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练习(一)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A Al(OH)3用作塑料的阻燃剂 Al(OH)3受热熔化放出大量的热B K2FeO4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净化 K2FeO4具有强氧化性,被还原后生成的 Fe3+水解生成胶状物,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C Na2O2用于呼吸面具中 O2的来源 Na2O2是强氧化剂,能氧化 CO2生成 O2D 用氯水和淀粉溶液鉴别食盐中是否加碘 目前加碘食盐中含碘元素的物质为 KI2、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见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酮通过氢键与 HI3形成聚维酮碘,其结构表示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聚维酮
2、的单体是B.聚维酮分子由( m+n)个单体聚合而成C.聚维酮碘是一种水溶性物质D.聚维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3、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中 W、X 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简单离子所带电荷的绝对值相同;W 与 Y 同主族,且 Y 的单质存在于火山口附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YWC.W、X 能形成两种化合物,其中一种与水反应生成气体D.四种元素中,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4、设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Cl2完全溶于水后,所得氯水中 HClO、Cl -、ClO -粒子数之和为 2
3、NAB.28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碳碳双键的数目为 NAC.将 1.4mol Na 和 5.4g Al 同时投入到足量水中,产生的气体中所含原子数目为 2NAD.在 1L 0.5molL-1稀硫酸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 2NA5、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利用图甲装置证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B.利用图乙装置很容易控制气体的产生速率C.利用图丙装置制备并收集少量 NO2气体D.用图丁装置制取少量 Cl26、常温下,用某浓度的 NaOH 溶液滴定 20.00mL 等浓度的 CH3COOH 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点对应的溶液中,
4、 c(CH3COOH)=1.010-3molL-1B.a、 b 两点对应 CH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 aY,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B 项错误;W、X 只能形成氧化镁一种化合物,C 项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因氧无对应的酸,则四种元素中氯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D 项正确。4 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1mol Cl 2完全溶于水后,只有部分 Cl2与水反应,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则所得氯水中HClO、Cl -、ClO -粒子数之和小于 2NA,A 项错误;若混合气体全是乙烯,则乙烯含有 1mol 碳碳双键,若混合气体全是丙烯,则
5、24-18gH=mol,ln丙烯含有 碳碳双键,故 28g 该混合物中碳碳双键的36-12Cl,l3 3mol数目介于 ,B 项错误; ,Na、Al 投入足量水中发生反应A2N:-15.4gAl=0.2l,27ln、 ,NaOH 过量,所2aHO2a+H NaOH2NaAlO+3H以生成 的物质的量 ,则 n(H)=2mol,氢原子数目为2H213.4mol0.2l1moln,C 项正确;除溶质 H2SO4中含有 O 原子外,溶剂水中也含有 O 原子,则该溶液中含有的ANO 原子数目大于 2NA,D 项错误。5 答案及解析:答案: A解析: 图甲装置中浓硫酸使蔗糖变黑,体现脱水性,品红溶液褪色
6、,说明有二氧化硫生成,体现浓硫酸的强氧化性,酸性 KMnO4溶液用于吸收 SO2尾气,A 正确;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时,不易控制气体的产生速率,B 错误;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 错误;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与稀盐酸不反应,不能用图丁装置制取少量氯气,D 错误。6 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 a 点对应溶液的 pH=3,可得此时溶液中 c(H+)=1.010-3molL-1,根据题中信息,无法得知 CH3COOH 的浓度,A 错误; a、 b 两点对应 CH3COOH 溶液的温度相同,所以电离平衡常数相等,B 错误; c 点对应溶液的 pH=7,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c(N
7、a+)+c(H+)=c(CH3COO-)+c(OH-),因c(H+)=c(OH-),则 c(Na+):c(CH3COO-)=1:1,C 正确; d 点时,NaOH 与 CH3COOH 恰好反应,此时溶液的溶质为醋酸钠,存在水解平衡 CH3COO-+H2O CH3COOH+OH-,升温促进 CH3COO-的水解,则c(OH-)增大,pH 改变,D 错误。7 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A 项,铁棒在海水中发生吸氧腐蚀,氧气在 a 极得电子,被还原为 OH-,故 a 极不会有气泡产生,但铁棒被腐蚀,错误;B 项,图中,钢铁桥墩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钢铁桥墩将被消耗,为了保护桥墩不被腐蚀,应将其与电源的负极相连,错误;C 项,图中钢铁桥墩、锌板、海水构成原电池,锌板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被消耗,钢铁桥墩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被保护,能达到保护桥墩的目的,正确;D 项,图、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图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错误。