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三权”抵押融资盘活农村上千亿沉睡资源市委三届九次全会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其中提出,到 2015 年,全市“三权”抵押融资 1000 亿,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 2000 个。为什么要提出这些目标?如何确保这些目标的实现?将对农民增收带来哪些实质性的意义?昨日,本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市农委、市供销总社、重庆社科院和重庆农商行的人士。为何提这个目标?盘活农村三权沉睡资源缩小城乡差距有新路径到 2015 年,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 2000 个,实现农村“三权”抵押融资 1000 亿元以上。全委会为何提出这样的目标?市供销总社党委书记、主任梁丛友说,缩小城乡
2、差距,不是人为拉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速,而是设法让农民增收步伐更快一点。全委会提出,发展 2000 个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实现“三权”抵押融资 1000 亿元以上,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上下工夫,是改革创新之举。通过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土地、房屋、林权等“沉睡”的资源,使其变为显性的、恒久的资产,农民才能真正富起来。全委会提出:到 2015 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 2.51 左右,“圈翼”发展差距缩小到 21 左右,基尼系数缩小到 0.35 左右,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勇称,要完成这个任务,让农民成为有产者,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是一个重要手段
3、。而重庆提出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农村居民房屋产权抵押融资和股份合作社思路,为实现这个目标提供了新路径。李勇分析说,通过“三权”抵押融资使资金流入农村,必然会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加大农业产业发展力度,帮助农民增收。而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不仅把资源变成了资本,建立起了城乡资源融合的平台,还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资源、资金、人才等实现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文化生活差距。这对于我市从根本上解决“二元”结构矛盾,开辟了新路径。理论依据是什么?1 亿亩耕地林地宅基地抵押 10%可融资上千亿全委会提出这样的目标,其依据是什么?已经开展“三权”抵押融
4、资业务的重庆农商行行长谭远胜说,全委会提出要实现农村“三权”抵押融资 1000 亿元有理论依据。我市有 3000 多万亩耕地、6000 多万亩林地,总的有 1 亿亩土地,再加上 300 多万亩宅基地,理论上保守估计价值 1 万亿,只要抵押10%,农民便可得到 1000 多亿元。梁丛友说,从去年开始,我市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土地、房屋、林权等“沉睡”的资源,使其变为显性的、恒久的资产。正是虚化的产权得到量化,为农村发展新型股份合作社奠定了基础。去年 7 月,我市开始探索将股份合作制引入农村,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在土地使用期限内、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基础上,对土地经营权进行量化,允许以土
5、地入股,让广大农民享有按股分红的权益。农村股份合作社实行统一集约经营、统一包装销售等,由于成本降低,单产提高,大量农民享受了股权分红。目前现状是怎样?已有 42 万亩土地入股合作经营范围大扩张目前的现状怎样?市农委主任夏祖相告诉记者,重庆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突破 1 万个,入社农户 255 万户。但从总体上看,仍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普遍存在规模小、服务功能弱、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有限等问题,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有很多需要挖掘的发展空间。目前,重庆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由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基层供销合作社等,引导农民兴办或者联合兴办,其中以种养、运销大户牵头组建的为多,占80%以上。一
6、大批合作社随着重庆市农业区域化布局的不断形成,服务范围已经向跨乡镇、跨区县甚至跨省域方向发展。市供销合作总社合作指导处处长陈景胜说,截至 2011 年 6 月,全市发展专业合作社12273 个,入社农户 255 万户,入合率达 38.8%,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 278 万亩。随着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加快,各地还相继出现了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情况。截至 6 月底,全市土地经营权(含林权、荒地)入股的专业合作社 539 个,8.92 万户,入股的土地面积为 42 万亩。目前,我市农民合作经营的范围,已经从传统的种植、养殖,扩大到农机、林业、手工编织、农家乐等农村各个产业。越来越多的合
7、作社从一般的生产领域合作,向品牌、流通、加工等合作领域拓展,相当一部分合作社实现了农资供应、质量标准、生产技术、品牌包装、市场营销、基地认证等方面的统一服务。目前,全市有 573 个合作社拥有注册商标,有 287 个合作社通过了“三品”认证。实现路径是什么?打造“航母”级联合社手工技艺也可合作经营如何实现在 2015 年前发展 2000 个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梁丛友给出的路径有两条。一是把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供销社的要素资本结合起来,积极组建和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发展规模经营、现代农业和品牌农业。据了解,农产品品牌众多,却缺少知名品牌,这是目前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所面临的难题。重庆拥
8、有若干极具地方特色的种植、养殖业,例如柑橘、花椒、辣椒等产业,但目前大都分散在各个区县“遍地开花”。梁丛友说,今后,市供销总社将利用供销系统的资源优势,整合这些来自各个专业合作社的特色品牌为统一的“重庆产”,打造“航母”级联合社,让这些特色农产品能以“重庆产”的名义走向全国。二是要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来抓农村发展,积极参与发展农村金融,在农村“三权”抵押中占有一席之地。陈景胜说,根据今年 7 月开始实施的重庆市实施办法的规定,合作社将开展实践创新。比如,现有的合作社之间可以开展联合合作,一些有手工技艺的民间艺人可以组建手工合作社,如果手里有闲余资金又无投资渠道的可以组建资金合作社。全市供销社将通过
9、组建全市性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小额贷款、评估公司、担保公司和资金互助合作社,为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融资出力。通过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促进农村土地的集中,使土地流转并实现交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并通过合作社的土地集中规模经营,促进富余劳动力向小城镇、县城的转移。谭远胜告诉记者,目前农商行已经开辟“三权”抵押贷款服务绿色通道,在贷款资料齐全的情况下,最快 7 个工作日,最长不超过 15 个工作日,就可拿到贷款。值得一提的是,为方便农民贷款,农商行还实行网上在线审批。个案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创业年入 30 万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鱼池镇娇山村村民马培义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农商行抵押贷款 20万元,建起月育雏鸡 1000 羽的脱温育雏场,不仅解决了自己养鸡的鸡苗问题,还供给周围村组,年收益达 30 万元。在马培义带动下,全村有 14 个农户通过“三权”抵押贷款 70 万元,养肉兔、土鸡。林权、房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贷款试点,在破解农业发展融资难的瓶颈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民增收。家住石柱县龙沙镇石岭村的马培贵,用自己居住的房屋作抵押,向农商行贷款 13.8 万元,扩大大棚草莓种植规模 25 亩,今年春节后草莓上市,每天进账万元左右,实现纯收入30 万元;六塘乡六塘村的马泽安,去年利用农房抵押贷款 20 万元,搞起了中药材收购,当年就获得纯收入 12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