增。财政、税收扶持政策不明朗,以致相关经营主体发展滞缓。对于土地的投入产出而言,相比于其他行业,具有收益不稳定、运转周期长、投入大、收效慢等特点,因而对一般的农户甚至一些较大的企业也不愿甚至不敢贸然进入。当然,这其中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相关因素便是融资问题,土地开发投入大,而
37、资金困难,筹资无门,政府的相应大力资助政策迟迟未予以明确出台,且现存的扶持办法的帮助效果又甚微,因而基于此点,阻断了很多有想经营大农业的创业者进入的步伐。(二)土地流转的监督和管理体制不到位新乡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分析 11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督,以致改变土地用途的现象大量存在。农村土地流转,其中的涉及耕地的流转,我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的是只能用于相应的农业及农副业生产,不得随意改变农业用途,不得肆意征占农业耕地。在目前的现实征地中,由于对公共利益认识缺乏严格的定位,且相关监管主体的放之任之,导致征地过程中公益性建设用地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部分不分,征地范围模糊,乱占耕地现象严重。另外,出于从土地获
38、得的可观利益,基层组织也会毫不思考为投资者甚至不惜农民反对而强征土地等。在土地流转中由于管理的严重不到位,流转过程中无序、不规范现象大量普遍存在。相关主体权利形成及流转的程序规约缺乏,不按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办理相应手续,以致乱相叠生、权利错综复杂、难以确认;现实中具体表现为流转合同不规范,各方的权利义务划分不明,有时甚至只有口头上的允诺,而无具体的流转合同及相关凭证。流转的规模化在加大,而对农民权益的保护却不到位,问题还很多。(三)关于土地流转的相关服务体系还不尽完善目前,一个能综合全面反映新乡市农村土地流转的信息系统平台并未能建立起来,土地流转的信息发布及获取都受到较大的制约,以致经常出现农
39、民有意想转出自己的相应的土地而找不到有合适的愿转入方,而流入方难以获得他所需要的土地,土地流转信息流通渠道不通畅,极大地阻止流转的实现。社会服务组织体系缺失。农村土地流转在我国在新乡现阶段毕竟是新兴的,服务体系不健全,尤其是连接转出方和收受方的中介桥梁更是一新兴的产业部门更是缺乏。想转出土地使用权的农户在信息、服务组织缺乏的情况下,只好将土地委托给亲戚耕种,不计收益,便相应的降低了土地有效流转创造出的更高的价值。这些机构主要如土地资产评估机构、委托代理机构、及土地投资机构等社会化的组织,而农村土地地流转合作社只是现阶段的一种尝试,其资金的短缺,地区性较强等限制,影响效用有限。(四)农民及基层干
40、部蕴藏的问题较多1小农意识浓烈新乡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分析 12因为相关宣传教育的不到位等的缘故,使得本来认识就少得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政策认识更加地模糊,不透彻。主要表现在(1)两权认识不清。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使农民切实体会到了土地在自己手中的滋味,而使得农民混淆了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差别,固守着所谓的自己的土地不愿流转,怕失去。(2)传统思想残留浓重。将务农看做大事正事,乐于农道,其他为辅助。而如今,现代化耕种发生着深刻地变革,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翻地、播种、收割大多地区都实现了机械化劳作,收后可以就地卖粮等都大为方便,实际投入到土地的时间和精力已很大减少,完全可少数人耕种大部分的
41、耕地。然而,人们有些还是为了吃上所谓的自己耕种的粮食,而不愿去买等。 (3)法律知识馈无。在农村,农民往往出于邻里亲情关系即对村委集体的依赖,通常采取口头协议的方式来进行土地流转,而并没有相应的签订协议的意识,这也有情可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此种方式必定会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问题,纠纷难免。因而应及时趁早普及法律知识。 (4)集体意识缺乏。此种情况在我国农村很普遍,归到底还是小农意识还没完全被法律知识取代,对村里的不属于自己的土地等集体财产漠视不管,致集体土地被乱占乱开发,大量流失。2.农村剩余转移就业问题的困扰我国目前依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农村剩
42、余劳动力富余,亟需转移。而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经济规模发展扩大,机械化的推进,生产效率提高,而可容纳的劳动力必将进一步缩小,然而,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要求相对较高,且由于发展的水平影响,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在一定时期也受到较大限制。且转移农村劳动力素质整体较低,而针对农民的职业培训、就业指导、维权服务机制还不完善,要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难度较大,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农村剩余劳动力也需要一个转变适应期,这便更对农民成功转移就业增加了难度。3.部分干部工作落实不到位这也是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中一个很主要的问题。在农村干部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不敢为:担心惹麻烦、不愿蹚浑水、怕出事违法等
43、,土地流转新乡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分析 13涉及到转让方与出让方,有时还会是村委集体,涉及多方主体,牵涉多方利益,协调起来工作量将会是非常的大,工作难度也将会很大、很复杂,很多村干部或基层领导便不愿涉足,而消极应对。 (2)任意为:由于个别基层领导干部认识偏差,为土地流转谋取私利,捞政绩,不惜违背“在不改变农村土地基本用途的前提下,按照市场经济自愿、有偿、依法”的原则,甚至强迫农民转出有时甚至是出让土地给个别特定的经营主体经营,有时甚至是做所谓的一些形象工程;有的则是任投资者摆布,对投资者擅自改变土地用途进行经营性项目建设更如房地产开发等而视如不见;不按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所规定的程序行事,
44、不按民主透明的原则来等。 (3)无所为:表面文章惯常见于有些不负责任的领导干部身上,如果没有上级文件要求必须做的事则不去管,不去问,不去干等,旨在图求享乐安逸。(五)公正合理的城乡公民社会保障体系未能建立起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提出沿海开放、优先试验发展部分重点城市等政策,东部沿海经济,尤其城市发展迅速,包括民生等各项事业发展迅速,逐步完善。然而内陆大部包括新乡市尤其绝大多数乡村地区经济并非发展得同样好,大多乡村地区贫穷,基础设施陈旧落后,有的甚至就没有,农民只有依赖土地为生。农村经济落后,养老、医疗、社会救助、教育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不完善是农村土地流转进展滞缓的最主要原因。因得不到切实的生活
45、保障,而使得农民担心用土地流转出去而暂时取得的钱难以维持家庭长期的生活开销、养老等问题,致使土地流转小规模短期性,土地整体、长期、有效的流转受到严重影响。六、全面促进新乡市农村土地良好流转的建议(一)加强土地流转相关立法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相关政策要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前提之一就是完善相关土地立法,尽快出台相应的农村土地流转法,对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作出明确清晰的规定。首先,国家相关新乡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分析 14立法部门应加强立法调研和适时进行农村土地流转的专项统计调查,尽可能大量收集社会经济方面的发展材料,充分准备好立法创制素材。其次,还要在社会现实不断发展情形下,及时地更新和修编现行的民法
46、通则、物权法及土地管理法等,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现状。再者,进一步调整关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相关权利要求,给予农村集体相应的实惠利益,适当规范性放宽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激活农村经济,促进土地流转顺畅。最后,仍要坚定保证耕地红线,同时加强对农村集体土地权利予以严格的法律法规上的保护,防止违法侵权问题泛滥。加大整合国家与各地区有关方面的土地流转法律、法规规定,并适时根据社会发展完善国家立法,健全地方法规,并鼓励地方在不触犯国家法律情形下,尽可能出台详细的地方土地流转实施细则或方案等,将农村土地流转落到实处,使农村土地流转更加规范,呈现体系化。国家应筹划并及时出台强有力的财政及金融扶持政策,
47、或财税方面的优惠轻减的税收政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第二三产业方面发展力度大幅增加,并在短短的几十年间,走出了西方发达国家百年间才完成的路,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迅速,而此几十年间,农业发展一直以平缓的速度前进,且似乎沦为二三产业的辅助产业。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实力只是一般,市场化发展不尽成熟,在现阶段,单靠农业经济主体的力量,及工业反哺农业的号召,并不能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又好又快推进,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切实跟上和迎合二三产业发展,须国家在财政上或金融税收上予以大力支持。(二)完善土地流转的监督机制和管理体制及时建立相应的监督追究机制,对违法妄为的相关领导干部或相关当事人,严格追究其责任,
48、净化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保障土地流转健康有序合法推进。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土地流转监管,土地流转必须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坚持农地农用。应严格控制土地流向,避免耕地资源的流失,保护住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红线即耕地红线,促进土地流转的同时加强农民农田保护积极性,保障农业安全。涉及土地征收的,应依法办理相应审批手续,禁止投机取巧,擅改用途 。新乡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分析 15建立规范可行的土地流转管理机制,制定全面的土地流转管理工作流程和秩序,使土地流转工作井然有序进行。规定统一明确的流转合同格式文书等,合理处理自主自愿与法律强制的原则关系,明确责任,减少纠纷。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严格土地征
49、用占用的制度规定,完善健全土地补偿机制,依法严惩或教育违法乱占抢占土地之人。同时还应警惕和防范土地流转后的过度集中而形成的垄断,避免官商勾结,杜绝强势资本欺行霸市,激活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但也要及时制定好相应的规章制度 。(三)努力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和中介服务组织系统充分有序的土地流转秩序更能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实现规模收益,因此,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和建立健全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完善与土地流转相配套的服务保障体系,有利于促进土地良性流转,提升产业效益,提高经营者克服自然与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土地流转安全与经营效益。首先,在保障土地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下,应遵循平等、自愿、自由、等价的原则,建立自由平等的市场交易规则,由双方平等自由协商有关土地的转让大小、转让方式、及相关价格等,充分体现并发挥市场的作用。其次,积极培育和发展相应的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或机构,此种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