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怎样认识力教学目标 情感:采用直观手段丰富感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认知:1.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教学重点 力的概念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难点 力的概念教学方法 以直观为主的综合启发式教学用具 两只气球、形变演示仪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活动:两名学生用力抬起讲桌。问手臂肌肉有何感觉?讲述:最初人类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肌肉紧张得来的。那么力是什么呢?二:新课教学提问:日常生活中力的现象很多,大家能举出几个来吗?设问:力是什么呢?分析:作用物体 物体提问:左边
2、方框中的内容可用什么名词概括?右边方框中的内容可用什么名词概括?中间方框中的动词可用什么词语概括?板书: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设问: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呢演示:用力捏瓶,观察瓶是否形变?提问:罗纳尔多罚点球时,足球状态有何变化?当他罚角球时足球方向怎么变化?板书: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说明:运动状态是指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包括下面几种情况:a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b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c物体运动由慢变为快。d物体运动由快变化为慢。e物体改变运动方向,物体的运动情况属于上面的任何一种,则它的运动状态就发生了改变。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
3、状态不变。提问: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能发生力的作用吗?力的概念中提到两个物体,如何进行区别呢?练习: 指出下列力的现象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手熊猫棒头拉攀吊击顶弹簧竹枝小球足球手拉弹簧 头顶球 物体自由下落演示:两只气球相互挤压而变形。手拍桌子,手会痛。板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题: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为什么?说明:在作受力分析时,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是什么。板书:力的单位-牛顿(N)介绍:科学家牛顿演示:推门“怎样用力效果最好”提问: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力的大小有关,还跟什么有关。板书: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新课反馈1关于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
4、的作用B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只要有一个物体,就可能产生力的作用2从深井中提起水桶时,会感到手受到一个向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A. 地球 B. 水桶 C. 绳子 D.手3下列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汽车启动时,从静止变为运动B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上升的气球C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D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五:布置作业四:新课小结【板书设计】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可使物体发生形变 作用效果力 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单位-牛顿(N)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弹力
5、、弹力产生的条件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测力计的使用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乐于制作弹簧测力计,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与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既是此节的重点,又是此节的难点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或接触到一些有趣的物体它们在被挤压后,形状或体积会发生变化,但一旦撤消挤压,它们就会恢复原来的形状;而一些物体即使撤消挤压后,它们也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样貌请同学们根据自
6、己日常所见、所用,找找哪些物体能够恢复形状?哪些物体不能恢复原貌?学生交流、讨论、回答。介绍弹性和塑性的概念,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新课教学1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想知道自己使出的力多大,或一个物理受到多大的重力,怎样才能测出来呢? 可不可以利用一个物体受到力变长,不受力能够恢复原来形状即弹性去制作出一种工具来测量呢?学生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使学生对弹性有更进一步的理解,通过发表见解,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表扬学生的讨论,并鼓励学生利用手上的器材,进行简单的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教师总结归纳结论引导学生分析一个完整的弹簧测力计还需要些什么?学生制作简单的弹簧测力计(参考课本 P8弹簧测力计及其结构内容)并使用测力计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并用此测力计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学生根据自己的制作和使用过程,总结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并积极回答启发并引导学生指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教师指出市场上用的各种测力计及秤都是利用在弹性范围内,弹簧受的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的原理制成的。3怎样用图表示力教师引导学生参照课本力的图示,用一段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小 结:板书设计:1弹性和塑性2弹力产生的条件3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4制作和使用弹簧测力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