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淮阳县陈州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096742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淮阳县陈州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南省淮阳县陈州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南省淮阳县陈州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南省淮阳县陈州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南省淮阳县陈州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19 学年高一上期生物试题考试说明: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包括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卷内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 2 分,共 60 分)1. 下列既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又全部属于微量元素的一组是( )A. Fe、Mn、Zn、Mg B.Zn、Cu、Mn、Ca C. Zn、Cu、B、Fe D.K、Mn、Cu、Mo2.当植物由代谢旺盛的生长期转入休眠期时,体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通常会( )A升高 B下降 C无变化 D产生波动3.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占细胞鲜重的含量,按从多到少的顺序

2、排列,正确的是( )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 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C、蛋白质、水、脂质、糖类 D、水、蛋白质、脂质、糖类4.用机械方法分离细胞各组分,对分离的成分用双缩脲试剂和甲基绿一吡罗红试剂检测。结果发现能够使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反应,使甲基绿一吡罗红试剂呈红色反应。则该细胞器最可能是( )A. 核糖体 B. 线粒体 C. 高尔基体 D. 细胞核5.在活细胞中,蛋白质的作用有( )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各种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主要的能源物质 催化作用 性激素的主要成分 调节细胞代谢A. B. C. D. 6.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 DNA 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3、 还原糖、DNA 的鉴定通常分别使用双缩脲试剂、甲基绿染液B. 鉴定还原糖、蛋白质和 DNA 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C.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中都用到 NaOH 溶液D. 脂肪、蛋白质鉴定时分别可见橘黄色颗粒、砖红色沉淀7.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是( )A. 1 种 B. 4 种 C. 5 种 D. 8 种8.以下选项不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A. 表示核糖核苷酸,分别表示含氮碱基、核糖、磷酸B. 表示固醇,分别表示胆固醇、脂肪、性激素C.表示糖类,分别表示单糖、二糖、多糖D.表示细胞中含 DNA 的结构,分别表示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9.淀粉、唾液淀粉酶和控制合成唾液淀粉酶的 DNA

4、,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 )A. 葡萄糖、葡萄糖和氨基酸 B. 葡萄糖、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C. 麦芽糖、氨基酸和核糖核苷 D. 葡萄糖、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10.下列物质分子中,不属于氨基酸的是( )11.一个蛋白质分子由三条肽链构成,共有 366 个氨基酸,则这个蛋白质至少含有的氨基和羧基数目、形成过程中形成的肽键数分别是( ) A366 、 3 、363 B 3、 363 、363 C363 、363、 3 D 3、 3、 36312.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淀粉的组成元素是 C,H,O,N B. 脱氧核糖属于单糖C. 1 分子蔗糖水解后产生 2 分子葡萄糖 D. 糖原是植

5、物细胞中的重要贮能物质13.如下图所示,1、2 为物镜长度,3、4 为目镜长度,5、6 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切片间距离,哪种组合情况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 ) A1、3、5 B2、4、6 C2、3、5 D2、4、514.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的顺序是( )转动转换器把低倍镜移走,换上高倍镜在低倍镜找到目标将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央 CB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到视野适宜,物象清晰为止A、 B、 C、 D、15.如图所示核苷酸中,在 DNA 的结构中不可能具有的是( )A B C D16.做实验鉴别细胞死活,常用“染色排除法” 。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从而可判断细胞

6、死活。该实验所利用的细胞膜特性或功能是( )A.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 C. 流动性 D. 选择透过性17.如图表示同种生物 A、B 两种细胞放到同一溶液中失水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初始时 B 细胞的细胞内液浓度大于 A 细胞 B.细胞失水都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C.该实验可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同一种细胞放在不同溶液中也可出现图中结果18.下列有关细胞中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膜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B. 膜蛋白的种类和含量决定了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C. 生物膜把细胞器分隔开,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D. 生物膜系

7、统就是各种细胞器膜的统称19.甲图中、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甲图中的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只在动物细胞中能够找到B. 若甲图中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则蓝藻细胞的是 RNAC. 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 4 个D. 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 6 种20.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核是细胞的代谢中心B. 染色质是细胞核内的重要结构C. 真核生物的所有细胞都至少有一个细胞核D. 核孔是 D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出

8、入细胞核的通道21.如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对该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A和分别表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B和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C氧、性激素是以方式进入细胞的 D水、二氧化碳、氧气是以方式进入细胞的22.如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以及它们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的示意图图中三个植物细胞的细胞液,在浓度上的关系是(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且乙丙 D甲乙,且乙丙23.某同学研究甲湖泊中 X 深度生物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具体操作如下: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 a、b、c,将 a 先包以黑胶布,再包以锡箔.用 a、b、c 三瓶从待测水体深度取水,测定 c 瓶中水内溶氧量.将 a 瓶、b 瓶密封再沉入

9、待测水体深度,经 24h 取出,测两瓶氧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则 24h 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情况是( )A.24h 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是 v mol/瓶B.24h 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 k mol/瓶C.24h 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是(kv) mol/瓶D.24h 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kv) mol/瓶24.下列有关 ATP 和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的过程中不会产生丙酮酸B.细胞中 ATP 的水解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C.有氧呼吸产生的 CO2是由丙酮酸和 O2反应生成

10、的D.细胞中的 ATP 都产生于细胞呼吸过程25.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酶的催化效率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 B. 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C. 酶提供反应开始时所需的活化能 D. 酶可以脱离生物体起作用26.ATP 是细胞的能量“通货”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TP 中的 A 代表腺嘌呤 B. ATP 中的 T 代表胸腺嘧啶C. ATP 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APPP D. ATP 中靠近 A 的高能磷酸键更易水解27.下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氢元素的转移途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产生的 ATP 可用于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B.过程在生物膜

11、上进行,过程可以为过程提供氧气C.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和过程D.与所产生的H化学本质相同28.水稻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糖类中的氧元素和通过呼吸作用分解葡萄糖产生的 CO2中的氧元素分别来自( )A.O2、丙酮酸和 H2O B.CO2、丙酮酸和 H2O C.CO2、丙酮酸和 O2 D.H2O、丙酮酸和 H2O29.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30.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

12、分裂时期的图象,对图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该生物不可能是低等植物B.甲、丙两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核 DNA 分子数比例都为 1:2:2C.甲细胞正在进行中心体复制D.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二、非选择题:(除特别注明外,其余每空 1 分,本题共 40 分)31.(11 分)如图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请据图回答:(请在 内填入图中的序号或字母)(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组成细胞膜的 A、B 两种物质通常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 状态的(2)如果该图代表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则葡萄糖和甘油出入此细胞膜的方式依次是 、 前者运输方式的特点是 (2 分) (3)人们

13、设计出一种膜结构,这种膜结构能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污水中的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模拟生物膜的 性(4)癌细胞转移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有关这种物质存在于细胞膜 表面32.(10 分)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和该细胞内进行的某种代谢活动, 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甲 乙(1)该同学绘制的甲图中有两处错误,他多画了_和_。(2)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有规律的消失和重建的结构是_(填序号),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是_。(3)葡萄糖分子进入细胞时,仅需要结构上的载体协助,这种跨膜运输方式最可能是_。(4)乙图过程 A 和过程 B 进行的场所分别是甲图中的_(填

14、序号)。请写出乙图所表示的化学反应式: (2 分)。33.(10 分)甲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乙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DNA 数变化的关系,丙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中 DNA 含量变化的关系。据图回答问题:(1)甲图中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依次是 (用字母表示)。(2)在甲图 A、B、C、D 中,对应丙图 BC 段的是 。丙图中 CD 段形成的原因是 (2 分) 。乙图中代表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是 (填“实线”或“虚线”)。(3)就甲图来说,作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 期的细胞,该时期的主要特点是(2 分) 。(4)甲图中结构 1 的名称是 ,结构

15、2 的名称是 。34.(9 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 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 ,按下图装置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 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 1 和滤液 2。请分析回答:(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 ,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2)酵母菌产生 CO2的场所是 (2 分) 。(3)利用提供的 U 型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 U 型管底

16、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 1 和滤液 2 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取等量的滤液 1 和滤液 2 分别倒入 U 型管的 A、B 两侧并标记;一段时间后观察 的变化。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如果_(2 分) ,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如果_(2 分) ,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2018-2019 学年高一上期生物试题参考答案1、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 2 分,共 6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C A D A D C C B B D D B C B B题号 16 17 18 1

17、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D B D D B D A D B D C B B A C二、非选择题:(除特别注明外,其余每空 1 分,本题共 40 分)31.(11 分)(1) A 磷脂双分子层 流动(运动)(2)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需要载体和能量,且主动运输的方向可以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2 分)(3)选择透过 (4) 外32.(10 分)(1); 中心体; ; 叶绿体; (2); DNA 和蛋白质;(3)协助扩散; (4)和 ; C 6H12O6 + 6H2O+6O2 6CO2 + 12H2O+能量(2 分)33.(10 分)(1)BCAD; (2)B、C;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2 分); 虚线(3) (分裂)间期; 完成 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 分)(4)细胞板; 核膜34.(9 分)(1)有无氧气 温度、PH、培养液量、培养液浓度等(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 分)(3) (两侧)液面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A 侧液面上升,B 侧液面下降(2 分)A 侧液面下降,B 侧液面上升(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