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软土地基地连墙施工关键技术要点摘要:软土基层上地下连续墙施工时,地基如何处理、处理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地下连续墙的成墙质量及使用性能。本文介绍黄骅三期翻车机房软土地基上施工地下连续墙的技术要点。关键词:软土地基;地下连续墙墙;技术要点;成墙质量;1 前言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拥挤, 地铁将逐渐成为全国各大城市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在地铁施工中, 地下连续墙以刚度大、整体性强、位移控制效果好等突出的优点和广泛的适用性占据了基坑支护的主导地位。同时由于国家大力发展港口建设,在许多港口尤其是煤运港口中翻车机房的新建也大多采用地下连续墙做为主要的支护结构。但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条件却越来越多的受到限制,越来越多
2、的软土地基上施工地下连续墙已经成为主流。因此我们根据黄骅港三期翻车机房主体及廊道地下连续墙的施工经验,总结了软土地基地下连续墙的关键技术要点,并经工程开挖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 工程概况黄骅港三期翻车机房主体地连墙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地连墙为圆形,地连墙共由 65 片组成,内径 96m,壁厚 1.5m,顶标高+5.0m(含帽梁) ,底标高26.0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5。黄骅港三期翻车机房廊道地连墙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地连墙为长方形,共分三条。三条廊道地连墙长度分别为 142.02m、136m、30m,封闭段地连墙 24.5m, 69 片,墙顶标高为+5.0m,底部标高分别为-2
3、6.0m、-24.0m、-23.0m,墙宽 1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本工程施工中采取绞吸式成槽机利用气举反循环的原理进行施工。3 地质条件本工程施工区域为水塘回填造地形成陆域,地下水位高,且陆域为新回填松软砂性土层;根据我部对施工现场实地钻探勘测,回填土层厚度在 2.22.8m 之间,回填土下为流态淤泥软土层,厚度在 34m 之间,该施工区域前期未进行过任何地基加固处理,地质条件差。上图为静力触探仪在三期翻车机房地面所勘测的 7 个孔的位置。钻孔深度均为 20m,地下各土层性质见下表:孔号# 回填土层 m 淤泥软土 m 较硬粉土 m 淤泥软土 m 较硬粉土 m1 +6.5+3.7 +0.
4、7+3.7 -7.0+0.7 -10.5-7.0 -13.5-10.52 +6.5+3.9 +0.5+3.9 -6.5+0.5 -11.5-6.5 -13.5-11.53 +6.5+4.2 +0.7+4.2 -7.0+0.7 -12.5-7.0 -13.5-12.54 +6.5+4.3 +0.5+4.3 -5.8+0.5 -11.9-5.8 -13.5-11.95 +6.5+4.1 +0.7+4.1 -6.5+0.7 -10.0-6.5 -13.5-10.06 +6.5+4.0 +0.7+4.0 -6.7+0.7 -10.5-6.7 -13.5-10.57 +6.5+4.3 +0.4+4.3
5、-6.5+0.4 -10.7-6.5 -13.5-10.7注:1.地面标高按+6.5m 计。4 地下连续墙关键技术要点4.1 软基处理软基处理是保证导墙能否处于坚硬土层上,发挥导墙在地下连续墙施工中作用的关键,也是保证地下连续墙成槽过程中不出现塌孔缩颈的关键工序。本工程中根据工期目标和成本目标,我们采取对主体地下连续墙施工区域主要施工道路和场地进行戗灰硬化,在导墙下打设水泥搅拌桩,对淤泥层进行土体加固处理,处理深度不小于 7.0m;对导墙下回填土进行戗灰、夯实处理,处理深度不小于 2.0m。对廊道地下连续墙施工区域采取大面积换填,换填面积包括道路和施工场地及廊道区域。换填深度由原地面至0 左右
6、。通过上述两种处理方式地下连续墙施工都顺利的完成,但去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在导墙施工过程中由于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处理软基方式,因此出现了导墙位移和沉降的不同表现。如下表:针对上述沉降和位移在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施工方法。主体地连墙导墙沉降相对较大,不仅要经常对导墙面标高进行测量,同时在每槽段钢筋笼下放后要在吊筋下垫设木板保证钢筋笼的标高满足设计要求。而廊道地连墙导墙沉降较小,在对导墙面标高进行测量后,无需对每槽段钢筋笼垫设木板调整标高。同时由于采用不同的软基处理方式,地下连续墙在成墙后也会出现不同的表现。主体地连墙开挖后出现混凝土跑浆现象,而廊道地连墙开挖后未出现跑浆现象。分析原因由
7、于主体地连墙采用打设水泥搅拌桩硬化土体,成槽过程中能够有泥浆护壁很好的效果,但是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由于槽身周围土体的相对较软,出现混凝土的涨模现象。而廊道地连墙采用灰土换填,整个区域土体相对较硬,成槽即能有很好的泥浆护壁效果,同时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槽孔周围土体相对较硬能够很好的起到模板的作用。综上所述不同的软基处理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施工效果,通过黄骅三期翻车机房主体和廊道地下连续墙施工看出,大面积软基换填,为地连墙施工起到了质量和工序上的保证。4.2 泥浆制备泥浆在地连墙施工中具有具保护孔壁、防止坍孔的作用,同时在泥浆循环过程中还可携砂,并对钻头具有冷却润滑作用。 地连墙施工中一般采取泥浆池
8、制备泥浆和原土造浆两种方式。黄骅三期翻车机房施工过程中根据地质报告分析,成槽过程中主要为软土和粉土,因此施工中采取水泵喷射清水,使清水和孔中钻头切削下来的土颗粒混成泥浆(即原土造浆) ,通过典型试验段施工检测原土造浆的泥浆各项性能指标满足施工要求。原土造浆的关键是成槽过程中清水的注入量,注入量合适泥浆各项性能指标才能满足正常施工要求。因此在施工中应经常测定泥浆密度、含砂率、胶体率。泥浆粘度 1822s,含砂率不大于 4%8%,胶体率不小于 90%。通过不断测定泥浆各项指标来确定合理的清水注入量。4.3 刷壁刷壁次数的问题地下连续墙一般都是顺序施工,在已施工的地下连续墙的侧面往往有许多泥土粘在上
9、面,所以刷壁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工作。刷壁要求在钢丝刷上没有泥才可停止,确保接头面的新老砼接合紧密,可实际情况往往刷壁的次数达不到要求;刷壁位置不符,这就有可能造成两幅墙之间夹有泥土,首先会产生严重的渗漏,其次对地下连续墙的整体性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针对刷壁工序,要安排专人进行监督,确保刷壁次数和刷壁位置的准确性。主要做法每次刷壁过程中注意钢丝刷上是否带有泥土,确保下次刷壁前将钢丝刷上泥土用清水冲洗干净。刷壁的位置根据导墙上的槽段划分点及设计图纸确定混凝土的接缝位置,下放钢丝刷要沿着接缝位置进行下放,保证钢丝刷能真正清理槽段接头处的泥土,从而保证地下连续墙的成墙质量。黄骅三期翻车机房施工过程中
10、主体地连墙刷壁就出现问题,造成槽段接头处有夹泥现象。在廊道施工中队刷壁工序进行了认真监督指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未出现槽段夹泥现象。4.4 钢筋笼吊装钢筋笼的准确下放是保证地下连续墙墙体垂直度和安全施工的重要工序。因此在钢筋笼起吊前要确保钢筋笼焊接质量满足要求。吊装过程中民工上钢筋笼的安全问题也要引起足够重视,钢筋笼起吊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整个钢筋笼竖起来后大多 30 米高左右,经常发生焊工遗留的碎钢筋、焊条高空下落问题,因此在整个起吊过程中无关人员一定要远离钢筋笼,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由于施工的要求,必须要爬上钢筋笼进行施工操作,危险性比较高,因此一定要注意安全,爬笼子之前对民工进行安全教育,
11、安全帽帽扣要扣好,到达高度后第一步就是要系好安全带。钢筋笼起吊点的选择也是影响钢筋笼安全起吊、下放和钢筋笼整体垂直度的重要因素。黄骅三期翻车机房施工中通过仔细研究推敲计算出钢筋笼的合理起吊点,在满足安全的情况下出现两种起吊点方式,一种是钢筋笼顶端四个吊点在钢筋笼的同一侧,另一种是钢筋笼顶端四个吊点分别在钢筋笼的两侧。两种起吊方式均能保证钢筋笼顺利安全的下放入槽,但两侧起吊方式垂直度精度更高,在下放过程中不易产生倾斜,保证了地下连续墙的垂直度,也避免了墙体漏筋现象。而一侧起吊方式垂直度精度稍差,墙体垂直度偏差稍大,且容易造成墙体漏筋现象。5 结束语黄骅三期翻车机房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合理控制关键技术要点保证地连墙的安全和质量。总结如下:(1) 软土地基上施工地连墙,采用换填处理基础是最佳的方式,不仅能够在施工中减少工序,保证成墙质量,而且能够大大降低施工成本。(2) 软土地基施工中合理控制成槽泥浆是成槽的重要保证。(3) 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刷壁工序控制可使地下连续墙槽段接头处防渗性能具有更可靠的保证。(4) 双侧四点吊装方式,可以很好的保证墙体的垂直度和避免漏筋现象的发生。参考文献黄骅港三期翻车机房下部结构及廊道工程招标文件及施工图纸港口工程地下连续墙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JTJ303-2003)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J2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