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雎不辱使命综合能力测试题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唐雎( ) 怫然( ) 休祲( )缟素( ) 徒跣( ) 色挠( )二、下面是对秦王的三句话的不同理解,从中分别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1 “不错意” (1)因为安陵地方太小,不值得用武力吞并。(2)不是不能用武力夺取,只是暂时不打算使用武力。2 “轻寡人” (1)希望你们看清形势,不要误认为我们不能用武力夺取。(2)希望你们尊重我的建议,不要采取顽固的态度。3 “先生坐!何至于此!” (1)请您坐下来谈判!何必用动武的方式来解决这么一个小问题呢!(2)请您坐下来!你们不愿“易地”就算了吧,何必动武呢!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1以大易小,甚善;
2、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 ) ( )2唐雎不辱使命。 ( )3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 ( )4长跪而谢之。 ( )5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6岂直五百里哉。 ( )7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8否,非若是也( )四、辨析下列句子中“于”字的含义1受地于先王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3请广于君4仓鹰击于殿上5休祲降于天6何至于此五、选择下列句子的恰当译文,把字母填入括号内1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A秦王不说话,安陵君就派唐雎出使秦国。B秦王不高兴,因为安陵君派了唐雎去秦国。C秦王不愉快,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去。D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2秦王色挠,长
3、跪而谢之。 A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向唐雎表示感谢。B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向唐雎道歉。C秦王变了脸色,长时间跪着向唐雎道歉。D秦王的脸色表现屈服,长跪着向唐雎表示感谢。六、下面几句中的“之”与“皆布衣之士也”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句子有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B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C天子之怒,伏尸百万。D肉食者谋之。E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参考答案】一、略二、1 (2)正确。秦王说这话的目的是进行恫吓,从上文“且秦灭韩亡魏”一句来看,已有炫耀武力的意思,表现了秦王的骄横。如按(1)说,则没有“武力吞并”的意思,只剩下轻视,不符合秦王在军事节节胜利情况下的骄横心理状态。2 (1)
4、正确。关键是一个“轻”字, “轻”什么呢?不是轻视秦王的建议,而是轻视他的军事势力。这是秦王故作反问,意思是“谅你们也不敢” ,也是骄横的表现。如按(2)说,则是奉劝对方接受建议的意思,跟上文恫吓的口气不协调。3 (1)正确。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狡诈。他请唐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安陵的意图。下文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承认自己的“外交”伎俩的失败;从当时秦在军事上占压倒优势这一点来看,秦王是决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三、1 “甚”:副词,很。 “甚善” ,很好。 “虽然” ,在文言文中常作条件或转折复句中的从句用,这里可译作“虽然如此”或“即使这样” ,亦通。2 “辱” ,辱没。 “不辱” ,意即完成。3 “逆”违抗。 “轻” ,小看。4 “谢” ,道歉。5 “听”,听从。6 “岂直” ,何况只是。岂,语气副词,何况,况且。7 “尝” ,副词,曾经。8 “若是” ,像(您说的)这样。四、1相当于“从” 。2表示动作的趋向,在现代汉语中可以省译, “使于秦”就是“出使秦国” 。3表示动作的对象, “广于君”就是“给您扩大领土” 。4表示动作发出的地点,相当于“在” 。5表示动作的来源,相当于“从” 。6跟“至”连用,表示动作发展的趋向, “至于此”就是“到这地步” 。五、1D2B。六、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