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防 患 于 未 然,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人以后,无心学习,经常旷课。起初还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不但不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弄到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名同伙竞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中就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陈某作为好学生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讨论:,违纪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请用一句话说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不犯或少犯错误,行为上就不会做
2、出违法犯罪的事情。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会违纪,发展下去可能违法,甚至于犯罪。p97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自觉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自律;加强修养,践行道德;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P99说明了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行为习惯及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有密切的关系,案例回放,燕赵晚报:17岁少年杀人劫车潜逃5年后落网 。4月14日晚,深泽警方在一练歌房抓获一名在逃犯,案发时(2005年6月)该犯仅17岁,当时只为与不良少年表示友好,合伙抢劫、杀人后潜逃五年。,中新网湛江5月5日电 (梁盛 陈通)广东湛江某学校年仅15岁女学生李某,因怨恨同学张某经常欺负自己,
3、便对其3岁幼弟痛下杀手 ,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思考,犯罪有什么危害性呢?,结合教材第98页“小迪的故事”并思考: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些什么危害?,对他人的危害:,损害他人财物、导致他人经济损失,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生命安全。,对自己的危害:,失去自由,自毁前程。,对家庭的危害:,影响家庭正常生活,甚至家破人亡。,对社会的危害:,影响社会安定,败坏社会风气。,犯罪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对自己、他人、社会有百害而无一利!要在心灵深处憎恶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p98,青少年正处于未成年阶段,受到国家司法的特殊保护;有些中小学生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对不对?
4、为什么?,思考,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岁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岁未满十六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罪、抢劫罪、贩卖毒品罪、放火罪、投毒罪、爆炸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P98,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思考:1、制定本法的目的是什么?2、这部法律有何作用?,设专章规定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矫治,给我们划清了明确的是非界限 。,请你找出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作了怎样的界定?,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未成年人不得旷课。旷课不利于未成年人的正常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经常旷课影响成
5、绩,不守校规法纪,并容易与社会上的不良分子混在一起,走上犯罪道路。,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第五款规定未成年人不得偷窃。偷窃很容易使未成年人养成不劳而获,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另外,偷窃会使未成年人养成漠视法律的观念,把违法犯罪当成逞英雄的“壮举”。,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携带管制刀具是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管制刀具指匕首、三棱刀、弹簧刀等。未成年人携带管制刀具危害性极大,很容易在一时冲动下持刀伤害别人。由于力弱,刀具也很容易被坏人抢去,伤及自己,因此必须严厉禁止。,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6、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五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吸烟、酗酒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致使人颓废堕落,并诱发多种违法犯罪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归宿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其所在的寄宿学校应当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根据要求填写教材第100页的表格,根据要求填写教材第100页的表格,讨论:如何矫治未成年人一些不良行为
7、?,提示:可从学校、家庭、社会和自身等方面,矫治常见不良行为的途径:,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法律意识,自觉矫治上述行为。,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及时纠正其不良行为。,应当加强对中小学学校周边环境的治安管理,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学校:,家长:,社会:,学生自身:,要重视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防患于未然。,2、社会是复杂的。人是社会的人,必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无数事实说明,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8、P100,青少年如何预防犯罪?,(青少年如何矫治不良行为?),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1、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P99,1、道德水平高低和违法犯罪的关系:略 P97 2、犯罪于己、于人、于家庭和社会有着极大的危害性。因此心灵上要憎恶犯罪,行为上远离犯罪。P98 3、要树立法律意识,加强道德修养,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P99) 4、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要重视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P100),防患未然
9、,自我观察,6.对遵守纪律、要求进步的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和打击,同情和包庇甚至效仿有劣迹或不法行为的人,把反社会的人格或行为当作是“勇敢”的表现; 7.原本养成的生活规律出现变化,如从早起变成睡懒觉,从注意卫生变为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甚至肮脏,或一反常态地特别喜欢梳妆打扮; 8.道德品质起了变化,如从诚实变成爱撒谎,从谦虚变成傲慢,从斯文变成野蛮,从文明礼貌变成口吐秽言、动作粗野,或在家长、老师面前循规蹈矩,而背后却胡作非为; 9.结交不三不四的人,或与校外的流失生和有前科的人结交,惹是生非,遇事便大打出手,惟恐天下不乱; 10.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染上了一些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抽烟喝酒等。,青少年违法犯罪十大征兆,自我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