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精讲人教通用版课后达标检测:4 第7讲离子共存 物质的检验和推断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096552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精讲人教通用版课后达标检测:4 第7讲离子共存 物质的检验和推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精讲人教通用版课后达标检测:4 第7讲离子共存 物质的检验和推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精讲人教通用版课后达标检测:4 第7讲离子共存 物质的检验和推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精讲人教通用版课后达标检测:4 第7讲离子共存 物质的检验和推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精讲人教通用版课后达标检测:4 第7讲离子共存 物质的检验和推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推断正确的是( )A向 X 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溶液显红色,证明 X 溶液中有 Fe3 ,无 Fe2B用盐酸酸化 Y 溶液,无现象,再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 Y 溶液中含有 SO24C用玻璃棒蘸 Z 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再透过钴玻璃观察火焰无紫色,则 Z 溶液中有 Na ,无 KD用盐酸酸化 W 溶液,无现象,再向其中滴加 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 W溶液中含有 Cl解析:选 B。A 项,亚铁离子与 KSCN 不反应,不能鉴别,如检验亚铁离子,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颜色是否变 化, 错误;B 项,能与 Ba2 反应

2、生成沉淀的可能是 CO 、SO23、SO ,先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可以排除 CO 、SO 的干扰,然后加入硝酸 钡,如23 24 23 23果产生沉淀,则溶液中含 SO ,正确; C 项,玻璃中含有钠离子,用玻璃棒蘸溶液在酒精灯24上灼烧,火焰呈黄色,不能证 明溶液中是否含有钠离子,错误;D 项,盐酸中也含有氯离子,不能证明原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错误。2(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联考) 下列各组微粒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遇 KSCN 变红色的溶液:Na 、Mg 2 、CH 3COOH、Cl B某无色溶液:OH 、K 、HClO、Ba 2C0.1 mol/L Na 2S 溶液:K 、NH

3、 、NO 、Al 3 4 3D常温下水电离出的 c(H )c(OH )10 20 的溶液中:Na 、Cl 、CO 、SO23 24解析:选 A。遇 KSCN 变红色的溶液中有 Fe3 ,Fe3 、Na 、Mg2 、CH3COOH、Cl 之间相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 A 项正确;OH 和 HClO 发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B 项错误;Na2S 溶液中 S2 和 Al3 会发 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 项错误;常温下水电离出的 c(H )c(OH )10 20 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当溶液 为酸性时,CO 会和 H 反应,23不能大量存在,D 项错误。3(2019临沂统考)常温下,下列

4、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溶液:Al 3 、NH 、Cl 、S 2 4B中性溶液:Al 3 、Fe 3 、 SO 、NO24 3C. 110 13 molL1 的溶液:Na 、K 、SiO 、COKwc(OH ) 23 23D0.1 molL 1 的 NaClO 溶液:Mg 2 、Fe 2 、SO 、SCN 24解析:选 C。Al3 与 S2 能发 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A 项错误;Al3 、Fe3 水解使溶液呈酸性,B 项错误; 110 13 molL1 的溶液 pH 为Kwc(OH )13,Na 、K 、SiO 、CO 能大量共存,C 项正确;ClO

5、会将 Fe2 氧化为 Fe3 ,D 项错23 23误。4(2019抚州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三调研) 向某无色溶液中分别进行下列操作,所得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A加入氨水,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 Al3B加入 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 ClC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2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 SO24D加入 NaOH 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原溶液中存在 NH 4解析:选 D。A 项,加入氨水,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氢氧化镁,原溶液中可能存在镁离子,不一定含有 Al3 ,错误;B 项,加入 AgNO3 溶液,产生白色

6、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银,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不一定含有 Cl ,错误;C 项,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2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不一定含有 SO ,错误 ;D 项,加入 NaOH 溶液并加热, 产生使湿 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24该气体为氨,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 NH ,正确。 45(2019抚州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三调研) 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五种离子:NO 、SO 、Fe 3 、H 、 X,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n(NO )n(SO )n(Fe 3 )n(H ) 3 24 3 24n(X)231 31,则 X 可能为( )AFe 2

7、BMg 2CCl DBa 2解析:选 B。五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NO )n(SO )n(Fe3 )n(H )n(X) 3 2423131,由于溶液不 显电性, 则 X 为阳离子。由电荷守恒可知,X 带 2 个正电荷。SO 与 Ba2 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在酸性溶液中硝酸根能氧化 亚铁离子,所以 X 可能为24Mg2 。6(2019荆州质量检查)下列在指定溶液中的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中:HCO 、Na 、Cl 、OH 3B常温下 pH1 的溶液中:Fe 3 、SO 、K 、MnO24 4C常温下 pH11 的溶液中:S 2 、K 、CO 、ClO 23D水电离的 c

8、(H )10 12 molL1 的溶液中:Fe 3 、 SO 、K 、SCN 24解析:选 B。OH 和 HCO 发生反应:OH HCO =H2OCO ,不能大量共存, 3 3 23A 项错误;常温下 pH1 的溶液显酸性,Fe 3 、SO 、K 、MnO 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大量24 4共存,B 项正确; ClO 具有强 氧化性,S 2 具有强还原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 项错误 ;Fe3 和 SCN 发生反应生成配合物,不能大量共存,D 项错误。7(2019株洲质量检测)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石蕊显红色的溶液: K 、Mg 2 、HCO

9、 、SO 3 24B水电离出来的 c(H )10 13 molL1 的溶液:NH 、Fe 2 、NO 、Cl 4 3C. 10 12 的溶液:K 、Fe 3 、Cl 、SOc(H )c(OH ) 24D加入铝片能放出 H2 的溶液:Na 、CH 3COO 、Cu 2 、SO 24解析:选 C。能使石蕊显红色的溶液呈酸性,HCO 不能大量存在,A 错误;水电离出 3来的 c(H )10 13 molL 1 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或强碱性,酸性条件下 NO 将 Fe2 氧化 3为 Fe3 ,Fe2 和 NO (H )不能大量共存,碱性条件下 NH 、Fe2 不能大量存在,B 错误; 3 410 12

10、的溶液呈酸性,K 、Fe3 、Cl 、SO 互不反 应,能大量共存, C 正确;加入c(H )c(OH ) 24铝片能放出 H2 的溶液可能呈酸性或 强碱性,酸性条件下 CH3COO 与 H 反应生成弱电解质 CH3COOH,碱性条件下 Cu2 与 OH 反应生成沉淀 Cu(OH)2,不能大量共存,D 错误。8(2019海南中学月考)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 、Ba 2 、Cl 、Br 、SO 、SO 、Fe 2 中的几种离子,依次进行23 24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步骤 操作 现象 用 pH 试纸检验 溶液的 pH 大于 7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 CCl4 振

11、荡,静置 CCl4 层呈橙红色 取的上层溶液,加入 Ba(NO3)2 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产生 将过滤,向滤液中加入 AgNO3 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产生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解析:选 A。根据步骤,该 溶液呈碱性, 则该溶液是强碱弱酸盐溶液,所以一定存在SO ,则一定不存在 Ba2 ;在碱性的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Fe2 ;溶液呈电中性,所以溶23液中的阳离子只能是 Na ;步骤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存在 Br ,氯气与 Br 反应生成溴单质,溴单质在四氯化碳中的颜色是橙红色;步骤不能说明有 SO 存在,因为该溶液中一定存24在 SO

12、,加入 氯水后 SO 被氧化为 SO ,与 Ba(NO3)2 反应生成 BaSO4 沉淀;步骤23 23 24不能确定 Cl 的存在,因为加入的氯水中含有 Cl ,因此一定存在的离子是,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不能确定的离子是 ,故 A 正确。9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微粒组是( )化学式 电离常数CH3COOH Ka 1.7105HCN Ka4.9 1010H2CO3 Ka14.310 7 ,K a25.610 11A.H2CO3、HCO 、CH 3COO 、CN 3BHCO 、CH 3COOH、CN 、CO 3 23CHCN、HCO 、CN 、CO 3 23DHCN、HCO

13、 、CH 3COO 、CN 3解析:选 D。根据表中电离常数可知,酸性: CH3COOHH2CO3HCNHCO 。H2CO3 3的酸性强于 HCN,H2CO3 和 CN 能够反应生成 HCO 和 HCN,H2CO3 和 CN 在溶液中不 3能大量共存,故 A 错误;CH 3COOH 的酸性强于 H2CO3 和 HCN,CH3COOH 能够与HCO 、CO 、CN 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 B 错误;HCN 的酸性强于 3 23HCO ,HCN 与 CO 反应生成 HCO ,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 C 错误;HCN、HCO 3 23 3、CH3COO 、CN 之间不反应,在溶液中能 够大

14、量共存,故 D 正确。 310(2019镇江调研)工业上用盐酸酸化的 FeCl3 溶液腐蚀铜制线路板,分别取腐蚀后的滤液并向其中加入下列指定物质,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一组离子正确的是( )A加入过量 CuO:Fe 3 、H 、Cu 2 、Cl B加入过量 NaOH 溶液:Na 、Fe 2 、OH 、Cl C通入过量 Cl2:Fe 3 、H 、Cu 2 、Cl D通入过量 SO2:Fe 3 、H 、Cu 2 、SO 、Cl 24解析:选 C。腐蚀后的滤液中含 Fe3 、H 、Cu2 、Fe2 、Cl 等离子。A.加入过量CuO,CuO 与 H 反应生成 Cu2 和水,反 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

15、的离子 为Fe3 、Cu2 、Fe2 、Cl ,A 错误;B. 加入过量 NaOH 溶液,NaOH 与 Fe3 、H 、Cu2 、Fe2 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 为 Cl 、Na 、OH ,B 错误;C.通入过量 Cl2,Cl2 与Fe2 反应生成 Fe3 和 Cl ,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 为 Fe3 、H 、Cu2 、Cl ,C 正确;D.通入过量 SO2,SO2 与 Fe3 反应生成 Fe2 和 SO ,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24为 H 、Cu2 、SO 、Cl 、Fe2 ,D 错误。24二、非选择题11(2019临沂高三检测)某工业废水中可能含有Na 、Mg 2

16、 、 Al3 、Fe 3 、 NH 、CO 、SO 、NO 中的几种离子,为确定其成分, 4 23 24 3设计如下实验:a取该废水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火焰为黄色;b另取 10 mL 该废水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Ba(NO3)2 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 4.66 g 白色沉淀;c另取 10 mL 该废水于试管中,滴加 NaOH 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随所加 NaOH 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不考虑沉淀的溶解和损失)。根据上述实验和图示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工业废水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填离子符号) 。(2)c(NaOH)_。(3)NO 是否存在?_(填“存在” “不存在”或

17、“不确定”),理由是_ 3_。解析:由 a 知一定含有 Na ;由 b 知沉淀一定是硫酸钡,因此一定存在 SO ,其物质24的量是 4.66 g233 gmol1 0.02 mol;根据 c 中图像可知开始即产生沉淀,达到最大值后,继续加入一定量 NaOH 溶液,沉淀不 变化, 这说明含有铵 根,最后沉淀完全消失,所以沉淀一定是氢氧化铝,即一定存在 铝离子,不存在 镁离子、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氢氧化铝的最大质量是 0.78 g,其物质的量是 0.01 mol,消耗氢氧化钠 0.03 mol,沉淀铝离子消耗氢氧化钠溶液 30 mL,则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0.03 mol0.03 L1.0

18、molL1 ;与铵根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 10 mL,其物质的量是 0.01 mol,则铵根是 0.01 mol。(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工业废水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Mg2 、Fe3 、CO 。(3)由题意得,溶液中 n(SO )0.02 23 24mol,n(Al3 ) 0.01 mol,n(NH )0.01 mol,且含有 Na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一定 4含有 NO 。 3答案:(1)Mg 2 、Fe 3 、CO (2)1.0 molL123(3)存在 由题意得,溶液中 n(SO )0.02 mol,n(Al 3 )0.01 mol,n(NH )0.01 24 4mol,且含有

19、Na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 NO 312(2019沈阳检测)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H 、Ba 2 、Fe 2 、Cl 、NO 、CO 、SO 。某同学收集了该地 4 3 23 24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得到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加入稀盐酸后,有气体 A 生成,溶液 B 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据此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_,一定不含有_。(填离子符号)(2)实验中逐渐加入碳酸氢钠溶液,立即有气泡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一段时间后又有沉淀出现,这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3)气体 F

20、的成分为_(填化学式)。(4)根据实验现象该同学认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SO ,有其他同学认为其结论不合24理,又进行了后续实验,最终确定原溶液中含有 SO ,试写出实验可行的操作方法24及现象:_。答案:(1)Cl 、Fe 2 、NO CO 3 23(2)H HCO =CO2H 2O 3Fe3 3HCO =3CO2Fe(OH) 3 3(3)NH3(4)向沉淀 G 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若沉淀未完全溶解,则含有 SO 或取少量原溶液24于试管中,滴加 BaCl2 溶液或 Ba(NO3)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 SO 2413某强酸性溶液 X 中可能含有Fe2 、Fe 3 、Al 3 、Ba

21、2 、NH 、CO 、NO 、SO 、SiO 中的若干种,现取溶 4 23 3 24 23液 X 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有一种气体为红棕色。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由强酸性条件即可判断溶液 X 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2)溶液 X 中关于硝酸根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_(填编号,下同)。a一定含有 b一定不含有 c可能含有(3)气体 F 的电子式为_ ,化合物 I 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4)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5)对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可以另取溶液 X,加入下列溶液中的一种,根据现象即可判断,该试剂最好是_。NaOH 溶液 KSCN 溶液 氯水和

22、KSCN 的混合溶液 pH 试纸 KMnO 4溶液解析:(1)在强酸性溶液中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氢离子和硅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硅酸沉淀,所以一定不会存在 CO 、SiO 。23 23(2)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生成沉淀,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说明一定含有 SO ,含有 SO 就一定不含 Ba2 ;气体 A 连续氧化生成 D 和 E,则 A 为 NO,D24 24为 NO2,E 为 HNO3,说明溶液中含有还原性离子,一定 为 Fe2 ,则在酸性条件下一定不含NO ,否则酸性条件下 NO 会将 Fe2 氧化而不能大量共存,答案 选 b。 3 3(3)溶液 B 中加入过

23、量 NaOH 溶液并加热,生成气体 F,则 F 为 NH3,其 电子式为;溶液 E 为 HNO3,气体 F 为 NH3,E 与 F 反应生成的 I 为 NH4NO3,其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和(极性 )共价键。(4)根据题中提供的离子,前面已排除 SiO 的存在,则在过量氢氧化钠作用下得到23的溶液 H,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后能产生沉淀 K,K 应该为氢氧化铝,则溶液 H 中含有偏铝酸根离子,故溶液 X 中含有 Al3 ,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AlO 2H 2OCO 2=HCO Al(OH) 3。 2 3(5)综上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 、Al 3 、NH 、SO ,一定不含有 Ba2 、CO

24、 4 24、NO 、SiO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Fe3 ,最好选择 KSCN 溶液对 Fe3 进行检验,23 3 23答案选。答案:(1)CO 、SiO (2)b23 23(3) (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4)AlO 2H 2OCO 2=HCO Al(OH) 3 2 3(5)14(2019莱芜高三调研)在化学研究中,往往可以通过观察现象认识物质变化的情况。请分析以下一组有现象变化的化学反应。试剂及操作实验试管 滴管 现象饱和 Na2SiO3溶液(含 2 滴酚酞).红色溶液中出现胶状沉淀0.1 molL 1AlCl3溶液.加碱时_;加酸时产生白色沉淀,又逐渐溶解至消失0.1 molL1 Fe(NO

25、3)2 溶液.加碱时_;加酸后得棕黄色溶液新制饱和氯水先滴加 1.0 mL05 molL 1 NaOH 溶液;再滴加 1.5 mL 1.0 molL 1H2SO4 溶液.加碱时溶液变为无色;加酸后_(1)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中出现胶状沉淀的原因:_。(2)中加碱时出现的现象是_,此现象说明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3)中加碱时出现的现象是_。(4)中加酸时出现的现象是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5)滴加试剂顺序的变化会影响溶液中的现象和发生的反应。请继续分析以下实验。试剂及操作实验试管 滴管 现象0.1 molL1 Fe(NO3)2 溶液先滴加 1.5 mL 1.0 m

26、olL1 H2SO4 溶液;再滴加 1.0 mL 0.5 molL1 NaOH 溶液.加酸时溶液无明显现象;加碱后溶液依然没有明显变化探究加酸时 Fe(NO3)2 溶液中是否发生了反应:向 1.0 mL 0.1 molL1 Fe(NO3)2 溶液中_,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 Fe3 ,证明加酸时溶液中发生了反应。(请将上述操作补充完整)推测溶液中产生 Fe3 的可能原因有两种:a_;b_。解析:(2)中加碱时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铝,在过量氢氧化钠作用下氢氧化铝溶解,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又逐渐溶解直至消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l3 3OH =Al(OH)3、 Al(OH)3 OH =A

27、lO 2H 2O。 2(3)中加碱时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迅速被氧化为氢氧化铁,现象是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4)中加酸时出现的现象是无色溶液变为浅黄绿色,这是因为ClO Cl 2H =Cl2 H2O。(5)探究加酸时 Fe(NO3)2 溶液中是否 发生了反应:向 1.0 mL 0.1 molL1 Fe(NO3)2 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没有明显现 象,再向其中滴加 1.5 mL 1.0 molL1 H2SO4 溶液,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 Fe3 ,证明加酸时溶液中发生了反 应。推测溶液中产生 Fe3 的可能原因有两种:a. 酸性条件下,溶液中的 Fe2 被 NO 氧化; b.溶液中的 Fe2 被空气中的 O2 3氧化。答案:(1)2H SiO =H2SiO323(2)出现白色沉淀,又逐渐溶解直至消失 Al 3 3OH =Al(OH)3、Al(OH)3OH =AlO 2H 2O 2(3)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4)无色溶液变为浅黄绿色 ClO Cl 2H =Cl2 H2O(5)滴加 KSCN 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向其中滴加 1.5 mL 1.0 molL1 H2SO4 溶液酸性条件下,溶液中的 Fe2 被 NO 氧化 溶液中的 Fe2 被空气中的 O2 氧化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