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构成,粒子散射实验 用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粒子轰击金箔,根据粒子散射实验现象分析 (1)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2)少数粒子发生了偏转(3)极少数粒子甚至被弹回,原子内很空,原子内有带正电的微粒,原子内带正电的微粒体积小、质量大,原子可以再分,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但比原子小得多 原子核的半径只有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原子核,原子,一.原子的结构 :,原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不带电,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电量,填写下列表
2、格?,质子质量的1/1836,一个单位负电荷,电子,1.67491027,不带电,中子,1.67261027,一个单位正电荷,质子,质量,电性,粒子的种类,2、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吗?,3、不同种原子之间有哪些区别?,1、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吗?,2、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1、原子构成的规律:,、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简称为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 子 数 不 一 定 等 于 中 子 数, 、原 子 中 不 一 定 含 有 中 子(氢原子),、不种类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不相
3、同,在 原 子 的 组 成 中, 带 正 电,_带 负 电,_不 带 电, 绕 着_ 做 高 速运 动。原 子 的 质 量主要集中在_上。,质 子,电 子,中 子,电 子,原 子 核,原 子 核,有一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中子数为66,则 这种元素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为( )A 49 66 B 66 49C 66 66 D 49 49,课堂练习,1、将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用序号分别填 入下列适当空格中: (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_ (2)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是_ (3)显电中性的粒子是_ (4)带正电的粒子是_ (5)参加化学反应一定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 (6)原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粒
4、子是_,讨论,以氧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粒子有 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 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构成原子的微粒有质子、中子、电子,8个质子和8个中子构成原子核,8个电子 绕原子核高速运动,质子数=电子数,电量相等,电性相反,说明:由于原子的质量数值太小,书写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约1.6610-27kg)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二、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2.计算式: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该原子的实际质量(kg)= 一个碳原子的实际质量 (kg) 1/123.原子的质量与其相对原子质量成
5、正比4.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国际单位制为1,找规律: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规律: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三填表:,6,6,12,8,8,16,11,12,11,16,16,16,12,12,2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课堂练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 在原子中,核内的质子数与核外的电子数不一定相等 C 原子里有相对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 D 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也不同,C、D,2.完成下列简表,15,15,31,16,16,32,4、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n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kg,则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 碳和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2和24,则碳和镁的原子质量之比为 ( ) A. 12:12 B. 2:12 C. 2:1 D. 1:2,、某原子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核内有n个质子,其核内的中子数为_,核外电子数为_.,m-n,n,12m/n,D,6、 碳原子的质量为a克,某原子的质量为b克,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已知铁、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56、24, .相同原子个数时,则它们的原子质量之比_ .铁、镁的原子个数之比分别为2:7,则它们的质量之比_,12b/a,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